未来可期——对邹平高中教育的未来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可期
——对山东高中教育的远景展望
实事求是地说,邹平县发展高中教育的环境并不是太好。因为邹平县属于山东省,而山东省(类似的还有河南省)的高考本科录取率很低而且录取分数线很高——所以山东省的中学特别是高中的压力都十分巨大。
山东省的高考录取资料暂时没找到。但是媒体曾统计过河南的高考录取问题——河南和山东的情况可能类似。“2012年河南高考人数为80.5万,已经数年居于全国之冠。今年虽然人数略有降低,招生计划也增加了4.2万,但河南考生要上好学校仍极为不易。目前,河南省本科录取率仍维持在三成,能够上到一本的考生不到5%,可以上985、211院校的学生只有2%。与其他省份(除了山东以外)特别是京沪两市考生相比,河南考生承受了太多升学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高考录取中北京考生进北大的几率分别为安徽和广东考生的41倍和37.5倍,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分别是山东和内蒙古考生的274倍和288倍。
当一些省份特别是直辖市被分配了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高校尤其是一流名校录取名额,本地人的本能反应是严防死守保住自己的特权,外地人的第一想法是自己也能分一杯羹。于是,自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异地高考“有条件准入”方案以来,在一些省份尤其是部分直辖市,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暗战迅速公开化和白热化。10月,二十余名北京户籍家长到访北京市教委,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理由包括“外籍孩子素质极差,打架斗殴带坏本地小孩”或“外籍孩子不断涌入,占用过多的本地教育资源”等。12月,上海市有本地人把争取异地高考的外地人士称之为“蝗虫”。
高考改革方案不会一蹴而就,北京上海等地仍然继续享受着“特殊待遇”,而山东河南等人口众多但211、985名校却非常少的省份则短期内改变不了受压制的现状。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这就是我们山东邹平高中教育的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善。
但是,我仍然对邹平的高中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样对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的山东省的高中教育有希望。现实是残酷的,但未来可以期望。
短期内,消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录取中存在的特权不现实,但是教育的改革,招录特权的“消灭”毕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高考改革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教育部长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承诺年内推出异地高考方案。将来我们可以憧憬一下:分省按照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将终结,除了地方高校向本地生源倾斜外,全国重点高校也就是985那三四十所“名校”应该全国范围内招生——全国各地的任何考生均可在任何地方报名考试,参加学校录取。如此,围绕高考的地域冲突也就失去了附着于户籍特权的根基。
尽管北京、上海等直辖市至今仍在严防死守他们的高考招录“特权”——但特权的消灭是大趋势。全国个省市的中学如果都能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那么山东等人口大省高中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
长期以来,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苏、江西之类的人口大省的高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也就是提高升学率,在以前录取率低的时候,比的是上线人数……如今则要比有多少学生进了一本(211),将来恐怕要比多少上了所谓“名校”(那三四十所985高校)……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其他的都是虚的),也就是延长上课时间、“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星期六保证不休息”、“多做题,做好提”那一些老套路……有些像竞技体育训练中的所谓“三从一大”……
除了延长时间、增加做题强度和难度以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活动进行教育。例如要杜绝闲书、手机,不许说闲话吵闹……近年来网络成为管理大敌。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基本还是那套考上好大学就可以找上好工作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等——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是“考上学”不再下一天地吃白面馒头,如今前一阵子学习的衡水中学,无非也是在宣传“吃得三年苦就有机会下半辈子不再受苦”,更有极端的,前一阵子爆红的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还有什么“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等,类似的励志教育从老三届那个时候进行到了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
可是如今,一个新的话题却出现了——“阶层固化”问题。出现了新词儿——“富二代”、“官二代”、“白富美”、“高富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都拥有大学学历但学历都是装门面用的,而他们的就业主要却是依靠他们父母的关系、财富以及占用的资源。而平民子弟,即使得到了大学学历也不见得就能得到好的工作机会——但为了改善生活待遇,得到机会,只好拼命考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挤新的独木桥而且比当年高考更窄。如今,再用老三届的故事进行励志教育已经越来越艰难,因为形势不一样了而且老三届的故事很美丽,但如今的社会现实却相当残酷。同时,用延长时间,加大强度,题海战术类似于专业体育的“三从一大”之类的教学复习方
式来教学与复习效果越来越差,而且效率也将会越来越低——当今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在“阶层固化”这一社会现实的影响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远远不如以前——和老三届那个时代已经是天渊之别,甚至比不上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那个时候毕竟还有一个“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此外,富二代、官二代大多数骄横跋扈、胡作非为——例如杭州富二代飚车事件、河北李刚的儿子事件等——更加加剧了包括高中学生在内的年轻人的疑惑……
所以,以前一些老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改革。
山东省在改革中再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多年前,省教育厅的副厅长张志勇先生就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方案……尽管中间遭遇了部分县市因为升学率下降而重新有所加紧的“反复”——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如今,省政府已经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肯定了“素质教育”中的若干内容——例如规范办学等等(具体包括作息时间和节假日的规范,不再设置尖子班、实验班等……),必将大大提升山东省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使得山东省的高中教育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对于我们邹平的高中教育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
其实很多省市同时也在进行教育的改革,例如云南省教育厅长罗崇敏先生(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几乎和我们山东改革同时也进行了改革。他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例如“教育不是教书育人,而是教真育爱”。还有什么“三生教育”,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让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这强调德育的方法似乎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的……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素质教育,现在还有很大的争议……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素质教育”的令人信服的概念。而且素质教育中很多外在表现的东西,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等的素质——被很多家庭很多学生拿来再次考试,变成了一摞一摞的各种证书,变成了寻求升学捷径的“敲门砖”,素质变成了新的应试,更加让人迷惘。不过,如今高校特别是重点名校(也就是那三四十所985)“自主招生”盛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也算是对“素质教育”从另一个角度的肯定吧。
在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山东是典型的经济发达、教育吃亏。)学校与教师都已经比较活跃。“素质教育”中追求的许多东西——他们先行了一步。例如北京市著名的十一学校和校长李希贵先生的改革(《南方周末》给他撰文说,它采用加法:大学式管理,学生走班选课,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课表;校务会上经常出现学生的身影;或参加国内高考或准备到国外读书,学生的选择多了;导师制,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更多了。同时也有减法:老师的讲桌、讲台没了;老师的传统办公室没了;多年的行政班没了;传统的运动会没了……)……例如上海有东方绿舟公园还有水泥航母作为中小学生活动基地……例如广东深圳的著名教师马小平先生的活动等(《南方周末》2012.2.9《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作为普通的语文教师,但是热衷于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精心从自己阅读的文章中给学生选编了《人文素养读本》获得了高度的赞誉。)。不过,这些前卫的改革都是建立在高考录取率高特别是211、985高校录取名额多,压力相对小同时地方经济实力强的基础上的。否则,还是要难免出现河北“高三班主任自杀”湖北“高考吊瓶班”之类的荒唐事件。
至于阶层固化问题,各种二代胡作非为问题,相信随着十八大以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社会更加走向公平与正义……阶层固化问题会自然而然的得到解决——例如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招录走向公平、公正、公开就是很好的趋势……
我们山东省发展教育的硬件水平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山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处于国内前三甲的位置(广东、江苏和山东)。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山东省的著名高校非常少,似乎到现在也只有山东大学属于985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不知道是不是?重点高校特别是985名校给山东的录取名额少同时山东省属于人口和生源大省这才造成了山东省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本科录取率低的奇怪现状——经济发达,但是教育吃亏受气。与我们相比,江苏的条件就好一些,同样是因为历史原因,江苏拥有以南京为文化中心的大学“名校群”——于是江苏就不怎么吃亏。随着高考制度和录取制度的改革,异地高考的逐渐放开,将来如果能实现211、985名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生不再偏向所在地省份——山东省也将迎来真正的“教育的春天”——我们山东的学生也能拥有前卫的高中教学方式,也能拥有水泥航母一类的活动基地……未来无限美好,尽可以憧憬。
同样,山东省的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说起高考录取分数线来,西南、西北地区也不高,但是西南、西北省份的高考升学率也不高——这并不是招生分数的问题,而是“养不起闲人”的问题,很多贫困省份,不要说“大学生”就是“高中生”也供不起。我们山东省至少大部分家长是养得起学生的同样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上好大学……同样即使比较贫困的鲁西南地区,学生也足以温饱,不会出现“两元午餐”(一小片面包,一小袋牛奶)的丑闻,也不会发生校车超载而事故的惨剧。
我们邹平同样是全省的排头兵,邹平县早就已经是全国的百强县,同时现在也不失时机的发出了“学赶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