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行政中心设计

合集下载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行政中心建筑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行政中心是政府机关的工作地点,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和效率。

二、设计目标1. 实用性:行政中心的建筑方案应该符合政府机关工作的需要,包括办公空间、会议室、接待厅、休息区等。

2. 美观性:行政中心作为政府的代表,建筑外观应该端庄大气,体现政府的威严和权威。

3. 可持续性:建筑方案应该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选择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等。

三、设计方案1. 建筑外观:行政中心的外观应该简洁、大气,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以突出政府的形象和效率。

建筑立面应该均匀分布窗户,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

2. 办公空间:行政中心应该有充足的办公空间,以容纳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每个办公室都应该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家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3. 会议室:行政中心应该有多个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以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会议室应该配备先进的音视频设备和会议桌椅,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议场地。

4. 接待厅:行政中心的接待厅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应该设计得宽敞、明亮,配备舒适的座椅和资料展示区。

接待厅应该有专门的接待员,提供接待和咨询服务。

5. 休息区:行政中心应该有休息区,供工作人员休息和放松。

休息区应该配备舒适的沙发和饮水机,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6. 环保设计:建筑方案应该采用环保设计,包括选择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等。

建筑内部应该有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以方便环保管理。

四、项目实施1. 确定预算:在开始实施项目之前,应该确定行政中心建设的预算,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寻找合适的地点:行政中心的地点应该方便交通,并且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

3. 设计施工计划: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行政中心建设的设计施工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表。

4. 施工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竣工验收:项目完成后,应该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建筑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浦东民乐大居社区2013年公建项目设计方案招标书》2.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设计任务书3.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包括民乐总图则、规划道路河流、性质编号范围等)4.本项目设计时参照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条例和规定: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018—200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l02—200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二、工程概况:1.项目所处社区概况民乐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南部的惠南镇,南侧隔拱极路毗邻惠南老镇,社区南部规划有轨道交通21号线,并在社区东南侧设有轨道交通站点,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规划范围东至城东路,南至拱极路,西到西乐路,北至下盐公路,总用地面积约5.99平方公里。

2.基地范围与现状B05-05地块社区行政管理中心项目位于民乐大型居住社区的北部居中,西临通济路(红线宽度40米),南临拱商路(红线宽度24米),基地北侧为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南侧为商住综合用地,东侧西侧为三类住宅组团用地。

基地为近似长方形的街角地块,东西最长约80米,南北最长约33.6米。

3.自然条件浦东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中。

三、建设内容和设计范围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B10-06地块建设用地面积2670㎡,总建筑面积约2336㎡,包括办公区域1354㎡,对外业务区982㎡。

本次设计范围为建筑物的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包含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等各工种的设计说明。

城市行政中心区的规划设计

城市行政中心区的规划设计

城市行政中心区的规划设计作者:刘超来源:《商业文化》2010年第04期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和选址要点,并对其规划设计的特色和规模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城市行政中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整体性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4-0058-01引言:城市行政中心是政府及相应机构办公场所,包括行政办公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和其他室外环境中各种城市设施及小品,具有行政服务、信访联络、信息发布、会议服务等众多功能,它在功能上、空间上、环境上都同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对城市行政中心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对其各项功能的实现,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行政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

1、整体设计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行政中心应具有明显的城市特征,其设计应具有整体性,保证新的建筑与所在的城市空间、交通、文化脉络体系、绿化、生态等都能正确合理的融入,保持城市环境的整体性。

2、前瞻性的原则。

城市行政中心建成后将负有长久的使命,所以城市行政中心设计不能拘泥于现有状况,未来行政办公模式和决策、管理、服务方式,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民主政治要求的政府所具有的开放、亲民的行政中心形象,都要求行政中心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其设计要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变通性和兼容性等特点,以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

3、以功能分析为基础的原则。

行政中心担负重要的城市功能,包括内部使用功能,以及城市空间组织、交通、市民活动的功能,对行政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设计定位才是设计成功的基础。

二、城市行政中心的规划选址分析。

城市行政中心是城市政治功能的体现,是凝聚人民力量的和信心的基础,其规划选址非常重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位置适中。

现代城市行政中心的使用功能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办公、会议、对外窗口等完整的功能要素,二是企业、市民、游客来办事、参观、上访等外部使用功能,所以其规划选择应以方便使用和方便到达为原则,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地设在城市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是指为行政官员和政府部门提供办公和管理服务的建筑物。

它通常是一个政府机构的总部,包含了办公室、会议厅、接待区、各种办公设施等。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结合美学和环境考虑,打造一个符合现代行政管理需要的建筑。

首先,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

行政中心是政府机构的总部,需要满足各种办公和管理活动的需求,因此建筑内部的布局要合理,各个功能区域能够相互连接,并且方便人员流动和协作。

充足的办公空间、舒适的办公环境、先进的办公设施等都是必备的。

其次,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还要重视美学和环境考虑。

作为一个政府机构的代表,行政中心建筑应该体现尊严和权力,同时也应该反映政府的开放和透明。

建筑外观可以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以简洁、大气的风格展现其功能定位。

同时,建筑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周围的环境和社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还应该注重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机构是重要的公共场所,安全性非常重要。

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的设置,并确保紧急撤离通道畅通无阻。

此外,建筑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采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行政中心建筑设计还可以考虑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

政府机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因此建筑设计可以考虑设置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方便市民参与和交流。

同时,建筑设计还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展现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实用性、美学、环境、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合理平衡,才能建造出一座满足行政需要、符合美学要求、并且有益于社会的行政中心建筑。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要点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要点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要点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要点行政中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的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聚集地,它不仅是政府管治的核心,也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因此,行政中心建筑方案的设计和规划至关重要。

下面是行政中心建筑方案的要点:1.功能合理布局:行政中心是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工作场所,因此建筑的功能划分和布局应合理。

首先要考虑到不同部门的相互关系和协作,以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还要考虑到政府服务的便利性和公众接待的舒适度,保证政府工作的顺畅进行。

2.建筑风格与城市形象相符:行政中心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应与城市的整体形象相符。

如果城市倡导现代化和创新,行政中心的建筑风格可以选择现代化的设计。

如果城市追求传统与历史,行政中心的建筑风格可以选择传统和经典的设计。

建筑设计应与城市的文化和风貌相结合,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亮点。

3.良好的交通连接:行政中心通常是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因此,建筑方案应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宜选址在交通枢纽的附近,以方便公众和政府部门的出行。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行车、步行、公共交通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接驳和配套设施,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4.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行政中心建筑方案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以采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设计绿色空间,增加植物和景观绿化,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

5.安全性与灾害预防:行政中心是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工作场所,安全性至关重要。

建筑方案应考虑适当的防火、逃生和防盗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人身安全。

另外,还要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措施。

6.人性化设计和舒适性:行政中心是政府机构的工作场所,因此,建筑内部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和舒适性。

可以考虑到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合理的会议和接待设施、便利的配套设施等。

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如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

7.数字化和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中心的建筑方案也应与时俱进。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项目在鄢陵新区人民西路以北,花园路以东锦绣路以西,基地周围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紧邻鄢陵绿博园。

行政中心是一幢集行政办公、商务展示、会务接待、后勤服务为一体的新时代大楼。

古往今来,行政中心给人传递的感觉一直是肃穆庄严,不可靠近。

在功能布局上,过去都是封闭大庭院式的政府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行政中心应该趋向于开放型建筑布局,对外公开,体现政府“亲民”意识。

所以此次设计在建筑周围利用城市绿化带和基地景观绿化相结合,代替原来冷冰冰的金属栅栏,并且在行政建筑正前方设计有行政广场,方便市民活动,将市民活动和行政功能完美结合,使其既是行政中心,也是市民中心,使广场成为真正富有文化含义的城市公共空间,符合政府的亲民原则。

基地主入口选在了正南方,与行政广场相连接,在整个建筑布局的中轴线上,而且紧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方便基地内与外界联系。

在整个建筑造型上,行政中心的基础形态均为长方形体块,每栋楼根据功能的不同做了一些不同的体块穿插切割。

呆板的石质长方体块,得到改善,使整个建筑得到柔化,建筑整体庄严雄伟,却一改以往行政中心的“堡垒”形象。

“面对群众,贴近群众,打开心扉,一清二白”拉近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体现行政中心最初的设计中心思想--“亲民”。

在功能上,政府县委、人大行政、政协信访在一条东西轴线上,县委政府办公大楼在中心轴线上与行政广场相连接,政协信访办公办公大楼和人大行政大楼分别为主楼东西两侧,且两侧各有连廊与主楼相连接,既相互分离,又方便交流。

主楼顶层为公共娱乐区,为职员休闲娱乐处,并布置可上人屋面和活动室,可供来宾游玩观赏,于此可俯瞰生态广场,内外结合,环境由此得到升华。

主楼前方,礼仪广场东西两侧分别为后勤服务和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有八百人阶梯会议室,并配有200人小会议室,满足日常开会需求。

后勤服务不仅设置有日常员工餐厅,还设有大小包厢和宴会厅,用以招待外来贵宾。

在建筑轴线东西两侧各设计有一个市民广场,不仅可以隔断外界的噪音干扰,也为市民活动提供了场所,拉近了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

城市行政中心设计概述

城市行政中心设计概述

城市行政中心设计概述一、中心定位与目标城市行政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其设计旨在满足城市行政管理的高效、有序运转,同时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中心定位应明确,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目标,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因素。

二、空间规划与布局空间规划与布局是城市行政中心设计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合理划分行政中心各功能区域,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以实现各部门的高效协作。

三、建筑设计风格建筑设计风格是城市行政中心设计的外在表现,应体现城市的特色和发展方向。

风格的选择应注重整体性、和谐性和标志性,同时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和未来发展。

在设计中,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行政中心的设计理念和元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四、绿化与景观设计绿化与景观设计是城市行政中心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的是为市民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通过合理的绿化和景观规划,可以提升行政中心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同时展示城市的文化和形象。

五、智能化设施规划智能化设施规划是现代城市行政中心设计的必然趋势,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以满足各部门的需求。

同时,智能化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应得到充分保障。

六、文化与历史融入城市行政中心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应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在设计中,应注重对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挖掘和传承,将文化元素融入建筑和景观设计之中,提升行政中心的文化价值。

七、可持续性与节能环保可持续性与节能环保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在城市行政中心设计中,应注重对节能、减排、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考虑,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应合理规划行政中心的能源利用和资源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配套设施完善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城市行政中心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四讲 历代国家行政中枢体制的变迁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四讲 历代国家行政中枢体制的变迁
•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不再属于少 府,迁至宫外,正式成为国家机构,但失去 决策权,沦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 中书省的形成与职能
• 汉武帝曾设中书,在皇帝与尚书之间起传达 作用。东汉末年,魏王曹操设置秘书,主管 尚书奏事 。魏文帝分秘书为中书府,魏晋之 际改中书府为中书省 。
• 中书最主要的职能:审理章奏,草拟诏令。
三、秦汉时期中央国家组织的特点
• 1、创立皇帝制度,皇 权是国家政权的核心 。
• 2、国家组织规范统一
名号制度 传承制度 后妃制度 太子制度 外戚制度 宗室制度 宦官制度 服御制度 礼仪制度 宫省制度
3、行政中枢的主体是“三公”“九
卿”
秦、西汉前期:丞相(府)、
太尉(府)、御史大夫(寺)


• 东汉 :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最高决策兼 执行机关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 4、决策、执行主体一 元化 。
• 5、中央政府仍带有家 国不分、宫府一体、职 事相连的属性 (九卿 大部分机构是为皇室服 务的,仅少数是办理国 家政务的)。
三公职权: 参与决策, 拟定发布诏 令,组织执 行。
尚书职权: 制作发布诏 令,分曹治 事,指挥九 卿执行。
西汉后期:大司徒、大司马、 大司空
东汉:太尉、司徒、司空
九 卿
中央行政职能部门
为帝成 大时帝 司,时 马丞御 。相史
改大 为夫 大更 司名 徒大 ,司 太空 尉, 改哀
• 三公——尚书制的演化
• 秦及西汉前期 :外朝——三公特别是丞 相位尊权重,丞相府是行政决策兼执行 机关。
• 汉武帝以后 :中朝——“尚书”权力扩 大,丞相的决策权被剥夺 ,沦为执行机 构。
• 3、九卿退化。 • 4、主要的政务机关已经从宫廷事务机构中独立出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节点处理技术措施
节点连接设计
针对不同结构类型和节点形式,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和构 造措施,确保节点传力明确、变形协调、安全可靠。
节点抗震性能提升
通过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设置阻尼器等措施,提高节点的 抗震性能,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和验收管理,确保节点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舒适室内环境营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绿化设计,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 环境。
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创新技术展示
太阳能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 太阳能的利用,如采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 能光伏发电等。
地源热泵技术
利用地下恒温特性,采 用地源热泵技术为建筑 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 实现高效节能。
创新技术展示
07
景观设计与室外环境营造
景观规划布局思路
强调整体性与协调性
景观规划应与建筑风格、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突出主题与特色
根据行政中心的定位和特点,设计具有独特性和识别度的景观,展现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 。
注重空间层次与序列
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和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和序列,引导人们感知和体验环境 。
功能布局优化
合理规划了办公、会议、接待等功能区域,提 高了空间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理念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了建筑能耗和运营成本。
经验教训分享
深入调研需求
在项目前期应充分调研业主和使用者的需求, 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强化团队协作
建筑设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应强化团队协 作,确保各专业之间的顺畅沟通。

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1.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有关批文及文件(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地形图。

(2)建设用地红线图1.1.2建筑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J114-2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8)其它设计规范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书1.2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3.1 建筑(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方针和法规,结合城市环境及城市规划的构想,协调项目与区域环境的人文关系,总平面规划设计强调建筑布局的整体性,景观完整性和视觉上的动态性等原则。

(2)按照国家及武穴市规范要求进行节能设计。

(3)按防火规范要求,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极限均为一级。

(4)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卫生间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外墙防水等级为一级。

(5)建筑物使用年限为50年。

2 总平面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2.1.1 《武穴市城市总体规划》2.1.2 武穴市规划局城市设计指引2.1.3 《武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4 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2.1.5现行的国家、行业、湖北省及武汉市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措施2.1.6 本工程采用武穴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黄海高程。

2.2 场地概述:本项目工程地块坐落在武穴市城东新区集会广场以北。

位于城东新区南北主轴线的正中位置。

集会广场占地面积52659平方米,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5751平方米。

2.3 总平面布置2.3.1基本构思及指导思想(1)通过对项目的全方位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理念:1).总体规划上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特点,遵循轴线布局,体现出行政建筑的理性与秩序。

如何做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

如何做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第一章:项目背景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行政中心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为更好地体现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我们有机会为一个全新的行政中心建筑进行设计,并将其打造成城市的新地标。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理念以及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1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区域,包括政府办公区、文化活动区、商业服务区等。

现有的行政中心建筑年代久远,功能不足,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这次设计是基于对城市规划的调研以及对行政办公建筑的深入了解,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的行政中心建筑,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展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1.2 设计需求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背景,我们的设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功能需求- 行政办公区:提供政府部门办公的场所,包括办公楼、会议室、接待厅等功能。

- 文化活动区:展示城市文化、历史等信息的地方,包括展览馆、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

- 商业服务区:提供商务服务和便民设施的场所,如商场、餐饮、商务会议中心等功能。

1.2.2 建筑风格需求- 现代化风格:建筑风格现代、简洁、大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符。

- 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要求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 智能化设计: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要求智能化,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1.2.3 城市形象需求- 作为城市的新地标,建筑外观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体现城市的活力和繁荣。

-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文化活动。

第二章:设计理念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前,我们首先对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实现设计效果打下了基础。

在设计理念上,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1 界面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界面性,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满足了不同部门的需求,同时建筑外观设计简洁大气,展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完整版)第四讲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

(完整版)第四讲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

3、开敞空
间、半开敞空
间、私密空间
• 其空间布局形式如 图可看出,贯穿南 北的连续空间为该 地块的主要交通和 景观轴线,两侧不 均匀地分布着东西 排列的建筑实体, 它们之间由大小不 等的空间虚体来联 系,即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同时 也是对主轴线的交 通、视觉渗透空间。
4、空间层次
• 空间层次为:街巷空间--开敞空间—半开 场空间-私密空间。 以主轴线作为联系各 个层次空间的纽带,具有渗透作用。
场所的自明性与场所感。
3、 场所理论对城市空间分析的意义 (1) 城市设计师的工作目标:不仅仅 是玩弄形式、制造空间,更在于塑造环 境、创造场所;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在于 实质环境与文化内涵的整体设计,在现 代使用者的需求欲望与文化保护之间寻 求最佳的设计方案;一个成功的场所设 计,通常是对社会及实质环境的干扰降 到最低程度,避免进行激烈的变革。
有所变化。半开敞或者私密空间围合的建筑多为多层建筑,而
地块中心的开敞空间则为底层建筑。越是开敞的空间其建筑高 度越低。侧界面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
地界面
• 步行街北段西侧有以下沉式广场,集购物、餐饮为一体 的下沉空间。广场铺地采用同心圆发射状的方式装饰, 体现其功能的聚集空间。
6、空间尺度比例
• 街道的空间尺度比较适宜,尤其是在正阳步行街,沿 街建筑高度多为2层,道路宽度约为7米,所以D/H约 等于1,空间有很好的封闭感,同时又不失给人以一种 亲切感,符合步行者的空间感受。
(2) 城市更新与环境设计:文脉的连续与 文化的弘扬;
(3) 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环境的保护与 场所的保护
小结
1、图--底理论:在研究城市形式时由分析建 筑体量与开放空间的关系入手;在界定城 市肌理组织、模式及其空间秩序问题时是 一个有效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如何做行政办公建筑方案设计

如何做行政办公建筑方案设计

行政办公建筑方案设计一、设计理念在设计行政办公建筑方案时,首先要确定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指对建筑功能、结构、形态等方面的整体思路和主题,是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方向的总结。

在设计行政办公建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确定设计理念:1.功能性:行政办公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办公空间和管理场所,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办公人员的工作需求和办公环境的要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确保功能之间的协调和便利。

2.灵活性:行政办公建筑的使用方式和需求可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变化,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灵活性,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功能变化。

3.环保性:现代社会提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设计行政办公建筑时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能源利用的问题,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性。

4.人性化:行政办公建筑是办公人员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员工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二、建筑布局在确定了设计理念之后,设计师需要对行政办公建筑的布局进行规划。

建筑布局是指建筑空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区域的划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利用效率。

在设计行政办公建筑的布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是行政办公建筑的核心区域,应合理划分为不同大小和形式的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个舒适和私密的工作空间。

2. 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是员工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包括大厅、走廊、休息室等,设计时要考虑到员工的休闲和交流需求,打造一个舒适和温馨的公共空间。

3. 服务区域:服务区域是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的场所,包括厨房、储藏室、设备室等,设计时要考虑到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使用便利性。

4. 绿化区域:绿化区域是行政办公建筑的景观和环境装饰区域,可以设置花园、草坪、庭院等,提供员工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三、建筑外观建筑外观是建筑的立面和外部形态,是建筑的形象和标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性和形象感。

第四讲 行政中心设计讲解

第四讲 行政中心设计讲解

——
0.18
5.8
0.15
7.5
0.40
——
0.46
6.7
0.34
容积 率
0.77
1.3
净容 积率
2.64
2.5
广场面积 (万㎡)
4.8
3
广场占 地比例
17.6%
50%
办公楼建 筑进深(m )
约35(有 内院)
约20
会议中心建筑 面积(万㎡)
20
——
0.43 0.61 0.4 —— —— 1.2 0.35 2.4 3.4
3、加拿大基奇纳市政厅,市民大厅设置在建筑 中心,提供公共集会场所。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加拿大基奇纳市政厅
对内公开: 目前大多行政办公的模式还是以小间办公室为主, 不利于办公效率的提高与行政公务的公开。 行政办公很大一部分可采用大空间的敞开式办公 方式,且开放型办公环境与公共空间结合,容易 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 例如: 达拉斯市政厅(贝聿铭),中部有30m高的中庭; 法国马赛新市政厅,开敞明亮的公共大厅成为整 个建筑的中心。
主体建筑布局形式——国外 1、美国麻省政府大楼
参考: /content/10/0219/22/178 233_16185563.shtml
3、美国弗罗里达州宝石岛市政厅
2、加州Coachella市政厅
4、伊阿华州Marion市市政厅
5、西班牙巴克斯政府大楼
(/article.jsp?code=200810070046 )
大楼的不规则形体如同是塑造城市空间的雕塑。褶皱 的外观产生多种视觉效果,在街头交叉路口,大楼如 同植物一样向周围风景中渗透,为城市的风景带入了 一种新的生机。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前言美丽的安吉县资源丰厚、环境优美,是我国著明的竹乡。

随着时代的开展,安吉县人民早已摩拳擦掌。

具有深沉的文明底蕴,丰厚物产资源的安吉,在又一次开展大潮中必将厚积而薄发。

而一切的中心,开展的指挥部便是安吉县行政中心。

一、概述:安吉县行政中心的用位置于生态广场轴线往北的尽端,生态湖南部,周围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基地东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用地约8万平方米。

行政中心是一幢集行政办公、商务展现、会务接待、后勤效劳为一体的新时代的、生态的智能化大楼。

二、规划:行政中心南面是生态广场,是其轴线往北的尽端,是整个广场的端景,其所处空间位置异常重要。

方案将整个中心通盘思索,力图环境的全体感,从而表达中心的气势。

方案以椭圆形这一经典设计为母题设计了一个环路,并用周围的水池明白这一母题。

水池到市民广场引出了中心巨型跌落水池,跨越其上的市民大桥引出了处于轴线中心的主楼,主楼北部为后勤效劳中心,从而完全了这一南北轴线。

主楼两侧区分为会议中心和会展中心,之间设立庭院,构成了东西向的轴线。

整个绿化环境采用方形母题,并以水面花丛装点其间,即表达广场的严谨大气,却也不失呆板。

入口处的大片柱廊及喷水池更丰厚了空间景观。

整个设计充沛表达了反映历史面向未来的文明外延,同时也是设计宗旨中生态的、可继续开展的设计思绪的表达。

三、修树立计:行政中心力图表达〝竹乡〞所独有的清爽清澈的气质,表达〝竹乡〞的庸俗风范。

1.外型:行政中心的基础形状为一长方体块交叉入一个梭形体块。

严谨的石质长方体块,被优雅的梭形体块打破,整个修建失掉柔化,修建全体庄严宏伟,却一改以往行政中心的〝堡垒〞笼统,表达了县指导和方案异样的宗旨。

〝面对群众,贴近群众,翻开心扉,一清二白〞拉近了指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2.功用:行政中心主楼局部设地下室、主要布置设备用房。

底层为汽车库和自行车库,二层设入口生态大厅,大厅内阳光充沛,绿意黯然,由大台阶和汽车坡道从空中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扩建,用地紧张,城市环境成熟,甚 至处于历史地段,通常有周边环境的限 制。此时中小型行政中心采用集中式向 高层发展。
——分散式:
将各行政部门分散于区域内的各栋建筑,建筑 层数不高,体量易控制,与行政中心的住宿、 餐饮等后勤设施共同规划成为园区。
特点: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有机组织建筑群
体,易于创造良好的景观,形成现代生态园林 式办公场所,但这种形式的建筑群占用较大的 土地。
达拉斯市政府(贝聿铭)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主体建筑布局形式——国内
——“一”字型、弧形
多是将各行政部门集中于一幢大楼内,通过不同的楼层或 左右楼段将其分开。 “一”字型平面变形为弧形平面,弧形平面常出于对建筑 导向性的考虑。弧度及弧面朝向对行政建筑的性格产生明 显的影响。
特点:形体简洁有势,且有较好的朝向关系。但在交通
——天井内院式
——外廊式 ——内廊式 ——共享中庭式 ——天井内院式 特点:吸收中国民间传统建筑的精华。此种布局
多应用在多层的行政中心建筑,不仅利于建筑的 采光通风,同时也将优美的庭院引入室内,形成 更加生态的办公场所。在当前各地中小型行政中 心趋同的情况下,天井内院式布局更易于发掘地 方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中小型行政中心。
主体建筑布局形式——国外
1、美国麻省政府大楼
参考: /content/10/0219/22/178 233_16185563.shtml
3、美国弗罗里达州宝石岛市政厅
2、加州Coachella市政厅
4、伊阿华州Marion市市政厅
5、西班牙巴克斯政府大楼
来源:行政中心案例分析by刘珺
行政中心—主体建筑
建筑形象与政府形象
行政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建筑,行使着一个 城市的领导职能。某种程度上,人们往往把行 政建筑的形象与政府的为政形象联系起来。
国外 建筑布置和形象特点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场地条 件相关,而不是一味的做成对称形式,这极易 造成沉重僵硬和缺乏活力与亲和力的印象。 例如: 1、加拿大多伦多的市政厅,两座弧形大楼相对 而立,成环抱之式,围着圆形的会议厅,庄重 活泼; 2、巴西议会大厦(尼麦耶),一个正置、一个 倒置的锅形形体分别容纳众议院和参议院。
日本富山市政厅
加拿大基奇纳市政厅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对内公开: 目前大多行政办公的模式还是以小间办公室为主, 不利于办公效率的提高与行政公务的公开。 行政办公很大一部分可采用大空间的敞开式办公 方式,且开放型办公环境与公共空间结合,容易 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 例如: 达拉斯市政厅(贝聿铭),中部有30m高的中庭; 法国马赛新市政厅,开敞明亮的公共大厅成为整 个建筑的中心。
——“口”字型 ——“n”字型、“U”字型
——“一”字型 ——“门”型 ——“X”字型 ——“口”字型
中小型行政中心的平面设计,可将中国的庭院空间引 入其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景观效果。 特点:四栋建筑围合成为一综合体,“口”字型的四 条边分别为“四套班子”,利用中间虚的空间组织庭 院景观。
——“n”字型、“U”字型
(/article.jsp?code=200810070046 )
大楼的不规则形体如同是塑造城市空间的雕塑。褶皱 的外观产生多种视觉效果,在街头交叉路口,大楼如 同植物一样向周围风景中渗透,为城市的风景带入了 一种新的生机。
6、新韩国首尔政府大楼
标准层布局模式
——外廊式 特点:通风采光较好,但交通面积较大,经济
性欠缺。中小型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多外廊围绕庭 院,庭院内除必要的消防通道外,可由绿地和退 台式的休息场所组成,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改 善局部小气候。
——内廊式 ——共享中庭式
——天井内院式
——外廊式 ——内廊式 特点:功能紧凑,交通面积较少,经济实用。
行政中心—案例
相关数据收集
国内
名称 占地面 积公顷 ) 建筑面积 (万㎡) 建筑密 度(㎡ ) 容积 率 净容 积率 广场面积 (万㎡) 广场占 地比例 办公楼建 筑进深(m ) 会议中心建筑 面积(万㎡)
深圳市行政 文化中心
深圳市盐田 区 深圳福田区 苏州市 内蒙古巴彦 淖尔市 上海市浦东 新区 泰州市
上常会因同一部门处于同一层使水平距离过长,不利于部 门联系;因其进深有限,空间模式较单一,对公共开放空 间的兼容性较差。
——“门”型 ——“X”字型 ——“口”字型 ——“n”字型、“U”字型
——“一”字型、弧形
当代一些中小型行政中心的设计中,行政办公 主楼设计为“一”字型平面,利用连廊连接或 插入不同形式体量的辅助功能,改善平面类型 的单调。不仅是对传统继承,并且在新的行政 中心功能要求下加以发展, 形成更加丰富生动 的平面形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5
快题设计之
行政中心设计
行政中心概况
机构设置 现行市制 规模讨论 布局模式
广场
广场性质 广场尺度
主体建筑
布局形式 标准层布局 建筑形象与政府 形象
案协“四套班子”
市委是领导部门,体现党的领导是一切的基础。 市政府是执行部门,而人大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最好体现; 政协代表多党合作,是一种有组织的反映同一战线各方面意见的群众性组织。 四者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成为行政领导正确行使的基础。
布局模式(趋势)
过去大院式的政府建筑——封闭性 新的行政中心设计——开放型布局
对外公开: 一个民主的政府应该具备开放的胸怀,欢迎和 鼓励市民采取适当的形式参政议政,开放型的 设计模式是发展趋势的必然。 空间设置上增加如市民接待大厅、供市民参观 的行政信息发布于展览等公共空间。 例如: 1、江苏省盐城行政中心,主体建筑增加观光层; 2、1992年日本富山市新市政厅,重点处理中 央多层共享空间,创造了良的市民餐饮、休息 环境; 3、加拿大基奇纳市政厅,市民大厅设置在建筑 中心,提供公共集会场所。
——“一”字型 ——“门”型 ——“X”字型 ——“口”字型
——“n”字型、“U”字型
n”字型:通常延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构成。其 类似于故宫午门的形式,由三面建筑围合出一个 入口空间。 特点:空间围合感较强,具有向心性,烘托出庄严肃穆
的氛围,比较适合于行政办公建筑的性格特点。
——“一”字型 ——“门”型 ——“X”字型 ——“口”字型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行政中心—广场
广场性质
——西方
市政厅+市民广场 特点:广场完全开放,设置市民活动设施(喷 泉、座位等),甚至作为市民狂欢节的地点。 市民可以自由进入向市民开放的建筑区域。
——国内
行政建筑+行政广场 特点:很多行政中在建筑前留有大广场,但其 设计仍是基于17世纪欧洲巴洛克城市设计的概 念,形式上将广场作为适用于大型政治集会的 开放空间,称为行政广场,比较注意它的象征 意义而不是实际功能。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行政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建筑,行使着一个城市 的领导职能。某种程度上,人们往往把行政建筑的 形象与政府的为政形象联系起来。 国内 行政中心建筑一般端庄、稳重,但这种做法难以打 破审美惯性,地域性特征不明显,建筑与周围环境 不协调等。 行政中心建筑的形象特点应立足于体现“威严”和 “亲和”的适度平衡,除了功能空间的革新之外, 需要新的有意义的形式探索。尽可能使用新材料、 新结构和新功能创造出新的建筑语汇。 例如: 1、达拉斯市政厅,预应力混凝土,最大出挑20.7m; 2、马赛市政厅,钢与玻璃创造新颖的建筑形象
——“门”型 ——“X”字型 ——“口”字型 ——“n”字型、“U”字型
——“一”字型 ——“门”型
由于“一”字型平面各部门流线交叉干扰,所以在现 代中小型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出现了一种将中间断开的 门型建筑。 特点:将一幢楼分为了左右两部分,在中间用连廊、 空中花园或房间连接。这样可以水平区分不同的行政 机构,两者既相互联系又避免了人流的交叉干扰。
规划· 快题班
Planning Sketch Design Training
主讲:邓巍
400-858-2626
内 容
1. 快题设计的概念与要求
2. 快题设计的形式与内容 3. 居住区快速设计方法 4. 城市中心区 5. 行政中心 6. 历史街区设计 7. 学校 8. 工业园区 9. 风景度假区
功能:
行政办公中心 广义的功能
会议、文化交流中心
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办公 会议 后勤 信访中心
行政中心的功能 狭义的功能
行政办公场所(内功能)
辅助 “一站式” 服务中心 市民大厅
市民活动、交流场所 (外功能)
市民广场
布局模式 ——集中式:
将所有行政部门集中于同一栋建筑物内 的配置。
特点:多出现于城市中单纯的行政建筑
——“X”字型 ——“口”字型 ——“n”字型、“U”字型
——“一”字型 ——“门”型 ——“X”字型
“四套班子”在体量上要求均等,且工作相对独立但 密切联系。在空间上必须是由相对独立的但又便于联 系几个空间组成的综合体。 特点:充分考虑了政府的组成特点,其四支脚的结构 正好将四个部门分开。各部门有独立出入口,可独立 管理。 “x”型平面中间有交流的部分。四支脚与中间 部分相接,有利于各部门间的联系。可将公共门厅、 市民大厅、会议室等公共用房设置在中间部分,为各 部门共同使用。
但一条线式内廊往往给给人窄、直、单调的感觉, 过长时不利于采光。可将内廊局部放大或在端部 布置休闲空间来丰富 “内廊”,将消极的交通空 间变为有利于相互交往的空间。
——共享中庭式 ——天井内院式
——外廊式 ——内廊式 ——共享中庭式 特点:在内廊式布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内廊环
绕中庭,把交通空间变成积极的共享空间,避免内廊 的单调及采光不良等问题。同时,开放性正契合现代 政府行政公开的思想,不仅对外公开,而且政府内部 行政的公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