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刚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评价与分析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问题和对策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问题和对策郭欣欣【摘要】郑州作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研究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面临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的郑州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郑州必须加强自贸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建立城市联动机制,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文章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出发,阐述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在分析了郑州目前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为把郑州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7(000)021【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创新【作者】郭欣欣【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国家中心城市被认为是处于全国城镇体系的顶层城市,具备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区域开放窗口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规划》文件中均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处于中原腹地,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独有的交通优势,但郑州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对着很多挑战。
目前郑州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交通网络仍然尚待完备、城市规划不够完善、城市发展中面临严重的城市病,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郑州的发展。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国务院对郑州的城市定位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将郑州建设成为河南省开放与创新高地,并能辐射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1 有利于推动中部崛起,引领中原发展郑州区位优势极佳,处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会处。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公路、电力、邮政电信枢纽城市,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经济中心,更是我国“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促进中部崛起。
郭志刚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评价与分析
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评价与分析1.绪论禹分九州,豫居其中,八方辐辏,是为“中原”。
河南自古作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九省通衢之地,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处于枢纽地位。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活动的重心,无论是其十字核心区的形成与发展,还是各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城市群的内外联系,都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
近年来,河南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跨越,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航空运输、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取得长足发展,运输生产稳步增长,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综合运输网络尚待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缺乏统筹规划,交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成为当前制约河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瓶颈。
河南省针对人口众多、土地、能源等人均资源短缺的现状,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原材料运输能力的要求,不断更新思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形成了快速发展之势,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
“双十字”结构的铁路枢纽,郑州、洛阳、周口、南阳四市率先完成环城高速,全国重要节点城市,中部物流黄金大通道,中部崛起就是河南领先崛起,交通运输大发展促成商界新一轮的逐鹿中原。
2.城市交通枢纽现状综合交通枢纽主要的特点有:运输方式复杂,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城市交通等多种方式;运输流线、流向复杂,包括列流、车流、客流、货流;中转作业复杂,包括方式不同、站点间的中转不同;枢纽始发和终到客货量大;枢纽布局影响因素多。
当前,我国交通规划和建设正处在从关注运载效力、被动提高交通效率转向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交通枢纽体系立体化、综合化是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之一。
在建设轨道交通(地面轻轨、地下铁路通道)、公汽、轮渡、航空、铁路等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过程中,城市交通管理必须重视和研究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的新理念,必须重视和研究交通枢纽体系从相对封闭独立、平面化向立体化、综合化、分级管理体系转变的发展趋势,以达到交通枢纽体系方便换乘、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
《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一)发展现状
郑州地处中原,居于九州之中,是国家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交汇节点,长期以来承担着全国客货运输集疏中转的重要任务,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誉,具有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近年来,郑州市紧紧抓住推进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拓展,确立了“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二十六新市镇”的战略发展格局;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国际性物流节点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和《河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阶段性目标年为2015年和2017年。
2.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郑州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省、郑州市不断加大投入,客货运枢纽场站建设成效显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
———铁路枢纽地位不断强化。郑州拥有亚洲解编作业功能最完善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和高铁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在中部地区率先开行了直达欧洲的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量3835万人次、货物发送量301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57万标准箱。
———公路枢纽地位更加巩固。郑州是我省及中原地区的公路网络中心、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截至2013年年底,郑州市共有公路客运站85个,其中一级站4个、二级站11个,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2569万人次,同比增长8%;公路货运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2800万吨,同比增长11.1%。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4.结合地下开敞式空间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枢纽消防安全
综上所述,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大规模地下空间,其消防和 安全问题往往成为制约方案的控制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设置适当的 下沉广场,有利于丰富空间效果,明晰功能界面,更可提高消防及安全性能。
4.结合地下开敞式空间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枢纽消防安全
综合交通枢纽的要素与布局_综合考虑 空中地面和地下的交通立体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客流、商流、经济贸易的重要汇 集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以枢纽为依托的城市商务区或城 市副中心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其中大型、超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城 市乃至区域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由枢纽引发的新一轮城市建设成效日 益显著。
虹桥枢纽
4.枢纽要素与布局
因此,如何理顺上述各大交通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布局成为枢纽设计的重点。 高速铁路与虹桥机场同样是服务于国内的中长途旅客,故之间的换乘关系并 不是很密切,但高铁与虹桥机场旅客绝对数量很大,发生的换乘量为中等水平; 磁浮车站则担负着浦东国际机场“前厅”的功能,与高铁的城际部分、虹桥机场 均有着重要的换乘关系。
枢纽内交通设施规模呈现不断扩大化趋势,大量的社会车、出租车,公交 车辆停泊,对枢纽内部空间,对城市土地的需求加大,地面的土地资源已不能 满足这种扩大化的需求,特别在城市中心区的枢纽改造工程,面临土地更为紧 张的困境。向地下发展,实施交通设施立体化可以有效解决土地与规模之间的 矛盾,地下空间在枢纽建设中的大量开发使用充分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
虹桥枢纽剖面示意图
虹桥枢纽
4.枢纽要素与布局
由此可见,磁浮车站在换乘关系中处于比较关键的位置,它应该与高速
铁路、虹桥机场取得便捷的换乘关系。 由此形成了如下的场站空间关系:
郑州大都市圈现状及空间格局分析
智库时代·204·财经智库一、郑州大都市圈基本概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2月29日发布了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规划》对于郑州提出了许多要求: 第一是“两化”建设,即现代化和国际化;二是呼应郑州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规划提高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三是利用郑州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提升对外开放的程度,并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和物流运输的能力;四是加强与周边市县的合作,逐渐扩大影响范围,目标是能够形成一个辐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中心区域。
根据该计划,郑州大都市圈覆盖河南省的五个城市,即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和许昌市。
二、郑州大都市圈人口及经济发展截至2016年底,郑州大都市圈的面积为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793.61万人,都市圈内的生产总值为16318.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8414.06元。
其中:有特大城市1座(城区常住人口500-1000万人),为郑州市,其2016年人口规模为972.4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7994.20亿元,人均 GDP 为82211.02元;有大城市4座(城区常住人口100-500万人),分别为许昌市、新乡市、焦作市和开封市, 2016年 GDP 依次为2353.10亿元、2140.73亿元、2082.62亿元和1747.96亿元。
三、郑州都市圈空间发展规划格局首先,郑州拥有中心城区和航空港区两个核心区域,之后的建设要依靠这两个区域进行发展,并进一步提升门户功效,提升物流运输的核心地位,建设成为中原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郑州大都市圈除了郑州之外还包括其他四座地级市,所以在推动都市圈建设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其他城市的发展。
在借助中原城市群之间便利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引导郑州的部分产业和功能拓展至其他地市,这样可以建设起新的特色制造中心区域和密集人口聚集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关注其他地级市的综合发展,在政策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郑州市接轨,保证区域内城市的协同发展。
浅谈郑州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论文(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题目:浅谈郑州市道路及建议学号:姓名专业班级:学院:评分依据1、雷同或抄袭2、论文格式3、切题情况4、逻辑结构及条理5、综合概括能力6、是否按时上课□无□雷同□抄袭□其它□满足□较好□一般□不满足□切题□较切题□一般□偏题□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好□较好□一般□较差□是□迟到□有旷课□经常旷课成绩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任课教师浅谈郑州市道路交通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居民日均出行次数和机动车量逐年增加,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
本文从郑州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出发,对郑州市的交通发展和未来规划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我们及时解决问题,实现郑州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城市规划、建议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城市,构筑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郑州市整体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形成完善的市政道路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是促进郑州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途径,那么,本文通过郑州市交通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传统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提出新形势下需要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的地位,以协调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从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一、郑州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郑州市主要干道介绍据郑州市的一名办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市目前命名的道路有1026条(市区),近3年增加的有200多条。
来自郑州市公安局的资料显示,目前郑州市共有658个路口,其中信号控制路口400处,智能信号控制路口130个,监控路口路段为62处。
市区双向6车道以上道路34条,双向4车道道路38条。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市区多为双向两车道的道路,承载流量能力较弱。
三环以内,贯通道路可以概括为5横3纵,东西横向贯通道路5条,其中全程贯通的道路2条:农业路和航海路,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金水路、中原路、陇海路;南北纵向贯通道路3条,没有一条全程贯通,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花园路—紫荆山路、嵩山路、桐柏路,全市共有公交车线路180条。
浅谈城市互通立交方案的比选
浅谈城市互通立交方案的比选城市大型枢纽立交位置特殊,作用重要,投资巨大,为城市交通的中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
因此,如何评价立交方案的优劣,在诸多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的立交方案中选出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郑州市南三环-京广路互通立交为实例,探讨一下互通立交的设计和方案比选。
1 工程概况南三环京广路节点处于处于京广快速路和南三环快速路交汇处,该立交定位为全互通枢纽型立交。
京广快速路南起西南绕城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全长25.1km。
沙口路段以高架桥形式为主,京广路段以下穿隧道和地面形式为主。
南三环段拟采用京广路上跨现状立交。
该段桥上双向6车道,桥下双向6车道。
京沙快速路标准段红线宽度为60米,断面布置为60m-5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2.5m(边绿化带)+12m(机动车道)+11m(中央绿化带)+12m(机动车道)+2.5m(边绿化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
南三环设计为城市快速路,高架段标准断面布置尺寸:70m-3m(人行道)+10m(慢车道)+6m(绿化带)+12m(辅道)+8m(桥下空间)+12m(辅道)+6m(绿绿化带)+10m(慢车道)+3m(人行道)。
2 方案设计原则2,。
1 满足交通功能。
根据对交通量调查及远期交通量的预测结果,确保主要行车方向的交通畅通并兼顾其它方向。
2.2 按照全互通的要求,设置四条左转匝道和四条右转匝道。
2.3 对立交区域交通进行统一协调组织,解决好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衔接,最大限度发挥立交功能。
2.4 方案设计应考虑立交的综合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占地和拆迁,尽量降低工程的全寿命成本。
3 方案比选3.1 比选方法立交方案评价比选是多目标决策问题,由于多目标同时存在,难以判断方案的优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对立交方案各目标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对立交方案进行评价与比选:(1)采用评分制,将理想立交方案目标值定为100分;(2)确定影响立交方案优劣的几大因素;(3)分析影响因素中分项因素;(4)按各因素重要性确定各因素及分因素的目标分值;(5)计算各方案总体评价分值;(6)按总体分值排序,以分值最高的为推荐方案。
枢纽经济视角下郑州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枢纽经济视角下郑州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郑州市作为枢纽经济重要节点,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需求扩大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人才短缺也是关键挑战。
为了充分利用枢纽经济优势,郑州市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拓展的投入。
未来,郑州市应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新型经济业态,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提升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发展规划,郑州市将在枢纽经济的推动下迎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郑州市、枢纽经济、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人才短缺、优势利用、产业升级、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中部城市副中心城市”,在枢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郑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北、华东、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近年来,郑州市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了郑州国际机场、郑州东站等重要交通枢纽,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加快了物流流通速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郑州市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的存在,郑州市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枢纽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发展,成为郑州市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意义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深入推进,郑州市作为枢纽经济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背景下,郑州市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意义在于,探讨郑州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制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赵朔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4期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文/ 赵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
郑州大都市区的发展离不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在引导和支持都市区空间拓展及产业发展方面作用巨大,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
因此,积极构建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三区一群”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对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经过多年发展,成效显著,铁路网跨越发展,公路网日趋完善,民航发展持续快速,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快建设,运输结构优化合理,初步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总体适应都市区当前的经济社会需求。
(一)铁路枢纽不断增强米字型高速铁路网规划取得突破性进展,京广客专、郑徐客专已经建成投用,郑万、郑合高铁正在建设,郑济、郑太高铁陆续启动。
“十三五”期间,依托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网,半小时核心圈、1 小时紧密圈和1 个半小时合作圈初步形成。
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建设,对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促进传统农区开放发展、加速沿线城镇现代化进程,形成贯穿我国东北至西南、西北至东南的高效便捷的铁路大通道,完善国家路网结构,优化全国经济发展布局,确保国防战略运输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米字型高速铁路网,辐射八方的城镇发展轴带正在形成,构成了郑州大都市区重要的支撑轴带。
(二)公路建设连通成网郑州长期以来一直是河南省及中原地区的公路网络中心、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
2014 年以后,根据《河南省普通省道网规划调整方案(2013—2030 年)》,对全省路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当前,以郑州为中心,以京港澳高速郑州段、连霍高速郑州段、郑云高速、郑卢高速、郑民高速、机场高速为放射线,以G107、G107 复线、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S316、郑新(新密)快速通道等若干联络线为补充的高密度、多层次的公路网初步形成。
浅谈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
浅谈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及城市发展摘要:郑州位于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东部与西部、北部与南部铁路、公路、航空、电信、邮政、管道运输等的咽喉。
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使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在辐射和带动区域交通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和优化运输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对交通枢纽这一门户地区的整体认识出发,对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及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枢纽;换乘;交通功能;组织模式交通枢纽是城市的门户,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交通换乘组织的中心,也是城市活动聚集的重要场所。
当前,我国深水港、航空港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得到大力发展,而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构建,铁路枢纽也已迎来新的建设高潮。
区域交通枢纽和网络格局的改变对城市的区位条件、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交通结构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机遇。
在环境保护、能源短缺等各种压力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枢纽地区开发建设与城市功能发展的相互关系就不同的空间范围而言,枢纽地区的开发建设可以分为单一的枢纽规划建设、综合的枢纽地区开发和大规模枢纽新城的发展几种情况。
不同的建设规划对城市功能及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郑州西站就是作为一个综合枢纽体建设开发起来的,而郑州东站则是以一个枢纽新城规划设计的。
从城市发展层面上说,枢纽地区是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中心地区还是巩固原有城区的中心地位,对不同城市来说各不相同。
但毋庸置疑,城市与枢纽的关系始终都是当前城市发展最有效的催化剂,不断推动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但在城市一定的发展阶段下,交通枢纽对周边土地功能的发展存在着“割据”作用。
以郑州火车站东、西广场来说,后者是作为一个功能较为单一的枢纽广场来考虑建设的,而前者则更多地结合了周边地区的开发,形成繁华的“城中城”。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承载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繁荣的经济活力,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随着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郑州正努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郑州市正全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已经初步形成了陆空联运、铁路集疏、公路水路联动的综合交通体系,郑州东站是亚洲最大的客运交通枢纽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连通世界各地,对外交通便利。
城市绿化与环境治理取得长足进步。
郑州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与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能力不断提升。
郑州市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了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能力,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新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创新产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郑州市正努力创新产业发展,助力城市综合实力提升。
郑州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科技研发基地和孵化器,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投资环境。
郑州市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了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结构升级。
郑州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化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
三、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斐然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郑州市正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助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
郑州市加大了对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创业团队落户郑州,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郑州市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了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为城市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
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规划探索——以郑州为例
区 ,要把新型 农村社 区的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最末端的战略
和 作 用 。 将 中原 经 济 区 的 发展 方 向定 位 为 ,国 家 重 要 的 粮 食
生产和现代 农业基地 ,全 国
“ 三化 ”协调 发展示范 区 ,全
市 、中原经济区的核 心增长极和国家中心城市 、 “ 三化 ”协 调科学发展示范区 ;范围 :郑州市所辖的六县 ( 市 ) 、镇统 纳 入 市 区 的规 划 和 建 设 ,面 积 为 7 4 4 6 平 方 公 里 ;发 展 方
( 一 ) 郑 州都 市 区是 中 原 经济 区发 展 的 需要
2 0 1 2 年1 1 月1 7日,国务 院批复 的 《中原经 济 区规 划
( 2 0 1 2 —2 O 2 O 年 )》明确提 出,以河 南为主体 的中原经 济 区 ,地 处全 国 中心 地 带 ,在 全 国 大局 中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地 位
城镇化从农村切入的特 点,明确新型城镇化是把大量的农 民 转 移 到 新 型 农 村 社 区 、镇 区 、县 城 、 城 市 组 团居 住 、就 业 ,
是解决 “ 产 业 在 哪 里 布局 、布 局 什 么 样 的 产业 ,人 们 在 哪 里
居住、居住什么样 的环境”两大课题 的城镇化。 郑 州都市 区规划应紧扣新型城镇化的 内在要求 ,以提升
的重 要 责任 。
一
郑 州都市 区是 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统揽 ,
、
郑州都市 区的 内涵
以推进 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为抓手 ,依托快速公共通道 ,
以组 团 发展 、产 城 融 合 、 复 合 型 、 生态 型 为 发 展 路径 ,促 进 各 功 能 区协 同发 展 ,构 筑 功 能 布局 合 理 、空 间 利 用 高效 、产 业 特 色 突 出 、社 会 和 谐 、 环 境 友 好 、 对周 边 辐 射 带 动作 用 明 显 的 现 代化 大都 市 。 郑 州都 市 区 建 设 的 目标 :建 设 千 万 人 口 的现 代 化 大都
郑州市城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1、试分析你最熟悉的城市最近二十年的空间演变状况、原因及趋势;郑州市一.郑州市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特征:1.总体特征城市结构具有明显的平原地区城市特征,道路骨架基本延用网格状加放射状结构,区域平面形态规整,城市机理均质化较强,与平原的地形地貌相一致。
土要道路呈东西和南比走向,仅在靠近京广、陇海铁路的周边地区,沿铁路方向优先发展,呈现出与铁路走向相一致的形态特征。
2.用地特征以京广、陇海两人铁路自然划分为界,城市逐步形成双“V”字形产业带的用地特征,其内侧为城市工业及铁路发展用地,外侧为城市生活发展用地。
由于铁路长期阻隔带来的交通不便,造成双“V”字形内侧的产业带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郑州由中心组团、北部花园口组团、西部须水组团、东部圃田组团和南部小李庄组团组成,采用“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各组团之间以生态绿地插入,河流、铁路等自然分割。
3.空间特征呈斜向切入城市中心的双“V”字形铁路骨架奠定了郑州市特有的空间特征,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片区”的空间格局。
即以火车站、二七广场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和以铁路自然分割形成的西南、东北两个片区。
即以二七广场为城市中心,以紫荆山和绿城广场为片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状多组团的圈层式空间特征。
郑州市城市结构是围绕中心组团,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个组团。
从影响城市的因素分析,郑州北依黄河,东南为国际机场,西南地形复杂且有城市备用水源一常庄水库,南水北调中线二程(丹江口水库到北京)从城市南部通过。
纵观几种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的因素,城市空间扩展的伸张轴应以东西为主方向,而以南、北向为次要伸展方向。
4. 交通特征铁路线成为城市发展的屏障,多年来形成了东西两片区交通自成体系,路网较为密集,空间相对独立,而两片区之间交通联系相对薄弱的城市道路胃架系统。
铁路线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进而直接影响到两个片区空间的同步发展。
城市道路网与城市用地形态相适应,组团间联系道路与城市对外交通结合,以放射性交通干道和快速环路将五个组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五环(一五环快速路)九放射(九条放射干道)的格局。
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
BRT
王晓威作品
郑州地铁
王晓威作品
02
Part Two 火车站交通枢纽
王晓威作品
2-1 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transportation junction)又称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 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 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交通枢纽,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 干线组成综合交通枢纽。
王晓威作品
王晓威作品
王晓威作品
03
Part Three 出现的问题
王晓威作品
3-1 问题初现人
但是
公交站点冷清
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每天500人走错门
王晓威作品
3-1 问题初现
火车站西广场发挥的作用可能还不到10%,东站每天接待旅客20万,高峰 期达到40万,而西站区每天只有1万人上下。
1-6 交通概况
市内公共交通
郑州市内约有400余条公交线路,有城际 公交、城市公交、都市区公交和旅游公 交四种公交类型,到达城区各处。 郑州地铁近景规划6条线路,远景规划17 条线路。规划到2020年,郑州地铁线网 总规模达到202.35公里。目前,郑州地铁 开通1条线路、20座车站,线路总长25.41 公里,日均客流量达16.2万人次。
等一体化设计实现乘客无缝换乘。优 化调整东出口地区地面公共交通网络, 主要以满足公路客运站和周边用地开 发的交通需求为目标。
02
01
原因
王晓威作品
03
4-1 如何改善
调整东西各出口地区的功能 定位,并且加强西广场周边 通过实施周边道路立体化工程、 解放路立交工程等道路网改造 措施,提升区域道路交通供给 水平。
商业建设,以提高吸引力。
浅谈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环境影响
44 压 实工 具 及 压 实层 厚 度 .
层 的 施 工 , 个 施 工 阶 段 就 是 我 们 常 说 的路 基 填 筑 , 般 采 用 摊 铺 法 施 这 一
对 路 基 土 方 的压 实 总 体 上 一 般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路 路 基 基 底 与 路 基 路 基 的 基 床 部 分 是 最 高 的 , 样 的 设 计 有 助 于 路基 的 施 工 工 序 , 可 能 一 这 尽 的避 免 弹 簧 土 的 现 象 产 生 。
1 工程 概况
郑州市综合交通枢 纽公交与出租车场站 , 共分 四个部 分 , 其功 能主 要是服务于郑 州高铁客运枢 纽站及整个综合交通枢 纽地区,是集公交、 出租 车及社会车辆等 多种 交通 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公交、 出租 车将承担着整个综合交通枢纽站约 4 %的客流集散, o 其场站设计是 决 定 枢 纽客 流 实 现 快 速 、 高效 、 全 转 换 的 关 键 ; 学 的 客 流 预 测 与 换 乘 安 科 组 织 优化 , 提 高枢 纽 站 的整 体运 作 效 率 及 周 边 地 区 交 通 疏 散 能 力 等 都 对 具 有 重要 的 实 际意 义 。
32 施 工 期 的环 境 影 响 .
之过急 。这样就能避免设备资源 的浪费 , 对提高工期有很大帮助 。
路基土的填筑深度一般 以路基个部分为主 , 路基包括基底 、 基床、 基
床 表 层 几 部 分 。 每 一 部 分 的 强 度 要求 是 不一 样 的, 底 的 强度 最 低 , 其 基 而
物 废弃物 有害物 运输有害物、 汽 气 质事故 车发生事故 液、 固
、
事故发生 点
严重 不确盎
从 表 中可 见 , 工 期 主 要 环 境 污 染 源 是 噪 声和 扬 尘 , 运 期 主 要 环 施 营 境 影 响 是 噪 声 、 车尾 气 中 的 N 可 能 发 生 的运 输 事 故 。 汽 O和
试论郑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远景规划
试论郑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远景规划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郭锋岳崇君任西锋【摘要】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建立完善而可持续的交通体系是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城市对外辐射交通、交通与用地、公共交通、城市路网、静态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为城市的交通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郑州城市发展可持续交通交通战略一、概述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我国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
它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对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意义。
实现郑州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对发挥郑州市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将郑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城市制定交通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足以使客货流通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的运输系统,以辅助经济发展,以及满足市民对社交、商业和文化娱乐等方面所产生的交通需求。
郑州市1987、1994、2002年完成的综合交通规划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郑州市交通运输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机动化、快速化的城市交通特点日益明显,城市交通拥挤现状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所以对运输设施的投资、管理和政策的计划实施也是持续不断地在变化,对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也需要不时检验,并经常完善提高,以便使交通发展真正走上经济可行、财政可承受,社会可接受,环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目前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于此,并有连霍、京珠高速公路及国道310、国道107、国道220等多条国省道在郑州交汇,便利的铁路、公路网络、城市道路网络与新郑国际航空港一起形成较为完善的、优势互补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郑州市作为一个平原和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城市,在城市建设用地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不可能提供象国外大城市所达到的道路密度和面积率(部分城市道路用地达40%以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1.20•【字号】郑政文[2010]24号•【施行日期】2010.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郑政文〔2010〕24号)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新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各项工作,现将《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度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度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新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建设的范围、责任单位、总体进度和投融资安排,进一步做好各项配套工程建设的推进工作,现将2010年各项配套工程工作要点通知如下:一、工作内容和目标(一)工作内容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的范围包括公路客运站、地铁站点(郑州地铁1号线新郑州站站点)、郑开城际轨道站、机场城际轨道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新郑州站匝道(地方投资部分),以及路网、管网、广场等市政配套工程。
2010年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铁站点主体工程施工、城际轨道站前期工作和主体工程施工,以及其他配套工程项目规划衔接、组建项目业主、筹集落实建设资金、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施工组织等工作。
(二)工作目标2010年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根据新郑州站站房施工计划,完成郑开、机场城际轨道站的前期工作,确保城际轨道站、地铁站点和新郑州站站房交叉施工的有序进行,确保地铁站点工程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第一季度完成公路客运站、市政配套工程、公交和出租车场站项目的设计批复、招标等前期工作;第二季度按照建设时序安排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豫政[2014]100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4.12.29【实施日期】2014.12.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豫政〔2014〕100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年12月29日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前言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主要特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高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一定区域的客、货转运中心,是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物流集散中心、贸易中心的基础平台。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加快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的关键时期。
我省在探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产业群、产业群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发展思路。
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是我省现代化之路的基础;是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轴带式向心布局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展高端服务业,支撑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巩固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推动区域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和《河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评价与分析1.绪论禹分九州,豫居其中,八方辐辏,是为“中原”。
河南自古作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九省通衢之地,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处于枢纽地位。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活动的重心,无论是其十字核心区的形成与发展,还是各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城市群的内外联系,都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
近年来,河南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跨越,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航空运输、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取得长足发展,运输生产稳步增长,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综合运输网络尚待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缺乏统筹规划,交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成为当前制约河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瓶颈。
河南省针对人口众多、土地、能源等人均资源短缺的现状,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原材料运输能力的要求,不断更新思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形成了快速发展之势,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
“双十字”结构的铁路枢纽,郑州、洛阳、周口、南阳四市率先完成环城高速,全国重要节点城市,中部物流黄金大通道,中部崛起就是河南领先崛起,交通运输大发展促成商界新一轮的逐鹿中原。
2.城市交通枢纽现状综合交通枢纽主要的特点有:运输方式复杂,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城市交通等多种方式;运输流线、流向复杂,包括列流、车流、客流、货流;中转作业复杂,包括方式不同、站点间的中转不同;枢纽始发和终到客货量大;枢纽布局影响因素多。
当前,我国交通规划和建设正处在从关注运载效力、被动提高交通效率转向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交通枢纽体系立体化、综合化是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之一。
在建设轨道交通(地面轻轨、地下铁路通道)、公汽、轮渡、航空、铁路等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过程中,城市交通管理必须重视和研究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的新理念,必须重视和研究交通枢纽体系从相对封闭独立、平面化向立体化、综合化、分级管理体系转变的发展趋势,以达到交通枢纽体系方便换乘、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
一、以人为本、主动提高交通效率交通枢纽的管理与城市交通管理具有紧密相关性,但是长期以来交通枢纽的管理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越来越复杂的城市交通体系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交通换乘状况、城市多种交通工具集合连接的状况直接影响城市交通和流通效率。
在造成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中,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失衡是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和解决交通问题的重心一直在关注交通供给方面--关注修路、建桥、造车等,但却忽视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分析、调控、引导等管理。
即关注交通运载能力,忽视或轻视交通出行效率和通行效率,这种管理理念和模式带来的弊端是路越建越多、车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的消极后果。
在解决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在交通管理中重视理性控制原则改善交通供给、从改善交通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而不是单方面满足需求的角度来解决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二、立体化、综合化、分级管理是交通枢纽发展的大趋势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加强公共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是公交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交通枢纽规划和管理是实现公交优先的基本条件之一。
城市交通的立体化换乘和无缝隙联结是以不同运输方式或线路在枢纽等站点立体化交合为前提的,通常这样的车站有地上和地下若干层,连通四面八方,乘客在站内可换乘任何方向的车。
交通枢纽立体化的程度、实现不同交通工具之间、不同方向的任意换乘的便捷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的交通效率,国外一些交通解决得比较好的大城市,在城市交通枢纽和主要站点的立体化换乘方面都有突出的优点。
立体化换乘在我国城市中已经开始显现。
为了提高立体化换乘、综合管理的效率,某些大城市出现了交通枢纽分级管理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化、功能性、枢纽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管理体系,以交通枢纽分级管理进一步促进城市交通、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将全市交通枢纽按照对外与对内交通功能的不同分类进行管理。
如上海交通枢纽规划将上海交通枢纽划分为四个等级:1)具有对外交通功能的交通枢纽A类,包括2个航空港和3个火车站。
此类交通枢纽主体建设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形成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2)轨道交通换乘枢纽B类。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结合地面公交站点、出租车营运站、社会停车场和长途客运站等其他交通设施,形成大中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地面公交始末站、长途客运站、社会停车场库等交通设施的用地需求和规划建设。
3)公共交通和机动车换乘枢纽C类。
以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机动车换乘为主体的停车换乘枢纽。
主要在城市外环附近、靠近主要公路和轨交站点区域,将设置大中型社会停车场,提供优惠停车收费标准和便捷的换乘条件,鼓励有车族多乘公共交通进城。
4)多条公交车换乘大站枢纽D类。
以多条地面公交换乘站点为主体的小型枢纽,即距离轨道交通站点较远的、多条常规公交线始末站集中布局而形成的枢纽。
15个D类枢纽中8个分布在中心城区,7个分布在郊区城镇。
三、推行分级管理构想,促使交通枢纽从平面、独立换乘向综合化过渡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交通枢纽平面化和独立换乘特点突出、交通枢纽规划缺乏创新。
国内许多城市的交通枢纽和主要站点,在设计上缺乏立体综合交通等设计,以铁路、公路、民航、轮渡、公共汽车各自为阵的平面换乘为主要特征,目前正处于平面化、独立换乘向综合化过渡阶段。
即在交通枢纽和主要站点的设计上较少考虑到换乘的方便性以及对整个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的影响,铁路、公路、民航等各自考虑并设计自己的枢纽、站点,即使有些站点相同,也会各自独立,相互分离。
除了造成乘客不便这个大问题之外,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潜在隐患,从火车站等枢纽站涌出大量人流奔向其它车站或换乘其它交通方式,导致站点周边严重拥堵,这常常是造成城市交通不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多数城市均出现较为突出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具体表现在:道路堵塞日趋加重、交通秩序紊乱、交通事故频发、空间资源低效配置、时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加剧等。
因此,综合交通枢纽与路网布局的协调性、与城市布局的协调性,枢纽规划布局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是否合理紧凑,各站点布局分工协作是否恰当,旅客转运换乘、货物中转是否便利等,作为枢纽布局、规划的关键,在理论与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大力发展,这些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在理论上必须深入研究、实践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下面本文就以上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为例分析和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现状和发展。
2.1公路运输加快河南交通运输能力建设,不仅是河南省发展的需要,中部地区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国路网通行能力的需要。
2005年11月,交通部在河南考察后决定,支持河南省建设成为全国公路交通网络枢纽中心,把河南省作为“十一五”期间支持中部崛起的重点,从交通规划、投资、科技等方面全方位予以支持。
并将把河南作为中部地区客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的试点推行。
同时,还将从资金上支持河南省把省会郑州建成高速客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这一系列的政策、资金支持,是河南道路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公路运输由于具有灵活、快捷、“门到门”的优势,是物资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输送带”。
翻开河南省道路运输业的史册,扑入眼帘的是这样一组数字:到2005年底,全省营运车辆达68万辆,其中营运客车7.78万辆,货车29.9万辆。
全年可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达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400亿人公里。
公路货物运量5.7亿吨,货物周转量415亿吨公里,汽车检测站69个,汽车驾校210多所,从业人员160余万人。
纵横河南的106国道、107国道、312国道,京港澳(北京-香港-澳门)、连霍(连云港-霍尔果斯)、沪陕(上海-西安)、宁洛(南京-洛阳)、二广(二连浩特-广州)、许平南(许昌-平顶山-南阳)、京珠(北京-珠海)等高速公路组成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覆盖全省地市,为实现省会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公路总里程21.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
2005年以来,河南省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四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5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万公里。
2005至2007年,全省以通村公路为重点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建设,3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完成了近3万个行政村道路的改造任务,完成投资18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5万公里,到2007年底,实现了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的目标。
从2008年开始,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围绕“乡乡联、县县畅”的目标,重点转向县乡道建设和危桥改造,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和路况水平,2008年当年完成投资6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改造桥梁1万延米。
借助“中部崛起,交通先行”的春风,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培育道路客运经营主体,强力打造中原公路运输品牌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机。
目前,河南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5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
全省107个县级区域已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47个县域通2条及2条以上高速公路。
2.2铁路运输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河南省会郑州是我国最为繁忙的两大交通大动脉京广、陇海铁路的交汇处。
北距首都北京760公里,南距枢纽城市武汉514公里,东距连云港570公里,西距名城西安480公里,为河南铁路运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十五”期间,以扩能提速改造为重点,完成了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新乡至月山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漯阜(漯河-阜阳)、汤台(汤阴-台前)地方铁路改建工程,宁西(南京-西安)铁路建成通车,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电气化铁路和复线铁路的比重不断增加,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截至2005年底,全省铁路正线营运里程达到3761公里中国家铁路2549公里(电气化铁路1403公里),五年新增铁路506公里;地方铁路1212公里(准轨442公里)。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开工建设,郑渝铁路进入规划阶段,郑西、郑徐客运专线进入建设高潮,构建全国高速铁路客运“十”字新通道已经确立,加之原有的焦柳(焦作-柳州)铁路以及运三襄(运城-三门峡-襄樊)铁路,河南铁路双“十”字的战略布局即将形成。
2.3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作为一种最为快捷的运输方式,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渐硕果累累。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投用后不断开辟国内和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