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者:戴华妮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9期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地文化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多短板,专业人才不足、硬件基础薄弱等问题仍较突出。为此,未来文化馆应在硬件设施、文化内容和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上加大力度,以进一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硬件;人才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180-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26
一、引言
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对于文化馆在未来持续提升文化竞争力、引领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我国文化馆建设的主流思路之一。
二、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1.政治意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和举措,既是有效增强各文化馆影响力、引领力和号召力的必经之路,更是有利于巩固基层文化宣传阵地和践行文化自信方针。
2.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推进基层文化宣传工作与数字化、智能化科技相结合,契合了社会生产力变革发展的大趋势。
3.社会意义。在新媒体时代,只靠传统媒体进行文化建设的道路已经不可行。①尤其是面对新一代年轻人更新、更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时,必须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才能打造出新一代文化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加强对新一代文化受众的宣传引导。
4.其他意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效能不仅体现在日常中,在某些特殊时期更能凸显其作用。如厦门市文化馆在2020年提出“闭馆不断网,服务永在线”方针,梳理整合原有优质数字
资源,新增推出福建非遗精品图文、文艺文学、文化慕课超600项,让群众宅家在线也能体验文化魅力。
三、当前我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笔者所在的厦门市文化馆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近年来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具有典型样本意义。多年来,厦门市文化馆通过多个数字化相关项目,搭建起了能够承载市馆、区馆文化数据资源库共享的软件平台。2016年,厦门市、区两级文化馆共同建设并推出“厦门数字文化馆联合网”,初步打造出集展览展出、演出活动、动态信息、艺术欣赏、培训报名、网络投票、游戏体验等内容功能的全天候线上数字文化馆。
但与全国多数文化馆相同,厦门市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一方面,数字化建设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专门的信息部门,数字化工作人员多是兼职。另一方面,数字生态下的新型文化产品开发程度较低。②
此外,我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不足、硬件基础较薄弱等问题。
四、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1.硬件设施建设。一方面,对接新媒体平台重构数字化宣传渠道。在兼顾做好自有网站更新建设的同时,可进一步侧重于充分利用国内现有成熟的国民级媒体平台的知名度高、用户基数大、网络流量大、技术成熟等方面现成优势,以期能在切实有效提升文化馆数字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推进馆所场地内部数字化硬件建设。通过加强财政资金保障、技术力量保障等,推进文化馆场所内部数字化硬件设施设备采购工作。
2.文化内容建设。一是整合推进现有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应对现有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盘点及整合,建立文化馆文化资源数据库③。在此基础上,各地文化馆可以进一步探索推进建立区域化的文化资源库,破解各地、各级文化馆各自为政的困境。二是推进文化产品精准化定制化有效供给。文化馆要改变以往以专家为中心的创作思路,推进文化产品形式雅俗共赏。同时,可借鉴部分新媒体平台智能推荐算法等技术,实现文化产品精准化、定制化供给。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产品全员创作全员共享。文化馆可以通过自有宣传渠道,积极广泛地常态化发动群众投稿各类型的文化作品,激发广大群众文化创作积极性。
3.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应针对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所需技术开展培训工作,推动现有文化馆业务干部树立互联网工作思维,提升数字化业务水平。同时,文化馆可将人才建设纳入数字化建设项目整体规划部署中,通过数字化建设项目培养、招聘一批具備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此外,文化馆还可结合新媒体平台运营等重点工作需要,重点向新媒体行业引进相关专业成熟人才,进一步快速充实文化馆数字化的人才队伍力量。
注释:
①黄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的转型与升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6):164-165.
②方崴.文化馆自建数字资源建设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9):96-97.
③董涌.文化馆开展数字文化服务的探索与思考[J].戏剧之家,2019(1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