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第2课时
2.2汽化和液化(液化)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汽化和液化(液化)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d6495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0.png)
2.2 汽化和液化(液化)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汽化和液化(液化)。
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一、设计意图汽化和液化是两个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
通过学习这两个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热现象。
在设计这个课程时,我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热现象,如夏天的雾、冰棍冒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简要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如烧水时水蒸气的形成、空调制冷过程中液态制冷剂的液化等,引导学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进行解释。
4.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如水的沸腾和冰的融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液化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液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77b9d9e314332396893a7.png)
第2课时液化课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汽化和液化现象及应用新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液化和汽化的相关知识,知道气体液化的两种形式——降低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2.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 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3.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4.晚上,小明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手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5.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6.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7.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与乙的音调相同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振动的幅度比乙振动的幅度大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60°B.折射角等于4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9.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第2课时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993312850e2524de4187e85.png)
2.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自主学习】汽化的相反过程——液化一、模拟雨的形成1、烧杯中的水先成的水蒸气。
2、看不见的上升,在碟子底部变成了。
二、液化(一)概念: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
(二)实验:1、现象1:放冰块。
说明水蒸气遇(热/冷)才能液化。
知识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温度。
答题示例:看不见的上升,在碟子底部成小水珠。
2、现象2:观察到烧杯(内/外)侧也出现了。
解释: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较高/较低)的玻璃,(升高/降低)温度,成小水珠。
应用:露的形成: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成小水珠。
3、现象3:杯口冒出白烟,“白烟”是什么?推理:水蒸气是肉眼看见的,所以看得见的“白烟”肯定不是,也(可能/不可能)是固态,所以看到的白烟是态的。
解释:水蒸气上升至温度较的空气中,温度成小水珠,这就是白烟(白雾)。
4、现象4:加热后不久,杯内也出现白雾。
解释:是由于杯内水蒸气温度成了小水珠。
应用:雾的形成: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成小水珠。
(三)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1、眼镜片模糊了:的遇到的镜片,成小水珠。
2、牙医烧烤小镜子?避免口腔(内/外)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影响观察。
3、装冷饮的杯子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的玻璃,温度成小水珠。
4、空调房的玻璃窗模糊了:①夏季:(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的玻璃,在(内/外)侧液化成小水珠。
①冬季:(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的玻璃,在(内/外)侧液化成小水珠。
5、浴室玻璃,洗澡时模糊,洗完后不用擦又变干净了:先后。
6、浴室冷水管和热水管,表面更容易“出汗”,这是由于水蒸气才能液化。
7、闷热夏季的下雨前,瓷砖出汗了:的遇到的瓷砖,成小水珠。
8、水沸腾时,靠近壶嘴看不到白烟:靠近壶嘴温度较,水蒸气无法。
远离壶嘴温度较,水蒸气容易。
9、冰棍冒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的冰棍,温度成小水珠。
10、为什么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重?气体液化要热量,100℃的水蒸气比开水多了一个的过程。
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二)》导学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4fc7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9.png)
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二)》导学案
学习过程:
时追问,每一个组派代表激情点评。
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达到90℃左右,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min)
温度
90 92 94 96 ? 99 99 99 95 99 (℃)
(1)记时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下右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
(2)请在下图表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图像。
(3)从沸腾的图像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
(4)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___________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明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不是1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一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一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___温度计。
(选填“酒精”或“水银”)
3、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烧杯B中都装有水,
用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试问:烧杯B中的
水能否达到沸点?能否沸腾?
试管A中的水能否达到沸点?
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二课时
![《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abe83c6e2bd960591c6773b.png)
《汽化和液化》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4.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5.会查沸点表。
6.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2.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形成认真、细心的品质。
4.通过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沸腾的条件。
3.液化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酒精灯和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用手指蘸水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水”字,稍稍停一下,由于水的蒸发,字不见了,教师发问:水去哪了?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介绍汽化与液化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出示两张不同环境下晾衣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件衣服先干,为什么?引导学生注意其表面积、温度以及表面的空气流速的不同,从而总结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蒸发时的温度,再观察玻璃泡上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从而使学生知道蒸发要吸热。
实验:水的沸腾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作好记录,并指导学生用图像来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水在什么温度下沸腾?2.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气泡、温度等方面)3.试着描述出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f81d285901020207409c40.png)
(2)请仿照示例具体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如图1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A B C D
图1
2.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
A.水蒸气比开水的温度高B.水蒸气蒸发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水蒸气液化时吸热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
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品质。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
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4.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____℃;加热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沸腾是液体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沸点还与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液化导学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液化导学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fd76bb52acfc789ebc991.png)
第2课时液化课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汽化和液化现象及应用新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液化和汽化的相关知识,知道气体液化的两种形式——降低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3.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物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像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右移B.向下并且向左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4.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丽是近视眼B.小丽是远视眼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A.9:30 B.2:30 C.6:15 D.12:15 6.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C.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探究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探究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3fd27fc4ffe473368ab95.png)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朝阳)4.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目标:1、知道液化现象并能解释;2、知道液化的方法;3、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自测:1.汽化两种方式是和。
汽化的过程要热( )时吸热有致冷作用;()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填表说明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蒸发沸腾方式不同点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液温变化相同之处都是()现象,都要()热任务一:知道物质由态变为态是液化现象3、水烧开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是看的.壶口冒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成小水珠.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而不是水蒸气.4用冷玻璃片可使水蒸气形成水滴.用热玻璃片不可以形成水滴.这两个现象说明:水蒸气要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才会,液化时要()热5、仿照示例中的形式,解释现在形成的现象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矿解释: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1)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解释:(2)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解释任务二:知道液化的二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6、我们把热的水蒸气放入冷的环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称为法. 一切气体温度都会液化7、家中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通过法液化成液体装在钢瓶里的。
8、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和___任务三.知道汽化热,液化热。
完成课本活动3的问题。
9、被100 ℃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答:虽然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高,但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大量的热。
所以水蒸气烫伤更严重!10、用多层的蒸笼蒸面包,层的面包先熟,因为水蒸气在层。
11. 液化的特点:①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②液化时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③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12、(阅读课本)电冰箱的致冷原理。
蒸发器A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吸收箱内的大量热量,使电冰箱内降温。
冷凝器V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从而放出热量散发到箱体外面空气中检测,我行!我可以!13、雾和露是空气中的___遇冷___成的___。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39e3bcc77da26924c5b007.png)
高港区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姓名: 班级:二、液化1、看课件显示的现象,并分析物质的物态变化。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答:水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态。
b.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答:水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态。
总结:五、液化1、定义: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
活动1: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教师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等沸腾以后,仔细观察瓶内和瓶口的上方,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答:在瓶口的上方和周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
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说明:在瓶口的上方和周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现在在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冷的金属盘仔细观察金属盘的底部,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答:冷的金属盘底部出现________。
说明:在金属盘底部也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手感觉金属盘底部变_______(冷/热),说明:液化需要___________(放热/吸热)。
总结: 2、液化需要________热。
3、比较一下液化和汽化的物态变化情况和吸热放热情况,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化(热)______化(热)答:液化和汽化过程互________。
总结: 3、液化和汽化是_________过程。
4、从这个实验看,水蒸气要发生液化需要什么条件?答:水蒸气要_______(冷/热)的,_______(冷/热)水蒸气要遇到_______(冷/热)的物体,才能液化成水。
总结: 4、气体液化的条件:____ _的气体遇到______的物体才能液化成液体。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5、液化现象中,气体本身的温度有什么变化?答:气体本身的温度__________(升高/降低)了。
活动2:液化乙醚看演示,用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
2.2汽化和液化2——液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汽化和液化2——液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2cf1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a.png)
2.2汽化和液化2——液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液化的概念、液化的方法以及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雨滴的形成、液化气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化的概念,掌握液化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化的概念、液化的方法。
难点:液化的原理、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导学案、课本、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液化的现象,如雨滴的形成、液化气罐等。
2. 知识讲解:讲解液化的定义、液化的方法以及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液化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液化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液化的温度变化、体积变化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液化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液化的定义2.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 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雨滴的形成过程。
答案:雨滴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在遇冷的情况下,温度降低,从而凝结成小水滴,最终聚集成雨滴。
2. 请举例说明液化气罐的工作原理。
答案:液化气罐的工作原理是将天然气在高压条件下液化,存储在钢制罐体中。
使用时,通过减压阀将液态天然气转化为气态,供燃气设备使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液化的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液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冷冻、空气净化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2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2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416e0110a6f524ccbf85c1.png)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了水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四、归纳总结
作业反馈
今日收获:
拿一瓶酒精,观察是什么状态?用酒精棉球涂抹在多个同学手背面,
发现1:手背感觉很。
问题: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因为。
发现2:过会,手背上的酒精会怎样?。
问题:消失的酒精哪去了?。
在上述过程中,酒精的状态从态变成了态,而且了热。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
二、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XXX中(物理)学案
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课题:
汽化和液化2课型:新Fra bibliotek课总课时:
第1课时
编写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蒸发的特点,蒸发致冷2、液化的概念
3、液化的方法4、对生活中现象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分组研讨法,导学法
1、自一、主学习、预习导学
探究一、蒸发
A.为了新奇B.为了美观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
3.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形成的.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9634b1dd88d0d233d46aa7.png)
【课题】3.3 汽化和液化(2)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设计人:李婧审核人:授课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知道蒸发吸热,可以致冷,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知道液化放热,了解气体液化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做一做】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液化.2、汽化的方式是和 .3、沸腾是 .液体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2) .二、新课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疑惑:什么是蒸发?晾着的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天,都会变干,这说明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归纳: . 【活动二】生活中的经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晾衣服时为了使衣服干得快些你应该怎样做?方法1:;方法2:;方法3: .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蒸发得;2、液体的表面积,蒸发得;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蒸发得 .【活动三】动手实验实验一: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回答: . 实验二:1、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有变化吗?回答: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有变化吗?回答: . 结论: . 【活动四】生活应用: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1、刚从游泳池里出来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冷?.2、天热时,狗为什么靠伸长舌头?. 【活动五】自主学习:气体液化的方法(课本61页3-4段)总结: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1);(2) .2、液化过程要 .思考:100 ℃水蒸气的烫伤比100 ℃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三、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1、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2、蒸发是液体在下都能进行且只发生在液体的一种缓慢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在下进行的在液体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3、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1);(2);(3) .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什么?(1) ; (2) .5、汽化,液化 .四、课后训练1、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2、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3、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4、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形成的.5、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a82291dd36a32d737581cd.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3、3、2《汽化和液化》统编课时:NO 上课时间: 月日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2、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重点)3、液化现象的解释;(重点)(难点)学习环节预习一、独学: 仔细阅读教材用笔勾画出重点内容、关键语句,关上书后独立完成下列各空1、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2、所有的气体在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温度下,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的最大好处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互学:完成下列填空:1、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义(1)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 (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2、归纳总结自然界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展示二、质疑:(你看完书后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四、点拨:根据学生存在问题适时点拨反馈五、小结:(见板书)六、拓展: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此现象是一个热过程。
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人们用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现象。
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
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6、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7、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D、水蒸气散热快。
(八年级物理教案)液化和汽化导学案2.doc
![(八年级物理教案)液化和汽化导学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893ea722195f312b3069a512.png)
液化和汽化导学案2八年级物理教案学习目标:(投影展示)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
②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①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观察并感受汽化和液化现象。
②经历探究汽化的现象与实质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参与本节课对汽化现象的探究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物理现象。
课堂流程:预习课:阅读教材10,今组内交流导学案10,今组间交流10T巩展示课:预习交流,发现问题组内互动,探究问题5,今小组获取任务,明确答案2,今交流展示15,今穿插巩固,整理纠错2,今知识拓展5,今达标测评8,学习内容:1、观察沸腾现象,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
2、知道汽化会吸热。
3、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八年级物理学案八年班学生姓名:第小组:日期: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并熟记】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2.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3.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4.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5.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组内交流选题展示】(注:ABC为分层)A 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A 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的缘故。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4aa582a001f69e3142329471.png)
新授课导学稿第课时《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法指导观察塑料袋的变化:瘪——胀——瘪,观察酒精状态的变化,从而学习汽化、液化,注意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分析总结水沸腾特点。
(温度和状态)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蒸发现象。
课前预习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____,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
其中____需要吸热,____需要放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和____。
课堂导学一、引入新课阅读课本8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何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___态又变为____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二、探究学习探究水的沸腾:按照图4-3-2组装仪器,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时间/min温度/℃气泡变化情况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了解几种液体的沸点87页。
(1)水:___酒精:___ 水银:___ 甲苯:___⑵、这些液体的沸点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⑶、由上题猜想液体沸点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后,从中找出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______(液体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汽化和液化》2课时优秀导学案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汽化和液化》2课时优秀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9c643baa00b52acec7ca55.png)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需要吸热(2 )了解蒸发具有制冷作用(3)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沸腾和蒸发的异同2、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过程,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探究(2)通过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2)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二、重难点(1 )水沸腾现象的探究过程,能绘制水的沸腾图像和描述水沸腾时的规律。
(2)知道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汽化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沸点我们知道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思考:晒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湿衣服上的水哪去了?[小概念]:物质由_________ 变为 ________ 的现象叫做汽化(用湿布在黑板上写字,一会,水干了。
)解释这种现象。
四、新课教学体验活动1:用棉球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思考1:手上有何感觉?为何有这种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活动2:把温度计放在投影仪下,在玻璃泡上涂一些酒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无变化?思考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叫蒸发,蒸发具有制冷作用思考3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蕴含着蒸发的知识,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4 :今天是周日,你妈妈把你的校服洗了,明天周一升起仪式要穿,你一定要确保校服晾干,请问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1) 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过渡】一则新闻曾经报道过,一家庭主人在家炖汤,由于疏忽大意,导致火灾发生,经查,由于锅里的汤炖干了而引发的,想一想锅里的汤发生了什么变化?沸腾是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ce7ee1f01dc281e53af0cd.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一、明确目标二、检查导学案三、复习熔化和凝固四、设计实验1、活动1:阅读课本8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按照图4-3-2组装仪器,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时间/min 温度/℃ 气泡变化情况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沸点,了解沸腾现象;知道影响蒸发的条件。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重点沸腾与蒸发的异同。
五、交流与评估六、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难点沸腾的图象与汽化的实例应用。
教法学法知识巩固:1、冰变成水,由态变成态,属于现象;而水结成冰,则属于现象。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继续加热,这表明晶体熔化,相反,凝固过程要。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要,凝固过程要,温度在。
3、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新课引入:想想做做:在课本58页的想想做做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汽化: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为和探究题:观察沸腾的现象,探究如下问题1、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硬纸板、水、石棉网、钟表2、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安装器材?3、为了节约时间可采取哪些措施?4、(1)水在沸腾前液体内部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化?沸腾时呢?(2)、水在沸腾时是剧烈的还是平和的?沸腾时汽化发生在哪些部位?当堂检测:一、填空:1、物质从态变成态的现象叫汽化; 从态变成态的现象叫液化、蒸发和是汽化的两种方式、2、液体沸腾的条件为: 和、3、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刚从水中出来时,会冷得发抖,这是因为、4、在病人发高烧时,可能用酒精擦病人的身体,这样可降温,原因是酒精,从人体,所以病人的体温降低、二、选择: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A、继续升高B、保持不变C、缓慢降低D、忽高忽低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凉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A、凉水的温度低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D、是人的心理作用3、你知道吗: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把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这是为什么呢?4、请判断下列图像属于水的沸腾图像的是()5、夏天使用电扇,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得是凉风B、电风扇吹风使空气温度降低C、身上汗水蒸发加快,蒸发时吸热D、人体温度传给周围空气TtTtTtTt6、打预防针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3)、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何?(4)、沸腾后,移去酒精灯,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展示结论:(1)、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物理2.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2.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4ebfe9ee06eff9aff80763.png)
图2-18第二章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刻画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大体进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
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转变的方式; 2.按如实验进程记录的数据,会分析沸腾进程的特点; 3.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预习探学、合作互学、交流助学:活动一:“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1.结合课前预习情形,请同窗们描述一下烧开水的现象,看谁说得全面?2.进行实验:(1)依照讲义图2-15将器材放置好,注意:器材的放置顺序和酒精灯、温度计的位置。
(2)点燃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发生的转变,直到水沸腾2min 后停止读数。
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2 4 5 6 7 8 9 10 温度/℃90描述实验进程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①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较______(多/少),上升进程中逐渐变 ____ (大/ 小);水中气泡在沸腾时较_____(多/少),上升进程中逐渐变____(大/ 小);②水的声音在沸腾前较______,沸腾时较______(响/弱)。
(3)停止加热,观察水是不是继续沸腾? (是/不是) (4)如图所示,以时刻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按照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 来,这就是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刻转变的图像。
3.小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1)按照你画出的图像分析:沸腾前(是图像中 段),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不断上升/维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是图像中 段),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不断上升/维持不变/不断下降)。
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停止对水加热,水(能/不能)沸腾,可见,沸腾(需要/不需要)吸热。
(2)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任何/必然)温度下发生,液体沸腾时(需要/不需要)吸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
【自主学习】汽化的相反过程——液化
一、模拟雨的形成
1、烧杯中的水先成的水蒸气。
2、看不见的上升,在碟子底部变成了。
二、液化
(一)概念: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
(二)实验:
1、现象1:放冰块。
说明水蒸气遇(热/冷)才能液化。
知识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温度。
答题示例:看不见的上升,在碟子底部成小水珠。
2、现象2:观察到烧杯(内/外)侧也出现了。
解释: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较高/较低)的玻璃,(升高/降低)温度,成小水珠。
应用:露的形成: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成小水珠。
3、现象3:杯口冒出白烟,“白烟”是什么?
推理:水蒸气是肉眼看见的,所以看得见的“白烟”肯定不是,也(可能/不可能)是固态,所以看到的白烟是态的。
解释:水蒸气上升至温度较的空气中,温度成小水珠,这就是白烟(白雾)。
4、现象4:加热后不久,杯内也出现白雾。
解释:是由于杯内水蒸气温度成了小水珠。
应用:雾的形成: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成小水珠。
(三)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1、眼镜片模糊了:的遇到的镜片,成小水珠。
2、牙医烧烤小镜子?避免口腔(内/外)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影响观察。
3、装冷饮的杯子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的玻璃,温度
成小水珠。
4、空调房的玻璃窗模糊了:
①夏季:(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的玻璃,在(内/外)侧
液化成小水珠。
①冬季:(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的玻璃,在(内/外)侧
液化成小水珠。
5、浴室玻璃,洗澡时模糊,洗完后不用擦又变干净了:先后。
6、浴室冷水管和热水管,表面更容易“出汗”,这是由于水蒸气才
能液化。
7、闷热夏季的下雨前,瓷砖出汗了:的遇到的瓷砖,
成小水珠。
8、水沸腾时,靠近壶嘴看不到白烟:
靠近壶嘴温度较,水蒸气无法。
远离壶嘴温度较,水蒸气容易。
9、冰棍冒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的冰棍,温度成
小水珠。
10、为什么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重?气体液化要热量,
100℃的水蒸气比开水多了一个的过程。
(四)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
实验:向外拉活塞,乙醚,发生了;
向内推活塞,注射器筒壁重新出现态乙醚,发生了。
结论: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应用:液体打火机、液化气就是利用常温下的方法液化的。
三、小结
1、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
2、气体液化要热。
3、
4、物态变化表
【学以致用】
1、淬火,听到“吱吱”声,看到冒白烟:水先成水蒸气,再成小水珠。
2、揭开锅盖冒白烟,锅盖内侧往下滴水:水先后发生了。
3、冬天的室外,口中呼出“白气”,一会儿又消失了:。
4、用加热沸腾的方法分离液体:先分离出来的是沸点的液体;
对混合气体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先分离出来的是沸点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