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特点
(一)幼儿图书阅读的兴趣及表现
幼儿喜欢看图书、对图书感兴趣的表现主要是从其情绪、表情行为上看出。据有关研究发现90%的孩子在翻看图书和听成人讲读图书时,心情愉快,当被图书中人物、情节所吸引时,会把自己的情感也投入到虚构的图书故事中,常常随着故事的变化伴有瞪眼睛、皱眉毛、张开嘴、笑嘻嘻、大声笑等丰富的面部表情。69%的孩子在家里、托儿所里经常主动地翻看图书,要求成人给予讲读图书,有的每天都要看过图书或听完成人讲读故事后才肯睡觉。从自选读物时对各类图书的选取次数及看书的时间上,可以看出幼儿对图书内容的喜好是有不同程度的,88%的孩子喜欢故事类,57%的孩子喜欢科学常识类,52%的孩子喜欢美术音乐类,只有29%的孩子喜欢智能要求高而又抽象的读写算类图书;在听成人讲读的书报中,他们最感兴趣的依然是故事,100%的孩子喜欢听,74%的孩子对图书中所讲的事情特别敏感,表现为只要成人在读书,孩子会马上跑过来听,或追问讲什么,但只有38%的孩子喜欢听成人讲读报纸杂志上的趣闻,35%的孩子对书报中的文字感兴趣,他们在婴儿阶段图书阅读兴趣未发现性别上的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幼儿在阅读图书时表现出来的兴趣是不同的。1
(二)幼儿图书阅读的行为表现特点
由于3—6岁幼儿的动作发展迅速,他们在翻看图书时开始老师给幼儿讲解正确的翻书动作,主动地用拇指和食指捻书页,但常常还会五指抓页或一下子翻好几页,需要成人不断强化才一页一页地从前往后翻看图书。这一年龄的孩子在看图书时多是从后面往前翻页的,还有的从中间往两边翻的,这可能与其手部动作的方向性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在看图书时他们的一些不良动作,如倒拿读物的现象、常见的玩弄衣物、左摇右晃、东张西望等动作逐步减少;因图书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动作不断增加。
(三)幼儿图书阅读注意的特点
3—6岁的孩子已逐步掌握了人类社会交流的重工具——语言,语词的刺激更能引发其注意。这一期的幼儿对图书的注意特点是,不管对图书的容熟悉程度如何,也不管图书的画面是否新异,只听成人讲图片、读图片,他们都会把视线集中在图、画片上。因此,与成人一同看书时的注意时间较长。他们也需要成人语言的引导,如果成人只是与幼儿一同翻书而不讲话时,孩子会拽着你的手说:给我讲啊、讲故事,他们利用各种感官在边听边看中进行视听结合的阅读活动。可以说,幼儿在开始看图书时并不是真正地“读书”,而是在听“听书”。幼儿注意的焦点多是自己喜欢的事物形象,有时是占画面大部分位置的主要角色,有时却是在图书角落上的小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对书的注意上男幼儿和女幼儿注意有着明显的不同,男幼儿喜欢注意一些科普的图书,如奥特曼、宇宙等,女幼儿喜欢关注一些小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独自看书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看不同内容的图书其时间是不同的。
(四)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特点
幼儿在看图书时,会跟随画面或故情节做出一些相应的动作,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不同的表情,这类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已经很好地呈现出幼儿对图书的阅读理解能力。随着幼儿年龄增长,他们已能用言语表达自己对图书内容接的、简单的理解,当看到自己熟悉的图书
1李麦浪,《2-3岁婴幼儿阅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或在自熟悉的人面前看新图书时,幼儿的言语较多。3岁左右时,幼儿的言语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单页幅图的图书画面内容已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并会主动地讲给别人听或自言自语地小声说,当看到有不懂的地方时,还能提出问题。这时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在能借助于一定的画面,联想图以外的事物,这说明了孩子的理解水平有了质的变化,他们开始有了。较为复杂的,须经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才能实现的间接理解能力,当然,他们在没有成人的指导下独自看书时更多的还是按图书画面上的单一事物去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图书内容的理解上有非常大的提高。
四、影响3—6岁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
幼儿在图书阅读中要很好的理解图书的内容,有很多因素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幼儿对图书的理解,有来自幼儿主观的也有客观存在的。
(一)主观因素
1.家庭与托幼机构的影响
家长对于孩子早期阅读的影响很大。父母重视程度越高,孩子图书阅读能力越高。受教育程度不同和职业不同的父母,对孩子图书阅读的指导从总体上看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为文化水平越高,对孩子图书阅读重视程度越高,职业为工程师、医生、教师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图书阅读。他们注重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在给孩子讲图书中的故事、用多种方法吸引孩子看书、常给孩子读报刊上的趣闻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能一本图书反复给孩子讲多次,每买一本新书都和孩子一起看,注意围绕图书内容向孩子提问题,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解答孩子提出的有关问题,经常带孩子上书店。而其他家长在给孩子讲图书时,更为注重图书中的文字,也喜欢对孩子讲读智力要求较高的读写算类图书;当然大部分家长都能通过提问去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主题,以了解孩子对主题的理解程度,并反复强调图书主题的内容,希望主题的教育意义能被孩子接受。
教师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集体生活的同时,也利用多种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图书阅读指导。如通过小组辅导、个别指导,帮助孩子们认识图书结构、学习翻书页,根据图书内容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辅助性操作学具,按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她们更注重的是引导孩子们把图书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按图书中角色的活动学各种各样的动作,以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特别是运用图书中角色的行为、言语去影响幼儿的言行。在小班时幼儿对客体(图书角色)与主体(自己)未能分开,常常混合在一起,利用图书角色的言行迁移来影响孩子的行为,是一种非常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
而这些活动的本身也对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行为、阅读理解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些负相关的因素,成人的一片好心并不都尽如人意。如成人在幼儿阅读行为、阅读理解上的要求越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就越低。孩子的图书阅读与成人所认为的阅读是不能等同的,幼儿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必须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及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他们才会感兴趣,他们的兴奋点只不过是图书中的形象与色彩,如果成人不顾孩子的需要,只强调要求其理解内容,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使阅读难度加大的话,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减弱。同样,由于孩子手部动作的发展还未成熟,在控制手指捻页及对翻书技能掌握上未能完全自主,过于强调孩子技能动作的训练,对幼儿阅读兴趣的促进作用不大,反而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成人为孩子提供的图书越多、孩子看书时间的随意性越大,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图书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要看就看,不看时扔一边,这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虽然有研究表明,提供大量的图书与儿童阅读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但图书对幼儿的影响只能通过成人讲读,在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