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化建筑设计案例
地域性装饰艺术在建筑装饰设计领域中的实践
![地域性装饰艺术在建筑装饰设计领域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82dff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f.png)
地域性装饰艺术在建筑装饰设计领域中的实践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设计思维相融合,使中国建筑装饰设计有意效仿国外建筑,但是一味效仿并不能使中国建筑设计得到长远发展,因此,中国建筑既要达到国际审美标准,又要与优秀民族地域文化相交融。
建筑师利用地域性装饰艺术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作品。
在建筑设计时采用独具民族特色的地域性装饰艺术,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底蕴融入到作品中,促进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性。
本篇主要讲述独具民族特色的地域性装饰艺术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分析LOFT空间、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徽派建筑、闽南红砖古厝这几个典型地域性装饰艺术的代表建筑。
关键词:地域性装饰艺术;建筑装饰设计;实践引言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在社会经济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展现了多种元素的融合,在建筑设计国际化发展背景下,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出现了趋同化的发展模式,建筑设计很难创新出新的形态。
在新的时期,强调地域性装饰艺术建设有利于发挥传统建筑的优势,同时融合现代建筑的风格,发挥建筑元素的自然特性,全面提高建筑水平。
地域性装饰艺术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元素的展示,对于建筑设计而言,融合了地方特色、人文元素等多种追求,创建了新的艺术模式和新的思维模式,摆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
1地域性装饰艺术概述装饰艺术是多种设计元素的融合,地域性装饰艺术的概念来源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特征的差异。
地域性装饰艺术中人文环境、地理因素、气候因素、区域差异等都有不同的形态,在长期的发展中,地域性装饰艺术实际上是不同的人文特色、地理要素、历史因素多种概念形成的判断。
在设计风格上,更多的融合了自然环境和地区的生活习惯。
地域性装饰艺术风格是地域性文化的烙印,设计人员在采用地域性装饰艺术中,要真正理解地域性文化的特色,也要综合考察地域性环境的差异,设计人员在感受地域性装饰文化艺术中需要融合社会发展因素、生活水平条件、价值理念特征等。
注重地域文化的康养社区设计策略研究——以南宁泰康“桂园”为例
![注重地域文化的康养社区设计策略研究——以南宁泰康“桂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f7ce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7.png)
1892023.08 /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设计实践延续了对地域性的思考,对南宁“地域文化”的发掘和提取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策略。
2当地地域特征与文化2.1山水情怀南宁地处华南,位于广西南部,三面环山,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
整个城市地貌分为平地、山地、丘陵、台地等类型,其中平地占比约57%,其余地貌占比约43%。
邕江作为珠江水系支流,自西往东流经市区,是南宁主要的城市水源,干支流航道也是重要的运输线路,被称为南宁的母亲河。
可以说山水情怀在南宁人的生活中已根深蒂固,宋代评出的“邕州八景”——望仙怀古、青山松涛、象岭烟岚、罗峰晓霞、马退远眺、弘仁晚钟、邕江春泛、花洲夜月,就是对这座山水城市的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的描述和概括。
2.2夏热冬暖当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长冬季短。
夏季受东南向海洋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向寒风影响温和少雨。
伴随大量的降雨,炎热潮湿是夏季的常态,用“背汗湿如泼”来形容也不为过。
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建筑民居特色鲜明,其中以“干栏式”建筑最广为人知。
2.3民族融合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体,居住着壮、汉、苗、侗等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超过一半。
这种现状的形成与历史长河上“中原汉文化”和“百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直接相关。
虽然各个民族风俗习性各异,但也有共同点,例如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注重稻作文化和传统礼序等。
这些风俗文化催生了注重交往、社交、集会的聚落形式。
3设计策略3.1场地策略——借用地形地势、打造山水社区场地位于南宁市东部副中心核心区,三塘镇城市绿带摘要 “泰康康养社区”是由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布局全国的“候鸟式”康养社区。
社区引入CCRC 养老模式,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医养结合为核心服务特色。
“桂园”是泰康在南宁布局的第一个康养社区,文章结合设计实践,从场地、布局、建筑三个层面解析了注重地域文化的康养社区设计策略。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7e2ae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1.png)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你有没有注意到,走进不同地方的建筑,仿佛可以通过这些建筑感觉到那片土地的脉搏?就像我们去到某些城市,瞬间就能被它的风格和氛围吸引,那种感觉有时候让人忍不住想说:“这地方真是充满了故事!”建筑其实不仅仅是一些砖瓦木头叠在一起,它能说话,能讲故事。
而这种故事,正是地域文化赋予它的灵魂。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不同的习俗,这些都深深地印在建筑的骨架里。
我们常说,“地理决定命运”,其实建筑的设计也跟地方的历史、气候、风俗、材料息息相关。
有些建筑一看就知道,它来自南方;有些则一眼看去就能感觉到北方的豪迈。
你能想象在炎热的南方,房子怎么可能是厚重的大墙和窄小的窗户呢?那样的设计早就被热得不行的南方人抛弃了。
反过来,北方的房子那种严谨、坚固,像是随时准备迎接严冬的样子,真的让你一看就知道,这地方冬天特别冷。
比如说,咱们南方的建筑,大部分都是讲究通透和自然的。
你看那些传统的江南水乡的小院,窗户大,门口小,院子里总会有一池水,四周花木扶疏。
甚至连那几块小小的青石板路,踏上去都能让你觉得步步生风。
就是那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感觉,几乎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透露着一种“我有故事”的味道。
再看看大街上的老房子,屋顶常常是灰瓦飞檐,像展翅的鸟儿一样,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
你能感受到那种水乡的文化,那种宁静、悠远的气息,仿佛整个小镇的历史都在这座建筑里流淌。
你站在房门前,想象着几百年前的书生在院子里读书,老婆婆在花坛里种花,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咱们说到地域文化,北方的建筑绝对不能忽视。
北方建筑的粗犷和大气,可不是随便能模仿的。
要说最具代表性,莫过于北京的四合院了。
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就特别有北方的气质,方方正正的院子,中间一个大院子,四周环绕着房屋,简直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这种设计不仅让人觉得气派,更有着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
你看那种红墙灰瓦,屋脊的脊兽,还有那一扇扇大门,走进去简直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案例
![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b3f0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f.png)
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案例
一、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案例
1、阿拉伯风格室内设计
阿拉伯风格室内设计采用地中海色调,夹杂着来自远古的阿拉伯文化风格,以地中海色彩为主,以褐色、棕色、黄色、米色等色彩为辅,以陶瓷、石头等质料为主,注入非洲风格的装饰,为室内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令人感到宽松舒适。
例如,在阿拉伯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可以引入象征阿拉伯文化的装饰元素,如穆斯林图案、阿拉伯文字、沙漠色彩等,来营造室内的氛围。
此外,阿拉伯风格的室内设计通常会把床铺放在空间中央,这样可以突出空间的中心重点,同时也让空间更具有立体感,令人感到更加宽敞。
2、中式风格室内设计
中式风格室内设计的空间布置不浮华,但却又充满着古典宁静的气息,以绿色、灰色为主要色调,以木材、石头、砖瓦为主要装饰材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在此室内设计中,最主要的元素就是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如把中国传统的木梳子、四合院的屋顶、池塘等汉式元素,添加到室内装饰当中,带出一种古典静谧的气息。
同时,室内也要采用实用的和谐空间布置,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
3、日式室内设计
日式室内设计的主要特点是简约营造出自然安静的空间氛围,以
天然木材、石材、玄关等装饰材料为主,调和着柔和的黄、豆绿打造出一个温馨优雅的空间,从而给人留下淡淡的画心。
在日式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入日本传统文化的装饰元素,如将和风图案、竹林、落地窗等日本元素添加到室内装饰当中,带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日式气息。
此外,日式室内设计通常会采用古旧的木制家具,以此来营造宁静的家庭环境。
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caf04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a.png)
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民宿设计逐渐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
民宿充当着一个传承本土文化、传播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桥梁。
在当今时代,好的民宿设计要把传统元素、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即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形态基础上添加现代的、创新的元素,既能使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设计中完美体现,又能符合当下时代主旋律。
民宿设计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以及周边的各种综合因素进行融合,从而打造体验感强、特色鲜明的民宿设计,使现代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验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住宿。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统符号;新旧融合;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当今,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使今天的旅游者们不仅仅追求标准化、单一化的住房,而是想住在能和他们一起“体验旅行”的地方,或许是希望在那里他们能有更多的文化体验感。
因此,设计师面临的挑战是在不影响人们居住的前提下将地域文化和传统符号不动声色地融入到设计中,从而融合当地的文化、自然、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强调地方特色。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作为山东省济南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几千年来,百花洲一直是典型之一,它将这座城市隐藏的、独特的形象特征集于一身。
百花洲的保护利用与改造,对保护历史文化、描绘城市面貌至关重要。
通过旧房改造,把“废墟”元素与老济南百姓的生活元素融入设计中,同时运用极简的手法,不同的客房运用不同的色调,根据客人不同的需求给与不同的体验和效果。
将地域文化和传统符号与老济南百姓的生活元素相融合。
这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继承过来并且带有明确的指引性的标志、图案、艺术等一些历史印迹是一种传播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观念,它和一般符号有共通性,都是作为负载和传播信息的介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当成是一种设计的元素。
要营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室内环境,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加入其中,使其作为装饰的元素,是比较简洁有效的。
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
![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https://img.taocdn.com/s3/m/4a7e7d4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1.png)
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的比较分析,探讨批判的地域主义与自反性地域主义在当代城市更新与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地方特色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而自反性地域主义则更加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平衡。
本文首先概述批判的地域主义和自反性地域主义的理论框架,随后分析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在规划、设计、功能和文化表现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比较两者在实践中的地域主义策略及其对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影响。
通过这一比较研究,本文旨在为理解当代中国城市更新中的地域主义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批判的地域主义在上海新天地中的体现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对特定地域文化、历史和环境的深入理解与尊重。
在上海新天地的改造与设计中,批判的地域主义得到了显著体现。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原是上海老城区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巧妙地将传统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与现代商业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新型商业区。
保护与更新:在新天地的改造中,设计团队并没有完全摒弃原有的石库门建筑,而是选择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历史建筑。
通过精细的修复工作,保留了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同时也对其内部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以适应新的商业和居住需求。
这种保护与更新的方式,体现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对现代功能的追求。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新天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外观上,保留了石库门建筑的红色砖墙、老虎窗等传统元素,而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则采用了现代简洁的风格。
这种融合不仅保留了上海的传统特色,同时也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舒适现代的生活环境。
社区与商业的平衡:新天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社区与商业的平衡。
在商业区的规划中,不仅有各种商店、餐厅和咖啡馆,还有公共空间和文化设施,如小型广场、艺术画廊等。
地域文化特色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为例
![地域文化特色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44b2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a.png)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的人们在当地的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长期生活,适应环境所形成的精神能力和物质成就。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独特的生活环境在地域文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地的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人们在生活习俗、宗教、艺术、文化风格等方面的不同[2]。
由于建筑是一种艺术品,能表达出各地生活习俗的差异。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当地的建筑特点更直观地体会到各地域之间的文化区别,包括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地域传统建筑风格和当地的建筑材料等,这些差异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城市风貌。
2现代建筑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风貌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历史建筑在高耸的现代建筑群中渐渐丧失了地域气息,更多的是以单体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无法充分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3]。
盲目地大拆大建使得建筑中的地域元素逐渐减少,导致城市失去个性、千城一面。
从地域性角度来看,可以总结为外来文化影响了本土地域文化,从而导致当地的建筑文化失去了地域性。
正因如此,建筑师们开始以地域性和现代建筑设计有机融合为新的设计理念探索如何摆脱外来文化的干扰,获得其精髓。
当今的建筑设计界中,如何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建筑作品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3.1注重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文化与建筑相融合,不仅要体现地域文化在建筑外观上设计的联系,还要注重设计师的情感表达。
不能刻意运用各种符号和强加各种元素,避免建筑物的整体外观摘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筑数量和建筑设计团队数量的增加,给我国各城市的风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城市建筑缺乏个性、脱离地域性等现象逐渐显现。
从地域性角度来看,由于外来文化影响了本土地域文化,从而导致当地的建筑文化失去了地域特色。
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丧失的问题,并总结提出了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哈密地区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848b6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a.png)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建筑风格到建筑材料,从公共设施到市民生活空间,都深 受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影响。例如,青岛的欧式建筑风格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青岛独特的城市名 片。
对青岛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对市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生活在殖民地式建筑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区域内的 市民,他们的生活习俗、社交活动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天津
青岛与天津同为沿海城市,两地建筑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海滨建筑、殖民地风格等 。然而,两地建筑文化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天津的租界区建筑更加多元化,而青岛则更
注重德式风格。
上海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筑风格更加现代和多元化,与青岛的地域性建筑风格差异 较大。
与其他内陆城市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04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代表作 品与案例分析
八大关建筑群
八大关建筑群是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价值。
建筑群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
八大关建筑群包括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日租界的日本式建筑、德租界的德国式 建筑等。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引言 • 青岛地域性建筑风格与特色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影响与
传承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代表作
品与案例分析
目录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其他地 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是指在青岛地区 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建筑文 化,它反映了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 、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
地域文化景观案例
![地域文化景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b2811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a.png)
地域文化景观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于城市文化的挖掘和整合,可以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
而城市文化的核心,就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风俗等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通过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可以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心。
本文将通过多个地域文化景观案例,探讨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地域文化景观的建设。
一、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一座集旅游、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文化景区。
夫子庙始建于明朝,是南京最著名的文化景区之一。
夫子庙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夫子庙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建筑,如钟楼、鼓楼、樱花园、秦淮河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夫子庙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南方园林风格,建筑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夫子庙文化景观。
二、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现存的城墙是清朝时期修建的。
西安城墙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古代城墙风格,城墙高大厚实,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门口有城楼,城墙上有箭楼和角楼等。
西安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始建于明朝,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现在的故宫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故宫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风格,建筑庞大,气势恢宏,色彩艳丽。
故宫内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乾清宫、太和殿、紫禁城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
苏州园林始建于宋朝,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现在的苏州园林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秦皇岛城市景观设计为例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秦皇岛城市景观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0f0a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2.png)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秦皇岛城市景观设计为例秦皇岛位于中国河北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海滨城市,秦皇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城市景观设计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和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秦皇岛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可以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首先,秦皇岛的城市景观设计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秦皇岛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化,通过建筑风格、景观布局等方面的设计,展现出秦皇岛悠久历史的魅力。
例如,在城市中心地标性建筑的设计上,设计师们融入了传统建筑元素,并采用了古典的设计风格,让游客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感受到了秦皇岛悠久历史的独特魅力。
其次,秦皇岛的城市景观设计注重创新和现代化。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传统的城市景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也注重融入现代元素,采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城市景观更具现代感和创新性。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上,设计师们引入了现代艺术装置,打造了与传统景观完全不同的现代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另外,城市景观设计也注重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秦皇岛作为一个以海为主题的城市,城市景观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海洋文化特色。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通过采用海洋元素的装饰、蓝色的主题色调等手段,展现了秦皇岛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
同时,设计师们还注重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展览等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秦皇岛的文化底蕴,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综上所述,秦皇岛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既展示了城市悠久历史的魅力,又体现了现代化和创新性,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
通过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展示秦皇岛的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36张)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813b0c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6.png)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材料, 认识不同地区地 域文化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说明 地域文化在城乡 景观上的体现。
人地协调观
分析城镇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综合思维
结合有关乡村和 城市景观特点, 分析地域文化的 形成。
导 入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 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 市。
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 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 赤橙黄绿,异彩纷呈。
(2)提示:北京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体现长幼有序
的家庭文化。
(3)提示: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多风沙,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
院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
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 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 ,开一个门。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练习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剪纸表现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图中 反映出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苏浙一带景观。 第2题,图中景观为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泽国”的真实写照。江南水乡的形 成主要与区域地形和气候有关,反映了当地年降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 错的自然环境特征,传统出行工具为船。 第3题,文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等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 南等地,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等地,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 。
形成独特风貌 和个性的城镇
和乡村
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
接下来 请结合以下案例 理解以上知识
文脉赓续视角下闽南地域建筑设计研究——以长泰宾馆为例
![文脉赓续视角下闽南地域建筑设计研究——以长泰宾馆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67a87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c.png)
中图分类号 TU2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4)04-0039-06 收稿日期 2023-09-23摘 要 该文以漳州市长泰宾馆项目设计为例,基于对城市的地域特征与人文历史的研究,以地域文脉赓续为主旨、“新闽南”建筑创作理念为指导、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统一为设计原则开展设计。
详细阐述了设计中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与手法,揭示建筑形象之下所蕴含的精神,探索文脉与地域建筑创作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 建筑文脉 “新闽南”建筑 地域建筑Abstract Taking the design of Changtai Hotel in Zhangzhou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istic history of the city, the desig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regional context as the theme, the "New Southern Fujia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concept as the guidance, and the regional, cultural, and epochal unity of architecture as the design principles. In this article we elaborate on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integrating reg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to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veal the spirit contained in the architectural image, finally we explore some ways to combine cultural elements with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rea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context, "New Southern Fujian" style architecture, Regional architecture文脉赓续视角下闽南地域建筑设计研究——以长泰宾馆为例Architectural Design in Southern Fujian Region Based on Inheritance of Context: Taking Changtai Hotel as an Example林子涵 | Lin Zihan王绍森 | Wang Shaosen李立 新| Li Lixin杨佳麟 | Yang Jialin宋智霖 | Song Zhilin1 建筑文脉主义1.1 文脉主义的内涵文脉(context)一词源于语言学,可理解为“上下文”,表明文章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态。
地域主义建筑设计
![地域主义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62bbe0a76e58fafbb0039d.png)
地域主义建筑设计1攻伐“现代化”的斗士——历史复兴倾向的地域主义“现代化”除了特指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文明成果之外,是指任何历史时期由于新技术或新思想带来的建筑文化的革命,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化”。
而地域主义对“现代化”的抵抗,往往呈现出一种人文维度的策略,即历史复兴倾向的地域主义。
卢永毅教授在《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一文中将西方历史上的地域性问题比喻为“一面并不遥远的镜子”,并作了详尽的梳理。
文中提到早在12世纪,罗马市民为了对抗当时的“现代化”哥特建筑,选择了把在“此地”诞生又席卷“世界”的古罗马柱廊贴在当时建筑正立面上。
几个世纪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声势浩大地唤起了将该地域曾经辉煌的古典建筑原则作为对抗那个时代强势文化的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古典主义将本是地域性抗争的文艺复兴运动异化成一场领袖欧洲的“现代化”风潮,而面对这样一波强势文化,英国提出如画式风格来反对教条的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又重新倡导起被复兴的古典文化打败的哥特文化。
而英国同样采用复兴文艺的手法来反对文艺复兴的成果,即向历史寻找一个自认为属于该地域的风格来反对18世纪强势来袭的“现代化”。
到了19世纪,工业文明彻底摧毁了之前要么古典要么哥特的轮回之争,在历史风格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形式依然是表达文化身份认同的方法。
建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国会大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认为只有最为兴盛的亨利七世时期的风格才能代表英国的国会形象。
②20世纪,当现代主义一统世界的时代来临,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在历史中寻找答案,直至今天,在反对抹杀地域传统的现代化时,回望历史,复兴文化的思路一直是地域主义建筑最为直接、有力又立竿见影的良方。
2“国际化”的悖论——“形式跟随气候”的地域主义“国际化”是空间维度的概念,相对于“地域化”而言,是在跨地域文化的广阔范围内流行的强势趋同性建筑文化,它带来的后果是在空间中消解个性。
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国际化建筑思潮如海啸一般在空间中蔓延,不管那里最独特的环境如何,海潮都会无缝的淹没以往的身形,使之窒息并被海水埋葬。
《建筑的地域性》课件
![《建筑的地域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e315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3.png)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地域性建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 关注和应用。许多建筑师开始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 中,使得地域性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的趋势。
02
地域性建筑的特性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 空间形态、建筑材料等方面。
。
设计者应深入研究当地的地形、 气候、历史、文化等因素,将其
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通过采用当地材料、构造和色彩 等手法,使现代建筑与地域环境 相协调,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风
格。
推广地域性建筑的文化价值
地域性建筑不仅是实用的建 筑物,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展
示。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地 域性建筑的宣传力度,通过 举办展览、文化活动等形式 ,提高公众对地域性建筑的
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形成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感的建筑 风格。
对传统地域性建筑的再创新
保护与传承
尊重和保护传统地域性建筑,传承其优秀的建筑文化和技艺 。
创新与发展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结合现代需求和审美,创 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建筑。
05
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域性建筑
保护传统建筑的原貌和特色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
总结词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以其简约、自然和和谐的 特点而著称,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详细描述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 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建筑的外观简约而优美 ,内部空间多采用推拉门和纸糊窗户,采光 良好,通风透气。木结构建筑的细节处理也 非常精致,如雕刻精美的格子门窗、屋顶的 瓦片铺设等。日本的木结构建筑不仅具有实 用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设计特征分析——以近现代湖湘名人故居为例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设计特征分析——以近现代湖湘名人故居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6fb65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a.png)
人文、空间等特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较为明显的独特性、归属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人类一切的建筑设计活动,都是以某种哲理观念为基础的[1]。
这种哲理观念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朴素认知,同时指导着建造者对建筑的构思和营造。
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承担着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载体作用,而且全面地与当地文化领域相融通,映射着其他领域的文化,也直接体现着人在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智慧、哲理和审美。
所以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是基于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以周边地理环境特征为基础和发展条件,将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进行融合和固化之后缓慢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同时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
湖南的地域文化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本土文化与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连接东西两地引入的外部文化的融合。
这种文化的碰撞不光呈现出“湘楚文化”的神秘浪漫与乡土现实情结相结合的传统气韵特征,也在特殊的历史变革中不断突破原有形式、工艺工法,造就了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不断演变的湖南本土建筑艺术特征。
湖湘名人代表人物众多,特别是近代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引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本次故居研究根据人物的代表性、活动时间、故居的完整程度等因子进行选取,选取的侧重点在于名人故居建筑物在历史演变中的真实性和保存的完整性,部分湖湘精神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较高,但故居的功能性发生较大变化,或者整体环境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已失去了历史的本真,则不在本次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内。
近现代湖湘名人故居地理空间分布以湘东居多,这与湘东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发达有关。
同时因湘东处于华东平原和西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平原和丘陵逐渐过渡并交替出现,地形地貌极为丰富多彩。
这意味着可以充分利用其“形势”的理念寻找诗意的栖居之地,为建房择址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选项,这也是湖湘名人故居呈现不同于其摘要 湖湘地区近现代时期文化兴盛,名人辈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作为地域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并未形成独立于传统建筑之外的体系,不足以与历史传承及周边地区特征进行严格区分。
国内十大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国内十大优秀景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df7ace2cc58bd63186bdc7.png)
设计特点:永宁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 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 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 (1)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公里 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 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 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 用; ( 2)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 的芦苇、菖莆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 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 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面积达到 75%,初步形成了物种丰富多样的生物群 落。 (3)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 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 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 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 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 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 识。 设计背景:21世纪是一个需要重新审 视我们田园的时代,在这个举“农转非” 的年代里,13亿的人口中每年有1% 的人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大量的农田被 城市建设和各种形式的园区所侵占,从 1998年到2003年,全国的耕地 面积减少1亿多亩,粮食的播种减少2 亿亩,粮食的总产量减少了1600亿 斤,其中包括各类大学城的侵占,截止 2003年12月的统计,全国已建和 在建大学城有54个,它们小则几平方 公里,大则几十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我 国每年新增人口1000多万,按人均 占粮食400公斤计,每年需要增加粮 食消费量40多亿公斤,土地的挥霍和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 我们看到多少崭新的校舍在原有的高产 农田中拔地而起,鲜花和修剪整齐的草 坪代了稻作和麦苗,宽广的马路和光洁 的广场铺装替代了田埂水渠。
设计理念:岐山公园强调两点,一是民主,二 是生态。 设计特点:岐山公园的主要矛盾是地内原有元 素如厂房,机械,树木等,和建设一个公民休 闲娱乐中心的城市公园的新要求的矛盾。俞孔 坚大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这些矛盾有机的结合 成了一个整体。在铺装上,采用自然石材和青 石铺地。铺砖风格形式干净利索,不做过多修 饰,这种风格也符合园区直线形的构图。如果 能够利用原厂房和宿舍的所有红砖、灰砖以作 为铺地,那么整个园区的文化意蕴则更加浓厚, 废弃的砖石也能很好的运用。岐江水位变化非 常之大。为了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景观影响, 建设者创造了一种栈桥式堤岸,并利用不同的 植物,根据其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的特性, 配臵成一个能在不同水位下遮护湖岸的生态群 落。另外,歧江一侧凿穿江岸,一方面满足水 利要求,同时也保留了江堤上的古榕树,形成 江外有江的景观效果。
安勇湘西地域建筑室内外设计作品探析——当代湖湘艺术学者研究系列
![安勇湘西地域建筑室内外设计作品探析——当代湖湘艺术学者研究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310f2a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7.png)
安勇的地域性建筑室内外设计作品由湘西地域文化提炼而来,又融入湘西地域环境中去,让游客感
觉是湘西,让当地人感觉还是湘西。安勇的作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湘西地域文化建筑室内外设计领
结 语
地域文化和现代室内外设计的有机结合孕育了地域文化的设计创新理念诞生,给建筑室内外设计师
们带来新的创作灵感。安勇将其研究的地域文化的设计创新理念贯彻到湘西地域性建筑室内外设计中,
创作出大量优秀且赋有地域文化设计创新的室内外设计作品,形成“土韵苗腔的元素提取”“地域融合的
形态转换”“传统空间的虚实相生”等三大特点。在“土韵苗腔的元素提取”方面,他对元素进行筛选和
筑形态、结构及装饰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安勇先生可谓是湘西地域文化的引跑者和传播者,他一直在
研究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并把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创理念渗透到设计作品当中。安勇先生经常在世界
各地旅行考察,不断吸收世界建筑文化营养,深刻领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也应该是现代的”之
内涵。十八年来他在湘西静心驻足,专心研究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室内外设计,他从这浓郁地域文化
域文化”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曼德福 (Lewis
Mumford,1895~1990 年 ),他由于不满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泛滥而提出
了该概念。地域文化展现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
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因明显的地域环境烙印而独具特
色。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90
护花春泥
图6 凤凰古城虹桥内景 2006年
图化设计创新理念将虹桥合理地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与精细工艺有机结合,重新饰就的虹 桥风雨楼遵循着和谐、自然、朴素的法则,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保留了古色古香,取得了返璞归真的良 好效果。回眸远眺,沱江与虹桥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见图 7)。
地域主义建筑概述
![地域主义建筑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26ff5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8.png)
地域主义建筑概述一、定义与特点地域主义建筑是一种强调与特定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的建筑注重对当地材料、技术和传统的运用,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的特点包括:1. 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地域主义建筑注重对当地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挖掘与表达,使建筑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2. 适应性和灵活性:地域主义建筑强调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和资源条件,采用灵活的建筑设计手法,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3. 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地域主义建筑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担。
4. 富有地域特色和识别性:地域主义建筑的外观和空间布局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易于识别,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和文化多样性。
二、历史发展地域主义建筑的思想和实践源远流长,早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创造出了丰富的地域性建筑。
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主义建筑的普及,地域主义建筑逐渐受到关注和发展。
许多建筑师开始反思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遍主义倾向,强调建筑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
三、地域文化影响地域主义建筑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资源条件以及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建筑产生影响。
例如,北欧地区的建筑注重保温和采光,南亚地区的建筑则注重通风和遮阳。
因此,地域主义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四、建筑材料与技术地域主义建筑注重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例如,在热带地区,地域主义建筑常常采用天然的遮阳材料和通风设计;在寒冷地区,则注重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能源效率。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地域主义建筑也开始运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现代地域主义建筑现代地域主义建筑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继承了地域文化的传统精髓,又注入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新”对“旧”说……
相似的空间意向 传统工艺对建筑物理环境 的要求——技术 传统建筑形式语汇的抽象 提炼——文化
抬头仰望,被当地称为“狮子口”的屋 顶天窗透射出恰如其分的亮光。 “狮 子口”除了控制自然光.另一个重要功 能便是通风。酿酒的诸多工序中有大量 蒸汽产生。匠人将屋顶局部提升,通过 方向交替的屋顶局部开口,有效形成了 空气流通的路径,以此创造出窖菌发酵 时必需的特定空气.光照、土壤条件。
Start 设计之初
地域化建筑设计案例
汇报人:徐焕昌 时间:2015.9.20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P1.成都水井坊 博物馆
P2.慢屋·揽清
P3.云南丽江·淼庐 私人会所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Part
1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项目概况:
名称:水井坊遗址博物馆 地点:成都市水津街1号 用地规模:12148 ㎡ 建筑面积:8670 ㎡ 建筑材料:混凝土、再生砖、瓦板 岩、重竹、钢等 建成时间:2011-2013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清水混凝土现浇时使用带 有稻草纹理的模板,并在 混凝土中掺入谷物。
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质感的再生 砖,产生不同视距上的重复质 感。
外围墙材质处理: 再生砖+粗糙混凝土空心 砖 形成较明显的虚实对比关 系,丰富立面关系。
设计时细致的考虑了不同 材质之间的转换,在再生 砖与木板间使用角钢过渡。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展览主要分为四部分:水井坊历史、遗迹发掘现场、 传统酿造工艺现场展 示、今日水井坊及酒文化展示。 参观流线按照两条线索设置:一是酿酒工艺的先后顺序.二是从传统到当 代的时间顺序。遗址展示区北侧为酒文化中心,可以用作临时主题展览、学术 交流等。
10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慢屋·揽清
建筑与风景的视景组 织——使用者主导
16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慢屋·揽清
17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慢屋·揽清
构建内在秩序,强化空间层次, 不拘泥于传统空间模式。 ——场所感
18
Part 1
Part 2
入口空间的形式; 空间序列的起始; 主要立面的形象展示;
扑面而来的一个素净院子瞬间将城市喧嚣隔挡, 庭院依照川西民俗“玉堂春富贵”的说法,种植玉 兰、海棠、香椿、桂花4种树木,以青灰色旧砖铺 地。在这样的城市黄金地段,一道围墙将建筑与城 市各自领域清晰分隔,互不干扰,形成喧闹城市一 角安静之地。
9
Part 1
“我到了那儿,看到空 荡的气场,就觉得要把 气收住。在荒野中要让 人待得住,就要有气场。 要靠水面,靠庭院,靠 开阔地把气留住。但是 尺寸太重要了,太大太 小都不行,收不住气。”
2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C. 空间渗透决定了能否 产生空间流通感
格栅既是迎合“光”的设计,也是强调 景观视线组织的设计;
11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敬畏的态度需要“距离”
新建筑颇为谦恭地后退一步,以合抱的姿态 留出了新旧建筑间距(setback)。巷道两侧,新旧 建筑悄然并置。新建筑犹如一个谦恭的后生,在 长者面前静静地站着.保持一段恰如其分的距离。
12
就消防规范来说 保持必要的建筑间距; 就文物保护来说 需要一定的退让保护综合环境; 就空间组织来说 室内外空间转换丰富空间体验; 就城市肌理来说 是民居街巷空间意向的再现;
Part 3
Part 4
慢屋·揽清
石、木、光、植物
19
材料是空间记忆的重要载体。
Part 1
Part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art 3
Part 4
慢屋·揽清
20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Part
3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淼庐是一个私人会所,坐落在云南丽江郊外。 雪山脚下,房子在山坡之上,坐山拥水而建。建筑 的坡屋顶与山势相和,中有水院,外有水池环绕, 三块水面像盘子一样将建筑托起,和四面的山景一 齐,从内到外为建筑创造了全角度的视野。 “大片的水面就像一个托盘把房子托起,在硕 大的一个盘子中间是小小的一道菜。”通过水面看 出去,则山景又似盘中美味。
22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玉龙雪山脚下是一片开阔的平野,前有玉湖水库,四 周有山环绕。斑驳的火成岩和绿树清水相映,为这一块地 区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质感。
开阔的山水天际——场地的强大外力
合院、天井专注于营造内部秩序
23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关系?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也许,在这样的特别地段,与周围气势逼人的庞然之物相 邻,不动声色便是最好的策略。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6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26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地域性?
以灰色的瓦和木色百叶组成建筑的主色调,加上围合出 的天井、建筑外的外廊,让人想到了丽江的纳西民居。对于 玉龙雪山脚下这片土地,建筑师给出的答案,很多点上看出 了和纳西建筑文化的重合,然而它却又不拘泥于一些总结的 关于纳西民居特点的“理论”。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础,采用聚合的小 体量,缝合相邻历史街区肌理。错动的 手法柔化建筑边界,使之与保护区肌理 平滑过渡。屋顶以周边民居重叠往复的 屋顶为原型,进行变形错动,以连续折 线的坡屋顶,形成与民居肌理一致的屋 顶景观。
7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谦和”,从入口开始。
对城市空间的尊重 入口尺度的控制
空间界面材料的选择
围墙一端,竖向的围墙与水平延展 的入口雨篷板干净利索地组织在一起。 清水混凝土细柱的竖棱上做4个倒角。 细柱顶直接与雨篷板无梁相接,清晰、 平和而自信。
8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
准备好了么?
谨慎地于当地材料和施工技术之间寻找简 洁明了的结合方式。 通过尺度、视线安排、位置和空间变化来 设计建筑,使建筑能够在旷野中有稳定的根基, 则既留住院落的安全感与神韵,又可借天然之 景。
27
THANKS
13
慢屋·揽清
Part
2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慢屋·揽清
项目概况:
名称:大理慢屋.揽清度假酒店 地点:云南大理环海西路葭蓬村洱海畔 项目面积:改造前350㎡,改造后1000㎡ 建筑设计:元象建筑 设计时间:2013.6-2014.6 竣工时间:2015.6
15
Part 1
Part 4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A. 外部空间序列的营造——导势
无边际水池强化了外部环境的开阔感,同 地下空间的狭窄形成鲜明的转换对比。
24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云南丽江·淼庐私人会所
B. 内部空间界面的处理 ——“围”与“漏”
四周界面的围合出现必要的“断点” “围合”与“半围合”、“开敞”与 “半开敞”下形成的不同空间导向
基地概述: 水井坊遗址位于成都市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内。基地周围为保留 民居(后周边民居被逐步拆除,拟仿造翻建)。基地内有古井、门楼、民国
时期木屋架酿酒生产车间、元代酒窖遗址等文物古迹。
4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属于酒类主 题博物馆。主要功能是展示水井坊 的悠久历史和珍贵出土文物,保护 与传承传统工业文明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