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b3fa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8.png)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
加强学校教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和培养。
开展社会培训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
公众的保护能力。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 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与艺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走进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分
享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实物和场所。
舞蹈
中国民族舞蹈丰富多彩,如傣族舞、藏族舞、汉族 舞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二胡等多种乐器演 奏的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手工艺技能
80%
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100%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 ,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节日习俗与庆典活动
01
02
03
04
春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等。
元宵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ppt课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15a5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d.png)
02
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及工艺流程
包括传统农具、传统交通工具、传统建筑技艺等,这些工具和技艺体现
了民间智慧和创造力。
03
传统医药和医疗知识
包括中医药理论、针灸推拿等医疗技能,以及养生之道等健康知识,这
些医药和医疗知识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观念和实践经验。
03
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京剧、昆曲等传统表演艺术
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对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支持 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0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01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现代科技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全球化、城市化等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也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承与保护ຫໍສະໝຸດ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 进行。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 承。
现代化技术与非遗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 对非遗进行记录和展示,提高其传播效率和影响 力。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可以带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非遗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促进非遗与市场的结合。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负面影响
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可能导致非遗失真、变味,损害非 遗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f8a7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d.png)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材第十五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详细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现状以及保护措施。
重点聚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书法、剪纸、皮影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及现状,提高他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京剧脸谱、书法作品等)。
学具:彩纸、剪刀、笔、墨、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新课内容:讲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保护措施。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如剪纸、书法等),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鉴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措施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特点及保护措施。
2. 作业题目:动手制作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如剪纸、书法等。
答案:学生需提交作品,并进行简要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相关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文化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34b9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6.png)
皮影戏
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 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
传统技艺
陶瓷制作
一种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 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的器
物。
漆器制作
一种以木胎为底,在上面髹漆并 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竹编
一种以竹子为主要原料,通过编 织、拼接等工艺制成的日用品或
工艺品。
中药炮制技术
炒制
01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不同火力加热,并
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炙制
02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
法。
煅制
03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炮制方
法。
05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
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神话传说的传承面临挑战,需要采取措
施加强保护和传承。
民间故事
定义与特点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具有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 实等特点。它们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智慧。
代表性作品
《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传承与保护
民间故事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同时也通过书面记载、舞台表演等形式得以传播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民间故事的传承受到威胁,需要采取 措施加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21e9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1.png)
在节庆活动中,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说出不吉 利的话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节庆活动与习俗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社会凝聚
传统节庆活动和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参与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以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节庆活动和习俗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 人心,增强社会和谐与稳定。
旅游经济
旅游开发
民间信仰和祭祀文化成为旅 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 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 验。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 日益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 峻挑战。
跨文化交流的机遇
全球化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 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和 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课件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民间文学与表演艺术 • 传统节庆活动与习俗 • 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 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民间故事
以口头形式流传的叙事性文学作 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人类生活和思想情感。
民间传说
关于特定人物、事件或地方的口头 传统,通常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等密切相关。
民间歌谣
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包 括民歌、民谣、儿歌等,表达人民 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f189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e.png)
社区培训
02
在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课程,让社区
居民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技艺。
师徒传承
03
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得以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现代生活
传统技艺的传承
通过举办传统技艺的展览、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传统技艺,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历史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 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和文化内涵。
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 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文化多
样性的重要体现。
濒危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和 保护的困境,许多项目已经濒
临消失。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种类
传统口头文学和表现形式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和文 化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教育与传播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活动,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利用与开发
文化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魅力,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中国的定义
中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 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日本的定义
日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具有历史、艺术、学术价值的无 形文化财产,包括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 等。”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030105cf84b9d528ea7a6f.png)
.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 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 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 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 特点是活态流变。
.
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
▪ 2006年6月,文化部揭晓“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标识外部图
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
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
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
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
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
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
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
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
.
9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区 别:无形的、非物质的,有形的和物质的.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南京的云锦织造
.
10
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
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
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
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
神. 家园。
8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2011我国被列入 的项目有29个,列入《继续保护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的项目共7个,2012年我国福建木 偶戏和2013年“中国珠算”共38项.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 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22489_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课件
![22489_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15e4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5.png)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 发展
2024/1/25
15
利用方式
旅游开发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 业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 产品和线路,吸引游客前 来体验和学习。
2024/1/25
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的创意元素,开发具有 独特魅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教育传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 育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和 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传统 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 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推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展示,拓 宽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
26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01
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积极加入和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课件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问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分析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展望
2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分类
2024/1/25
18
0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分 析
2024/1/25
19
传统表演艺术
2024/1/25
京剧
01
中国国粹之一,集表演、唱腔、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
综合性艺术。
皮影戏
2024版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
![2024版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5450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6.png)
02
定期举办文化庆典活动,集中展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吸引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
拓展参与群体
03
鼓励学校、社区等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活动,
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17
现代传媒手段传播
2024/1/29
制作专题片
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制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片, 通过生动的影像和语言介绍相关项目。
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非物质文 化遗产逐渐丰富和多样化,成为各民族 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9
5
现状与保护意义
现状
当前,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断代、保护不力等严峻挑战。
保护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 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13
社会和谐功能
2024/1/29
促进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促进不 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增强社会认同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经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转 化为经济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 济带来收益。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定期举办,各国展示和交流各自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经验。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各国轮流举办,通过文艺表演、手工艺展示、民俗活动等形式,展 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国际研讨会和论坛
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PPT
![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cfe458a76e58fafab00378.png)
• 2008年,花丝镶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 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手工艺技能;传 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 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大家好
6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结束大家好9 Nhomakorabea• 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永不褪色。 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 雅高贵。
• 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由于翠鸟的羽 毛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边,做成的首饰佩带起来可以 产生更加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大家好
5
翠鸟羽毛那强烈的色彩不是来自于羽毛本身,而是由光线折射出的 虹彩色,就像一个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其频谱的彩虹色
大家好
2
花丝镶嵌
大家好
3
明神宗朱翊钧的金丝翼善冠全部由金丝编制而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整 个帽子没有发现一个接头处,其做工的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花 丝镶嵌工艺的巅峰之作。(中)
大家好
4
• 点翠工艺(翠,即翠羽,翠鸟之羽。)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 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 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 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 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手工艺技能;传 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 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 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 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财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人类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1
• 花丝镶嵌,被称为精到发丝的工艺,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 久远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它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 镶以珍珠、宝石,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
• 花丝镶嵌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 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 金碧辉煌的效果。 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和完善了宝石镶嵌工艺,是 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国 汉族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
• 2008年,花丝镶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3
明神宗朱翊钧的金丝翼善冠全部由金丝编制而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整 个帽子没有发现一个接头处,其做工的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花 丝镶嵌工艺的巅峰之作。(中)
4
• 点翠工艺(翠,即翠羽,翠鸟之羽。)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 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 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 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 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永不褪色。一 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 高贵。
• 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由于翠鸟的羽 毛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边,做成的首饰佩带起来可以 产生更加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5
微观结构下形成的羽毛被称为光 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