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实践活动_茶艺初体验——茶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初体验——茶具
附:学生测评表
茶具使用动作细节:
《茶艺初体验——茶具》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展开教学。

初二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与动手能力,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他们愿意分享体验和感受,渴望被认同;他们能针对具体问题形成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对自我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初步体悟。

生活中处处都有茶,茶艺离不开生活。

作为国人“开门七件事之一”,学生们对于茶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并不陌生,因此对于茶艺课程学习是充满热情、跃跃欲试的。

但在生活中这些孩子们大多有品饮经历无冲泡体验。

茶具,对初二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见过、用过,却不清楚在茶事活动中如何正确、规范使用。

为使茶艺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主动体验式学习效果,本节课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端正茶艺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规范仪态、锻炼操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互相交流。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寄望于引导学生在茶具
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勇敢的进行实践创意,坚持茶艺“思为先,美为重”、“个性为要、实用为佳”的特点,继承和发扬中国茶艺的精髓,将我国的传统茶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学习效果分析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宗旨:为了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

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完成度较高,学生在课堂上能将技能与创意相结合,能够理解茶艺的内涵,能从不同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兴趣为先,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力。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不管是本节课所要实现的技艺结合、创意茶艺,还是学生体悟、责任担当,其效果都取决去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而产生内驱力的首要因素是学习兴趣。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茶艺,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动机的的点就在于唤起学生内心对美的渴望,用习茶中的艺术性、观赏性吸引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期待、塑造学习目标。

本节课不管是环节的设置、教师示范、视频录制还是最终引导学生进行结果方式的呈现,每一环节都始终围绕提升学生对美丽事物感知的体验,培养学生美的素养,通过学习茶具使学生爱上泡茶的自己,爱上中国茶,爱上中国传统茶文。

通过体验使学生深深地明白,学习茶艺不仅是这一节课的内容,更是作为中国人一生都要研究的课题。

2、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在实践中,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多样化活动方
式,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当教师对茶具的基础性操作演示后,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学生不单单是对教师茶艺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在结合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变,使其茶艺的呈现能够真正融入自己的性格,体会到茶艺中“合茶性,顺茶理”的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社会的挑战。

从核心能力来说,不论学生未来从事哪一行业,核心能力都要能够与之匹配适应,它属于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基础能力。

在初中综合实践教学中,虽说各种活动方式都有相对需要的个性特征,但都离不开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特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青少年习茶,肩负传承职责,鼓励学生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以新一代小小茶人的使命感为己任,将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茶艺初体验——茶具》教材分析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千百年来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它浸润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见证着伟大民族的复兴与发展。

青少年学习
茶艺,不但可以推广和普及茶艺学习、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可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艺术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本节课位于我校校本教材《茶艺入门教程》的项目二学习情境三之中。

项目二“茶艺基础”包括三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二“茶具”一课作为承前启后重要的一环,前有学习情境一“茶艺基础知识”铺垫,后有学习情境三“冲泡技艺”的呈现,是学生学习茶艺理论后打开实践操作大门的第一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掌握常用茶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茶艺的基本礼仪规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为接下来冲泡技艺的学习打好坚实的知识和操作基础。

另外,学习好本节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茶艺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的过度,从而实现茶艺学习中“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技能问题、运用一定技能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学习阶段过度。

重点与难点:茶具的使用。

“质”是茶艺的根本,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茶具。

茶具,既盛装茶汤又承载着茶船前主客间的情谊, 在整个茶艺过程中,作用无可替代。

因此正确的使用茶具、艺术的呈现使用过程是茶艺技的基础、艺的前提。

将茶具的使用方法部分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希望学生能在茶艺课堂上用区别于生活随意泡茶的方法,通过对茶桌上精美的茶具的使用,体会到茶艺学习并不是对示范者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需要学习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得气质风格,以茶配具、以茶配境方能沏泡出一杯令自己满意的好茶。

而学生通过诠释使用茶具的过程;设计表演的过程和思路;探究呈现的细节和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体验和感受茶具的魅力和茶艺的美感,形成带有自己独有风格的茶艺艺术表现,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力。

这是学习茶艺、使用茶具最有趣也是最具挑
战的地方,所以,茶具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问题。

《茶艺初体验——茶具》评测练习
活动一:
测:学生观察教师出示茶具的手法。

评:学生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观察体会教师是如何出示茶具的,各抒己见,总结出本节课使用茶具要点一。

这是学生在整个茶艺学习中第一次把书本知识和实物联系起来,完成向茶艺初体验的过度。

活动二:
测:学生观看视频录像,思考视频中使用茶具时注意到了哪些问题。

评:视频从两个方面突出了使用茶具的方法。

给学生布置任务:找出这两个问题。

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去发现问题,观察思考、互相交流,总结出本节课使用茶具要点二。

活动三:
测:学生演示茶具:公道杯的使用方法。

评:学生茶船上并没有公道杯,面对公杯这一不熟悉的茶具,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分别对公杯的出示、拿取、分茶三种使用情况进行操作,综合运用了茶具使用要点一二的所有知识。

此活动学生完成了新知的巩固和活学活用,突出本节课重点问题。

活动四:
测:使用茶具基本手法的综合练习。

教师设置生活中泡茶的两个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情境,分组进行练习并进行成果展示,组内点评和各组互评。

评:这个练习是使用茶具的综合展示,要求学生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组员配合,融入自己的设计、特点形成独具风格的表演。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针对难点问题的师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通过以下三个任务分梯度渗透。

任务一:小组领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选择本组所要表演的情境,确定本组要使用的茶具和基本使用方法。

任务二:分角色
小组成员一人旁白,一人表演,表演同学进行使用动作的细节设计,旁白同学针对表演同学动作进行环节和礼仪上的说明。

学生练习同时课件提供使用茶具的动作测评标准,各组参考标准进行组测评:
茶具使用动作细节:
任务三:呈现连贯流畅的表演。

每组旁白的同学作为主持人整体把握表演节奏:
5、组织小组行礼,开始表演。

6、问好,介绍情境和茶具。

7、开始表演。

8、组织行礼,结束表演。

小组成员综合练习使用动作、仪态礼仪、环节熟练度、台风和组员配合,实现使用茶具技的呈现、美的表达。

学生在生生互评时立足于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法,分别从器美、人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方面进行点评,畅所欲言,使参与本节课体验的学生们都能提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茶艺初体验——茶具》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前期准备、授课、反复磨课、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对于本节课和茶艺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获得很多收获,主要方面总结如
下。

一、本节课主要使用到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上主要是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体验为主,结合启发式、讲授法、情景演示和小组学习法。

课程以教师演示提出任务开始,学生现场观摩教师优雅、娴熟的茶艺表演,从而感染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追求美的欲望,产生学习驱动,进入课程的主题。

学生通过游戏、观看比较、分小组讨论、合作,进行新知的探究,教师启发、讲授,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点评、精讲和技能的提升;最后通过体验操作和展示分享两个层次的训练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以这三种学习方法作为指导,注入情境导入环节、分组练习体验操作环节、分享展示环节。

特别是在分组练习体验操作环节和分享展示环节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观,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探究,分享感受,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本节课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纲要指出:实践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本课教学中,我牢牢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整
合拓展课程资源。

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茶艺中茶具的内涵,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希望表达,在茶艺的教学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感悟,如何练习,如何呈现。

希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主动带着眼睛去看,带着耳朵去听,带着鼻子去闻,带着心去感受,带着大脑去思考,用心体会茶艺中情美、境美、意美,希望学生带着自己所描绘的景,所理解的情,与茶具对话,从而爱上泡茶的自己,爱上中国茶,爱上中国传统茶文化。

三、寄望于通过茶艺的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自省慎独,提高中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增强道德情感
在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下,中学生培养在重视技术层面的教育,如科技、信息、工程、外语等之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为教育当前当务之急的事。

而茶艺学习,正是找到了一种从外在到内涵都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很好的途径。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不仅是一种健康之饮,更是一种文化之饮,灵魂之饮。

学生在悠扬的古筝声中,静静地使用茶具,用心的品饮,这种专心专注的忘我过程中心灵得到最好的洗涤。

茶艺展示使用茶具的许多细节,包括动作、神态都在教育学生如何爱人爱己,谦恭有礼。

在实践中我感到茶艺正是以提高青少年素质为目标,通过茶艺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最终落实在学做人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上。


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文明礼貌,尊师敬老,互助互爱,诚实醇朴,一丝不苟,这些好的品质,都可以通过青少年习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育和提高。

愿青少年茶艺这篇沃土上,更多人加入与我一起耕耘。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尚有许多不足:
如教师的语音语调可以更富有激情使之更有感染力,我还要多进行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为了避免茶艺课堂出现粉尘课上教师没有粉笔书写板书改用词条代替,本节课的板书词条设计上可以再改进使之更贴合情境;面对30人的茶艺课堂,在短短的40分钟内很难做到追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因此我会针对这节课设计两个单独的实训项目,愿更多的学生能够站到台来,展示自己、享受学习茶艺的快乐。

《茶艺初体验——茶具》课标分析适应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
一、根据指导纲要对问题解决、创意物化、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四方面的要求,将课程目标定为:
1、问题解决:能根据课堂所创设的情境、教师示范、视频演示总结出常用茶具使用的基本要点,掌握常用茶具的使用方法。

2、创意物化:能根据所学茶具知识去熟练使用茶具,呈现流畅的使用茶具表演,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价值体认:通过体验茶具使用和展示的过程,提升学生对美丽事物的感知,体会学习茶艺的成就感和快乐。

4、责任担当:学生在茶艺精益求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认真钻研的学习精神,为传承我国传统茶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目标设置理念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探究、体验、分享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茶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与文化。

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习茶艺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身体验,传承了我国宝贵的遗产。

茶艺是研究科学泡茶、艺术品茶的过程。

即要研究人、茶、水、器、境、艺这六要素以及这六要素协调与组合。

学生学习茶艺既是对自身品、饮技术的的修行,更是一门表演的艺术。

在茶艺课堂上,学生通过茶艺的学习,将论茶、品茶的技巧与艺术相结合,以茶艺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有机而和谐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哺育和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既合乎时代要求又有传统美德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三、目标实施与多元评价
本课程以学生呈现带有独立思考、个性、创意的流畅表演来完成通过茶具以器达意、以器传情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学习目标。

这是学生学习本节课进行深度自省的过程也是高级物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将自己视为学习茶艺所要塑造的最好的作品。

鉴于此,本课程鼓励学生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发挥观察、动手、想象能力,在实际情境中主动探索知识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实践过程;采取多元评
价方式,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我突破、自我评价、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茶艺的乐趣和成就感、践行茶艺追求精益求精的价值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