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发表时间:2011-09-27T16:57:00.87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邓有春
[导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
邓有春(钦州市钦南区那思中学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教学课堂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开展多种样式的朗读,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评价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时,从视觉到听觉一步步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看”逐渐深到领会词语的含意和文章的主题,品味意境,培养感情。可以说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要在课堂上读起来,特别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朗读活动中逐渐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教学时,要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那时间从哪儿挤呢?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于读。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就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转,而应以朗读为主。
那么,如何才能更合理地进行朗读教学,笔者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朗读的目标应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手段,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只是让学生渡一下,读完即止。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没有注意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朗读的效果。因此,在朗读时必须向学生讲清朗读的一般要求。朗读是一种技巧,它需要经过有意识的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传情达意,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学生讲解朗读的一般要求:重音、速度、停顿和语调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师还应根据文段的实际精心设计一两道习题,要求学生边读变思考,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更具针对性。我在教学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上)第一单元时,就主要采取“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诵读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得”就是“读”了后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出作品的妙处。而要达到有所得的目的,就要求能在悟中读,读中悟,读后思,把感悟、理解、欣赏统一起来。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我着重要求学生逐步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景物中得到精神的愉悦。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二是熟读课文并体会课文表现的思想感情。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诵读1~2段,并要在诵读中立足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要有所感悟。我还注意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并指出诵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并在班上巡回偶指导。由于大家经过反复诵读,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真切的体会,因而,纷纷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既谈了诵读的心得,也说到了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最佳途径,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叶圣陶老前辈也有这么一段关于吟诵的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论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把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犹如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读者引入神奇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靠分析永远得不到的。
2.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范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广大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鲜明的爱憎,强烈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教师发生共鸣。笔者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先在低沉、缓慢的声调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极力去渲染那种悲凉的气氛,演绎那父亲对“我”的关怀、体贴的人间真情。许多学生听了范读后有些哽咽地诉说:“听到‘这时候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时,我的眼泪也不由得落了下来;而听到‘……大约大去之期不远’时,又仿佛跟自己的亲人生离死别一般,不禁眼泪涟涟。”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更是动情地说道:“今后我一定要珍惜父母的爱,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去报答父母……”接下来的教学就显得容易多了,我先布置学生自由朗读,从反复诵中读体悟出课文那份真挚的父子情,让自己先感动起来。然后让学生自告奋勇的当众演读,比一比,评一评。由于指导得法,范读有功,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特别容易到位。
当然教师的范读也要求教师备课时也要备读。在范读前教师必须对课文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读到“其音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看出古人对朗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的独到见解。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遇到一片新课文,我喜欢反复诵读,读到自己感动为止,然后再去感动学生。假如学生把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都读得眼含泪花,你能说他没受感染?还需担心完成不了教学目标吗?
3.多渠道组织朗读竞赛,促进朗读教学
竞赛是最大的促进。语文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以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每学期坚持开展一二次朗读竞赛活动,其中,既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通过竞赛,可以一个侧面了解学生的朗读状况,检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训练的重视程度和训练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成效。这对培养学生自发地训练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4.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要提高就要有检测。而对朗读水平的检测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朗读教学的开展。为此,语文教师应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