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薄膜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薄膜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1. 薄膜传感器的概述薄膜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薄膜材料的传感器,利用薄膜材料的特性来测量和检测各种物理量。
薄膜传感器具有小巧轻便、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2. 薄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薄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薄膜材料在外部作用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常见的薄膜材料包括聚合物薄膜、金属薄膜和半导体薄膜等。
2.1 聚合物薄膜传感器聚合物薄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聚合物材料在吸附物质后的体积或电学性质的变化来测量和检测物质的浓度、压力等物理量。
当目标物质接触到聚合物薄膜时,聚合物膨胀或溶解,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2.2 金属薄膜传感器金属薄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膜的电阻、电容或感应变化来检测外部物理量。
当外部物理量作用在金属薄膜上时,金属膜的电学性质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2.3 半导体薄膜传感器半导体薄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薄膜材料在外界作用下的电学性质变化。
半导体薄膜传感器通常由一层或多层半导体薄膜组成,当目标物质接触到薄膜表面时,薄膜的电阻或电容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3. 薄膜传感器的应用领域薄膜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薄膜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等工业过程中的物理量,用于控制和监测生产过程。
•生物医学:薄膜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生物体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用于医学监测和诊断。
•环境监测:薄膜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土壤中的湿度、水质中的PH值等环境参数,用于环境监测和保护。
•智能穿戴设备:薄膜传感器可用于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设备中,用于检测人体姿态、运动状态等信息。
•汽车工业:薄膜传感器可用于汽车中的空气质量监测、胎压监测等应用,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 薄膜传感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展,薄膜传感器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MgF2薄膜对荧光薄膜紫外响应灵敏度的增强特性研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3 0 .修 订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7
P o l y s i l i  ̄ o n Ga t e
薄膜材料 ,同时具有很低 的光学 折射 率、易 于成膜 、机械 强 度大 、稳定性好等性能_ 1 ,因此适合与紫外响应荧光薄膜 一 起制备 复合膜 系结构 。 石英基 片或硅探测 器光敏元表 面镀 制
Mg F 2 / L u mo g e n的复合膜系结构如 图 1 所示 。
子效率可以提高到 1 0 以上 l 5 J 。 L u mo g e n薄膜作为有 机 薄膜在 力学 及 稳定 性上 也存 在 缺点 。 首先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 或暴露 在空气 中都容 易受到污染和破坏 ,导致荧 光效 果变 差 ,寿命 变短_ 9 ; 其 次, 真 空蒸 发制备 的 L u mo g e n薄膜 表 面粗糙度 大 ,C C D接 收的有效能量显著下降 。 针对上述有机荧光薄膜在紫外响应灵敏度降低 的不利 因
电池及 硅基 探测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基于 L u mo g e n 或C o r o n e n e 等有机材料 的荧光 薄膜 具有较 强 的紫外量 子裁 剪 效果 , 广泛应用 于制备 C C D / C MO S等硅基紫 外响应 成像
器 件_ 1 ] 。据报 道基 于 L u mo g e n薄膜 的 C C D在紫外波段 的量
F i g . 1 T h e M / L u mo g e n s t r u c t u r e O i l C C D i 瑚g e s e n s o r
薄膜的抗针孔研究进展
薄膜的抗针孔研究进展近年来,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光电和电子等领域,但由于制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些缺陷,如针孔,往往会影响薄膜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薄膜的抗针孔性能进行研究和改进,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孔是薄膜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通常由于制备过程中的微小尘埃或气泡引起。
这些针孔会对薄膜的隔离性、机械性能、光学透明度和耐腐蚀性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针孔的存在使得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物质的侵入,降低了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针孔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方法包括用肉眼观察、用显微镜观察以及使用染料渗透等。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进行繁琐的实验操作,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针孔检测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检测方法逐渐被引入到薄膜的抗针孔研究中。
例如,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在薄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到薄膜中,可以有效地填充针孔并提高薄膜的隔离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如强吸附性和高导电性,开发出一些基于纳米材料的针孔检测技术。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制备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纳米传感器来检测薄膜中的针孔。
这些纳米传感器可以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荧光或电化学等方法来实现对针孔的高灵敏度检测。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也开发了一些基于光学原理的针孔检测技术。
例如,使用高分辨率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可以对薄膜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从而发现并定位针孔缺陷。
此外,还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来实现对薄膜中微小缺陷的无损检测。
这些光学方法具有无损性、非接触性和高灵敏性的特点,能够提供对薄膜针孔的快速、准确的检测。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材料配方等方面,来提高薄膜的抗针孔性能。
例如,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些特殊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纳米填料和交联剂等,可以提高薄膜材料的粘度、致密性和表面张力等性能,从而降低针孔的形成。
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1. 持久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a)化学气相沉积法(CVD):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通过在真空环境下将反应物转化为固态颗粒。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组成,从而实现对持久发光纳米材料的有效合成。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多种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如氧化铟锡(ITO)、硫化镉(CdS)等。
b)液相外延法(LPE):这是一种通过在基底上生长薄膜的方法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与CVD相比,LPE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和更好的晶体质量,因此在制备高质量的持久发光纳米材料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液相外延法合成了多种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如硒化镉(CdSe)、硫化镉(CdS)等。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可调性,因此在制备具有特定性质的持久发光纳米材料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多种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如氧化铟锡(ITO)、硫化镉(CdS)等。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沉积速度和较低的能耗,因此在制备大面积的持久发光纳米材料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合成了多种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如氧化铟锡(ITO)、硫化镉(CdS)等。
随着各种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持久发光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不断丰富,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将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的优点在于合成过程简单、成本低廉,且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发光强度和稳定性的纳米材料。
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还原剂的选择受到金属离子还原能力的限制,导致合成的纳米材料性能可能不尽如人意;此外,还原过程中可能产生副产物,影响纳米材料的纯度和发光性能。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研究人员需要不断优化还原剂的选择、反应条件以及后续纯化工艺,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持久发光纳米材料合成。
硝基芳烃类炸药检测用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20 06年 第 2 卷 第 1 5 0期
? \ 、
传感器与微 系统 ( r s cr n i s t e nl i ) Ta d e adMc ye Tc o g s nu o r sm h oe
综 述 与评论 《 I
p s、
p a t a s s i h ee t n o r c mo n f n to ao t o o n s e p o ie e a s f t er hg r c il u e n t e d t ci f t e a u t o i - rmai c mp u d x l s s b c u e o h i ih c o a r c v s n i v t hg ee t i a d as e a s h y a e u a l , n h y a e e s o b d n o d v c s e s ii t y, ih s l ci t n o b c u e t e r r - s b e a d t e r a y t e ma e it e ie . v y, l e Ke r s n t —r ma i o o n s x l s e ;f o e c n e e s r y wo d : i o a o t c mp u d ;e p o i s l rs e c ;s n o r c v u s
a d M a e il c e c S a x r a i e s y, ’ n 7 0 6 Ch n n t ras S in e, h n iNo m lUn v r i Xi a 1 0 2, i a; t
2 tl Sc n rie nier gIsi t, ia 10 5, hn ) . ’ eo dA tl E g ei nt ueX ’ n7 0 2 C ia Ie l lr y n n t
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第43 卷 第 1 期2024 年1 月Vol.43 No.11~18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侯可心,丁晟,杨焜,王在玺,李钒*(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171)摘要:近年来涌现的荧光纳米探针独特的尺寸及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光稳定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调的激发发射波长等众多优势,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荧光纳米探针作为一类重要的光响应性纳米材料在小分子及生物大分子检测、细胞成像、活体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的理想替代物。
该文针对目前研究较多的量子点、金属纳米簇及金属-有机框架及其他纳米荧光探针,介绍了其结构组成、物理化学性质等基本性质,并着重阐述其主要合成方法以及在化学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总结及展望。
关键词:荧光纳米探针;光响应性;量子点;金属纳米簇;金属-有机框架中图分类号:O657.3;G3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57(2024)01-0001-18Research Progress of Desig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Nanoprobe HOU Ke -xin ,DING Sheng ,YANG Kun ,WANG Zai -xi ,LI Fan *(Institute of Medical Support Technology ,Academy of System Engineering of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Tianjin 300171,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nique size and structure of fluorescent nanoprobe would give it excel⁃lent performances including good photo stability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nd the adjustable length of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wavelengths ,and these advantages attract wid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Fluorescent nanoprobe as an important kind of photo -responsive nanomaterial is consid⁃ered promising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mall molecules detection ,biomacromolecules detection ,cel⁃lular imaging and real -time in vivo diagnosis ,and is expected to become an ideal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organic fluorescent dye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survey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ain materials such as quantum dots ,metal nanoclusters an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in⁃cluding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especially the synthetic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chemical sensing and biomedical fields ,while finally make summary and prospect.Key words :fluorescent nanoprobe ;photo -response ;quantum dots ;metal nanocluster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荧光探针作为一种荧光传感器,以荧光物质为指示剂,可通过荧光信号变化用于对特定分子的检测。
光学薄膜技术的最新进展
光学薄膜技术的最新进展光学薄膜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薄膜技术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就光学薄膜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介绍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多功能光学薄膜材料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光学器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光学薄膜材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开发具有多功能性能的光学薄膜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还具备其他特殊功能,如抗污染、抗划伤、防紫外线等。
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特殊的功能性分子或纳米结构,可以赋予光学薄膜材料更多的特性,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二、纳米光学薄膜的制备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光学薄膜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
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光学薄膜具有更高的光学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控制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尺寸,可以调控光学薄膜的光学性质,实现对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的精确控制。
同时,纳米光学薄膜还具有更好的光学均匀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小光学器件的色散和损耗,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三、光学薄膜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光学薄膜在光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反射镜、透镜、滤光片等。
随着光学器件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光学薄膜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型光学器件如光子晶体、纳米光栅等开始受到关注,这些器件对光学薄膜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人员在光学薄膜的制备工艺、材料选择和性能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四、光学薄膜技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光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的通信方式,对光学器件的性能要求极高。
光学薄膜技术在光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器、光学放大器等。
近年来,随着5G通信的快速发展,光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迅速推广,对光学薄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光学薄膜的设计和制备工艺,提高其在光通信器件中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了光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用于叶酸检测的荧光传感器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用于叶酸检测的荧光传感器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李伊宁,黄昆仑,姚志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 族维生素。
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叶酸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辅助临床诊断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基于荧光传感器的叶酸检测方法因其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灵敏度和便捷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按照构建检测叶酸用荧光传感器所用的材料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特点进行综述。
此外,介绍了这些传感器在食品药品质量控制、临床检测评估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叶酸;荧光传感器;质量控制;分析检测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ensors for the Detection of Folic AcidLI Yining, HUANG Kunlun, YAO Zhiyi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China)Abstract: Folic acid is a water-soluble B vitamin. The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folic aci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food and medicine and assisting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folic acid sensors based on fluorescent probes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fast response, high sensitivity and convenience. In this review,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escence sensors based on different sensing materials for the detection of folic acid are summarized. 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ensors in food and drug quality control, clinical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and cell imaging is reviewed. Finally, future directions and prospects are discussed.Keywords: folic acid; fluorescence sensor;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and detection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407-090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09-0214-08引文格式:李伊宁, 黄昆仑, 姚志轶. 用于叶酸检测的荧光传感器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9): 214-22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407-090. LI Yining, HUANG Kunlun, YAO Zhiyi.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ensors for the detection of folic acid[J]. Food Science, 2021, 42(9): 214-2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407-090. 收稿日期:2020-04-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1877);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第一作者简介:李伊宁(1997—)(ORCID: 0000-0002-0500-7039),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与快速检测。
芘丁酸在玻璃基片表面的单层自组装
芘丁酸在玻璃基片表面的单层自组装高博;晏华;王雪梅【摘要】A fluorescent film was fabricated by chemical immobilization of 1-pyrenebutyric acid on a glass wafer surface, the SAMs lay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wettability studies and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to the reaction between amidocyanogen and 1-pyrenebutyric acid on the wafer surface was shown by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fluoresce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film in different solvent we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immersing in solution at lower temperature producing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quality of the film.Finally,medium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m.%利用表面反应,在玻璃基片表面引入芘丁酸分子,制备成单分子层自组装荧光薄膜,测定了薄膜的润湿性和荧光光谱,考察了酰胺化温度对荧光传感薄膜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究了薄膜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芘丁酸分子成功地固定在玻璃基片表面,降低温度对酰胺化反应有利,以及不同的介质对薄膜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3(044)004【总页数】4页(P599-602)【关键词】芘;荧光;薄膜传感器;自组装单层膜【作者】高博;晏华;王雪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重庆401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11 引言荧光传感器可分为薄膜荧光传感器与均相荧光传感器。
检测硝基芳烃化合物的荧光聚合物薄膜的研究
・ 收 稿 日期 :2 0 .21 0 91.4 作者简介 :王 明明(9 0 , , 18 一)男 湖北天 门人,0 2年 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 20 主要负责高分子材料相关产 品的质量监督 已发表论文 9篇。Ema :w u a g — i n p w nmm@13tm。 l 6 .o
电子就会在聚合物骨架 中和相邻聚合 物链之 间通 过有效传播而形成 。因为激子迁移的效率 , 单个激 子通过许多聚合 物重复单位迁移发生在它的激发 态 期 。最 终 , 大部 分 激子跃 迁 回它 的最初 能量 状态 ( 如基态 ) ,并 以光 的形 式 释放 能量 ( F 如 P膜 的荧 光) 。但是, 当 和相关分子结合到聚合物上时 , 就 形 成 了一 个 激 子 ‘ 阱 ’ 果 激 子 在 跃 迁 回基 态 陷 如
当
代
化
工
第 3 卷 第 4期 9
就 会被 捕获 。当激 子 以这种 方式 被 捕获 时 , 子 的 激
能量 就会被 捕获 而不是 以光 的形式 释放 。这 样就使
大部分由聚合物发射的光减少 了( 即荧光猝灭 ) 。实 际上, 当激 子 通过 多个 电位 T NT结 合位 点 时 , 遇 它 到通 过 结合 T T分 子 而 形成 的 能量 陷 阱 的可 能性 N 就大 大提 高 。因此 , 当有 T T分子 存在 时光子 吸收 N 可 能会 引起 荧光 的大 大 减弱 , 致猝 灭 响应 的放 大 导 ( 1。 “ 子导 线 ” 图 ) 分 效应 , 个分 子 引起 多个发 色 一 团猝灭 , 而引起 整个 聚合 物链 猝灭 。 从 传统 的化学传感器 , 个猝灭剂分子只与一个 1 发色团结合 。如果 聚合物链 由 N个重复单元组成 , 那么 1 T 个 NT分子 与链 的结合 就会 引起 N 个 聚合 物重复 单元 的猝灭 。 比较起 来 , 如果 把整 个 由 N 个 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链分解成 N个单独 的个体 那 么荧 光 猝灭 只会 发 生 在那 个 唯 一与 T T分 子 相 N 连接 的分 子上 , 就 只会 引起 1 发射 的减弱 。这 也 / N 种放大作用就是引起传感器异常灵敏的原因。 实际 上 , 传 统 的 ( 放 大 ) 灭 机 理 相 比 , 10~ 与 非 猝 在 0 100之 间 聚 合 物 显 示 了一 个 有 效 的放 大 响 应 信 0 号 。F P的灵敏度 能够 促进 原来 可 以检测 1 微微 O毫 克气态 T T的传感器( N 如火焰驱雾器 ) 的发展。 要这 些 聚合物 设计 成对 特 定 的 目标 分 析物 优 先 响应 , 就 需要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要利用聚合物骨架 上 的势 能猝灭 分子 。当猝灭发 生 时 , 猝灭 分子 ( 灭 猝 剂) 就会 与薄膜 结合来 进 入聚合 物骨架 。 P 是非 常 Fs 大 的分 子 ,所 以 聚合 物 骨 架是 被 巨大 的组 分 保 护 着, 大分 子成组 存取在 聚合 物骨架 上 。 P 膜 含有 小 Fs 的空 穴 , 阻止 大 分 子进 入 聚 合 物 骨 架 , 小 分 子 它 而 如 T T就可以进入聚合物骨架。 N 第二个因素是为了 提高 F P对 目标分 析 物 的选择 性就 要利 用 结合 在 聚 合 物结构 中 的结 合位点 的结 构 。为 了使 F 灭 , P猝 猝 灭剂 必须 连接 在 F P膜上 。F s 多 电子 材料 , P是 而使 聚合 物猝灭 的物质 是缺 电子材 料 。为 了提高 目标化 合物的结合 , 作为靶分子的静 电镜像成像 的结合位 点特定 的合成在聚合物骨架上 。 把多电子区域( 如相 对于 F P结构周 围有相应的负电荷) 设计到聚合物 中 使它在 空 间上 符合 T T分子 中缺 电子 区域 ( N 相应 的 正 电荷 ) 。相对 于在 F P中具有 与受 体位 点不相 匹配 的静 电性 势能 化学干 扰物 , 增加 了 目标化 合物 与 F P 的静 电作 用强 度 , 而 大 大提 高 了其选 择 性 。为 了 从 使F P发 生猝 灭 , F 从 P到猝灭 剂 的能 量转 移必 须 是 自然发生的。为 了使它发生 , 结合分子必须有一个 足够 大 的标 准 还原 电位来 引起整 个 自由能变化 ( 。 △G) 使能量转移过程变为负的。 因此 , 检测体系除 了要 保 持 良好 的灵 敏度 还 要 对 目标 化 合 物 有 很 好
基于硫桥杯[4]芳烃识别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t h i a c li a x[ 4 ]a r e n e d e i r v a t i v e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r o u p s t h r o u g h n o n—c o v l a e n t b o n d .B a s e d o n a b o v e t h e o r y , d i f e r e n t l f u o r e s c e n t
感器 ,以荧光光谱 法为手段 ,进行 分析研 究。 以杯芳烃 为主体 的荧光传 感器具有 简便快速 、高选择性 的特 点 ,广泛应
用 于 化 学 、 生物 、环 境 等 领 域 。
关
键
词 :硫 桥杯芳烃 ;荧光传感器 ;金属离 子 ;选择性识别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3 6 4 4( 2 0 1 3 ) 0 6 - 0 1 0 5 - 0 7
基于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性能研究
基于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性能研究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化学和物理信号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为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与手段。
其中,基于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因具有高灵敏性、快速反应和可视化等特点,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基于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利用荧光分子的特性来建立可靠的生物传感器系统。
在荧光分子的激发下,其能量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放出能量并回到基态。
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与激发分子的浓度直接相关,这种关系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
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分为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种形式。
其中,非接触式荧光传感器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监测,而接触式荧光传感器则需要将荧光物质与生物分子接触后,实现荧光信号的监测。
二、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基于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已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例如,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利用荧光传感技术建立了针对电子时钟的分析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以及染色体修复蛋白Pms2和Pms1的定量检测传感器等。
此外,随着荧光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快速响应和可持续发光时间等特性的新型荧光分子和材料被开发出来。
三、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影响因素1.荧光分子的选择:荧光分子作为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
因此,在选择荧光分子时,需要结合特定的生物分子进行分析,以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传感器的稳定性:荧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以确保其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地工作。
传感器的稳定性与材料的可重复利用性直接相关,其中,荧光分子的寿命和化学稳定性是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3.信噪比:传感器信噪比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指标。
荧光传感器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
荧光传感器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王欢;高奕红;张萍【摘要】利用荧光传感器对小分子识别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传感物质,如有机荧光染料、杯芳烃、纳米半导体量子点等材料,并分析了荧光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4(043)004【总页数】7页(P718-723,728)【关键词】分子识别;荧光传感;荧光染料;杯芳烃【作者】王欢;高奕红;张萍【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2;O657.3;O641.3分子识别可理解为底物与给定受体选择性的键合,并具有专一性功能的过程,相应于生物学中底物与受体。
一般把分子识别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底物及受体,较小的分子称为底物,较大的分子称为受体。
识别过程可能引起体系的电学、光学性质及构象的变化,从而导致化学信息的存储、传递及处理。
因此,分子识别在信息处理及传递、分子及超分子器件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利用荧光传感器进行分子识别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它在酶促反应、免疫反应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许多生命化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用于环境污染物、药物、氨基酸、手性分子、核苷酸等多种物质的测定[1]。
随着DNA芯片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蛋白质芯片的研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蛋白质芯片可以在蛋白质组成研究、酶、多肤、抗原和抗体的检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但其是否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型荧光传感物质的合成与开发。
其中的荧光传感物质是分子识别的一个关键部分,一般要求其具有高的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长发光寿命。
目前,国内外在利用荧光传感物质进行分子识别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如利用有机荧光染料、杯芳烃、纳米半导体量子点(如 CdS、CdSe、CdTe、ZnS等)以及石墨烯等,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荧光RNA及其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荧光RNA及其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左方婷;张雅强;杨慧敏;杨弋;陈显军
【期刊名称】《遗传》
【年(卷),期】2024(46)2
【摘要】荧光R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RNA标记技术,可用于活细胞RNA的原位实时标记与成像,对于人们理解RNA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荧光RNA的生物传感技术可用于活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以及蛋白质等靶标的实时动态检测,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开发提供极具价值的工具。
本文对遗传编码的荧光RNA的发展历程、荧光RNA技术在活细胞RNA成像,以
及基于荧光RNA的生物传感技术在活细胞代谢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
步发展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17页(P92-108)
【作者】左方婷;张雅强;杨慧敏;杨弋;陈显军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光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
学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纳米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在生物与环境中的应用
2.基于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G-四链体荧光生物传感器铅快速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4.RNA切割型脱氧核酶功能化纳米材料荧光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
第41卷㊀第10期2020年10月发㊀光㊀学㊀报CHINESEJOURNALOFLUMINESCENCEVol 41No 10Oct.ꎬ2020文章编号:1000 ̄7032(2020)10 ̄1269 ̄10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陈㊀静ꎬ杨㊀曌ꎬ黄宇豪ꎬ周明辉ꎬ赵奔阳ꎬ夏㊀历∗ꎬ李㊀微(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ꎬ湖北武汉㊀430074)摘要:光纤荧光传感器结合了荧光检测灵敏度高㊁鉴别性强和光纤体积小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ꎬ由于部分荧光检测物质对荧光强度有猝灭作用ꎬ所以基于猝灭效应的光纤荧光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ꎮ本文对基于荧光猝灭效应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ꎬ简要描述了荧光猝灭效应的检测机理ꎬ并根据传感光纤结构的不同ꎬ对光纤与荧光检测的结合机理进行了分类总结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荧光传感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㊁爆炸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ꎬ分析了猝灭剂㊁荧光材料的相互作用和传感器的性能指标ꎬ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ꎮ关㊀键㊀词:光谱检测ꎻ光纤传感ꎻ发光机理ꎻ荧光猝灭中图分类号:O43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DOI:10.37188/CJL.20200206ResearchProgressofOpticalFiberSensorsBasedonFluorescenceQuenchingEffectCHENJingꎬYANGZhaoꎬHUANGYu ̄haoꎬZHOUMing ̄huiꎬZHAOBen ̄yangꎬXIALi∗ꎬLIWei(SchoolofOpticsandElectronicInformationꎬ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Wuhan430074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ꎬE ̄mail:xiali@hust.edu.cnAbstract:Opticalfiberfluorescencesensorcombinestheadvantagesofhighsensitivityꎬstrongdis ̄criminationofthefluorescencedetectionandsmallsizeꎬstronganti ̄interferenceabilityoffiber.Be ̄causesomeofthefluorescentdetectionsubstanceshaveaquenchingeffectonthefluorescenceinten ̄sityꎬtheopticalfiberfluorescencesensorbasedonthequenchingeffecthasimportantresearchsig ̄nificance.Inthispaperꎬtheresearchprogressoftheopticalfibersensorbasedonthefluorescencequenchingeffectisreviewed.Thedetectionmechanismofthefluorescencequenchingeffectisbrief ̄lydescribed.Thecombinationmechanismoftheopticalfiberandthefluorescencedetectionisclas ̄sifiedandsummarizedaccordingtothestructureofthesensingopticalfiber.Onthisbasisꎬtheap ̄plicationsoftheopticalfiberfluorescentsensorbasedonthefluorescencequenchingeffectinthefieldsofheavymetaliondetectionꎬexplosivedetectionandotherfieldsaredescribed.Theinterac ̄tionbetweenthequencherandfluorescentmaterialꎬandtheperformanceindexofthesensorarean ̄alyzed.Finallyꎬ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opticalfibersensorsbasedonfluorescencequench ̄ingeffectisprospected.Keywords:spectraldetectionꎻopticalfibersensingꎻluminescencemechanismꎻfluorescencequenching㊀㊀收稿日期:2020 ̄07 ̄14ꎻ修订日期:2020 ̄08 ̄04㊀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5065)资助项目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61775065)1270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1卷1㊀引㊀㊀言荧光检测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㊁良好的鉴别性和实时监测性ꎬ可以很好地将化学问题物理化处理[1]ꎮ2020年1月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全面爆发ꎮ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仪在病毒确诊中起着关键作用[2]ꎻ但荧光PCR检测仪仍在一些缺点ꎬ例如对操作人员及操作技术要求高㊁检测时间长㊁仪器体积庞大不易携带等[3]ꎮ而光纤具有体积小㊁价格便宜等优势ꎬ如果将光纤与荧光检测技术相结合ꎬ可以避免上述缺点ꎮ荧光猝灭是指溶剂分子使荧光分子发生猝灭的现象[4]ꎮ1931年ꎬKautsky在叶绿素荧光诱导实验[5 ̄6]中发现氧分子可以猝灭荧光ꎬ于是提出荧光猝灭原理[7]ꎮ氧分子㊁重金属离子㊁温度等都可以作为 荧光猝灭剂 ꎬ对荧光强度产生猝灭作用ꎬ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传感器有效地利用了这一特点ꎬ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ꎮ本文以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为主题ꎬ通过对传感光纤结构进行分类的方式ꎬ详细地阐述了光纤与荧光检测的有机结合ꎬ综述了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ꎬ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ꎮ2㊀荧光猝灭原理2.1㊀荧光检测机理当光照射到某物质上时ꎬ其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吸收光能量ꎬ从基态跃迁到高能级激发态ꎮ由于单线态的不稳定性ꎬ电子会恢复到基态自发辐射产生荧光ꎬ该现象称为弛豫[8]ꎬ荧光光谱较吸收光谱波长的红移称为斯托克斯位移[9]ꎮ根据待测物的不同ꎬ可以通过解调发射光谱[10 ̄11]㊁荧光强度[12 ̄13]和荧光寿命[14 ̄15]等参数来定量分析待测物ꎮ荧光检测法主要是基于具有荧光效应的物质进行直接检测或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法进行间接检测ꎮ2.2㊀荧光猝灭效应荧光猝灭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通过荧光分子和猝灭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减少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16]ꎮ荧光猝灭可以分为两个类别ꎬ分别是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ꎮ静态猝灭指两分子弱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使荧光完全消失ꎻ动态猝灭则是一种电子转移或能量转移的过程ꎬ荧光的猝灭程度和猝灭剂有关[17 ̄18]ꎮ动态猝灭主要包括:浓度猝灭㊁杂质猝灭㊁温度猝灭等ꎬ其过程通常遵循Stern ̄Volmer方程:τ0τ=I0I=1+KSVCQꎬ(1)其中ꎬI0㊁τ0㊁I和τ分别是浓度为CQ的指示剂染料在不存在和存在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ꎻKSV是Stern ̄Volmer猝灭常数ꎬ单位通常为浓度单位的倒数ꎬ与猝灭剂的猝灭效率有关ꎮ荧光信号取决于猝灭剂浓度ꎬ所以在包含或添加了荧光化合物的样品中ꎬ可以通过猝灭作用来确定其信息ꎮ3㊀传感光纤结构3.1㊀空间光耦合型光纤在荧光检测中最简单的应用是将其用于激发光和接收光的传输ꎬ荧光检测过程则在光纤外的空间中进行ꎮ由于激发光纤和接收光纤的分离式结构会导致大部分的荧光信号丢失ꎬ所以经典的结构是由1根激发光纤和6根接收光纤构成的组合光纤[19]ꎮ但是在该光纤模式中ꎬ大量的入射光会被耦合进入低阶模式ꎬ并且被噪声信号干扰的接收光纤存在阈值饱和问题ꎬ影响荧光信号的解调ꎮ为解决上述问题ꎬSandra等[20]将两根标准多模光纤组成一个直径约为150μm的光纤探针ꎬ如图1所示ꎮ该结构的传输功率损耗小于0.2dBꎬ由于波导纤芯不耦合ꎬ不会造成无关干扰ꎮMoradi等[21]则利用微流控芯片的高度集成化㊁低消耗等优势ꎬ提出如图2所示的蛇形通道微流控结构ꎬ同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干扰ꎮ60滋m(a)PVC tube(2mm/1mm)Catheter21G(0.8mm/0.55mm)Dual fiber tip(b)(c)图1㊀双光纤探针的端面(a)㊁组成材料(b)㊁传感探头(c)ꎮFig.1㊀(a)Endfaceofthedual ̄fiberprobe.(b)Constitutesmaterial.(c)Sensingprobe.㊀第10期陈㊀静ꎬ等: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1271㊀0.60i n c h2.40inchMixing channelsHPTS injection portSample injection portOutlet图2㊀蛇形结构微流控芯片Fig.2㊀Serpentinestructuremicrofluidicchip3.2㊀微结构光纤型光在纤芯中以驻波形式传输ꎬ传输过程中光波会部分透射进入光纤包层大约一个波长深度ꎬ而后反射回到纤芯ꎮ如图3所示ꎬ该透射光波的振幅随穿透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ꎬ故称为倏逝波[22]ꎮ拉锥光纤㊁裸芯光纤等微结构光纤可以有效地使倏逝波泄露ꎬ光纤泄露的倏逝波则可以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ꎮn 2n 1波传播方向x倏逝场区驻波场强度zn 1>n 2图3㊀光纤倏逝波原理图Fig.3㊀SchematicdiagramofopticalfiberevanescentwaveLi等利用拉锥光纤结构搭建了如图4(a)所示的荧光传感系统[23]ꎬ激光光源在光纤拉锥区泄露倏逝波ꎬ从而激发荧光染料罗丹明6G产生荧光ꎮ荧光信号在拉锥区域产生并且耦合进入光纤ꎬ图4(b)~(d)分别表示自然状态㊁激光入射时和激发荧光时锥形光纤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ꎮ(a )(b )(c )FilterLaserSlot vial array Biconical taper Moving directionMicrochannel Capillary Syringe(d )Filter SpectrographH OS 3H OS 2S 1H OS l o t v i a l图4㊀拉锥光纤荧光传感系统的实验装置ꎮ(a)显微镜下的自然状态ꎻ(b)激光入射ꎻ(c)荧光激发ꎻ(d)图像ꎮFig.4㊀Experimentaldeviceoftaperedfiberfluorescencesensingsystem.(a)Naturalstateunderthemicro ̄scope.(b)Laserincidence.(c)Fluorescenceexci ̄tation.(d)Image.上述实验中需要将拉锥光纤嵌入检测皿中ꎬ无法实现方便快速地进行检测ꎬZhang等[24]提出裸芯结构的光纤探针ꎬ直接将制备好的光纤探针伸入大肠杆菌溶液中进行快速检测ꎮ图5(a)为FC connector Inlet Fiber probe OutletFC adaptorFC connectorFiber couplerLaserCollimator FilterPCR 1R 2n con cl 兹i兹i 1(z )茁1琢1(z )琢2(z )茁2n mL 1L 2Taper 2Taper 1(a )(b )Sample cellFluorescent signalExcitation light R 3n clzPMTClad section图5㊀裸芯光纤探针荧光传感系统的实验装置(a)与裸芯结构(b)Fig.5㊀Experimentaldeviceofbare ̄corefiberprobefluorescentsensingsystem(a)andbare ̄corestructure(b)活菌死菌碘化丙啶抗体激光荧光图6㊀功能化处理光纤探针原理图Fig.6㊀Schematicdiagramoffunctionalizedopticalfiberprobe光纤荧光传感系统ꎬ图5(b)为裸芯锥形光纤结构ꎬ利用管腐蚀法来去除光纤包层ꎮ而上述光纤探针不具有特异性检测能力ꎬZhang等[25]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用化学手段功能化处理光纤探针ꎬ使光纤探针表面交联抗体ꎬ抗体能够与大肠杆菌特异性结合ꎮ如图5所示ꎬ实验用荧光染料碘化丙啶标记了大肠杆菌死菌ꎬ倏逝波激发碘化丙啶1272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1卷产生荧光ꎬ实现了对死菌的检测ꎮ3.3㊀空心光纤荧光检测过程都需要在暗室中进行ꎬ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ꎮ如果将荧光检测过程置于空心光子晶体光纤(HC ̄PCF)中进行ꎬ则可以有效地抵抗环境的干扰ꎮ并且HC ̄PCF通过纤芯空气孔导光提供基模传输ꎬ能够将99%的光都限制在纤芯内传输ꎬ实现低损耗传输[26]ꎮ为估算HC ̄PCF纤芯传播模式数ꎬCregan等[27]推导了近似估算公式如下:NPBG=(β2H-β2L)r2core4ꎬ(2)NPBG=(k2n21-β2L)r2core4ꎬ(3)其中ꎬNPBG为传播的导模数ꎬn1为纤芯折射率ꎬβH㊁βL分别为定波长下传播常数最大值和最小值ꎮ由公式可知ꎬHC ̄PCF纤芯半径必须适中ꎬ以接近理想传输模式ꎮ在该原理基础上ꎬChen等[28]提出如图7所示的HCPCF结构ꎬ空心孔尺寸为4.8μmꎮ包层孔用融合拼接技术密封ꎬ中心孔保持开放ꎬ并允许通过聚合诱导发射(AIE)分子溶液ꎮ在基于该结构的AIE分子检测中ꎬ仅需0.36nL样本就可以完成实验ꎮHC ̄PCF结构设计多样ꎬYu等[29]设计并制造了如图8所示的HC ̄PCF结构ꎬ将花青素Cy3㊁Cy5的混合溶液作为荧光染料注入到中空纤芯中ꎬ成功实现了激光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ꎮAlE moleculeOutputFilled coreHollow core photonics crystal fiberCore 4.8滋mCladding 81滋m 图7㊀基于AIE诱导分子的HC ̄PCF传感原理图Fig.7㊀HC ̄PCFsensingprinciplediagrambasedonAIEin ̄ducingmolecule图8㊀基于花青素染料的HC ̄PCF结构Fig.8㊀HC ̄PCFstructurebasedonanthocyanindyes4㊀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应用4.1㊀重金属离子检测工业排出的污水中还有大量的Cu2+㊁Fe3+㊁Hg2+等重金属离子ꎬ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危害极大ꎬ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也是研究热点[30 ̄31]ꎮ利用重金属离子对荧光的猝灭效应ꎬ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也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中ꎮZhou等[32]在裸芯光纤探针结构表面交联碲化镉(CdTe)量子点(QDs)ꎬ并掺杂水凝胶ꎮQDs是把激子在三维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ꎬ具有特殊的光学㊁电学性质[33 ̄34]ꎮ在该结构中ꎬQDs可以被扩散到水凝胶基质ꎬ待测液中的Fe3+对其进行选择性猝灭ꎬ可用于实时现场检测ꎮ传感器浓度响应在0~3.5μmol/L范围内呈线性ꎬ检测限为14nmol/LꎮLiu等[35]利用聚乙烯醇将AgInZnS ̄QDs沉积在光纤尖端制成光纤探针检测Cu2+含量ꎬ如图9所示为检测过程中的光谱图和其浓度响应ꎮ随着浓度的增加ꎬ荧光强度逐渐减小ꎬ在2.5~800nmol/L浓度范围传感器呈线性响应ꎮ5k 500800姿/nmI n t e n s i t y /a .u .6k 4k 3k 2k 1k0nmol/L07517535050060070080025100250425550650750800nmol/L600700(a )5k 0800[Cu 2+]/(nmol ·L -1)I n t e n s i t y /a .u .6k 4k 3k 2k 1k 0400600(b )I =5438.63-4.97×109[Q ]R 2=0.997200Measured data Fitting curve图9㊀用于Cu2+检测的AgInZnS ̄QDs光纤探针光谱(a)与浓度响应(b)Fig.9㊀(a)AgInZnS ̄QDsfiberprobespectraforCu2+detec ̄tion.(b)Concentrationresponse.㊀第10期陈㊀静ꎬ等: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1273㊀Helena等[36]提出一种基于碳点纳米颗粒的Hg2+浓度传感系统ꎬ该纳米颗粒利用溶胶 ̄凝胶方法在光纤探针表面生成一层薄膜ꎮ实验可检测亚微米级浓度的Hg2+水溶液ꎬ在pH=6.8环境下ꎬ其Stern ̄Volmer常数KSV达到5.3ˑ105L/molꎮ为寻求更加便捷的实验装置ꎬLiu等[37]用智能手机取代光谱仪ꎬ利用硒化镉/硫化锌(CdSe/ZnS)QDs改性后的光纤探针进行Hg2+检测ꎮ如图10所示为QDs改性原理图ꎬQDs通过键合的方式与光纤探针表面交联ꎮ荧光信号由智能手机收集和处理ꎬ最终得到检测范围为1~1000nmol/Lꎬ检测限可以达到1nmol/LꎮOH OH OH OHOH OH OHAPTESSiOC2H5NH2OC2H5C2H5OOHOHOHOOOO SiSiSiSiOC2H5OOONH2NH2NH2NH2OC2H5COOHHOOCOHOHOHOOOO SiSiSiSiOC2H5OOOOC2H5EDC/NHSCOOHCOOHCOOHCOOHOOOOQDsQDsQDsQDsQDsQDsQDs QDsHOOC COOHNCNNHOOCCNNNHOOOOOCOOHCOONOONHNHNHNHNH图10㊀CdSe/ZnS ̄QDsQDs改性原理Fig.10㊀CdSe/ZnS ̄QDsmodificationprinciple4.2㊀爆炸物检测微量炸药的准确测量与国际安全和日常生活安全息息相关ꎬ光纤荧光传感技术因其方便㊁快捷㊁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炸药检测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研制的SIM系列痕量爆炸物探测器[38]ꎬ采用了荧光聚合物猝灭传感技术ꎮ通过擦拭采样或吸气采样ꎬ可以快速检测三硝基甲苯(TNT)㊁二硝基甲苯(DNT)㊁硝化甘油(NG)㊁硝酸铵(AN)㊁黑火药(BP)㊁塑性炸药(C4)等爆炸物ꎮChu等[39]基于荧光猝灭原理对硝基芳香族炸药TNT进行检测ꎬ将光纤绕棒缠绕构成的螺旋结构作为传感部位ꎬ荧光猝灭剂为聚[2 ̄甲氧基 ̄5 ̄(2 ̄乙基己氧基) ̄1ꎬ4 ̄苯乙炔](MEH ̄PPV)ꎬ测定荧光强度和寿命来确定TNT浓度ꎬ传感器灵敏度达到了5ng/mLꎮ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Liu等[40]制作了锥形光纤探针ꎬ并交联荧光多孔聚合物膜结合在其表面ꎬ其存在的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POSS)使膜呈现出有序的多孔结构ꎬ同时该膜存在具有聚集诱导发射特性的四苯基乙烯(TPE)以产生强烈的荧光ꎮ利用激光光源激发荧光对TNT和DNT浓度进行检测ꎬ图11为TNT检测的光谱和浓度响应ꎻTNT浓度在100ˑ10-9情况下ꎬ荧光猝灭在30s时达到25.2%ꎬ在120s时达到51.8%ꎬ在5min内达到了73.5%ꎮ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ꎬ在光电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ꎮYang等[41]提出了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HC ̄PCF挥发性痕量炸药传感器ꎬ该传感器是将烯丙基四苯乙烯(AL ̄TPE)荧光纳米薄膜涂覆在HC ̄PCF芯空气孔内ꎮ如图12所示为AL ̄TPE膜与TNT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ꎬ激发态AL ̄TPE分子与处于基态的爆炸分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ꎬ导致荧光强度降低ꎬ产生猝灭效应ꎮ当膜厚为155nm时ꎬ对TNT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0.309ˑ109ꎬ最小检测限0.340ˑ10-9ꎻ膜厚为110nm时ꎬDNT的响应时间达到120sꎮ1274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1卷30000500700姿/nmF l i n t e n s i t y /a .u .40000(a )0s720s 6002000010000100700t /s(I 0-I )/I 00.8(b )400NO 3NO 3CH 3O 3N0.702003005006008000.60.50.40.30.20.10图11㊀用于TNT检测的光纤锥形探针光谱(a)与浓度响应(b)Fig.11㊀(a)FibertaperprobespectraforTNTdetection.(b)Concentrationresponse.Electron transferFluorescent bright stateQuenchers(TNT)Non 鄄fluorescent dark stateh 淄eee图12㊀AL ̄TPE膜和TNT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Fig.12㊀ElectrontransferprocessbetweenAL ̄TPEfilmandexplosive㊀4.3㊀溶解气体检测溶解气体的精准检测在环境㊁生物㊁工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ꎬ例如一氧化氮(NO)溶液的浓度检测可以诊断高血压㊁心衰㊁糖尿病等疾病ꎬ氧溶液的检测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厂㊁自来水厂水质的诊断ꎮ许多气体分子对荧光存在猝灭效应ꎬ因此也开拓了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在溶解气体检测领域的应用ꎮDing等[42]搭建了荧光探针结构传感系统ꎬ将CdSe ̄QDs和醋酸纤维素(CA)作为敏感膜来检测水溶液中的NOꎬ其中CdSe ̄QD通过简单的杂交方法嵌入CA中ꎮNO自由基可以很容易地与水中的溶解氧发生反应并与Cd2+发生配位ꎬ对敏感膜中CdSe ̄QDs的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ꎮ使用这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ꎬ通过相位调制荧光法确定了NO浓度ꎮ如图13所示ꎬ在最佳条件下ꎬ1.0ˑ10-7~1.0ˑ10-6mol/L检测范围中的线性拟合系数为0.9908ꎬ最低检测限达到了1.0ˑ10-8mol/Lꎮ邓辉等[43]利用动态化学腐蚀法制备锥尖型光纤端面ꎬ以提拉法镀溶胶凝胶敏感膜组装了基于荧光猝灭的直径仅1.5μm的光纤氧溶液传感探头ꎮ探头锥面的长径比可通过调控腐蚀参数调控ꎬ构建相移测量系统ꎬ优化参数后进行0~21%范围内的氧含量测定ꎬ工作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特征ꎬ拟合系数为0.9996ꎬ偏差小于测量值的5%ꎮ此外ꎬ德国E+H公司研制的溶解氧传感器OxymaxCOS61D[44]ꎬ同样基于荧光猝灭原理进行传感ꎮ该传感器检测范围0~20mg/Lꎬ在<12mg/L范围内ꎬ最大测量误差为ʃ1%ꎻ在12~20mg/L范围内ꎬ最大测量误差为ʃ2%ꎮ-78.46004800t /sP h a s e s h i f t 准/a .u .1200-79.2180024003000[NO]:滋mol/L0.10.20.30.40.50.60.70.80.91.03600420054006000图13㊀不同浓度NO溶液的相位变化Fig.13㊀PhasechangeinNOsolutionwithdifferentconcen ̄tration4.4㊀温度检测温度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产生荧光猝灭现象ꎬ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技术也可以对温度进行检测ꎮ这种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技术不受传感器外部变形的影响ꎬ是一种能够消除周围环境和背景噪声干扰的温度选择性传感器ꎮZhao等[45]利用微结构双拉锥结构光纤作为探针进行温度的检测ꎬ将Mg6As2O11ʒMn4+作为荧光材料ꎮ通过对荧光强度的解调ꎬ得到该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为2ħꎬ温度范围30~210ħꎬ该微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比传统传感器快50~100倍ꎮ而日本安立(Anritsu)公司研制的荧光式光纤温度计[46 ̄47]已经完全商业化ꎬ达到了-195.0~450.0ħ的检测范围ꎬ精度为0.1ħꎮ其产品由FX系㊀第10期陈㊀静ꎬ等: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1275㊀列发展到FL系列[48]ꎬ如图14所示为FL ̄2000型号产品探头结构ꎮ基于荧光猝灭原理ꎬ利用光纤前端表面存在的荧光物质进行温度检测ꎬ从接收激励光到衰减的寿命作为温度传感信息ꎮin sensorIndentation the connector of the instrument(×2)Protrusion of the sensor(×2)Key ring图14㊀FL ̄4000型号光纤探头Fig.14㊀FL ̄4000typefiberopticprobe4.5㊀其他领域应用除了上述参量的检测ꎬ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荧光传感器也在其他领域检测中得到了应用ꎮTon等[49]在光纤波导上涂覆含有荧光信号基团的MIPꎬMIP由萘基荧光单体组成ꎬ用于检测除草剂中的2ꎬ4 ̄二氯苯氧乙酸和桔霉素ꎮ萘基单体与分析物的羧酸基分子结合后荧光增强ꎬ从而降低了氮给电子的能力ꎬ阻止负责荧光猝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ꎬ使MIP的荧光强度增强具有浓度依赖性ꎮ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Zhu等[50]利用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㊁烷烃二硫醇和酸碱D ̄天冬氨酸复合(PBIM/D ̄Asp)在光纤探针末端形成MIP膜用于D ̄Asp含量检测ꎬ当pH值达到碱性条件时ꎬPBIM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荧光猝灭ꎮNguyen等[51]制备了光纤探针ꎬ选择吖啶作为荧光染料ꎬ利用Cl-的荧光猝灭效应对其进行检测ꎬ检测限达到0.1mol/Lꎮ美国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中心Polley等[52]在光纤探头表面交联乙锭染料ꎬ实现对DNA的检测ꎮ5㊀未来发展2017年ꎬ清华大学杨昌喜研究团队提出一种由有机硅聚合物制成的可穿戴式光纤传感器[53]ꎬ该传感器能够承受和检测伸长率达100%的形变ꎬ可以实时㊁有效地感测人体运动ꎮ该有机硅聚合物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ꎬ制造出的PDMS光纤表现出很好的机械柔韧性ꎮ为了辅助传感ꎬ研究人员将荧光染料罗丹明B混入光纤中ꎬ当光通过光纤时ꎬ部分光被荧光染料吸收ꎻ光纤拉伸越大ꎬ染料吸收的光就越多ꎬ因此由分光镜检测投射光就可以测量光纤的拉伸和弯曲程度ꎮ相较于一般的电子传感器ꎬ光纤型传感器具有体积小㊁弹性强㊁不受电磁干扰的优点ꎮ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技术同样有望与可穿戴式传感相结合ꎬ光纤可作为类纤维嵌入衣物中ꎬ可以实时监测温度㊁湿度等环境情况ꎬ也可以监测呼吸㊁心跳等人类生理特征ꎮ这些特点都可以在医疗行业㊁特种部队㊁工业养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ꎮ荧光材料选择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ꎬ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结合了荧光和光纤的优点ꎬ应用前景可观ꎬ但是目前光纤荧光传感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ꎮ5.1㊀增强集光能力上述提及的空间光耦合型㊁微结构光纤型等多样的光纤结构ꎬ目的都是为了使光纤能够最大程度地收集产生的荧光ꎬ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ꎬ减少杂散光的干扰ꎮ荧光猝灭材料中的共轭聚合物消光系数可达106L mol-1 cm-1ꎬ具有较强的集光能力[54]ꎻ在HC ̄PCF空气孔内进行荧光反应ꎬ能够极大地接收荧光ꎬ但是其实验要求高难以实用化ꎮ用多种方式增强光纤收集荧光的能力ꎬ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ꎮ5.2㊀提高荧光产率荧光产率是指发射荧光的光子数n2与被激活物质从泵浦源吸收的光子数n1之比ꎬ是评价荧光材料性能最直观的参考数据ꎮ目前的研究除了寻求和制备高荧光产率的荧光分子外ꎬ也会通过在原有荧光材料基础上掺入杂质物质来提高ꎮ例如ꎬ钇掺杂的碳量子点荧光产率达到41%[55]ꎬ相较于未掺杂情况提升了17.3%ꎮ但目前荧光材料的荧光产率仍有待提高ꎮ而且通过从材料入手来提高荧光产率的方式ꎬ可以避免改变传感系统性能来提高灵敏度ꎬ可靠性更强ꎮ5.3㊀便携实时原位检测原位检测是不破坏待测物自身结构㊁状态而进行的无损伤检测方式ꎬ对于荧光猝灭光纤传感来说至关重要ꎮ荧光检测环境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在实验室进行ꎬ最终目标仍然是实现便捷实时原位的现场检测ꎮ目前荧光猝灭光纤传感器产品已涉及爆炸物㊁水质等领域ꎬ但是设计紧凑便捷传感系统结构㊁开拓更多应用领域㊁实时地实地快速检1276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1卷测ꎬ仍然是研发工作人员的研究目标ꎮ6㊀结㊀㊀论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光纤体积小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ꎬ实现快速㊁便捷地特异性检测ꎮ本文以荧光猝灭原理为基础ꎬ从传感光纤结构㊁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应用两个方面简要叙述了光纤与荧光检测的结合机理及传感器相关应用ꎮ基于荧光猝灭的光纤传感器有望作为类纤维嵌入衣物中ꎬ从而实现实时的智能传感ꎮ而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技术也面临挑战ꎬ未来将朝着集光能力更强㊁荧光产率更高㊁便携实时原位检测方向发展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史慧超.基于神经网络的光纤荧光海藻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ꎬ2010:10 ̄17.SHIHC.StudyonTheoryandApplicationofOpticalFiberFluorescenceMeasurementforAlgaeBasedonNerveNetwork[D].Qinhuangdao:YanshanUniversityofChinaꎬ2010:10 ̄17.(inChinese)[2]NÖRZDꎬFISCHERNꎬSCHULTZEAꎬetal..ClinicalevaluationofaSARS ̄CoV ̄2RT ̄PCRassayonafullyautomatedsystemforrapidon ̄demandtestinginthehospitalsetting[J].J.Clin.Virol.ꎬ2020ꎬ128:104390 ̄1 ̄3. [3]何关金.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检测仪设计与实现[J].天津科技ꎬ2020ꎬ47(1):35 ̄40.HEGJ.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digitalPCRdetectorbasedonmicrofluidictechnology[J].TianjinSci.Technol.ꎬ2020ꎬ47(1):35 ̄40.(inChinese)[4]MCEVOYAKꎬMCDONAGHCMꎬMACCRAITHBD.Dissolvedoxygensensorbasedonfluorescencequenchingofoxy ̄gen ̄sensitiverutheniumcomplexesimmobilizedinsol ̄gel ̄derivedporoussilicacoatings[J].Analystꎬ1996ꎬ121(6):785 ̄788.[5]KAUTSKYHꎬDEBRUIJNH.DieAufklärungderPhotoluminescenztilgungfluorescierenderSystemedurchSauerstoff:dieBildungaktiverꎬdiffusionsfähigerSauerstoffmoleküledurchSensibilisierung[J].Naturwissenschaftenꎬ1931ꎬ19(52):1043 ̄1043.[6]KAUTSKYH.Energie ̄UmwandlunganGrenzflächenꎬVII.Mitteil.:H.KautskyꎬH.deBruijnꎬR.NeuwirthundW.Baumeister:photo ̄sensibilisierteoxydationalswirkungeinesaktivenꎬmetastabilenzustandesdessauerstoff ̄moleküls[J].Eur.J.Inorg.Chem.ꎬ1933ꎬ66(10):1588 ̄1600.[7]KAUTSKYH.Quenchingofluminescencebyoxygen[J].Trans.FaradaySoc.ꎬ1939ꎬ35:216 ̄219.[8]KUZMINAVꎬPLEKHANOVМSꎬLESNICHYOVAAS.Influenceofimpuritiesonthebulkandgrain ̄boundaryconduc ̄tivityofCaZrO3 ̄basedproton ̄conductingelectrolyte:adistributionofrelaxationtimestudy[J].Electrochim.Actaꎬ2020ꎬ348:136327.[9]HONGJXꎬXIAQFꎬZHOUEBꎬetal..NIRfluorescentprobebasedonamodifiedrhodol ̄dyewithgoodwatersolubilityandlargeStokesshiftformonitoringCOinlivingsystems[J].Talantaꎬ2020ꎬ215:120914.[10]PIERCEMEꎬGRANTSA.DevelopmentofaFRETbasedfiber ̄opticbiosensorforearlydetec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C].ProceedingsofThe26thAnnual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IEEEEngineeringinMedicineandBiologySocietyꎬSanFranciscoꎬ2004:2098 ̄2101.[11]ZHAOJWꎬZHENGYYꎬPANGYYꎬetal..Graphenequantumdotsasfull ̄colorandstimulusresponsivefluorescenceinkforinformationencryption[J].J.ColloidInterfaceSci.ꎬ2020ꎬ579:307 ̄314.[12]LIAOKCꎬHOGEN ̄ESCHTꎬRICHMONDFJꎬetal..Percutaneousfiber ̄opticsensorforchronicglucosemonitoringinvi ̄vo[J].Biosens.Bioelectron.ꎬ2008ꎬ23(10):1458 ̄1465.[13]HEWYꎬLIURQꎬLIAOYHꎬetal..Anew1ꎬ2ꎬ3 ̄triazoleanditsrhodamineBderivativesasafluorescenceprobeformercuryions[J].Anal.Biochem.ꎬ2020ꎬ598:113690.[14]JINCZꎬLIANGFYꎬWANGJQꎬetal..Rationaldesignofcyclometalatediridium(Ⅲ)complexesforthree ̄photonphos ̄phorescencebioimaging[J].Angew.Chem.ꎬ2020ꎬ132(37):16121 ̄16125[15]PENJWEINIRꎬROARKEBꎬALSPAUGHGꎬetal..Singlecell ̄basedfluorescencelifetimeimagingofintracellularoxygen ̄ationandmetabolism[J].RedoxBiol.ꎬ2020ꎬ34:101549 ̄1 ̄25.㊀第10期陈㊀静ꎬ等:基于荧光猝灭效应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1277㊀[16]BENITO ̄PEÑAEꎬVALDÉSMGꎬGLAHN ̄MARTÍNEZBꎬetal..Fluorescencebasedfiberopticandplanarwaveguidebio ̄sensors.Areview[J].Anal.Chim.Actaꎬ2016ꎬ943:17 ̄40.[17]STENKENJA.Introductiontofluorescencesensing[J].J.Am.Chem.Soc.ꎬ2009ꎬ131(30):10791.[18]VALEURBꎬBERBERAN ̄SANTOSMN.MolecularFluorescence: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M].2nded.Weinheim:Wiley ̄VCHꎬ2012.[19]UTZINGERUꎬRICHARDS ̄KORTUMRR.Fiberopticprobesforbiomedicalopticalspectroscopy[J].J.Biomed.Opt.ꎬ2003ꎬ8(1):121 ̄147.[20]SÁNCHEZ ̄ESCOBARSꎬHERNÁNDEZ ̄CORDEROJ.Fiberopticfluorescencetemperaturesensorsusingup ̄conversionfromrare ̄earthpolymercomposites[J].Opt.Lett.ꎬ2019ꎬ44(5):1194 ̄1197.[21]MORADIVꎬAKBARIMꎬWILDP.Afluorescence ̄basedpHsensorwithmicrofluidicmixingandfiberopticdetectionforwiderangepHmeasurements[J].Sens.ActuatorsA:Phys.ꎬ2019ꎬ297:111507.[22]帅彬彬.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机理及其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ꎬ2013.SHUAIBB.ResearchonThePhotonicCrystalFiberBasedPlasmonicSensingMechanismandItsTechnique[D].Wuha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13.(inChinese)[23]LIZYꎬXUYXꎬFANGWꎬetal..Ultra ̄sensitivenanofiberfluorescencedetectioninamicrofluidicchip[J].Sensorsꎬ2015ꎬ15(3):4890 ̄4898.[24]ZHANGZHꎬHUAFꎬLIUTꎬetal..Adouble ̄taperopticalfiber ̄basedradiationwaveotherthanevanescentwaveinall ̄fi ̄berimmunofluorescencebiosensorforquantitativedetectionofEscherichiacoliO157:H7[J].PLoSOneꎬ2014ꎬ9(5):e95429.[25]刘婷.基于荧光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纤生化传感器[D].北京:清华大学ꎬ2014:26 ̄27.LIUT.OpticalFiberBiochemicalSensorBasedonFluorescenceand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a[D].Beijing:Tsing ̄huaUniversityꎬ2014:26 ̄27.(inChinese)[26]邸志刚ꎬ贾春荣ꎬ姚建铨ꎬ等.基于银纳米颗粒的HCPCFSERS传感系统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ꎬ2015ꎬ44(4):1317 ̄1322.DIZGꎬJIACRꎬYAOJQꎬetal..OptimizationonHCPCFSERSsensorbasedonsilvernanoparticles[J].InfraredLaserEng.ꎬ2015ꎬ44(4):1317 ̄1322.(inChinese)[27]CREGANRFꎬMANGANBJꎬKNIGHTJCꎬetal..Single ̄modephotonicbandgapguidanceoflightinair[J].Scienceꎬ1999ꎬ285(5433):1537 ̄1539.[28]CHENHFꎬJIANGQJꎬQIUYQꎬetal..Hollow ̄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basedminiaturizedsensorforthedetectionof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molecules[J].Anal.Chem.ꎬ2019ꎬ91(1):780 ̄784.[29]YUJꎬZHAOXMꎬLIUBHꎬetal..Reductioninlasingthresholdofhollow ̄coremicrostructuredopticalfiberoptofluidiclaserbasedonfluorescenceresonantenergytransfer[J].Opt.FiberTechnol.ꎬ2020ꎬ58:102281.[30]BODOMꎬBALLONISꎬLUMAREEꎬetal..Effectsofsub ̄toxiccadmiumconcentrationsonbonegeneexpressionprogram:resultsofaninvitrostudy[J].Toxicol.Vitroꎬ2010ꎬ24(6):1670 ̄1680.[31]FATTA ̄KASSINOSDꎬKALAVROUZIOTISIKꎬKOUKOULAKISPHꎬetal..Therisksassociatedwithwastewaterreuseandxenobioticsintheagroecologicalenvironment[J].Sci.TotalEnviron.ꎬ2011ꎬ409(19):3555 ̄3563.[32]ZHOUMJꎬGUOJJꎬYANGCX.RatiometricfluorescencesensorforFe3+ionsdetectionbasedonquantumdot ̄dopedhy ̄drogelopticalfiber[J].Sens.ActuatorsB:Chem.ꎬ2018ꎬ264:52 ̄58.[33]ZHAOLXꎬDIFꎬWANGDBꎬetal..Chemiluminescenceofcarbondotsunderstrongalkalinesolutions:anovelinsightin ̄tocarbondotopticalproperties[J].Nanoscaleꎬ2013ꎬ5(7):2655 ̄2658.[34]MURRAYCBꎬNORRISDJꎬBAWENDIMG.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nearlymonodisperseCdE(E=sulfurꎬse ̄leniumꎬtellurium)semiconductornanocrystallites[J].J.Am.Chem.Soc.ꎬ1993ꎬ115(19):8706 ̄8715.[35]LIUYFꎬTANGXSꎬHUANGWꎬetal..Afluorometricopticalfibernanoprobeforcopper(Ⅱ)byusingAgInZnSquantumdots[J].Microchim.Actaꎬ2020ꎬ187(2):146.[36]GONÇALVESHMRꎬDUARTEAJꎬESTEVESDASILVAJCG.OpticalfibersensorforHg(Ⅱ)basedoncarbondots[J].Biosens.Bioelectron.ꎬ2010ꎬ26(4):1302 ̄1306.[37]LIUTꎬWANGWQꎬJIANDꎬetal..Quantitativeremoteandon ̄siteHg2+detectionusingthehandheldsmartphonebased1278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1卷opticalfiberfluorescencesensor(SOFFS)[J].Sens.ActuatorsB:Chem.ꎬ2019ꎬ301:127168.[38]创新.SIM系列痕量爆炸物探测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ꎬ2007(12):31.CHUANGX.SIMseriestraceexplosivedetector[J].Univers.Technol.Prod.ꎬ2007(12):31.(inChinese)[39]CHUFHꎬYANGJJ.Coil ̄shapedplasticopticalfibersensorheadsforfluorescencequenchingbasedTNTsensing[J].Sens.ActuatorsA:Phys.ꎬ2012ꎬ175:43 ̄46.[40]LIUFKꎬCUIMXꎬMAJJꎬetal..Anopticalfibertaperfluorescentprobefordetectionofnitro ̄explosivesbasedontetra ̄phenylethylenewithaggregation ̄inducedemission[J].Opt.FiberTechnol.ꎬ2017ꎬ36:98 ̄104.[41]YANGJCꎬSHENRꎬYANPXꎬetal..Fluorescencesensorforvolatiletraceexplosivesbasedonahollowcorephotoniccrystalfiber[J].Sens.ActuatorsB:Chem.ꎬ2020ꎬ306:127585.[42]DINGLYꎬFANCꎬZHONGYMꎬetal..AsensitiveopticfibersensorbasedonCdSeQDsfluorophorefornitricoxidede ̄tection[J].Sens.ActuatorsB:Chem.ꎬ2013ꎬ185:70 ̄76.[43]邓辉ꎬ王晓英ꎬ肖吉群ꎬ等.基于荧光猝灭的锥尖型光纤氧传感探头[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ꎬ2015(7):14 ̄17.DENGHꎬWANGXYꎬXIAOJQꎬetal..Conicaltaperedtipfiberopticaloxygensensorprobebasedonfluorescencequenching[J].Instrum.Tech.Sens.ꎬ2015(7):14 ̄17.(inChinese)[44]ENDRESS+HAUSER.TechnicalinformationoxymaxCOS61D/COS61[EB/OL].(2018 ̄07 ̄17)[2020 ̄05 ̄29].ht ̄tps://portal.endress.com/wa001/dla/5000543/5894/000/04/TI00387CEN_1312.pdf.[45]ZHAOYTꎬPANGCLꎬWENZꎬetal..Amicrofibertemperaturesensorbasedonfluorescencelifetime[J].Opt.Com ̄mun.ꎬ2018ꎬ426:231 ̄236.[46]ANRITSUMETERCO.ꎬLTD.FiberOpticthermometerFL ̄2000user smanual[EB/OL].(2019 ̄01 ̄21)[2020 ̄05 ̄29].http://www.anritsu ̄meter.com.cn.[47]ANRITSUMETERCO.ꎬLTD.4 ̄channelFiberOpticthermometer AMOTH FL ̄2400user smanual[EB/OL].(2019 ̄01 ̄21)[2020 ̄05 ̄29].http://www.anritsu ̄meter.com.cn.[48]萩原康二ꎬ郝文杰.荧光式光纤温度计[J].传感器技术ꎬ1993(6):56 ̄58.KOJIHꎬHAOWJ.Fluorescentfiberopticthermometer[J].J.Trans.Technol.ꎬ1993(6):56 ̄58.(inChinese)[49]TONXAꎬACHAVꎬBONOMIPꎬetal..Adisposableevanescentwavefiberopticsensorcoatedwithamolecularlyimprin ̄tedpolymerasaselectivefluorescenceprobe[J].Biosens.Bioelectron.ꎬ2015ꎬ64:359 ̄366.[50]ZHUYYꎬCUIMXꎬMAJJꎬetal..Fluorescencedetectionofd ̄asparticacidbasedonthiol ̄enecross ̄linkedmolecularlyimprintedopticalfiberprobe[J].Sens.ActuatorsB:Chem.ꎬ2020ꎬ305:127323.[51]NGUYENTHꎬLINYCꎬCHENCTꎬetal..Fibreopticchloridesensorbasedonfluorescencequenchingofanacridiniumdye[C].ProceedingsofThe2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OpticalFibreSensorsꎬEdinburghꎬ2009:750314 ̄1 ̄5.[52]POLLEYNꎬSINGHSꎬGIRIAꎬetal..UltrafastFRETatfibertips:potentialapplicationsinsensitiveremotesensingofmo ̄lecularinteraction[J].Sens.ActuatorsB:Chem.ꎬ2015ꎬ210:381 ̄388.[53]GUOJJꎬNIUMXꎬYANGCX.Highlyflexibleandstretchableopticalstrainsensingforhumanmotiondetection[J].Op ̄ticaꎬ2017ꎬ4(10):1285 ̄1288.[54]崔红.胆甾修饰OPE衍生物薄膜的创制及其荧光传感性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ꎬ2013:31 ̄37.CUIH.CreationofCholestericModifiedOPEDerivativeFilmandItsFluorescenceSensingPerformance[D].Xi an:ShaanxiNormalUniversityꎬ2013:26 ̄27.(inChinese)[55]李晓峰.稀土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ꎬ2019:17 ̄20.LIXF.PreparationandFluorescencePropertiesofRareEarthDopedCarbonQuantumDots[D].Jinan:UniversityofJi ̄nanꎬ2014:17 ̄20.(inChinese)陈静(1997-)ꎬ女ꎬ重庆人ꎬ硕士研究生ꎬ2015年于重庆邮电大学获得学士学位ꎬ主要从事光纤荧光传感的研究ꎮE ̄mail:m201972458@hust.edu.cn夏历(1976-)ꎬ男ꎬ湖北武汉人ꎬ博士ꎬ教授ꎬ博士研究生导师ꎬ2004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ꎬ主要从事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的研究ꎮE ̄mail:xiali@hust.edu.cn。
PVDF薄膜晶相生长及荧光检测研究
P V D F薄膜晶相生长及荧光检测研究杨兵初左舜贵3鲁振黄文龙周聪华熊健(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410083)摘要用旋转涂覆法制备了PVD F薄膜,研究衬底对α相形成的影响,进而改变退火温度研究α相向β相的转变。
采用XRD 、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薄膜进行表征。
研究发现,采用载玻片作为衬底时,薄膜为非晶态,衬底为掺氟氧化锡和单晶硅时,薄膜获得了较好的α相结晶。
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薄膜中的晶粒尺寸增加。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中α相向β和γ两个极性晶相发生转变。
分析表明,聚合物与衬底表面原子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不利于薄膜的晶化,而极性相的存在使铜酞菁分子荧光发射峰红移。
关键词PVD F α,相β,相,氢键, X RD ,荧光Study on crystal pha s e gro wth an d f l u orescence detect i on of P V D F f il m sY a n g Bi n gc h u Zuo Sh u n gui L u Zhe n H u a n g We n lo n g Zho u C o n gh u a Xio n g J ia n( Sc h ool of Physic s Scie n ce a n d Tec h n olo g y ,Ce n t r al So u t h U n ive r s it y ,Cha n gs ha 410083)Abstract PVD F f il m s wa s p r ep a r ed by spin2co ating. Sub st r at e s’i n f l u ence o nα2p h a s e a n d t h e t r a n sfo r m atio n f ro m αp ha se toβp ha se during diff erent an nealing t reat ment wa s st udied. The t echnique of XRD 、F T IR a nd f l u o rescence sp e c2 t r um wa s u sed to analyze t he sa mp les. It sho wed t hat t h e f il m s wa s amo rp ho us w hen using gla ss a s sub st rates ,a nd t h e fil m s cr y st allized ver y well w h en using tin o x ide d op e d f l u o r ine o r mo n ocr y st alline silico n p iece. The cr y st alline grai n wa s gro w2 ing a s t h e increa s ing of an nealing time a n d t h eα2p h a s e t r a n sfo r m ed toβp h a s e w h en t h e a n nealing t e mp e rat u re increa s ed. It wa s fo un d t hat t he hydro gen b o nd int eractio n bet ween po lymer a nd sub st rates didn’t in f a vo r of samp le s’cr y st allizatio n , red shif t of Cu P c f l u o r e s cence in t h e sa m p le wa s seen beca u se of t h e exi s t ence of po la r it y p h a s e .K ey w ords PVD F α, p h a s e β, p h a s e ,h ydro g en b o n d , X RD ,f l u o r e s cence sp ect r u m聚偏二氟乙烯( PVD F) 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热释电以及电致伸缩性能,在传感器、电容器、红外探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 123 ] 。
量子点荧光薄膜测量实验
量子点荧光薄膜测量实验那这个实验咋做呢?首先啊,咱得有量子点荧光薄膜。
这玩意儿看起来就像一片透明的小薄片,但当你把它放在特定的光下面的时候,哇塞,就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会发出荧光呢。
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实验的时候,那叫一个懵圈。
就像突然闯进了一个外太空的世界,啥都不懂。
我当时就在想,这小小的薄膜能搞出什么大名堂呢?好了,言归正传。
我们要用到的测量仪器,那可都是高科技产品。
比如说光谱仪,这东西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精确地探测出量子点荧光薄膜发射出来的光的各种信息,什么波长啦,强度啦之类的。
我们把量子点荧光薄膜小心翼翼地放到仪器的测量位置上,就像把宝贝放进保险柜一样。
然后启动仪器,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屏幕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据和曲线。
那些曲线就像是一座座小山丘,高低起伏。
这里面有个关键的部分就是校准。
这就好比你要给一把枪校准准星一样重要。
如果校准不好,那测出来的数据可能就完全不对。
也许你会问,怎么校准呢?嘿这可是个技术活。
要根据仪器的说明书一步一步来,一点都不能马虎。
在测量的过程中,有时候数据会突然变得很奇怪,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突然不听话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很头疼,不知道是薄膜本身的问题,还是仪器闹脾气了。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感觉自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后来经过一番排查,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小的设置参数被不小心改了。
哎真是虚惊一场。
这个实验有啥意义呢?我觉得啊,这可关系到很多高科技领域呢。
比如说在显示技术方面,也许以后我们的电视屏幕、手机屏幕就能利用量子点荧光薄膜的特性,变得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
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里面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而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能对微观世界里的量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就好比你本来只认识地球表面,现在通过这个实验,你开始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一样。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又来到这个超有趣的量子点荧光薄膜测量实验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nolayers, SAMs) 等三个方面, 对近年来薄膜荧光 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促进国内相关工 作的开展.
1 物理薄膜荧光传感器
用于制备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物理方法主要有高 分 子 包 埋 、溶 胶-凝 胶 (sol-gel) 包 埋 、Langmuir-Blod- gett(LB)膜以及层层组装(layer-by-layer, LBL)等方法. 1.1 高分子包埋法
274 [Review]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 -Chim. Sin., 2007, 23(2): 274- 284
February www.whxb.pku.edu.cn
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高莉宁 吕凤婷 胡 静 房 喻*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大分子科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2)
276
Acta Phys. -Chim. Sin., 2007
Vol.23
图 2 Ca r b oxy SNAR F -1 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结构(上) 以及在不同 p H 时薄膜的荧光光谱(下)[18]
F ig.2 Ch em ical st r u ct u r es of car b oxy SNAR F -1 in its protonated and deprotonated forms (up), and its flu or e sce n ce sp e ct r a m e a su r e d a t d iffe r e n t p H (d own)[18]
Ab st r act : Recent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fluores cent film sensors was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e film sensors, which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physical method, chemical method, and method based on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 technique. Furthermore,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envisaged.
Key Wor d s: Fluorescence; Film sensor;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荧光传感器以灵敏度高, 可采集信号丰富及使 用方便等优点倍受人们关注, 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 展[1]. 荧光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 即在溶液中使用的 均相荧光传感器和易于重复使用且能进行气相传感 的薄膜荧光传感器. 均相荧光传感器因灵敏度高, 选 择性好, 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阴离子和中性分子[1], 特别是生物分子的检测和识别中[2]. 然而, 均相荧光 传感器所固有的易于污染待测体系, 只能一次性使 用等缺点, 也限制了其应用. 如将均相荧光传感器固 定于基质表面制备成薄膜荧光传感器则基本可以克 服上述缺点, 实现传感器的重复使用, 减少污染. 因 此, 近年来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特别 关注.
sol-gel 技术主要用来制备均匀的金属氧化物粉
图 1 d p p e -P t 2P 的结构[8] F ig.1 Ch e m ica l st r u ct u r e of d p p e -P t 2P [8]
体, 其基本原理是, 易水解的前驱体(如硅烷化试剂、 金属醇盐等)在某种溶剂(水或有机溶剂)中与水发生 反应, 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制得溶胶, 进一步缩聚得 到凝胶, 再通过加热除去有机物得到金属氧化物粉 体. 利用这一技术制备薄膜荧光传感器, 则是将荧光 传感元素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前驱体中形成预聚液, 再 通 过 浸 渍 提 拉 、旋 涂 、喷 涂 、刷 涂 或 流 延 等 方 法 将 形成的溶胶转移到固体基质表面, 缩聚形成凝胶, 经 过一定的热处理除去有机溶剂, 即可得到 sol-gel 薄 膜荧光传感器.
高分子包埋法是将传感元素分子按一定比例掺 杂在易于成膜的高分子(如壳聚糖、聚乙 烯 醇 等)溶 液中, 然后通过旋涂或流延在固体基质表面成膜, 得 到高分子包埋的复合膜.
本实验室以戊二醛交联壳聚糖(chitosan, CS)膜 为载体, 芘为介质极性探针, 制备了一种对醇-水混
Received: July 27, 2006; Revised: September 18, 2006.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yfang@snnu.edu.cn; Tel: +8629-85310081; Fax: +8629-853100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3039, 20543002), 教育部重大项目(306015)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718001)资助项目
旋 涂 得 到 sol-gel 膜. 然 后 将 此 薄 膜 通 过 溶 剂 抽 提, 除去多余的 DMB, 得到包含手性区域的 凝 胶 薄 膜. 该薄膜对不同手性分子结合能力不同, 据此实现了 对手性分子的识别.
Seliskar 等[21]将 一 种 聚 电 解 质 溶 胶 旋 涂 于 基 片 表面作为基础, 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 8-羟基-1, 3, 6- 三芘磺酸钠固定于其上, 得到了一种响应快、寿命长 的 pH 传感薄膜. Graham 等人[22]将分子印迹技术与 sol-gel 技 术 相 结 合, 以 极 性 敏 感 荧 光 物 种 NBD(7- nitrobenz-2-oxa-1,3-diazole)为探针, 制备了对农药 DDT 及其类似物响应良好的传感薄膜. 该薄膜工作 的原理是, NBD 的荧光量子产率强烈依赖于介质极 性, 极性小, 荧光量子产率高, 反之, 荧光量子产率 低. 实验表明, DDT 的存在会大大降低 NBD 的微环 境极性, 因而使薄膜荧光急剧增强. 1.3 LBL 膜和 LB 膜
Higgins 等[18]将 pH 敏感的染 料 SNARF-1(结 构 参见图2)包埋于sol-gel膜中, 利用SNARF-1质子化和 去质子化时的发射位置不同 (分别为580 nm和 64பைடு நூலகம் nm), 可以确定薄膜的局部酸度(图 2 给出了不同 pH 值时该膜的荧光光谱). 类似地, Hupp 等[19]将乙醇脱 氢酶(ADH)和烟酰胺 腺 嘌 呤 二 核 苷 酸(NADH)共 同 包埋于 sol-gel 膜中, 利用 NADH 和NAD+的荧光发 射强度不同, 实现了对水、有机溶剂和气相中短链醇 和醛的检测.
在 sol-gel 形成中引入具有手性的化合物, 这样 得 到 的 薄 膜 可 以 识 别 手 性 化 合 物 . 例 如 , Fireman- Shoresh 等[20]将 具 有 两 个 手 性 中 心 的 阳 离 子 型 表 面 活 性 剂DMB( 结 构 参 见 图 3) 包 埋 于 混 合 硅 烷 溶 胶 中 ,
以高分子包埋法制备的薄膜荧光传感器在气相 氧和溶解氧检测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 例如, Kostov 等人[8]利用 dppe-Pt2P(图 1)的荧光各向异性对氧气 敏感的性质, 将其物理包埋于塑性高分子膜中, 制备 了用于气相氧测定的薄膜荧光传感器. 类似地, 将铂 或钌的卟啉络合物包埋于聚苯乙烯或其它共聚物 膜[9]中, 利 用 氧 气 对 卟 啉 铂 荧 光 的 动 态 猝 灭, 也 可 以实现对氧气的传感. 以聚砜包埋 Ru(dpp)3Cl2 所得 到的薄膜可用于测定细胞耗氧量 . [10] 值得一提的是, Schoenfisch 等[11]以 芘-苝作 为 能 量 给 体-受 体 对 , 将 其按照一定比例包埋于硅橡胶膜中, 得到生物相容 性氧气传感薄膜.
!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No.2
高莉宁等: 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275
合溶剂极性敏感的传感薄膜[3], 利用该膜可以检测水 溶 液 中 十 二 烷 基 硫 酸 钠 (SDS) 和 十 二 烷 基 磺 酸 钠 (SLS)胶束的形成. Mishra 等[4]将富电子的苯并[k]荧 蒽(BkF)物理包埋于戊二醛交联的聚乙烯醇膜中, 利 用硝基芳烃类化合物(NACs)缺电子的特性, 得到了 NACs 传感薄膜. 实验表明, 其它有机小分子不干扰 该膜对 NACs 的响应. Misra 等[5]将供体-受体对吖啶 黄和罗丹明 6G 包埋于 Nafion○R 中, 得到了一种对溶 液 pH 敏感的薄膜荧光传感器. 以类 似 的 方 法 人 们 还得到了对 Fe3+[6]和湿度[7]敏感的薄膜荧光传感器.
摘要: 按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从物理薄膜、化学薄膜和自组装单层膜等三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薄膜荧 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荧光; 薄膜传感器; 自组装单层膜 中图分类号: O647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Fluorescent Film Sensors
陈 曦 等[12]利 用 sol-gel 技 术 包 埋 荧 光 物 种 铝-桑 色素, 制备了对水体中 PO34- 离子有较好响应的光纤 光化学传感薄膜. 当把该传感膜浸于含有 PO34- 离子 的水溶液时, PO34- 离 子 在 膜 表 面 逐 渐 富 集 并 与 桑 色 素发生对 Al3+离子的 竞 争 络 合, 竞 争 结 果 为 PO34- 离 子夺取铝-桑色素中的 Al3+离子, 导致桑色素分子的 刚性减弱而发生荧光猝灭. 此外, 他们还利用甲基硅 氧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共聚前驱体, 制备了 五种改性的包埋有不同钌配合物的 sol-gel 薄膜, 系 统研究了配体、溶剂等对薄膜荧光行为和薄膜对氧 气传感行为的影响[13]. 类似地, Jorge等[14]以钌配合物 作为传感元素得到的sol-gel薄 膜, 可 以 同 时 用 于 气 相氧和溶解氧的测定. 沈家 骢 等[15]以 甲 基 丙 烯 酸 丙 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 制备了包埋有 Ru(bpy)23+ 染料的 sol-gel 薄膜, 研究了此种薄膜对气态氧气的 传 感 性 质. Brennan 等[16]将 色 氨 酸 包 埋 于 sol-gel 膜 中, 研究了各种荷电猝灭剂对色氨酸荧光发射强度、 荧光寿命和荧光各向异性的影响. Dunbar 等[17]还系 统研究了含 芘 sol-gel 薄 膜 对 氧 气 传 感 性 能 的 时 间 依赖性, 结果发现, 薄膜传感性能随时间显著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