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能力目标: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学难点: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和材料)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1984年在中印边境地区原始丛林留影;右图为儿子何宇恒2016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

父亲何力1983年入伍进藏,在位于中印边境的解放军某团三连当兵3年。

何宇恒2014年研究生毕业入警进藏,在边境一线工作。

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有这么一群“父子兵”:数十年前父辈们远离亲人,翻山越岭来到西藏守卫边疆,他们渐渐老去,相继离开了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如今,他们年轻的孩子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1.思考:“接力棒”指的是什么?一个接着一个进行得以的意思。

2.“父子兵”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他们的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活动一:随手拍有讲究(展示材料)有调研报告显示,网络泄密站泄密事件宗师的七成以上。

某西方国家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来自中国军迷发布的网络消息。

一些从事互联网情报搜集的人主要从网山论坛、聊天室等公开发布的信息中搜集情报。

如果要搜集空军情报,只需要发出“有谁知道我国空军现状”的帖子,就引来大量网友跟帖。

威力引诱军迷更加开放,有的情报搜集者故意说自己不懂空军,在网友的回应中,窃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应该从以上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提示:生活中我们要有爱国之情,要有危机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国家利益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不清,容易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缺乏为国家利益奋斗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引出国家利益至上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事件吗?师:2020年7月21日,美方突然单方面要求中方关闭休斯敦总领馆,并撤离所有人员。

师:你知道我国又是如何做出回应的吗?图片:思考: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言行是在维护什么?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1-94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1、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思想上)2、如何捍卫国家利益?(行动上)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吗?师:同学们,你们又认识他吗?你知道他的生平吗?谁能介绍一下?得出:问题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思想上)①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P91拓展:为什么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

思考:这种打着“爱国”旗号实施各类打砸、焚烧、围堵等暴力行为的方式是爱国吗?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来爱国?得出: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珍惜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P93小结: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思想上)P91-93二.捍卫国家利益你对孟晚舟“引渡案””知悉多少,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材料:面对此次“引渡案”的败诉,任正非显示也如同一位老年人一般无奈。

即使是在面对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一向刚毅果断的任正非老先生都露出了一丝颓势,称“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我的女儿孟晚舟了,我也做好了此生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绝不以牺牲国家利益的条件来换取女儿的自由。

思考:作为父亲,“我也做好了此生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绝不以牺牲国家利益的条件来换取女儿的自由”。

这体现了任正非怎样的情怀?这告诉我们如何捍卫国家利益?材料:美国于2018年7月6日,对进入美国市场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目标】1.懂得国家利益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知道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学会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通过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明白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做法,能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为了国家利益,有时甚至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3.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培养理性、务实、文明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难点: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是学什么的?(你们在这门课里学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的课程,简单来说就是立德树人。

要求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向他人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教材内容解析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捍卫国家利益:怎样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三、讲授新课问题探究一: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1、请用最简短的语言讲述一个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事迹。

(小组交流)思考: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2、了解有关国家利益至上的名言警句。

思考:这些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总结归纳(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3、案例分析一名军事发烧友在成都某军用机场附近用手机拍下一张军机照片,随手发到互联网上。

这位发烧友做梦也没想到,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个投入巨资也没有挖到的军事机密——正在试验中的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

有媒体评论称:这名发烧友“随手一拍胜过了美国一年耗资800亿美元的情报业”。

回答:(1)这名军事发烧友的做法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小组交流)(2)从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总结归纳(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理解国家利益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解释国家利益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国家利益的含义:解释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c. 讨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探讨国家利益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的理解。

第二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释如何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兼顾国家利益。

2.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相互依存性。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案例,讨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理解。

第三章:国家利益的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解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3.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

b. 讲解国家利益维护的方法:解释如何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案例,讨论如何采取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维护的理解。

第四章: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

4.2 教学内容:介绍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解释个人如何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4.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

b. 讲解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解释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容易受到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诱惑,忽视国家利益。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主义情操。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进而引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

案例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现代社会的典型事例。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何谓“国家利益”及其重要性。

2.掌握如何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3.培养学生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4.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和实践。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什么是国家利益1.学习目标:明确国家利益的含义和重要性。

2.学习内容:–讨论:你对“国家利益”这个词语的理解是什么?–导入教材知识:“国家利益”是指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而需要维护和捍卫的各项利益。

–辨析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区别和联系。

–某些情况下,如果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应该如何处理?3.学习方法:讨论、分组辩论、案例分析。

4.课堂作业:背诵国家利益定义。

第二课时:如何维护国家利益1.学习目标:清晰掌握如何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2.学习内容:–导入教材知识: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和实践。

–讲解国家利益至上可以体现为四个方面: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弘扬文化传统、落实人民利益。

–以案例为例讲解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学生分组讨论: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和组织能否不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行事。

3.学习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

4.课堂作业:写一份短文,阐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国家利益与个人或组织利益冲突情况的处理1.学习目标:清晰掌握国家利益与个人或组织利益冲突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2.学习内容:–导入教材知识:什么是利益冲突、常见的利益冲突形式和原因。

–以案例为例反复讲解如何正确处理利益冲突,如处理房地产项目问题时比较常见的取舍问题。

–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分析和处理利益冲突的问题。

3.学习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辩论、讲授。

4.课堂作业: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设计一种解决学校安全问题的方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明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取舍。

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行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帮助学生树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和行为表现。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些有关国家利益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如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国家荣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并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出国家利益的话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强调国家利益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利益。

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如国家安全事件的影响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国家安全对国家利益有何影响?”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教师讲解】阐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同时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合法的个人利益。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参与小组讨论。

讨论话题如:“你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年级:高中教学科目:政治、历史、公民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意义,明确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2. 掌握国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影响;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4. 培养学生尊重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荣誉和民族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利益对个人、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2. 知识讲解:讲解国家利益的概念、内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 案例分析:提供一系列国家利益冲突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各方利益的不同,探讨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4. 小组讨论: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国家利益与个人、家庭、社会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情景,体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6. 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工具,了解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态度和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观念和行为;7.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深刻理解;8. 展示交流: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和分享观点,加深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认识。

教学评估方法:1. 学生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论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2.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学生心理测评报告: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态度和意识的改变;4. 学生展示与交流:评估学生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国家重要机构或者国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对国家利益的实际感受和认识;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的意识和能力;3. 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定期进行交流和指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 教材分析《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为什么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应如何服从国家利益还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利益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提问:“什么是国家利益?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例如,可以讲述一些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或者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如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如何处理等。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进一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理解在革命和平时期,有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初一滴血。
感悟英雄的情怀,建立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理解 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求放弃个人利益,乃至要献出本人的生命。
理解我们要一直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加强先生的国防认识,做到培养先生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利益至上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11月18日,中国U20国家青年选拔队在德国开始了第一场比赛,比赛只进行了20分钟,中国队的刘越受伤离场,然后一切的球员都离开了场地,裁判员也离开了场地。为甚么?由于现场有人举起了带有政治倾向的旗帜,中国队向赛会组委会表示了抗议:“如果旗帜不离开比赛场地,他们将拒绝比赛。”
考虑:你如何看待中国队“罢赛”的行为?
2、钱伟长的故事给了你甚么启示?
播放视频《致敬每一位为中华民族存亡而壮烈牺牲的中国军人》
考虑:看了视频你有甚么感悟?
小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保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保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触及政治、经济、文明、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明利益等。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分歧的及其重要性,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重点
正确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难点
正确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我的祖国》,导入新课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国家利益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1.2 主体内容:讲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包括国家的安全、稳定、发展等方面,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1.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国内外案例,让学生看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

1.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利益的理解,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第二章:认识国家利益的体现2.1 导入:讲解国家利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2.2 主体内容:讲解国家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体现,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利益。

2.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国家利益体现案例,让学生看到国家利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利益体现的认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国家利益。

第三章: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3.1 导入:讲解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3.2 主体内容:讲解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内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发展、和平发展等方面,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具体要求。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坚持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重要性。

3.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认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第四章:培养国家利益意识4.1 导入:讲解国家利益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国家利益意识。

4.2 主体内容:讲解如何培养国家利益意识,包括提高自我意识、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国家认同等方面,让学生明白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具体方法。

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利益意识的认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国家利益意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明确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3.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全面发展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利益的概念、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准备实践活动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引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优秀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优秀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关系。

(3)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做法。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树立起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3)明白捍卫国家利益的一些具体做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2)通过学习,初步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爱国的紧迫性。

(3)通过学习能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爱国要理性、务实。

(4)通过学习,树立大局观念,有自觉做到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意识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意识。

(2)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二者关系。

2.难点:(1)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在央视最后一次演讲视频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这首军歌唱出了兵哥哥们的心声,唱出了军人的使命和职责。

军人们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维护的就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它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那么我们该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故事拓展:南宋年间,金兵南侵,朝廷腐败,岳飞、辛弃疾率兵抗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正剧。

晚清时期,当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外国列强争相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的紧急关头,魏源、林则徐、严复等率先觉醒,主张“睁眼看世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害避趋之”,试图变革维新;谭嗣同在“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希望以死唤醒国人;抗日战争时期有著名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解放战争中有董存瑞,抗美援朝中有黄继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更是层出不穷,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他们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国家利益的定义和内涵,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的含义、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

1.4 教学活动:1.4.1 讲解国家利益的定义和内涵。

1.4.2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

1.4.3 讨论评价国家利益的标准。

第二章: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2.1 导入:通过讲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4 教学活动:2.4.1 讲解国家利益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2.4.2 分析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紧迫性。

2.4.3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

第三章: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3.1 导入:通过讲解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及其内涵。

3.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3.4 教学活动:3.4.1 讲解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及其内涵。

3.4.2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意义。

3.4.3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第四章: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与途径4.1 导入:通过讲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了解如何为国家利益作出贡献。

4.2 教学内容:介绍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与途径。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

4.4 教学活动:4.4.1 讲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与途径。

4.4.2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为国家利益作出贡献。

4.4.3 讨论如何将维护国家利益融入日常生活。

第五章:培养国家利益意识5.1 导入:通过讲解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是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国家利益。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他们可能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他们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理解。

但同时,他们也正处于青春期,个人意识强烈,容易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义。

2.难点: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个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有哪些人和事在默默付出?他们的付出对国家和个人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的。

让学生讨论:他们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他们的选择对国家和个人有何影响?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
喘息的机会,一批又一批的人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就以“从黄旭华的核潜艇之梦中谈对国家利益的坚持”主题,化身新闻小编,写一遍报道宣传稿。

标题:
正文:
第一段(引言)
第二段(详细内容)
第三段(影响意义)
结尾段(对我的启示)
成果集成:(这是课堂小结的策略)
4.题 3 图中的“病人”病在没有认识到
( )
A.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区别
B.为了个人利益,有时要放弃国家和集体利益
C.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不一致
D.国家利益至上,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5.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院士,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

惟图国强,不图己荣,他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向国家交出最好的答卷!俞鸿儒院士的事迹启示我们 ( )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坚持国家利益必须要牺牲个人利益
C.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D.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国家是否有贡献
二、能力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

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
注明:教学过程、环节,请各学校自我规定,深度学习不提倡“环节”模式化,因此,不提供固化的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中学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从思想和行动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如何
真正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捍卫国家利益
难点:捍卫国家利益
四、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块一:榜样情怀
观看视频,谈感受,导入新课
(二)共同探究体验感悟
活动一:续谈感受
生自主思考,回答。

师追问:母亲为什么泪流满面?为什么又觉得自豪呢?为什么召集子女、子孙,要理解、谅解呢?
师小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信念是对国家利益至上的最好诠释。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活动二:教师故事
黄老引入,师讲述自身故事。

展示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条。

师小结: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三:责任使命
展示钓鱼岛事例
生合作探究:请对以上行为进行评析,并就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生互动
师小结:树立理性爱国的意识,学会理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板块二:榜样声音
活动四:榜样故事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自主思考,回答
师生互动小结: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像黄旭华这样,在和平发展时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无私奉献的有许许多多,甚至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塞罕坝建设者:牢记嘱托,不忘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黄大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夏明翰: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闻一多: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同学们,像黄旭华、黄大年这样,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还有哪些优秀的中华儿女?
生自主思考、回答
师小结: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利益放弃了个人利益,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板块三:榜样力量
活动五:缉毒英雄—贾巴伍各
播放视频
看得出来,同学们很受感动,你被(哪个细节)什么感动了?
生回答
师生互动小结: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齐读快板
四、构思征文,情感升华
青年大学习“青春遇到新时代”为主题的征稿通知,如果选择第十个主题“中国因我而美丽”,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你会用本节课哪些观点作论点来写这篇小论文?
生自主思考、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