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第五部分

渧
动词。液体滴下来,一滴一滴~下来。
<tiq\>
擿
“~肉”,动词,相当于“掐肉”。
<tiq\>
扚
基本同上。
<toq\>
沰
量词。相当“滴”,一~水。
<toq\>
厾
动词。相当“扔”。
<tzagn\>
目长
~望,也作“张望”。
<tze\>
劗
动词。相当于“剁”。
俗作“斩”。
<tze\>
劖
同上。又可作“算刂”。
走勼
指:长条状物体卷曲。如:脚~起仔。
<hoe\>
呴
~势煞,形容怀怒欲发。
<hoe\>
伛
~背,意为:驼背。
或音:〈oe\〉。
<hoq\>
淴
“~浴”,动词,相当“洗澡”。
<i\>
厌
皮
疮痂,一层~。
<i->
躽
动词。悄悄地走,伊~进来。
<i->
偃
动词。比长短,~尺寸。
或者是“贝”字旁。
<iq\>
擪
拿水~~干,意为:带有按动作的吸。
<ze/>
灒
动词。相当于“溅”,也可作“溅”。
<zoq/>
鑿
言
(“鑿”换成“言”字底。)动词。~一句,奚落。
<ign->
洇
动词。相当于“渗透”。水~出来。
<ign->
瀴
形容词。相当“冷”。
冰冰~。
文读和白读例子

文读和白读例子
文读和白读是语言学中的术语,指的是一个字在方言中有两种不同的读音。
文读通常是较为书面化、接近普通话的读音,而白读则是方言中更为土气、口语化的读音。
以下是一些文读和白读的例子:
1.在粤语中,“街”的文读是gāi,而白读是gaai。
2.在客家话中,“人”的文读是rén,而白读是nín。
3.在吴语中,“水”的文读是shuǐ,而白读是sé。
这些例子中,文读和白读的发音有明显的差异。
在方言中,文读和白读的使用往往取决于语境和用词习惯。
一些词语在日常口语中更常用白读,而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中则更常使用文读。
需要注意的是,文读和白读并不是所有方言中都存在的现象,也不是所有字都有文读和白读的差异。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读和白读的发音和使用也可能发生变化。
拼音声母d苏州话吴语拼音

拼音声母d苏州话吴语拼音
d 国际音标为[d]
类似于英语音标中的[d],是个浊音,比起普通话拼音中的d,在发音时会明显感觉到喉咙的震动。
对应普通话中大量以t和d为声母的字:
特deq8,抬 de2,头deu2,蝶diq8,电die6
▲一到清明,老苏州就要念青团子哉。
苏州个青团子是用浆麦草汁做个糯米团子,一般是豆沙馅葛,讲究一点个人家还会放一块糖猪油。
青团子煮=烧熟仔生青碧绿,猪油烊勒馅里,一口咬下去满口清香,甜而弗腻。
▷听上面的录音,找出下列每组中声母为d的字:
1. 台盆 [ ]
2. 调头 [ ]
3. 断桥 [ ]
4. 桃爿 [ ]
5. 图片 [ ]
6. 电脑 [ ]
答案下期公布
△ 上期答案:
1. 店堂 [ 店 ]
2. 元旦 [ 旦 ]
3. 单位 [ 单 ]
4. 菜刀 [ 刀 ]
5. 皇帝 [ 帝 ]
6. 长短 [ 短 ]
▷更多教程及练习请见:
1. 沪江CC课堂:搜索苏州话系列课程
听课指南点此:
2. 语音练习:
喜马拉雅搜索苏州话拼音教程,或扫码收听
3. 习题:登录磨题帮搜索苏州话拼音
文 | 予安
版 | 予安。
苏州方言同音字表

苏州方言是一种非常独特且历史悠久的语言,其语音系统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苏州方言中的同音字,但请注意,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苏州方言的发音差异很大,有些字的发音可能因地区、口音、语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苏州方言中的同音字示例:姑苏话:苏州方言的一种,以下同音字以姑苏话为例。
1.波(bō)和玻(bō):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bō。
2.包(bāo)和袍(bāo):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bāo。
3.刀(dāo)和刁(dāo):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dāo。
4.歌(gē)和柯(gē):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gē。
吴语:苏州方言属于吴语区,以下同音字以吴语为例。
1.杯(bēi)和背(bēi):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bēi。
2.头(tóu)和偷(tóu):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tóu。
3.茶(chá)和查(chá):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chá。
4.道(dào)和到(dào):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dào。
其他方言:以下同音字以其他方言为例。
1.夫(fū)和扶(fū):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fū。
2.翁(wēng)和嗡(wēng):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成 wēng。
3.皮(pí)和披(pī):两个字的发音相似,但略有差异。
皮读成 pí,披读成 pī。
4.知(zhī)和枝(zhī):两个字的发音相似,但略有差异。
知读成 zh ī,枝读成 zhī的变体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同音字示例,实际上苏州方言中的同音字还有很多,而且有些字的发音可能因地区、口音、语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苏州方言时,最好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正确的发音。
湖州吴语书面语常用字

ha í(全 hai-1-8) haí
a.语气助词。渠做起来蛮入调啊。 她做起很适合
啊。
ā(全 a-0-1)
b.同“也”。例:吾啊去。我也去。 量词,点。例:渠再高啲么架型特。 他再高点就
帅气了。
di (全 di-4-0) huā(全 hua-1-8) huā
虚词,表进行、存在或延续,同苏沪吴语 “嘞 嗨”,杭绍吴语“唻咚”.例:实尔吪做唦噢?你
怎么,怎么样,亦可写“哪吤”。例:哪哼办嘢 , 钞票落掉脱特么?怎么办,钱掉了啊? 所以,句式为 “(因为)…(之故) ,噶咾...”。 例:喏,铁吤壮之故,噶咾条衣裳渠一啲啊着 勿着。因为他实在太胖了,所以这件衣服他一点都穿不
着。
嘚嘶
teq sy (得四)
接于形容词之后,极言程度之大。略同粤语“得 滞”。 例 : (粤)佢精得滞。他精明过头了! (吴)渠 精嘚嘶。他精明得很。 (含不屑不满之意)
在那干嘛?
张老师坐起吪。张老师正坐着。
语气助词,同“呀”,但声旁“野 ya”显然比声 旁“牙 nga”更合适。 同“上”,据考证为“上”的音变。例:只 MP3 摆起啦写字枱啷。那 MP3 放在书桌上。 a. “会 ~”,会。例:吾是弗会嘚吤嘅。我可不
会这样。
yě(全 ye-3-3) lang (全 lang-1-1)
dē(全 de-0-7) sī (全 si-0-7)
注:
打字法(全拼)一栏,如
啲
ti
量词,点。例:渠再高啲么架型特。 他再高点就
帅气了。
di (全 di-4-0)
di(全 di-4-7)。“di”即对应汉字“啲”的普通话拼音。 “(4-7)”指使用全拼输入法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一、概述汉语方言是指汉族人所使用的不同地区口音和语言的总称,根据声调的不同,可以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声调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改变词的意义。
不同的方言区域有着不同的声调系统,下面是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二、普通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入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三、粤语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高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高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低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低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四、四川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五、湖南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六、福建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七、总结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方言之间的声调差异。
普通话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全)

普通话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全)的变化普通话中的词尾变化比较规范,而方言中的词尾变化则比较灵活。
例如,普通话中“小狗”变成复数形式“小狗们”,而方言中则可能是“小狗仔”或“小狗儿”。
在选择题中,正确答案是“小狗们”,而“小狗仔”或“小狗儿”为方言说法。
二、动词的使用普通话中的动词使用比较规范,而方言中则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用法。
例如,普通话中“吃饭”是动词,“饭”是名词,而有些方言中则可能是“食饭”作为动词,“饭”作为宾语。
在选择题中,正确答案是“吃饭”,而“食饭”为方言说法。
三、语序的不同普通话中的语序比较固定,而方言中则可能存在一些灵活的语序。
例如,普通话中“我爱你”是主谓宾的语序,而有些方言中则可能是“我你爱”或“你我爱”。
在选择题中,正确答案是“我爱你”,而“我你爱”或“你我爱”为方言说法。
四、助词的使用普通话中的助词使用比较规范,而方言中则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用法。
例如,普通话中“了”是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而有些方言中则可能是“啦”或“嘞”。
在选择题中,正确答案是“了”,而“啦”或“嘞”为方言说法。
总之,在普通话教学和训练中,应该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尤其是语音和语法方面的差异。
只有正确把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
但是这些词尾在普通话和方言中的使用有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在江苏方言中也经常使用“虾子”,而普通话中则只说“虾”。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中大都说成“袜”或“洋袜”,而吴方言中的“鼻子”则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例如,在江淮方言中,“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
上海话学习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1, 本篇中“<x>”用在古“日”母的文读上,读音和“<z>”一致。
2, 本篇中凡“<dz>”类,主要是古“澄、床(崇)、从、神(船)”母字,浙北方言及旧上海话中相当“[dz]”,苏南方言及现上海话中相当“<z>[z]”。
(“澄、床、神”母,古为塞擦音,普通话中部分归入塞音声母(sh),相反部分古塞音声母“禅”母归入塞擦音声母(ch)。
)3,本篇尖团音是分开的,即“<tz ,tc ,s ,z>”声母的启齿呼、撮口呼(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实际读音相当“<c ,ch ,sc ,j>”。
4,本篇标为“<j>”声母者,是古“匣<rh>[ſn ]”的齐、嘬部分,吴语原来读为“<y>[j ſn ]”声母;现受普通话影响向“<j>[ʒ]”发展。
(字母“j ”在德语中读为“[j]”)但是有部分字读音相对固定,所以人标为“<y>”声母,如“现”等。
5,本篇标为“<dz>”声母的齐、嘬(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部分,因苏南方言“[dz]、[z]”不分,故原上海话读音相当“[zi]→[ʒi]<j>”;现受普通话和浙北方言影响向“<dj>[d ʒ ]”发展。
6,上海话中“<ioq>和<uq>”韵可以相互转读,本篇按照苏州话分开。
7,上海话中“<iogn>和<ugn>”韵部分字,可以相互转读。
本文中按照普通话归属于“(iong)和(un)”分开。
8,上海话“<tz ,tc ,dz ,s ,z ,l>”行声母本来不分“开口呼”和“合口呼”(“双、桑”同音<sagn>);受普通话影响,“合口呼”以一种文读形式出现(“双”读为<swagn>),这有利于减少同音字。
吴语声母韵母表

吴语声母韵母表吴语是汉藏语系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作为中国的一种方言,吴语拥有自己独特的音韵系统。
其中,声母和韵母是吴语中最基本的音节单元。
本文将介绍吴语的声母和韵母,并编制了相应的声母韵母表。
吴语的声母吴语中的声母共有21个,分别为[b], [p], [m], [f], [d], [t], [n], [l], [g], [k], [ŋ], [x], [z], [c], [s], [j], [h], [ʔ], [w], [ɥ]和[r]。
下面将对这些声母进行详细介绍:1.[b]:双唇塞音,与普通话中的“b”发音相近,如“包”。
2.[p]:声音爆破,与普通话中的“p”发音相近,如“破”。
3.[m]:鼻音,与普通话中的“m”发音相近,如“妈”。
4.[f]:摩擦音,与普通话中的“f”发音相近,如“发”。
5.[d]:齿喉塞音,与普通话中的“d”发音相近,如“大”。
6.[t]:齿龈塞音,与普通话中的“t”发音相近,如“塔”。
7.[n]:鼻音,与普通话中的“n”发音相近,如“你”。
8.[l]:齿龈边音,与普通话中的“l”发音相近,如“来”。
9.[g]:梗音,与普通话中的“g”发音相近,如“狗”。
10.[k]:擦音,与普通话中的“k”发音相近,如“口”。
11.[ŋ]:鼻音,与普通话中的“ng”发音相近,如“嗯”。
12.[x]:擦音,与普通话中的“x”发音相近,如“下”。
13.[z]:齿龈塞音,与普通话中的“z”发音相近,如“杂”。
14.[c]:齿龈塞音,与普通话中的“c”发音相近,如“草”。
15.[s]:齿龈擦音,与普通话中的“s”发音相近,如“苏”。
16.[j]:齿龈边音,与普通话中的“j”发音相近,如“叫”。
17.[h]:擦音,与普通话中的“h”发音相近,如“好”。
18.[ʔ]:闭喉音,无普通话中的对应发音。
19.[w]:双唇塞音,与普通话中的“w”发音相近,如“我”。
20.[ɥ]:双唇前音,无普通话中的对应发音。
吴语(一)——精选推荐

吴语(⼀)序号吴语(普通话拟⾳)释义001 脚馒头(夹末得哎)膝盖002 脚接头(夹即得哎)脚趾头003 脚接客(夹即卡)脚指甲004 脚往头(夹王得哎)脚边上005 脚脚头(夹夹得哎)最后剩下的006 夹拉车(嘎拉促)腋窝007 结格啰哆(结格⽼⼑)零零碎碎008 贼⼦格弄东(⾊耔格弄东)全部009 夯不郎当(夯钵郎当)全部010 贼⾻牵牵(⾊⾻起也起也)动来动去011 眼斑所(矮杯搜)就是嘛012 眼架眼事(爱沟爱丝)碍事013 瞎七搭⼋(哈切搭剥)瞎说014 价钿举(嘎第巨)价格贵015 作热(作孽)可怜016 来刹勿及(雷飒弗结)急匆匆017 像刹有加事(像刹鱼嘎丝)煞有介事018 撞撞亮(桑桑亮)很亮019 ⼏花铜钿(⼏霍董地)多少钱020 阿好(阿亥)好不好021 推危⼀点(太危业滴)差⼀点022 推悲(太杯)差023 坐脱歇(扫特歇)坐⼀会⼉024 ⽴脱歇(列特歇)站⼀会⼉025 不我(钵饿污)给我026 不俚(钵离)给他(她)027 跌跟⽃(滴跟得欧)摔跤028 要紧弗刹耶紧勿飒)急忙029 啥⾠光(洒森光)什么时候030 吃饱⼦姆啥做(切⽩⼦姆洒揍)吃饱了没事做031 姆亲头(⽏次英得哎)不孝032 拎勿亲(拎弗次英)搞不清033 七⽋(切七)不靠谱034 七弗⽼三牵(切佛来赛七)离谱035 登样(登洋)好看036 热混(孽昏)混数037 看见⼦阿柴⽓(哭机资阿洒⽓)看见了就来⽓038 你勒海窝空哇(腻勒⿊屋控哇)你在瞎忙039 窝屎督烂泥(屋丝多垒尼)什么都做得出来040 窝拉弗出(屋落弗册)难以启齿。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第三部分

L(la-)垃:<la/>。
拉:<qla\>。
啦:<qla\>。
邋:<laq/>。
(la/)拉:<la/>。
剌:<laq/>。
(la\/)喇:<la/>。
(la\)辣:<laq/>。
剌:<laq/>。
癞:<laq/>。
落:<loq/>。
腊:<laq/>。
蜡:<laq/>。
镴:<laq/>。
(la·)啦:<qlaq\>。
(lai/)来:<le/>。
莱:<le/>。
(lai\)赖:<la/>。
癞:<la/>。
濑:<la/>。
籁:<la/>。
睐:<le/>。
赉:<le/>。
(lan/)兰:<le/>。
拦:<le/>。
栏:<le/>。
阑:<le/>。
斓:<le/>。
谰:<le/>。
澜:<le/>。
婪:<le/>。
岚:<le/>。
蓝:<le/>。
篮:<le/>。
(lan\/)览:<le/>。
揽:<le/>。
缆:<le/>。
榄:<le/>。
懒:<le/>。
(lan\)烂:<le/>。
滥:<le/>。
(lang-)誏:<qlagn\>;~碎:闲言碎语。
(lang/)郎:<lagn/>。
廊:<lagn/>。
榔:<lagn/>。
狼:<lagn/>。
琅:<lagn/>。
吴语区民众念英语字母口音

/zi:/
/zi:/
/z/为浊音,拼音z为不送气清辅音/ts/
英文字母的吴语口音发音表
注:本表吴语口音是指受普通话影响不深的老一辈吴语区民众念英文字母时的发音。若不经过语音矫正,26个字母中,吴语区民众一般能念对17个。黄底为正确读法,白底为错误读法。
字母
音标
吴语口音
备注
Aa
/eɪ/
/eɪ/
Bb
/bi:/
/bi:/
/b/为浊音,拼音b为不送气清辅音/p/,故B不念“闭”/pi/
Rr
/ɑ:(r)/
/ɑ:/
Ss
/es/
/es/
Tt
/tʰi:/
/tʰi:/
/tʰ/对应拼音t,为送气清辅音
Uu
/ju:/
/y:/
U盘在方言中可能被念成“yū盘”
Vv
/vi:/
/vi:/
Ww
/‘dʌblju:/
/‘dʌbly:/
Xx
/ekʰs/
/ekʰs/
Yy
/waɪ/
/waɪ/
/w/为半元音,Y不念“外”/‘uai/
Ii
/aɪ/
/aɪ/
Jj
/dʒeɪ/
/dʑje:/
Kk
/kʰeɪ/
/kʰe:/
/kʰ/对应拼音k,为送气清辅音
Ll
/el/
/el/
Mm
/em/
/em/
Nn
/en/
/en/
Oo
/əʊ/
/o:/
Pp
/pʰi:/
/pʰi:/
/pʰ/对应拼音p,为送气清辅音
/kʰju:/
/kʰy:/
类似拼音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ü,QQ在方言中可能被念成kǖkǖ
苏州话发音

声母大家对声母的概念应该都不陌生,汉语拼音的b/p/m/f等等就都是声母。
吴语的声母分清浊,这是吴语最大的特点。
下面逐个介绍吴语的声母,请大家结合例子,体会这个很重要的清浊的概念(下文中超链接皆可点击听取声母发音示例)。
舌头音: t th d n l刚开始,您先慢慢来,慢慢体会。
t这个声母是个清声母,国际音标是[t],在吴语拼音中,它表示“德”这个字的声母,等同于法语的t。
您体会一下,“端”、“打”、“对”、“德”这些字的吴音声母都是t,它很清脆,喉咙口也很紧张。
th这个声母也是个清声母,国际音标是[tʰ],它表示“脱”这个字的声母,它是t的送气音,等同于英语和汉语拼音的t。
您体会一下,“透”、“吞”、“腿”、“托”这些字的声母都是th。
d这个声母是要重点理解的,它的国际音标是[d],在吴语拼音中,它表示“夺”这个字的声母,它是个浊音。
在国际上,d大多数都是表示浊音。
英语法语等等语言的d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d],而不是汉语拼音的d。
普通话没有这个音素,汉语拼音的d实际上表示的是国际音标的[t],也就是吴语拼音的t,是个清音,这一点要首先搞清楚。
您体会一下,“道”“谈”“达”等字的声母都是d,一般情况下,单个浊音字发音时,它跟低一点的调子结合在一起,发音很低沉浑厚,喉咙比较松。
n和l很简单,它们就是英文里头的n和l,分别是“能”和“来”的声母。
它们的变体将在下面的专题中介绍,这里先不提。
唇音:p ph b f v m有了上面舌头音的学习经验,下面对唇音的学习您应该没有问题了!接下来逐个介绍唇音声母。
p这个声母跟t一样是个不送气的清音,国际音标是[p],等同于法语的p。
它是“帮”这个字的声母。
“宝”“贝”“八”这些字的声母都是p。
您应该可以猜到ph表示什么音了吧?对,它是p的送气音,等同于英语和汉语拼音的p,国际音标是[pʰ]。
它是“破”这个字的声母,您一定很容易还能想到其他以ph为声母的字,这里不多举例了。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第四部分

R(ran/):然:<xeu/>。
燃:<xeu/>。
髯:<xeu/>。
(ran\/):染:白读<gni/>。
文读<xeu/>。
冉:<xeu/>。
苒:<xeu/>。
(rang-):嚷:<gniagn/>。
瓤:<nagn/>。
(rang\/):壤:<gniagn/>。
攘:<nagn/>。
(rang\):让:<gniagn/>。
(rao/):饶:<gnio/>。
(rao\/):扰:<gnio/>。
(rao\):绕:<gnio/>。
(re\/):惹:<xa/>。
(re\):热:<gniq/>。
(ren/):人:白读<gnign/>;文读 :<xegn/>。
仁:白读<gnign/>;文读 :<xegn/>。
壬:白读<gnign/>;文读 :<xegn/>。
任:白读<gnign/>;文读 :<xegn/>。
(ren\/):忍:白读<gnign/>;文读:<xegn/>。
(ren\):刃:<xegn/>。
纫:<xegn/>。
韧:白读<gnign/>;文读<xegn/>。
仞:白读<gnign/>;文读<xegn/>。
认:<gnign/>。
任:白读<gnign/>;文读<xegn/>。
妊:白读<gnign/>;文读<xegn/>。
衽:白读<gnign/>;文读<xegn/>。
饪:<xegn/>。
葚:<dzegn/>。
拼音声母gn苏州话吴语拼音

拼音声母gn苏州话吴语拼音
gn 国际音标为[ȵ]
发音准备时舌尖向下抵住下齿龈,舌面中部抬起,完全抵住上腭阻碍气流。
发音瞬间释放气流,鼻腔同时震动。
一般只与带i的相韵母拼读。
对应普通话中大量以n和y为声母的字和小部分以r为声母的字:泥gni2,年gnie2,女gniu6,浓gnion2,玉gnioq8
▲ 雍正年间,苏州有个出名个制砚匠人,叫顾二娘。
有记载说俚“非端老坑佳,不肯奏刀。
其辨石之法,以脚尖点石即能知之。
其艺之精,可想故;其所制砚,艺林宝之。
”顾二娘做个砚台不多,流传于世个就更加少哉。
▷听上面的录音,找出下列每组中声母为gn的字:
1. 烂泥 [ ]
2. 男人 [ ]
3. 耳朵 [ ]
4. 娱乐 [ ]
5. 尾巴 [ ]
6. 旧年 [ ]
答案下期公布
△ 上期答案:
1. 欢喜 [ 喜 ]
2. 许仙 [ 许 ]
3. 翻轩 [ 轩 ]
4. 明显 [ 显 ]
5. 兴趣 [ 兴 ]
6. 一歇 [ 歇 ]
▷更多教程及练习请见:
1. 沪江CC课堂:搜索苏州话系列课程
听课指南点此:
2. 语音练习:
喜马拉雅搜索苏州话拼音教程,或扫码收听3. 习题:登录磨题帮搜索苏州话拼音
文 | 予安
版 | 予安。
吴语

吴语吴语是汉语的一支。
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支[/url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和安徽南部。
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
吴语的语音和官话差别较大,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
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纯粹用吴语书面语写就的《海上花列传》非吴语人无法理解。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但也有人把上海话当作代表声母* 最主要的特征是中古全浊声母至今仍保留浊音音位,比如“冻”、“痛”、“洞”的声母分别[t]、[tʰ]、[d](普通话“洞”的声母清化为[t]),尽管全浊声母在起首或单念时通常清化,即清音浊流,只在词或语句中维持浊音。
* 清塞音爆破性较其它汉语强。
* 疑母洪细皆读鼻音(疑泥细音混同)。
如上海“鳄”[ŋʱoʔ2]≠“恶”[ʔoʔ5],“艺”[ɳʱi113]]≠“异”[ʱji113]。
* 见系声母(见溪群,广义包括疑影晓匣)有文白异读,分别念舌面音与舌根音(或喉音)。
如上海“家”[ʨia52]文/[ka52]白、“颜”[ɳʱiɪ113]文/[ŋʱɛ113]白、“樱”[ʔiŋ52]文/[ʔã52]白、“孝”[ɕiɔ335]文/[hɔ335]白、“学”[ʱjaʔ2]文/[ʱoʔ2]白。
* 微母有文白异读——[v高元音/ʱw低元音]和[mʱ]。
如上海“物”[vəʔ2]文/[mʱəʔ2]白;“网”[ʱwɑŋ113]文/[mʱɑŋ113]白。
* 奉母部分有文白异读——[v]和[ b ]。
如上海“凤”[voŋ113]文/[boŋ113]白(凤仙)、“肥”[vi113]文/[bi113]白(肥皂)。
* 日母有文白异读——[z~ʑ]和[nʱ~ɳʱ]。
如上海“日”[zəʔ2]文/[ɳʱiɪʔ2]白、“人”[zən113]文/[ɳʱin113]白。
* “鸟”字声母有文白异读——上海[ʔɳiɔ335]文/[tiɔ335]白,白读合古音“都了切”。
* 泥来母不混(南方只有吴语、客家话完全区分泥来母),“弄”字依古音“卢贡切”读来母上海[lʱoŋ113]。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1, 本篇中“<x>”用在古“日”母的文读上,读音和“<z>”一致。
2, 本篇中凡“<dz>”类,主要是古“澄、床(崇)、从、神(船)”母字,浙北方言及旧上海话中相当“[dz]”,苏南方言及现上海话中相当“<z>[z]”。
(“澄、床、神”母,古为塞擦音,普通话中部分归入塞音声母(sh),相反部分古塞音声母“禅”母归入塞擦音声母(ch)。
)3,本篇尖团音是分开的,即“<tz ,tc ,s ,z>”声母的启齿呼、撮口呼(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实际读音相当“<c ,ch ,sc ,j>”。
4,本篇标为“<j>”声母者,是古“匣<rh>[ſn ]”的齐、嘬部分,吴语原来读为“<y>[j ſn ]”声母;现受普通话影响向“<j>[ʒ]”发展。
(字母“j ”在德语中读为“[j]”)但是有部分字读音相对固定,所以人标为“<y>”声母,如“现”等。
5,本篇标为“<dz>”声母的齐、嘬(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部分,因苏南方言“[dz]、[z]”不分,故原上海话读音相当“[zi]→[ʒi]<j>”;现受普通话和浙北方言影响向“<dj>[d ʒ ]”发展。
6,上海话中“<ioq>和<uq>”韵可以相互转读,本篇按照苏州话分开。
7,上海话中“<iogn>和<ugn>”韵部分字,可以相互转读。
本文中按照普通话归属于“(iong)和(un)”分开。
8,上海话“<tz ,tc ,dz ,s ,z ,l>”行声母本来不分“开口呼”和“合口呼”(“双、桑”同音<sagn>);受普通话影响,“合口呼”以一种文读形式出现(“双”读为<swagn>),这有利于减少同音字。
吴语的标准汉字

吴语的标准汉字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
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
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
通常认为苏州话具有吴语的代表性。
和普通话相比,吴语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
吴语语音和北方官话差别大,词汇和语法独特,吴语强迫式的在句子中连读变调的发音特征是另一个与官话的显著差别。
这也是吴语与其他众多中国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的重大区别(徽语除外)。
标准汉字吴音标准拼音备注B迸坼bang tsaq/浜尺beng che裂开。
爿b'e/办pan例:屁股爿(屁股蛋儿)扳be/班ban"推扳":差,相差。
畀baq/不bi"给"和"被"的意思。
哱baq bo"哱相":玩。
鐾b'i/比bei在皮、石头等物上把刀反复摩擦几下,使锋利如:鐾刀瘪biq/笔bi1、凹陷。
2、"瘪三":骂人话。
滗biq bi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将液体轻轻倒出:滗米汤瀊b'eu/盘pan液体因太多而从容器中溢出。
例:阴沟里嗰水瀊出来嘞。
D汏d'a/大dai"洗"的意思。
埭d'a dai量词。
1、成排的东西。
"一埭字"。
2"走一埭"即走一趟嗒daq/搭da品尝。
"嗒嗒味道"。
戥den/登deng掂分量。
趸(趸)den/等dun"一趸当":整批,全部。
渧d'i/帝di滴水。
蹄髈d'i pang/提胖ti pang(尤指猪的)大腿。
嗲dia dia撒娇的样子。
迭d'iq/叠di"这"的意思。
钿(钿)d'i/田tian钱的意思。
如:迭个物事几钿啊?(这东西多少钱?)濎din/顶ding沉淀使水洁净。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

E(e-):阿:<wu\>。
婀:<au\>。
(e/):讹:<ngwu/>。
额:<ngaq/>。
鹅:<ngwu/>。
俄:<ngwu/>。
蛾:<ngwu/>。
峨:<ngwu/>。
娥:<ngwu/>。
(e\/):恶:<oq\>。
(e\):恶:<oq\>。
俄:<ngwu/>。
饿:<ngwu/>。
厄:<ngeq/>。
扼:<ngeq/>。
轭:<ngeq/>。
遏:<eq\>。
噩:<oq\>。
鳄:<ngoq/>。
鄂:<ngoq/>。
萼:<ngoq/>。
腭:<ngoq/>。
愕:<ngoq/>。
(ê):诶:<e\、e-、rhe/>。
(en-):恩:<egn\>。
(en\):摁:<egn->。
(代以“揿:<chign->”)。
(er/):儿:白读<gni/>;文读<el/>。
而:<el/>。
(er\/):尔:<el/>。
迩:<el/>。
耳:白读<gni/>;文读<el/>。
饵:<el/>。
洱:<el/>。
珥:<el/>。
(er\):二:白读<gni/>;文读<el/>。
贰:白读<gni/>;文读<el/>。
F(fa-):发:<faq\>。
(fa/):乏:<vaq/>。
罚:<vaq/>。
伐:<vaq/>。
筏:<va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1, 本篇中“<x>”用在古“日”母的文读上,读音和“<z>”一致。
2, 本篇中凡“<dz>”类,主要是古“澄、床(崇)、从、神(船)”母字,浙北方言及旧上海话中相当“[dz]”,苏南方言及现上海话中相当“<z>[z]”。
(“澄、床、神”母,古为塞擦音,普通话中部分归入塞音声母(sh),相反部分古塞音声母“禅”母归入塞擦音声母(ch)。
)3,本篇尖团音是分开的,即“<tz ,tc ,s ,z>”声母的启齿呼、撮口呼(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实际读音相当“<c ,ch ,sc ,j>”。
4,本篇标为“<j>”声母者,是古“匣<rh>[ſn ]”的齐、嘬部分,吴语原来读为“<y>[j ſn ]”声母;现受普通话影响向“<j>[ʒ]”发展。
(字母“j ”在德语中读为“[j]”)但是有部分字读音相对固定,所以人标为“<y>”声母,如“现”等。
5,本篇标为“<dz>”声母的齐、嘬(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部分,因苏南方言“[dz]、[z]”不分,故原上海话读音相当“[zi]→[ʒi]<j>”;现受普通话和浙北方言影响向“<dj>[d ʒ ]”发展。
6,上海话中“<ioq>和<uq>”韵可以相互转读,本篇按照苏州话分开。
7,上海话中“<iogn>和<ugn>”韵部分字,可以相互转读。
本文中按照普通话归属于“(iong)和(un)”分开。
8,上海话“<tz ,tc ,dz ,s ,z ,l>”行声母本来不分“开口呼”和“合口呼”(“双、桑”同音<sagn>);受普通话影响,“合口呼”以一种文读形式出现(“双”读为<swagn>),这有利于减少同音字。
9,另外,(e,eu)韵对应普通话(an)韵的字(古“寒、山”韵),在浙北方言中分属于(aign,eugn)韵;(-y)韵对应普通话(u,ui)韵的字(部分(-i)韵,古“鱼”韵,都是翘舌音声母),在苏南方言中属于(-uy)韵。
10,本篇中阳平声、阳仄声未区分开,可以根据普通话的声调分开。
11,吴语比较符合古汉语声韵结构,故而生辟字基本可以根据《说文解字》和《切韵》拼出读法。
12,为便于在电脑中检索,本文不用“(ü)”的注音方式。
(u)相当于普通话(ü)。
A(a-):阿:<aq\>。
啊:<a\>。
(a/):嗄(里):<rha/>。
啊:<rha/>。
(a\/):啊:<a->。
(a\):啊:<a->。
(ai-):哀:<e\>。
哎:<e\>。
唉:<e\>。
埃:<e\>。
挨:<a\>。
(ai/):挨(捱)<nga/>~辰光;<e\>~打。
癌:<nge/>。
皑:<nge/>。
(ai\/):矮:<a->。
蔼:<e->。
霭:<e->。
(ai\):艾:<nge/>。
唉:<e->。
爱:<e->。
暧:<e->。
叆:<e->。
隘:<e->。
碍:<nge/>。
(an-):安:<eu\>。
鞍:<eu\>。
氨:<eu\>。
鹌:<eu\>。
庵:<eu\>。
谙:<eu->。
(an\/):俺(阿拉:<aq\laq/>)。
铵:<eu\>。
(an\):按:<eu\>。
案:<eu\>。
胺:<eu\>。
岸:<ngeu/>。
暗:<eu->。
黯:<eu->。
(ang-):肮:<agn\>。
(ang/):昂:<ngagn/>。
(ang\):盎:<agn->。
(ao-):凹:<o\>。
熬:<ngo/>。
(ao/):熬:<ngo/>。
敖:<ngo/>。
遨:<ngo/>。
嗷:<ngo/>。
螯:<ngo/>。
鳌:<ngo/>。
翱:<ngo/>。
鏖:<ngo/>。
(ao\/):袄:<o->。
拗:<o->。
媪:<o->。
(ao\):傲:<ngo/>。
奥:<o->。
澳:<o->。
懊:<o\>。
拗:<o->。
B(ba-):捌:<paq\>。
八:<paq\>。
叭:<pa\>。
朳:<bau/>。
巴:白读<pau\>;文读<pa\>。
吧:<pa\>。
芭:白读<pau\>;文读<pa\>芭(蕾)。
笆:白读<pau\>;文读<pa\>。
疤:白读<pau\>;文读<pa\>。
(ba/):拔:<baq/>。
跋:<baq/>。
(ba\/):靶:<pau->。
把:<pau->。
(ba\):把:<pau->。
耙:<bau/>。
爸:<pa\>。
霸:<pau->。
坝:<pau->。
罢:<ba/>。
(ba·):吧(代以“合:<rheq/>”。
)(bai-):掰:<pe\>。
(bai/):白:<baq/>。
(bai\/):伯:<paq\>。
柏:<paq\>。
百:<paq\>。
摆:<pa->。
(bai\):败:<ba/>。
稗:<ba/>。
拜:<pa->。
(ban-):班:<pe\>。
斑:<pe\>。
般:<pe\>。
搬:<peu\>。
瘢:<pe\>。
颁:<pe\>。
扳:<pe\>。
(ban\/):板:<pe->。
版:<pe->。
(ban\):扮:<pe->。
办:<be/>。
瓣:<pe->。
半:<peu->。
伴:<beu/>。
拌:<beu/>。
绊:<beu/>。
(bang-):帮:<pagn\>。
邦:<pagn\>。
梆:<pagn\>。
浜:<pagn\>。
(bang\/):绑:<pagn->。
榜:<pagn->。
膀:<pagn->。
(bang\):磅:<pagn->。
谤:<pagn->。
傍:<bagn/>。
镑:<bagn/>。
蒡:<bagn/>。
棒:<bagn/>。
蚌:<bagn/>。
(bao-):剥:<poq\>。
褒:<po\>。
包:<po\>。
胞:<po\>。
炮:<bo/>。
苞:<po\>。
(bao/):雹:<bo/>。
薄:<boq/>。
(bao\/):宝:<po->。
保:<po->。
堡:<po->。
褓:<po->。
葆:<po->。
鸨:<po->。
饱:<po->。
(bao\):抱:<bo/>。
刨:<bo/>。
暴:<bo/>。
爆(炸):<bo/>。
爆(鱼):<po->。
报:<po->。
豹:<po->。
趵:<po->。
(bei-):杯:<pe\>。
悲:<pe\>。
卑:<pe\>。
碑:<pe\>。
背:<pe\>。
(bei\/):北:<poq\>。
(bei\):背(面):<pe->。
背(诵):<be/>。
贝:<pe->。
狈:<pe->。
钡:<pe->。
备:<be/>。
惫:<be/>。
倍:<be/>。
焙:<be/>。
蓓:<be/>。
被:<bi/>;<be/>~动。
辈:<pe\>。
(bei·):臂:胳臂(臂膊:<pi-poq\>)。
(ben-):奔:<pegn\>。
贲:<pegn\>。
(ben\/):本:<pegn->。
畚(箕):<fegn\>。
(ben\):笨:<begn/>。
奔:<pegn\>。
苯:<pegn->。
坌:<begn/>。
(beng-):崩:白读<pagn\>;文读<pegn\>。
绷:<pagn\>。
(beng\/):绷:<pagn->。
(beng\):绷:<pagn->。
蹦:<pogn\>(代以“跳:<thio->”)。
泵:<pagn->。
蚌:<bagn/>。
甏:<bagn/>。
(bi-):逼:<piq\>。
(bi/):鼻:<biq/>。
荸:<beq/>。
(bi\/):彼:<pi->。
笔:<piq\>。
鄙:<pi->。
匕:<pi->。
比:<pi->。
秕:<pi->。
妣:<pi->。
(bi\):庇:<phi->。
蓖:<pi\>。
篦:<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