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导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导学案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生活的反思,提炼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迁移至物质分类,能对酸,碱,盐,氧化物及他们之间的反应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通过归纳相关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关系,建立物质转化模型,认识物质的变化规律。了解胶体的提纯方法,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分类法建立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模型。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课前预测试】
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多达千万种的化学物质,要想认识他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初中化学把元素分为元素和元素;化合物可分为、、和氧化物;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反应物、产物的多少和种类分为、、、;按得失氧分为、。
2、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子或原子,则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今年端午节前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栏目报道了用硫酸铜处理过的“返青粽叶”,食用其包裹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溶液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被溶解的物质
叫;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水是,该溶液的特点是、、。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精讲】
☞考点1、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探究点1】物质的分类方法 1、氧化物的分类:
①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②成盐氧化物: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氧化物属于成盐氧化物。
③过氧化物:含有过氧基-O-O-的化合物;如:22O H 22O Na 2、酸的分类方式:
按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数:按酸根是否含有氧元素;按酸性强弱;按有无挥发性。 3、碱的分类方式: 按水溶性;按碱性强弱 4、盐的分类方式:
①正盐:既不含可以电离的氢原子,又不含氢氧根(OH )的盐。 ②酸式盐:可电离出氢离子的盐。
③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
4NH )的盐。
④复盐:由两种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例1、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答案】略
【小结1】交叉分类法:根据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例2、在横线上填上所属类别的相应物质。
【答案】略
例3、氧化物的分类:
(1)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如、等;
(2)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等;
(3)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如等;
(4)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答案】略
氧化物交叉分类图:
【小结2】树状分类法:对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的分类法。
【探究2】分类法的应用
例4、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2);(3);(4);(5);(6)。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答案】略
例5、根据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硫酸分别与镁及其化合物(类别不同)反应生成硫酸镁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略
【小结3】物质的化学通性
1.金属的化学通性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酸的化学通性
碱的化学通性
盐的化学通性
【总结】
(1)单一分类法: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不同。
(2)交叉分类法: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树状分类法: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考点2、分散系
【探究3】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把分散在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其中的物质成为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大家熟知的溶液都是分散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有:烟、雾、碘酒、食盐水、有色玻璃等。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分散质、分散剂;比较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
(1)依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用交叉法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2)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分散系。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系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浊液又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之间
【总结】
☞考点3、胶体
【探究4】胶体的分类与制备
1、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的分类
3、胶体的制备
(1)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 CuSO
4
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向沸水中加入5-6滴。至溶液呈,
停止加热。观察制得Fe(OH)
3
胶体。
Fe(OH)
3
胶体的制备注意要点:
(1)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2)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
3
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
接生成Fe(OH)
3沉淀而无法得到Fe(OH)
3
胶体。
(3)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聚沉。
(4)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原因是长时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