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此,我们很多老师在课堂中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再以热闹的教学活动贯穿整节课,造成很多老师认为有生命力的课堂就看老师情境设计的如何精彩,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并且各大观摩课无不用其法,使得这一教学方式成为时下的新宠。
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这就告诉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也就是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力呢?
一、学生的思考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思考才是数学学习的“根”。
但是怎样的思考才是行之有效的呢?是为了“思考”而思考,还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主动去想呢?
在一节《圆的认识》课中,当老师告诉学生“在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点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后,就组织学生思考后讨
论,看给这个定点取个什么名字?于是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应叫“指定点”,有的说应叫“原点”,有的说应叫“顶点”……课堂上出现了小高潮,有的人认为这就是这节课的精彩的“点睛之处”,我认为这是“花棒”,概念的名称实质上就是一个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能因为学生热闹的讨论就把国际上通用了几千年的“圆心”改名的,因此这是无效的思考。
而在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课中,在学生知道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后,我设计了一道题:“学校篮球队要挑选一名高个儿篮球队员,a球员身高约2米,b球员身高约2.0米,你认为哪位球员更符合教练的要求?”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同学彼此间的意见,才得出答案,这样,既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
因此,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中要避免重“趣”,不重“思”的教学现象,只有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学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
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周长”这一概念时,可以按以下步骤作表象的刺激:①用红色描正方形的一周;②将这一周闪动
两次;③去掉具象,保留抽象的图形;④把正方形的一周展开、拉直。
这样,随着动态演示方式的变化,“周长”这一对象刺激的强度逐步加深,知觉对象的运动性逐渐增强,学生对于“周长”的表象(封闭线形、可度量)越发清晰、牢固。
所以,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节省了教学时间,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提高了效率,又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具体、形象有趣,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更具有生命力。
三、开放教学过程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开放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合作探究、展示个性。
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平面图形里的“高”都是与“底”互相垂直的,这是“高”的本质特征。
对于着一点,已经在认识三角形的高时突出过。
所以,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时,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结合对图形的观察自己认识它们的高。
接着在相应的图形里画高,结合画图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高的画法有何异同,知道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出发,到它的对边作垂线;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到它的对边作垂线;梯形的高是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作垂线。
2.让学生自己操作。
新教材很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敏捷,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法则,并且牢固记忆。
如,在教学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把三内角拼成直角、平角或分别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把它们加起来,通过观察、分析,自己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定理。
像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不仅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而且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让学生自己体验。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用嘴去说话,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因此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如在学习《统计》让学生自己填写一个调查表,记录自己家庭一周内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统计本小组一周内每个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总数量;根据统计表制作统计图,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估计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垃圾袋的数量,一年内丢弃垃圾袋的数量,让学生计算,如果将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周内丢弃的垃圾袋
全部铺开,大约占多大面积?可以铺满一间教室吗?这样的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环保意识。
总之,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数学课堂更是魅力无穷。
教师只有做有心人善学、善钻、善创,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以学生的学法为核心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让学生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学习潜能,让他们的个性在开放的教学中得到真正的张扬,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学,有所乐,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