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六章物质的结构学习知识重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物质的结构

【概念和规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1、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5、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稀有气体),有的分子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原子构成。

6、金属直接由原子构成。

7、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8、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电荷的离子。

9、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

10、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11、现代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而且它们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12、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13、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并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且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元素

1、把物质中的同一种原子统称为元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3、每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和符号,符号通常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有重复,增加第二个小写字母。

4、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2种,其中94种为天然元素,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5、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①宇宙中氢元素最丰富,其次是氦元素;

②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

③地核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铁元素、镍元素;

④空气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氮元素、氧元素。

6

7

8、在非金属元素中He、Ne、Ar、Kr、Xe、Rn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9、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10、单质和化合物都有确定的组成,并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

11、由同种单质或同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纯净物有确定的组成,所以它有确定的性质。

12、由不同种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就没有固定的性质。

13、通常所说的纯净物是指杂质很少的物质。

14、混合物可以通过蒸馏、过滤等方法分离得到纯净物。

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

3、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化学变化。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一些现象。

5、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6、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7、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8、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具体提炼:

一、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

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一类变化

经常伴随的现象:物质的状态、大小、形状等发生改变

分子的观点: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2. 化学变化

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一类变化

经常伴随的现象: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分子的观点:分子被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4. 几个化学反应

i.自来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盐酸(自来水中的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银——→氯化银+硝酸

HCl+AgNO3 AgCl↓+HNO3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ii. 镁条燃烧

镁+氧气——→氧化镁

Mg+O 2 MgO

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iii.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u 2(OH)2CO 3 CuO+H 2O+CO 2↑

现象:加热后粉末变黑色,管壁出现小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括:物质的可燃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

固体一般可分为晶体(如石英、云母、石墨、食盐、冰、金属)和非晶体(如玻璃、松香、蜂蜡)两大类。晶体的熔化曲线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表明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与时间轴没有平行断,表明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固态物质逐渐变软,然后由稠变稀直到成为液态,没有确定的熔点。这是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不同。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由于内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了它们在硬度等性质上的极大差别。

三、物质的结构

1. 分子

i.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ii.

性质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表现:在远处能闻到气味,液体蒸发,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以及溶解现象 b) 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间隔可以改变

表现: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小于原液体体积之和,气体容易压缩,物质的三态变化

c)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表现在引力和斥力上 引力:固体不易拉断,液体可以流动

斥力:固体不易压缩,物质熔化和气化要吸热

d) 种同性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表现:液氧可以助燃,淀粉不论遇到什么形态的碘都会变蓝,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水性质都相同

iii. 构成

任何分子都由原子构成。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