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成长与家庭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女成长与家庭教育
每个独生子女,一旦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人世,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们便对他寄以了无限的厚望:期望他健康茁壮、聪明可爱、孝顺长辈,长大成才、光翅门相。
这个混沌未开的孩子,那稚嫩的身躯,不知能否.承受得起长辈们所赋予的希望的重负?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品格的形成以及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娇惯放任型,二是专制严厉型,三是平等民主型。
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属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少有采用第三种类型的。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同的心理导向作用。
由于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的文化传统,更由于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采用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
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最典型的表现,是‘t6+l综合症”和“一把手一一三把手现象”。
所谓%十l综合症”,就是两家三代的六个长辈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关爱呵护到了“捧在手里怕摔坏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的程度,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如何都要尽量满足,就是要天上的星星,如果可能,还会把天上的月亮一并给他摘下来。
孩子从小到大,在家里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由此成长教育培养出一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皇帝”。
所谓“一把手一一三把手现象”,就是在家里把孩子当小皇帝供起来,孩子是家里的
一把手,母亲是二把手,父亲是三把手,孩子在家里对父母颐指气使。
这类娇惯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大,任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及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等心理缺陷。
与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相辅相成的是专制严厉型的教育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采用的是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但对子女的学习要求方面则多采用专制严厉型教育方式。
作父母的对子女的学业往往期望值过高,要求甚严,不切实际,方法简单甚至粗暴专断。
在生活上把子女当作皇帝,在学习上父母则是家长,父母的话就是“圣旨”,不得有丝毫违抗,稍不如意便严加呵斥甚而打骂,孩子由小皇帝变成百依百顺的奴仆。
本来,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在学校所承受的学习负担己经够重了,不少孩子己经或轻或重的患上了厌学症,但我们的家长犹嫌不够,还没完没了地给孩子请家教,塞辅导资料,斤斤计较于孩子的分数和排名,晚上不准孩子看电视,不是做作业就是看教科书,任何课外书籍都不许孩子看,到双休日,又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唱歌、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孩子仿佛成了家长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专制严厉型教育方式,使孩子过早地泯灭了童心、童趣,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欢乐,过早地变得少年老成。
专制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日渐形成顺从,缺乏自信,压抑,说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等心理特征。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孩子或者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达不到父母对
他提出的要求,因而不仅彻底厌学,甚而对自己对未来对生活也丧失了信心;有的孩子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地专制严厉而产生逆反心理,和父母顶着干,对父母生出仇恨心理,自暴自弃,并进而仇恨他身边的一切。
这两类极端的心理和行为,无论是对于孩子、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其危险的,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
中国的父母们大多有望子成龙的传统思维定势,但都把“成龙”的希望寄托在孩子好好读书上,却不懂得,除了要好好读书,首先还要学会好好做人一一好好做人就需要培养健全的心理品格;也不懂得,即使要好好读书,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如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独立自主意识以及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心理品质,学习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对一组研究对象进行了长达四十余年的跟踪调查。
这些被调查对象,还在十多岁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就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经过四十多年的跟踪调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成才或者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健全的性格,如积极、果断、自信、顽强的性格以及良好的观察力、专注力、自制力、想象力、记忆力等等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
性格是决定个性的核心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以道德观点来评价的,有肯定与否定的区分,如勤奋与懒惰、慷慨与吝音、谦虚与骄傲、独立与顺从、坚强与懦弱等等。
所以,教育孩子学会好好做人,首先是从培养和教育孩子养成健全的性格,进而才能顺理成章的上升到理
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倾向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初根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性格发展的趋向、优劣具有无可能替代的奠基作用。
我们很多作父母的,对孩子性格的教育培养往往存在重言传而轻身教的误区。
言传的.并不是不重要,问题在于言传不得其法。
其一,是以空洞的道德说教作为言传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孩子心智发展和理解力的局限性,因而事倍功半;其二,言传缺少针对性和即时性,对于孩子平常言行中反映出来的性格正误优劣的苗头视而不见,不能及时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及时地进行赞扬或矫正。
所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善于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发现孩子性格正误优劣的苗头,并随时地给予评价、赞扬或者矫正。
与“言传”相比,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全方位的。
诸如父母对亲朋好友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对成功与挫折的反映,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这类影响是终身的,甚至是根择蒂固的济母们常常忽视身教的重要意义,不懂得率先垂范的至为重要的作用,要求孩子的是一套,自己却我行我素,言传与身教相悖,结果是自己身上的性格缺陷给孩子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作父母的要懂得身教的重要性,也要不断的克服自身性格上存在的缺陷,不断的完善自己,要用自身的良好的态度言行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与孩子一道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