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徒关系脉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第一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用语,即后来所说的哲学。
他把知识分成理论科学、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及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
在<形而上学>第4、第6卷中,他探讨了第一哲学的对象和范围,认为其他各门具体科学都是以“存在”的某一方面为对象的,例如数学只研究“存在”的量的属性;而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凭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的科学,称之为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它的研究范围包括:①实体及其属性;②事物存在的根源,即“四因”;③各门科学共同遵循的原理,即思维的基本规律;④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四因说
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
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学界公认,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其著名的“四因说”便是集大成的产物。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
关于“四因”的来源,亚里士多德本人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实际上有所提及。
首先,“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显然,从泰勒斯不定型的“水”到德谟克利特抽象的“原子”,作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都是“质料”的始基作用。
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
毫无疑问,以“火”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其善变的动力作用,而“爱憎说”进一步把动力划分为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
再次,“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
不难看出,以“数”和“理念”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通式”的定性作用。
最后,“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
因为,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因果的同一性,而以“理性”作为安排万物秩序的“善”更表明了其趋向性。
通过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似乎都在寻找我在《物理学》中指明的诸原因,我们再也没有找到过其它原因。
但是他们的研究是模糊的;他们有些像是说到了,又像全没说到。
”
潜能与现实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以说明世界生成变化的哲学范畴。
《形而上学》第9卷专门讨论了潜能与现实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潜能的本义是能力或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词有3种含义:①能力或能,包括"能作用于他物","能被他物作用","不能受他物作用";②"可能"的意思,例如坐者可能站起来,站者可能坐下去;③指同现实相对应的"潜能",是"能力"与"可能"两个含义的综合,例如半条
线与整条线、木头与雕像。
半条线与木头有能力也有可能分别成为整条线与雕像,但它们还不是实际存在的整条线与雕像,这就叫做潜能。
亚里士多德把形式和质料的学说同潜能与现实的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质料只是潜能的存在,形式才是现实的存在。
现实原义是活动、工作,都有"正在做"意思。
亚里士多德的"现实"范畴,意指潜能获得了形式,达到了目的,成为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与"运动"这一哲学范畴不同,运动是指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例如"正在走"、"正在建筑"等。
为了区别运动、活动和现实,亚里士多德又用"隐德莱希"来表达"现实"的范畴。
隐德莱希(Entelechy)原义为在目的中。
亚里士多德用它表示达到了目的的、完成了的实在、潜能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受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目的论的思想影响,他认为现实在定义上(逻辑上)、时间上、本体上都先于潜能,正象形式先于质料一样。
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与现实是"存在"的样式。
事物生成变化的过程是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这一关于潜能与现实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中,他认为“实体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那些作为第一范畴的“这个人”、“那匹马”等个别事物符合这两条标准,因此是第一实体(只能作为主词);“种”、“属”的对象如“希腊人”因为不依存于其他的主体,但却可以用以表述(可以作为谓词),因此谓为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困境,承认“希腊人”是独立的实体,相当于承认“人”、“动物”、“生物”、“有机物”乃至“物质”都是第二实体,只要再进一步,承认这些第二实体和第一实体一样都具有实体性,那么就显然走向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就无法解决理念论自身的各种困境。
如果认定第二实体仅仅是寓于第一实体中的、是无法抽离出个别事物的,那么所谓第二实体便仅仅是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概念,这种后于存在的、反思性的认识便无法解释人何以成其为人。
在《形而上学》Z、H篇,亚里士多德或许尝试解决这个困境。
他重新对实体进行了说明:“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如若形式先于质料,并且是更充分的存在,根据同样理由,它也先于由两者所组成的东西。
”也就是说,形式作为第一实体在存在上有优先性。
这里的“形式”,亚里士多德沿用老师柏拉图用来表示“相”的“eidos”来表示。
关于eidos可能有两种解读:如果这eidos有普遍性的意味的话,将和他前面的作为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的说明冲突,实际上又成了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而如果这eidos是非普遍性的,仅仅有四因说中形式因“是其所是”的意味,那么虽然和前面作为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的说明没有冲突,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若每一个事物的“是其所是”作为形式规定该事物的本质,则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将没有任何本质上的联系,“种”、“属”作为普遍关系性范畴存在的意义就几乎被架空了。
这就重复了亚里士多德一开始面对的困境:所谓第二实体将仅仅作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的反思性观念而存在,那么“人是理性的动物”中作为人之普遍本质属性的“理性”的合法性就受到了挑战,“人之为人”在存在论上的独特地位在此将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善和幸福
苏格拉底,把善局限于伦理学。
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对美德的一般定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
这个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使美德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而成为普遍的知识。
一个人无意中做了善事并不是美德。
一个人作恶事因为无知。
从美德即知识,导出无知即罪恶。
柏拉图把“善的理念”确立为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
其中理念分为6层,道德和审美的理念在第5层,最高处是第六层,善的理念。
善不是狭义的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完善完美,最高理念的含义。
所以到达善的层次,是最美好,最完美自然也是最幸福的。
关于善和理念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参见相关书籍。
柏拉图认为神使至善的,神创造的世界也是最好的。
而神通过赋予人善的理念,让人
认识善得到对实质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有两种,心智方面的知德和道德方面的行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
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
这就是心智方面的美德。
心智方面的美德主要是一种沉思的生活,它以理性沉思这个活动本身为目标,对思想加以思想,从沉思中获得持续不变的愉悦,这是一种“最高的幸福”。
因为理性是神圣的,接近神的,所以沉思是最幸福的。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
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
亚里士多德的善与幸福
什么是幸福?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人们的主要的三种生活方式:享乐生活、政治生活、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那些最平庸的人将快乐与幸福等同,因此他们满足于享乐生活。
他们只是追求眼前的快乐,极力避免肉体上的痛苦,一切为了快乐,为了快乐,甚至把道德看作寻求快乐的工具,这种快乐只是短暂而不确定的,其实是过着寄生的和奴性的生活。
而那些崇尚名声、积极活动的人则以荣誉为幸福,因为荣誉可以说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而“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
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未免太肤浅了,因为这种善更多地在授予荣誉的人那里,而不在被授予荣誉的人”。
这种善更多地依赖于外在的东西,易于被剥夺,很不稳定,所以以荣誉为幸福也是不完善的;人们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善良而追求荣誉,或为了得到别人的奖赏,或为了其他的目的,但荣誉不是其最终的目的,不是最高的善。
而那些把幸福等同于财富的人,其实是在过着不自在的生活,财富只是有用的东西,并且只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已,所以也不是最高的善。
亚里士多德极力推崇思辨生活,在他看来思辨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完满的生活就是合乎其本己德性的思辨活动,”这种思辨活动“在自身之外别无目的可追求,它有着本己的快乐,它有着人可能有的自足、闲暇、孜孜不倦,还有一些其他的与至福有关的属性。
”“如若一个人能终生都这样生活,这就是人所能得到的完满幸福。
”“亚里士多德断言神最宠幸那些其活动合乎理智和悉心照顾理智的人,最宠幸那些最热爱和最崇尚理智的人。
思辨的范围有多大,幸福的范围就有多大。
一个人思辨愈多,他就愈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神的赠礼,而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
”因为我们只有在实践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德性,只有在待人接物的行为活动中,才会成为公正的或不公正的人,成为勇敢的或怯懦的人。
而且一个人的品质只能从现实活动中得到反映。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的事物中,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还要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使我们变得善良。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幸福虽然不是神的恩赐,却也仍是最神圣的东西。
在他看来幸福不是只属于神的东西,幸福不是不可触摸高不可攀的东西,“它为人所共有,寓于一切通过学习,而未丧失接近德性的欲求的人”他把人类自己的幸福归还给人们自己,把幸福归到现实中来。
达到幸福的途径:
(一)培养人的德性
由于幸福是通过德性而获得,可见德性在使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若不具备德行条件,即使有最多的钱,有最高的荣誉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他举例说,“有些人偶感饥渴便纵饮无度;有些人为了两个铜元而不惜毁伤自己最相好的朋友;有些人心志愚昧像小儿或神情迷惑像疯子,这种怯懦、无礼、不义、愚昧和痴呆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德性和实践智慧是幸福的主宰,
“每一个人所得的幸福正好与他具备的德性和实践智慧以及依此行事的能力相等。
”
为什么培养德性能够使人达到幸福?首先,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善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所具有的功能,而“人的功能是灵,魂的现实功能,合乎理性而活动”因此“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
优秀地完成了人的功能,养成并实践了良好的德性,也就是达到了人的善,这样的人就是幸福的人了。
其次,从人和动物的区别来看,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过一种有道德的理性生活。
他说:“人类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念的辨认。
……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
”他反复强调合乎德性的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比其他任何快乐都更美好、更持久,“所以,哲学以其纯洁和经久而具有惊人的快乐”总之,“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
(二)力求做到中道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德性幸福观的一个重要原理。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而在感受和行为中就存在着三种情况:过度、不及和中间。
过度和不及都会产生失误,破坏道德规范,而中间则会获得并受到称赞。
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德性就是中庸,就是对中间的命中……不论就实体而论,还是就是其所是的原理而论,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大多数人最好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庸。
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中庸指的是一种“应该”,即“在应该的时间,据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人,为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来行为。
在幸福的实践过程中,遵循中道原则,首先,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中道的理性培养善德,而获得幸福。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遵守中道避免人在感情和行为上的过度与不及,避免出错。
总而言之,幸福的获得需要合于中道的行为作保障。
(三)外在善的辅助
亚里士多德将善的事物分为三种:“外在的善”、“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
其中“灵魂的善”是最重要的善,心灵善就是幸福。
但是幸福显然需要外在善的辅佐,“因为赤手空拳不可能,或者难于做好事情。
”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使用一种外在的手段,需要通过朋友、财富以及政治权势等才能成功,而缺少高贵的出身、众多的子孙、英俊的相貌等就会损坏人的尊荣,也即损坏人的幸福。
他论证道:“把一个丑陋、孤苦、出身微贱的人称作幸福的,那就与我们的幸福观绝不相合了。
尤其不能把那种子女及亲友都极其卑劣的人,或者虽有好的亲友却已经死去了的人称为幸福的。
”因为,只有客观条件得到了满足,主体才会获得一种真实的幸福。
否则,主体要么得不到幸福,要么得到的也只是一种虚幻的幸福。
在众多的外在善中,亚里士多德把拥有朋友看作是最大的外在的善。
在他看来,不管是不幸的人,还是幸运的人都需要朋友。
不幸的人,需要有用的朋友帮他减轻痛苦,走出困境;而幸运的人,则需要高尚的朋友来接受这种善,并以此来观照自己行为的高尚与否,因为此时“朋友就是另一个自我”。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一种“善”的真正的友谊,才可以使彼此共同提高,使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幸福套用梭伦的描述就是“幸福就是具有中等的外部供应,而做着高尚的事情,过着节俭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追求的是一种人的全面的善,把这种全面的善贯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全面的积极的幸福观。
这种幸福首先要求人们注重内心的德性修养,以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然后以平和中道的态度对待机遇,对待外在的条件,在应该的时间做应该的事情;同时还要尽量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拥有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必要的外在善作为补充。
在现实生活中若能做到如此,我们就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人生变故,以豁达的必境对待得失,获得一种真正的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