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为什么英语由一个个字母组成,而汉字是方块字呢?

为什么英语由一个个字母组成,而汉字是方块字呢?

为什么英语由一个个字母组成,而汉字是方块字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它通过视觉所能感知的形式来记录语言,从而把语言信息送到远方,传给后人。

这是一切文字共有的特质。

世界上的文字种类很多,有的文字学家根据它们表达方式的不同,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的特点是,用语音来表示语言,少量字母经过各种组合,表示不同的读音,不同的读音又表示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看到的英语都是由一个个字母连接而成的。

表音文字形和音的联系是有规律的,“见形知音”是表音文字的普遍特征。

(田字格使汉字的方正特征更加显著)而汉字的情况就比较特别,汉字是从图画文字脱胎而来的,早期汉字图画意味非常浓,比如象形字,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因此可以说其特征是“见形知意”。

但到了后来,汉字中表音成分大大增加,纯粹表音的假借字还在普遍使用,同时,形声字的数量异军突起,现在90%左右的汉字都有着起表音作用的偏旁。

可以说,秦代小篆以前的古代汉字是表意文字,比如象形字,汉代隶书以后的近现代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

由于早期汉字在使用中不断符号化,象形的曲线型线条不断减少,而直线型线条逐渐增多,同时,由于汉字中平直的横笔和垂直的竖笔使用频率最高,这就为整个字形奠定了方正的骨架,汉字便出现了一种方块形趋势。

这种趋势在商代后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呈现出来了,西周时的金文竖长方形特征已非常明显,秦代的小篆一般都是均匀整齐的竖长方形。

汉代的隶书由小篆的长方形一变而为扁方形,魏晋以后的楷书避小篆之“长”与隶书之“扁”,定形于正方形。

现代印刷体的各种字体,有的是在正方形的基础上略有调整,但无论怎样变化,字形都严格地限制在一个无形的方格之内,毫无例外。

这种正方形字形不仅书写方便,在印刷排版、阅读等方面也都显出很强的优越性,因此长期使用,至今不变。

此外,汉民族在造型美学上求方正、尚平稳,这恐怕也是汉字方块形特征形成并保持的因素之一。

英汉构词法对比(课堂PPT)

英汉构词法对比(课堂PPT)
们的构词方式各有特色。
对教学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没有必要再介绍英 语独特的构词法,主要是两者共有词法中的细微 差异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我们应该让留学生 了解这些细微差异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
总 结
•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 言在构词法上存在着不同之处。但从整体 上看,英汉构词法的相似点仍占主要方面。 对比英汉构词法的异同,有利于对英汉两 种语言的学习和研究。
➢复合构词法 ➢派生构词法 ➢缩略构词法 ➢类比构词法
➢复合构词法
• 复合构词法是将两个词根结合到一起构成新词。
复合
在英语复合词中名词占绝大多数,当然也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词
1. 名词性复合词有:
head
主谓关系:headache, heartbeat,
动宾关系:turnkey, pickpocket ↑
➢类比构词法
• 类比构词的特点是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创造出其对 应的词或近似词。但类比法不是常规构词法, 除 少数约定俗成的以外, 所构成的词一般不被词典 所收录。
• 如: white-collar worker( 白领工人) ↓
• grey- collar worker( 灰领工人特指服务 行业的职工) , 冷门→热门 武斗→“文斗
ache → headache


+ 词根2 → 新词
在汉语中复合构词法最常用,通过复合构词法不仅能构成动词、名词、
形容词、副词,而且还能构成数词、代词、量词、介词和连词。构成 新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联合、偏正、动补、主谓和 动宾。
a) 联合关系,如:山水、管理、崇高等 b) 偏正关系,如:青年、生吃、新潮等 c) 动补关系,如:修正、摆平、治愈等 d) 主谓关系,如:日出、心疼、自学等 e) 动宾关系,如:失手、开业、考研等

英汉构词比较

英汉构词比较

(一)英汉构词比较掌握英语构词法,对我们理解记忆由构词法构来的单词,丰富我们的表达和词汇量的扩大,大有裨益。

同时,语言是发展的,新的英语单词不断地出现,这些新出现的单词,大多是由构词法构来的,掌握英语构词法的基本常识,对我们在阅读中处理生词或这些新出现的生词,大有帮助。

其实英语单词和汉字一样,存在着很多的“偏旁部首”。

学习英语构词法,我们可以与汉字的构成作个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英语构词法。

汉字基本是由笔画与边旁构成的,笔画与边旁是汉字构成的基本要素,英语单词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字母及字母组合。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六种,我们称这六种构字方式为“六书”,英语的构词方式有四种。

(二)英语四种构词法一. 转换法:英语大多数有形态变化的词,其词性的转换是通过词缀的增减来实现的,但也有部分词的词性转换不需要通过词缀的增减来实现;没有形态变化的词,其词性的转换是不需要通过词缀的增减来实现,这种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词性的构词方式我们称之为转化法。

转化法构词主要发生在名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与动词之间,以及部分介词与连词之间。

转换法构成的词,在词形上没有变化,在意思上与原单词有相关性,在读音上要主意非单音节的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往往发生了重音的改变。

意思上没有相关性的词类转化一般看作一词多义的兼类词,例如:patient(耐心的→病人),kind (好心的→种类)。

1.名词与动词的转化hand(手→传递)back(背部,后面→支持,后退)charge(费用→收费)copy(抄本,复印件→抄写,复印)flood(洪水→淹没)heat(热量→加热)paint(油漆→刷漆)phone(电话→打电话)pin(别针→装订)waste(废物→浪费)face(脸→面对)land(陆地→着陆)interest(兴趣→使兴趣)surprise(惊讶→使惊讶)taste(味道→品尝)smell(气味→闻)break(短暂休息→折断)present(礼物→赠送)2.形容词与动词的转化clean(干净→使干净,打扫)clear(清楚→清理)dirty(脏→弄脏)dry(干燥→烘干,晒干)empty(空的→倒空)free(自由→使自由,释放)slow(慢的→放慢)warm(暖和→使暖和)cool(凉的→冷却)quiet(安静→使安静)二.词缀法:词缀构词法是指在词根或单词的前后加上词缀来改变单词的意思或词性。

汉字与英语拼音文字(字母)的对比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汉字与英语拼音文字(字母)的对比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汉字与英语拼音文字(字母)的对比研究一、引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

按照语言理论来讲,世界上的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都起源于象形,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朝着二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以字母拼写词语为主的表音文字,以英语为例;二是用简单线条画下事物轮廓的表形文字,以汉语为例。

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所属的语系不同,表形表音各有所长,在都具有文字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的同时,表现出异中有同,同中见异的特点。

由于文字背后的语言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使得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在文字体系的性质、文字单元的特征、文字的发源、演变及结构规律上表现明显的不同点。

下面就在英汉文字结构和功能角度上陈述一下具体看法和观点。

二、汉字的结构与英语单词的结构构造原理比较1、汉字的结构汉字的构建比较复杂。

汉字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属于多维空间。

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

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复合结构,如「赢」、「斑」等。

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合而成。

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

当时代演进出现新事物难以用词的方式来表达时,也能以字根组合原则,合成出新字来用,例如中文的铀字,就是近代为了表现一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而新造的字。

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英汉构词法对比语言学.

英汉构词法对比语言学.

三、转化法
转化词即一个词由某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从而形成新词。 在英语中,基本词形保持不变,在不增加其他任何成分把一个单词 由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的方法叫做转化法。英语和汉语中词 类转化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
1. 英语中的名词转化为动词: water(水)— to water(浇水) plan(计划)—to plan(做准备) knife(刀,餐刀)—knife(用刀切) smile(微笑)—smile(露出笑容) 在汉语中也有名词动用的例子,比如: (1)王明的言辞激烈。 (2)小丽总是喜欢猫在家里。 (3)这场球赛由他裁判。
(二)英汉构词法的不同之处
一.英语中特有的构词法
1. 拼缀法
拼缀法是对两个词进行剪裁,将保留下的首部或者尾部 重新合成一个新的词汇。所产生的新词语原词的词类和 词义保持一致,但在运用中可能会引起语用风格上的变 异。比如:
Botel(汽艇游客旅馆)= boat(船)+hotel(旅馆)
Sitcome(情景喜剧)=situation(情景)+comedy(喜剧)
词能够直接做句子的谓语。比如: (1)张伟很聪明。 (2)火车真快。 (3)她脸色铁青。 (4)李娟真苗条。
当然,在汉语中也有一部分形容词不能做谓语,我们称之为非谓语 形容词。比如:主要、共同、多项、巨额、大型等。
三、转化法
3. 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比如: (1) This is a school for the deaf and the blind. (2)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3) The poor were oppressed by the rich during preliberation days.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每一种语言的研究,必有一个单位是基本单位,它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在英语中是“词”,而在汉语中则是“字”,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关键词:汉语的“字”英语的“词”联系区别1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即他们都是各自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但是只有在他们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具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四个特点:①是语言的天然单位。

②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点。

③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

④在语言组织(语法)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2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区别“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而“词”则是英语的基本单位。

The word is the unit par excelle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theory.(Lyons,1968:194)“In the beginning,there was the word.”太初有道(logos )词是英语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

《圣经》创世纪第一章:Word=reason (logos)词是语言各平面研究的交汇点:Phonological/orthographical wordGrammatical wordLexeme词在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是词法和句法交汇点。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英语的word 即“词”,可以分为morpheme 即“词素”,而morpheme 又可以分为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 )和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自由词素可以独立成词,例如,bed,tree,sing,etc.而粘着词素则必须依赖一定的词根才能成词,例如,s 在dogs,al 在national,以及dis 在disclose 中。

而在汉语中,语素很难界定,例如,狗,幽默,巧克力,葡萄,河等。

【英语】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英语】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关键字】英语一汉语和英语在纯语言方面的差别(一)汉语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的差别(二)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的差别(三)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别二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的差别(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二)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三)语言中禁忌的差别(四)肢体语言的差别(五)汉语和英语的区别产生了不同世界第一汉语和英语在语法方面的差别(一)汉语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的差别从汉字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上看,汉字从象形、指示、会意一直到形声,表意的功能始终没丢掉,一个汉字就是一副图面,它是有意义的。

可以通过有限个汉字的组合来表述无穷无尽的意思。

而英语(抑或是其他拼音文字)则看上去只有区区20多个字母,好记好念,可以“创造”出单词,实际上这正好说明英语的无奈:要想表达越来越多的意思,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事物,只能不断的造出新单词来疲于应付。

想不通的可以看看以前的字典、词典到现在的变化。

新华字典用了50多年没什么变化,汉语辞典里词条增加了不少,单字数量没什么变化.。

英语词典可是厚度逐年增加,收录的单词量给谁都眼晕。

(二)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的差别汉语说的很像唱歌一样的感觉,是因为汉语存在声调的理由。

这样很难发音的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有什么区别呢?从发音上来看,所有的汉字都是单音节,要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做到非常简单,而英语虽也有单音节单词,但绝大多数都是多音节。

人的发音能力都一样,汉语依靠单音节和四声可以做到尽可能简单的发音就能表述意思,而英语几乎把全部能发出的音都用上,还免不了使用长短音,就这还需要多音节才能表述。

想想都替西方人发愁。

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赵元任先生,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 曾戏谑而作《施氏食狮史》,以说明汉语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汉字和英语词结构的对比

汉字和英语词结构的对比

汉字和英语词结构的对比1311021105 李严摘要: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且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汉字则属于典型的象形文字,但从英语和英语字母的起源来看,其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故英语与汉语在词的构成方法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本文将对英汉语文字的结构构建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这对进行汉英语文字比较研究和对词汇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词汇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汉对比;字;词词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

如英文中的use是由一个语素use构成的单词, 这时语素和词同形;overuse由over和use两个语素构成。

在汉语中语素一般由一个汉字构成, 如“天”“地”, 这些语素通常可以单独构成词, 这时字, 语素, 词同形。

也有少数语素由两个或多个汉字形成, 如“琉璃”“玻璃”等。

在英语中, 由多个语素组成的词会把几个语素连起来书写成一个词。

同时, 在说话中词与词之间也会有短促的停顿而不是在语素之间停顿。

因此, 无论在书写形式还是读音上, 英语的词都比较容易被分辨出来。

汉语中的语素由汉字构成, 由语素构成的词有可能是由一个汉字构成的单音节词, 也有可能是两个汉字或多个汉字构成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大家比较公认的英语中主要构词的方法分包括合成法、转类法、派生法。

除此之外, 还包括首字母缩略法、拼缀法、截短法、逆生构词法和重复法等。

1.主要构词法。

合成法指通过合成过程形成的复合词, 即由两个或更多自由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把police和man放在一起构成新的单词policeman。

转类法指一个词不通过添加任何词缀而直接充当另一词性单词使用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可以是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化, 如in the air和air the room,air由空气变为给房间吹风。

派生法通过添加派生词缀到现有的词上构成新词的过程,在英语中的派生词缀又分为前缀和后缀, 例如reasonable,加上前缀un-形成unreasonable.2.次要构词法。

现代汉英语构词法的对比

现代汉英语构词法的对比

现代汉英语构词法的对比现代汉英语构词法的对比导语:构词法在汉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下面YJBYS店铺讲解现代汉英语构词法的对比,欢迎参考!一、汉英构词法对应关系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遵循各自的语言特点建立了独立的构词法体系。

要分析汉英语构词法的对应关系,应该首先明确汉英语的构词法体系。

现在把汉英语各自的构词法体系图示如下:Ⅰ、现代英语构词法体系:动词名词:water (浇水水) 转换法名词动词:hand (手传递)形容词动词:warm (暖和使升温) 前缀+词根:tri + gono + metry → trigonometry派生法词根+后缀:micro + scop + ist → microscopist前缀+词根+后缀:bene + fact + or → benefactor英开放式:reading room , dining hall , acid rain语合成法连接式:hand-over ,duty-free , face-to-face, up-to-date构密合式:sidewalk , handwriting, handbook , watermelon词缩略法:法简缩法截取法:逆向法:截合法:拟声法:coo , howl, mew, bang, wheeze, giggle音译法:Confucius, Mencius, Tao, gong fu, Shanghai, Wushu [作者简介] 张跃东(1971-),男,山东曲阜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教学方向研究生。

Ⅱ、现代汉语构词法体系:单音词:水、天、眼、马、电、我、高、走、红、打、三、再、和双声词:琵琶、忐忑、澎湃、流连、秋千联绵词叠韵词:伶仃、腼腆、窈窕、葫芦、徘徊单纯词非双声叠韵词:嘀咕、芙蓉、牡丹、疙瘩音译词:沙发、石榴、克隆、罗汉、奥林匹克、伊拉克叠音词:狒狒、纷纷、猩猩、堂堂、潺潺、姥姥、蝈蝈汉拟声词:轰隆、乒乓、扑通、叮当、布谷、喀嚓、呼噜语联合式:国家、声音、岁月、师傅、教学构偏正式:红旗、瓦解、龙眼、马路、皮包多词补充式:提高、打倒、说明、雪花、枪法复合词动宾式:司机、关心、入迷、抱怨、扫盲音主谓式:地震、心虚、月亮、神往、兵变连动式:报销、退休、领养、借用、考取词兼语式:请教、引见、促进、召集、逗乐合成词前缀+词根:老师、阿姨、小丑、第五、阿Q、老虎缀合词词根+中缀+词根:糊里糊涂、微乎其微、古里古怪词根+后缀:骗子、骨头、画儿、学者、作家、绿化重叠词:姐姐、妈妈、年年、刚刚、看看、恭恭敬敬、干巴巴简略词:人大、劳模、人均、政协、环保、三好、四化、奥运会二、汉英构词法的共性正如上文所述,汉英语构词法既有相对应的地方也有不能对应的地方,都各自有独特的构词方式。

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_百度文库.

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_百度文库.

学号:127142008112101021成绩:西安翻译学院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题目: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作者:曹树军指导教师杨艳敏专业班级 08级英语教育1班院系外国语学院完成日期 2011年3月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曹树军外国语学院08级英语教育1班(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A Comparative and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formationCao Shu-junEnglish Education Class 1,Grade2008,Foreign Language School(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China)摘要: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自然语言,都拥有极其丰富的词汇。

尤其是英语现已发展为一种国际性现代语言,多年来既不断地从其他许多语言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同时又通过灵活多样的构词方法构造了无数的新词。

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在构词法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英汉构词法进行对比:派生构词法、重叠构词法、复合构词法以及缩略构词法。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对比,使人们对英汉构词法的异同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在翻译或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汉语;构词法;对比Abstract:As two high-developed language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quite abundant in vocabularies. For English, it has develop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one. For ages, English has absorbed many vocabularies from other languages, meanwhile it has also built many new words.As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word form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 about word form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rived word formation, the overlapping word formation, the compound word formation and the abbreviated word formation. By comparing these areas, people can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formation. Thus, people will have a definite purpose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in translation or teaching.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Word-formation; Contrast(一)引言对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词汇量。

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最新整理)

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最新整理)

目录1. 英汉构词法文献回顾 (3)2. 英汉构词法的对比 (4)2.1. 派生法 (4)2.2. 转换法 (6)2.3. 混乘法 (7)2.4. 合成法 (7)2.5. 借代法 (9)2.6. 音译借入 (9)2.6.1. 义译借入 (9)2.6.2. 半音半义 (10)3. 结语 (10)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事物和复杂的概念也不断产生,原来有限的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来表达新的事物和概念。

构词法便是人们按照语言一定规律创造新词的方法。

构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结构,即将词分析为最小的结构单位—词素. 语言学家研究单位的性质、语音、意义,以及如何相互组合而构成新词。

英汉语在构词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了解这些相似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记住英语单词。

这篇论文在现代语言学的指导下,对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法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在派生、转换、混乘、合成和借代五个方面。

这篇论文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献回顾,分析了英语词汇学与汉语词汇学以及英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主要关于派生法。

通过在派生法方面的比较,我们知道派生法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英语主要通过增加前缀或后缀的方法来构词,但是在汉语中词缀却比较少。

第二个方面主要讲了转换法。

由于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的语法功能并不依赖于词尾变化的形式,因而汉语中的许多词是兼类的,谈不上转化不转化。

第三方面关于混乘法,混乘法在汉语和英语中是非常不同的。

第四方面关于合成法。

不管在汉语中还是英语中复合法都是重要的构词方法,因此复合词在两种语言中所占的比例都很大。

第五方面关于借代法。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的外来词,并且相互借用。

第三部分是总结。

关键词构词法,对比,英语,汉语,派生法,转换法,混乘法,复合法,借代法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ny new things and complicated concepts came up. The original limited word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people, people then create some new words to express something new and concept. Word-formation is a method that people created new words based on language rules. The word formation studie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word,that is to say, analyzed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s--morpheme. Linguists studied the properties, phonetics. meaning of the morphemes and how to create now word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language and Chinese. Knowing similaritie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English words easily and quickly. This paper makes a full and contrastive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form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especially on derivation, conversion, blending, compounding and borrowing .In the first section, we talk about literature review, 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predecessors mad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formation.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t contrasts with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formation in detail. It has five parts.First part is about derivation. According to contrast in derivation, we know that derivation is an important word formation in English. English people were used to create new words according to add a prefix or suffix to the root, but in Chinese, there are little affixes. Second part talks about conversion. According to study, we realize that because of Chinese was a non-inflectional language and its word-class is not decided by its suffix, conversion is not used to create new words in Chinese. Third part is about blending. Blending in Chinese is quite different with in English. Forth part compounding is talked. Compounding is very important both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but relatively, as themost productive and widely-used word-formation, it has a bigger portion in Chinese than in English. The last part borrowing is discussed.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borrows words from foreign country, but because of influence by different culture, society and national psychology, the two languages show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in number, ability of assimilation and extensiveness.Key words word-formation, contrast, English, Chinese, derivation, conversion, blending, compounding, borrowing.1.英汉构词法文献回顾在西方,公元前400年印度语言学家帕尼尼(Panini)发表了Ashcadhyay一书,详细描述了梵语是如何构成的,他的构词法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的词汇学家们,然而在他之后,这一观点却没有得到发展,原因是:首先,尽管在19世纪,形态学占有一席之位,但是构词法还是不受重视;再次,从当时形态学历史比较的角度来看,研究者更注重研究单词结构,而且在20世纪初研究构词法远没有研究语言学那么受欢迎;最后,早期的转换语法学家认为句子是由语素构成的,单词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我国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

为什么我国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

为什么我国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汉字之所以是“方块字”,就在于其根源是象形文字,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的演化,系统化,传承等等,逐渐成为了“方块字”。

如果仔细追溯一些汉字的长相的话实际上也能看到“表象”这个功能。

西方文字的基础是字母体系,说白了,就拿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这些语言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些语言都是由几乎相同的字母构成的不同的排列组合。

因为,这些字母实际上大都是脱胎于古代腓尼基文字,而腓尼基文字则是从楔形文字,甚至是古埃及文字中拣选了一部分作为固定的字母。

而楔形文字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象形文字的一种抽象化,逐渐失去了这些部分原本的象征含义,而演变成为单纯的字母体系。

字母体系有一个好处就在于表音方便,但是逐渐失去了文字的意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看到中国的汉字感觉是在画画。

而汉字实际上功能及其丰富,并不仅仅表意,也有表音的部分。

我们暂且从甲骨文来说,这些图画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笔画,也经历了抽象化,但是没有完全的舍弃表意。

一个单独的汉字实际上是包含了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达到了发音、形状以及含义的统一。

有一些汉字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基础文字,比如说“车”,而其他带有“车”这个部分的汉字,又成为与“车”有相关含义的文字,比如“辆”,“两”成为了发音的基础,而“车”表达了含义。

再打个比方“水”和“河”,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现代汉语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大概经历了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的法国,所以彼此相互补充借鉴。

同样的,汉字也曾被其他文化拿去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文字系统,比如说日语。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汉字是方块字,玛雅文字实际上也是,但是玛雅文字更加的复杂,还没有经过充分时间的洗礼进行抽象化的发展。

同样的象形文字还有玛雅文字,虽然并非标准的方块儿,但是也是与西方字母系统很不相同的文字系统。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李玉贵(上海科技学院外语系201800 中国上海)论文摘要:汉字属于典型的象形文字,但从英语和英语字母的起源来看,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根据认知语言学图式论,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英语的字母和英语词汇的象形和会意的理据。

基于理论上的研究,本文对英汉语文字产生的过程及其结构构建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这对于进行语言文字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词汇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造字;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典型的象形和会意文字,英语属于字母文字。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文字在造词和构造方面没有任何之间的联系,但从内涵上来研究,在文字的产生和文字的构成方面汉语与英语存在着可比性研究。

本文笔者在多年的英语词汇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量英汉语词汇构建比较研究中,发现汉字和英语词汇都来源于象形文字;汉字和英语词汇在构建词的意义方面都有象形和会意原理。

其理论依据为认知语言学原型论、意象图式论和符号学相似论。

图式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

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

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无论汉字还是英语词汇在创造自己文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原来的语音单位的基础上,依据头脑对事物的图示印象和经验积累的一种反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

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

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汉英语的意义理据。

根据语义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对“实”与“义”的论述,文字作为语言意义表达的载体,它的“义”应该和客观世界的“实”是相一致的,是象似的。

进行汉英语文字比较研究将对英语词汇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英语词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英语复合法构词方式的对比与分析

汉英语复合法构词方式的对比与分析

汉英语复合法构词方式的对比与分析汉语复合构词方式具有多样性与能产性的特点,复合法是汉语中能产性最强、应用性最广泛的构词手段。

英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可由各种词类表示,而且其组合不受英语句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复合法在英语构词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标签:复合词构词方式对比与分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词性的独立词按照一定排列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叫复合词。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两个词素直接并列或者重叠构词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汉语中复合词所占的比例很高。

复合词在英语词汇中也占很大比例,尤其在现代英语中,许多新词、新语都是借助于原有的词组合而成的。

一、汉语复合词的类型根据《现代汉语》(张登岐,2005:101),汉语中的复合词依据词根与词根之间的各种不同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五种:第一,联合式。

这类复合词中的几个词根地位平等,无主次之分,在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例如:“领袖、反正、买卖”等。

第二,偏正式。

这类复合词中的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前一个词是修饰、限制性的,后一个词是中心。

例如:“黑板、皮鞋、雪白”等。

第三,主谓式。

这类复合词中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前一词根是被陈述的主体,后一词根表说明。

例如:“海啸、手软、气馁”等。

第四,述宾式。

这类复合词中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一词根表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

例如:“司机、知己、破产”等。

第五,补充式。

这类复合词中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前一词根是中心,后一词根从结果、程度等方面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提高、记住、车辆”等。

二、英语复合词的类型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既可以根据词性分类,也可以根据词义分类。

根据词性分类,Bauer把英语复合词分为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副词、复合介词、复合代词等。

而每一种复合词又有不同的构词方法。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是一种比较两种语言的构词方式的比较,它通常用于比较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方式。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方式之间的差异。

首先,要比较英汉构词法,需要先定义“构词”一词。

在英语中,构词是指将单词组合起来创建新词汇的过程。

此外,英语有三种不同的构词方式:派生法、合成法和缩略语法。

而在汉语中,“构词”的概念并不存在,汉语更像是由字组成的语言,因此没有明确的构词方式。

其次,当比较英汉构词法时,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
1. 英语构词法更加灵活多样,因为它允许创造新的单词。

例如,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单词组合起来创造新词,而汉语则没有这种能力。

2. 英语构词法更为精确,可以准确表达特定的意思,而汉语则更加笼统。

3. 英语构词法更加简单,有很多规则和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创建新的单词,而汉语则更复杂,很难创建新的单词。

4. 英语构词法更有效,因为它能够准确表达一个想法,而汉语则会使用多个字比较宽泛的表达方式。

最后,当比较英汉构词法时,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构词灵活性、精确性、简单性和有效性上。

虽然英语构词法与汉语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英汉构词法也有一些相同之处,比如都可以通过合成法进行构词,两者也都可以使用词根词缀法进行构词。

【独家】汉语造字的“六书”与英语构词中的“形声词”“会意词”

【独家】汉语造字的“六书”与英语构词中的“形声词”“会意词”

汉语造字的“六书”与英语构词中的“形声词”“会意词”外国人感觉学汉语特别难,主要是难在记住汉字。

中国人感觉学英语特别难学,主要也是难在记住英语单词。

事实上学习汉语比学习英语简单的多。

其一,汉语的读音非常简洁,一字一音,即使发音不准,也能听懂。

其二,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帮助理解字意。

如“吃”“喝”“喊”都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都带口字旁,与嘴的动作有关,看字形就能帮助判断意思。

如“绑”“?”“缠”,“河”“渴”“汗”都是这样。

口子旁的汉字必定和嘴有关,绞丝旁的汉字必定和绳索有关,三滴水的汉字必定和水分有关,等等。

可是英语单词就没有这种用会意去理解意思的优势。

其三,汉语的汉字少,掌握3000个汉字,可以讲出任何汉语句子。

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却解决不了多少语言应运问题。

英语的词汇量大出汉语好多倍。

学习英语的最大难处是认不完的单词。

其四,英语单词的词性不确定,一个单词兼有几个词性。

汉语的词性除少量兼有两个词性外,大都只有一个词性,名词就是名词,动词就是动词,表达的意思非常确定。

其五,汉语语法结构简洁,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特明快。

“我吃饭”,“他看书”,主体的动作、动作的对象,连贯而且十分的简约明晰清楚。

而英语构词罗嗦、发音罗嗦、造句也罗嗦,有颠三倒四的感觉。

所以比较而言,学习汉语比学习英语容易的多。

有多少外国人,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就把汉语讲得油腔滑调。

而多少中国人苦苦学了几十年英语却开口讲不了英语。

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了二十多年的英语,不仅开口讲不了英语,即使阅读英语也非常困难。

中国学生差不多一半的精力耗费在学习英语上却学不会英语。

所以有人主张除培养专业英语人才外,一般人废除学习英语和考试英语,认为白白浪费了中国人的精力。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不在本文的论述之列,但英语难学确实事实。

现在对汉语造字的“六书”做一最简单的说明。

因为有些文化的中国人都知道汉字是图画字,象形字。

这些字可以“会意”。

汉语造字的“六书”是汉字的造字规律。

英汉构词法比较及语义对比分析[论文]

英汉构词法比较及语义对比分析[论文]

英汉构词法比较及语义对比分析语音、词汇和语法为语言三大基本要素。

在英语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和引导学生以比较巩固的母语知识为基础,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三大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英语词汇。

英语构词法母语知识语义对比一种语言必须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基本要素,词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中有意义、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

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时离不开对词的分析、理解和运用。

本文从构词法、语义学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构成和语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帮助教师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某些方面的规律,以促进英语教学工作。

一、英汉词的构成因素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与“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字”是书写单位,也是发音单位。

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来说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

就其形体来讲,构成一个汉字的因素有笔划(点、竖、撤、捺、折、钩及其变型)、笔顺、偏旁和偏旁部首。

“词”是指一个一个有意义的语言的最小单位。

汉语中,一个字可能就是一个词,如“天”“地”“大”“小”,也可能只是一个词的一部分,如“真理”“条件”二词中的“真”“理”“条”“件”。

英语属表音文字,只有字母和词而无“字”这一概念,其字母相当于汉语中构字的笔划,用各种不同字母组合起来的word相当于汉语中的词。

明白了汉语中“字”“词”与英语中“word”的区别后,我们再来看“词”与“word”的构成因素。

如果不考虑能不能独立运用这一点,词还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单位是词素(morpheme),此点英汉两种语言相同。

汉语中的一个词,英语中一的个word,可以只有一个词素,也可以由若干词素构成。

如“书”只有一个词素,“学习”有两个词素,“现代化”则由三个词素构成。

英语也一样,“book”“cat”分别由一个词素构成,“bookish”“impossible”“unfriendly”则由两个或三个词素构成了。

word与“字”的造字理据对比研究

word与“字”的造字理据对比研究

236word 与“字”的造字理据对比研究郭海波 马宏 郑卓 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依据词源和汉字“六书”造字法,探讨了英语单词word 的造词视角和理据,并将之与汉语的“字”的造字理据比较。

word 中字母W 存在着“以形表义”的可能,“六书”的造字法也可以用于单词形义关系研究。

关键词:文字学;英语词源;造字理据一般认为,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但英语将文字视为词,将其定义为音义结合体;汉语将文字视为“字”,将其定义为形义结合体。

虽然,汉字中也有关于形声字的论述,但仍是借字造字,如茱:“艹”(c ǎo)表示植物;“朱”(zh ū)表示是红色,兼表示字音。

这里“朱”是先于“茱”存在的。

由此可知,英语将“字”界定为“词”,忽略了其形义关系。

一、“word”与“字”的可比性徐通锵提出“字本位”理论,在为汉字在语言学中的地位正名的同时,也变相承认了“词”对“字”的影响力。

张维友将英语的“词素”相当于汉字的偏旁部首,二者虽然是意义上关联,但词素和偏旁部首是音与形的对立。

词的实质是音义,是语言单位;字的实质是形义,是文字单位。

也可以说,英语里只有“词”,没有“字”。

确切地说,现代英语语言学,没有将单词作为“字”的一面纳入研究视野。

单词和汉字是否具有可比性呢?早在1995年,周有光先生就埃及的圣书字和汉字的“六书”作了比价。

他认为,“意符”相当于象形、会意、独立的指事字;“音符”相当于假借、形声的声旁;“定符”相当于指事字中的点画符号、形声的形旁、汉字中的某些区别记号。

外国的“三书”和汉字的“六书”在文字结构上有着可比性。

综上所述,字的“声音”是由其所记录的语言赋予的。

词作为记录语言天然具有声音,但英语中的“词”有“字”的一面,其形义关系值得研究。

从文字结构上看,英语的“word ”可以与汉字的“字”进行比较。

二、“字”的结构与意义字,动词,会意兼形声。

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

在屋内生孩子。

谈谈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

谈谈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

谈谈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内容提要:字母文字的源头和字母文字的演变过程;文字使用的基本轮廓和随着近代的殖民而使拉丁字母语言广播全球;汉字优于字母文字的根源是因为前者是“活质”文字,后者是“死质”文字。

主题词:腓尼基字母、汉字、“活质”、“死质”。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字母文字,我国是使用象形表意文字从古至今的国家,溯本求源,字母文字的鼻祖还是象形文字。

距今约5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一种象形文字——圣书字。

而据流波“新文明文化史观”结合考古对比研究,无论古埃及象形字还是两河流域的象形字,都是中华古象形字在这一带的地方化。

放言之,古汉语汉字是后来一切语言文字的来源——这也是今天研究起来发现——世界其它类语言文字都与中华汉语汉字相关的缘由。

相比起来,圣书字还远远不及我国距今约6000年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等古文化遗址的陶文字来得成熟。

但它的特别意义在于——原分布在我国伊犁河流域的闪族(赛种)因大月氏(我国古族)西进而被迫西迁到地中海沿岸,约于公元前15世纪,其中的一支腓尼基借这种象形文字创造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只有辅音,没有元音,这就是著名的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较早传入希腊,演变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孳生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字母的共同来源。

腓尼基字母在西亚演化成阿拉米字母,成为亚洲许多文字的基础,如阿拉伯、印加、犹太字母等。

公元4世纪后,阿拉伯字母在亚洲广为流传。

在人类有文字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文字使用的基本轮廓是这样的:欧洲以拉丁字母和斯拉夫文字来建立各民族的文字语言体系;亚洲比较复杂,西亚以阿拉伯字母为主,南亚受印加字母影响较大,中亚兼收并用斯拉夫、阿拉米、阿拉伯等字母,东亚广大地区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历史上曾经长期使用汉语为其书面语;东非、北非的一部分受到阿拉伯字母的影响,非洲的大部,美洲、澳洲的广大地区,由于生长在这里的民族还相对处于落后状况之下,大多还只是一些没有文字表述的土著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李玉贵(上海科技学院外语系201800 中国上海)论文摘要:汉字属于典型的象形文字,但从英语和英语字母的起源来看,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根据认知语言学图式论,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英语的字母和英语词汇的象形和会意的理据。

基于理论上的研究,本文对英汉语文字产生的过程及其结构构建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这对于进行语言文字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词汇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造字;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典型的象形和会意文字,英语属于字母文字。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文字在造词和构造方面没有任何之间的联系,但从内涵上来研究,在文字的产生和文字的构成方面汉语与英语存在着可比性研究。

本文笔者在多年的英语词汇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量英汉语词汇构建比较研究中,发现汉字和英语词汇都来源于象形文字;汉字和英语词汇在构建词的意义方面都有象形和会意原理。

其理论依据为认知语言学原型论、意象图式论和符号学相似论。

图式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

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

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无论汉字还是英语词汇在创造自己文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原来的语音单位的基础上,依据头脑对事物的图示印象和经验积累的一种反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

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

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汉英语的意义理据。

根据语义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对“实”与“义”的论述,文字作为语言意义表达的载体,它的“义”应该和客观世界的“实”是相一致的,是象似的。

进行汉英语文字比较研究将对英语词汇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英语词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字的产生与英语字母的产生比1、汉字的原始文字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划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划。

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

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

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河南贾湖距今8000年前龟甲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BR>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

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

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

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2、现代汉字形成小篆笔划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

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

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

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

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体等字形。

3、英语字母的产生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

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因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

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

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

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

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商博良释讳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比较,先设法挑选出有最后一个法老王族棗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象形字,随后再想方法辩认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词意。

商博良于1822年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

罗塞塔石碑用3种文字记载了同样的内容,因此成为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

法国名将拿破仑•波拿巴在埃及地行过一场重大的战役。

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仑派遣的历史学家们又发掘了许多古代遗址。

几乎在古埃及的所有遗址里,都留有大量的象形文字,无论是墓室、庙字或廊柱,都无例外。

据估计,单是埃德福神庙的象形文字,一个人花上20年也无法完全抄录。

这些象形文字,记载了法老的丰功伟绩,也反映了臣民百姓的生活细节。

公元前2000~前800年间,地中海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的腓尼基人,以埃及象形文字为基础,创造了腓尼基语的字母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希腊人又以腓尼基语的字母表创制了从左至右写的24个字母的字母表,alphabet的词源即为希腊语的alpha(α)+beta(β)。

罗马字母表的确立得力于公元前800~500年间十分活跃的伊特拉斯坎人,字母表的读法便是由他们的读法而来。

古罗马人用拉丁语书写的字母表,是现在A~Z的26个字母中除去J,U,W后的23个字母,G是罗马人为了与c的音[k]区别,表记[g]音而发明的字母;进入10世纪后,U从V中独立出来,11世纪,为表现[w]音而采用了w;15世纪,J从I中分离出来。

在罗马帝国统治英格兰的过程中,古日尔曼民族在他们所使用的茹尼克(Runic)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古英语书写符号。

现代英语在一部分单词的词首保留了一些字母用来表示英语词汇的意义。

而一些单词在社会进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在单词中确实保留了古埃及象形和会意的特征。

如: “eye”(眼睛)一词就是典型的象形单词,y 象征人的鼻子,e 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睛;所以在英语字母中,小写字母“e”来表示人“闭合”的“眼”。

再如:“sleep” 一词就是典型的会意单词。

“S”象形人的睡觉的姿态(人睡觉的姿态大部分都是“S”形),“L”表达“平面”,“ee”表示人闭合的双眼,“p”表示向外“吐气”。

那么,整个单词的意义为:“人躺在平面上,双眼闭合,又向外吐气——睡觉。

” Level 一词是个典型的会意词,象汉字的“平”,在“会意”构词上,是一样的。

“V”字母是“上大下小”,这种的物体是立不稳的,只有两边一样,才能“平稳”、“水平”。

从以上的英语形成可以看出,英语字母的起源毫无疑问是希腊字与罗马字,而希腊字,罗马字与古埃及字有很大的关联。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古埃及的人们就在使用文字(象形文字)表示神,人,动植物,自然界的形态(山河等),来表示装饰品,武器,农具,日用品等的形状了。

该象形文字不仅给现在的字母表,还给阿拉伯文字,印度语族文字带来了影响。

埃及人在用被称作纸草(papyrus)的植物所制成的纤维上书写文字,paper这个词便源于papyrus。

为什么汉语与英语的文字在最初构建时都根源于象形文字?这个问题笔者在另外一篇文章《英语字母和单词相形与会意的理据研究》(发表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 第7期)已经阐述过:“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的大脑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还非常模糊,只能借助对事物最原始的形体和认识,产生相似符号。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字和英语单词的书写符号都起源于象形文字,它们在形和意的组合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用不同的书写符号和按照不同的构造来表示相同的概念。

二、汉字与英语单词的构建原理比较1、汉字造字原理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

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

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

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

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诗经的《大雅?朴》亦云:「周王寿考。

」。

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一语。

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

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例如「帚和妇」与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

例如《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

总结以上六书,前四项,「造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

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

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的。

2、英语造词原理英语词汇在组建中可以分为派生法、合成法、转类法、拼缀法、截短法、首字母缩略法。

派生法。

派生法可定义为通过给词干加构词缀的一种构词方法,词缀主要包括前缀和后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