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注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
A.弭.谤(mǐ)肄.业(yì)
霎.时(shà) 义愤填赝.(yīnɡ)
B.敛裾.(jū) 落寞.(mù)
猗.郁(yī) 道义相勖.(xù)
) 芜.杂(wú)
C.訾詈.(lì
咀.咒(zǔ) 蓊.蓊郁郁(wēnɡ)
D.嫉.恨(jí)平仄.(zè)
嘶.叫(sī) 卓.有成效(zhuó)
解析:A项,赝—膺;B项,寞读mò;C项,咀—诅,蓊读wěnɡ。
答案: 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须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________,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②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的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________,但最后在正义的感
召下,他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
③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______伤感,落泪。
A.疏通隐晦无不B.疏导隐晦不无
C.疏通隐讳不无D.疏导隐讳无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的能力。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
解双方的争执。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泛指引导使畅通。“疏通”多是针对双方存在的分歧、争执,使他们的意见能互相了解;“疏导”是针对某事物或某人在某方面
存在的“堵塞”“郁积”等加以引导。因此①句应用“疏导”。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强调语言文字给读者(或听众)的客观印象,让人觉得
不好懂,不明白;“隐讳”强调说话人的主观目的,避讳说出某些信息,有意识地隐瞒。因
此②句应用“隐讳”。无不:没有一个不。表示范围上的没有例外,全都。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些。表示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因此③句应用“无不”。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④⑤⑥
解析:首先判断三个带“时而”的句子要放的位置。③句和原文的第一句句式最接近,该放第一。①⑤放后面,因为“时而”后都带动词,但中间要插入句子。②④说的又是同一个意思,应放一起。根据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镜子用久了,水汽、油脂等各种印记很容易弄得镜面迷迷糊糊
....,非常影响使用效果。
B.当你的眼眸与足尖走进这一片温情的水乡,你再也无法忘记这里烟雨的长廊,精致
的花窗,滴水的瓦当,幽僻..的窄巷,以及那徽派风格的马头墙。
C.蜿蜒的河道河水缓缓流淌,河道两旁的树木蓊蓊郁郁....,不时有水鸟飞过,河岸边,垂钓、散步、骑行的市民和谐惬意,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D.刚从中国返回的休斯敦火箭队似乎遇到了时差反应,19日队员在训练中显得没精打
...采.,无法集中精力完成训练任务。
解析:“迷迷糊糊”是指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而语境是看不清楚的意思,应改为“模模糊糊”。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
的破碎,导致《失孤》在缥缈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李克强表示,中国的太极拳和印度的瑜伽术是两个东方文明的结晶,也是两国古代
文化的瑰宝,至今长盛不衰。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
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
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A.“导致……的主要原因”杂糅;B.语序不当,应将“两个东方文明的结晶”与“两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调换位置; C.缺少介词,在“和”前或后补上“与”。
答案: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
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
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
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
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
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
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 1 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
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
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
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
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 3 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