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品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为城市发展提供大 量剩余农产品)
★综合因素和城市区位

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 么原因把它吸引到一定的地点的;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这个城市 的发展,从而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 的发展阶段,它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同。所以, 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运用 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3、从河流因素考虑, ACD 城市沿河而建,其中 C D 河流交汇处, 位于河口。 4、综上所述, D 城市有大的发展前景
城市位于
2007年高考湖南卷第40题:
典型例题: (3)说明燕京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分)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7分)
参考答案:(3)地形:位于山前冲 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 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 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 水运(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 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 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 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蚀。 (13分) (4)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 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往东北 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 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 南经华北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 区,且东南离海较近。(7分)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成“之”字形弯曲
修筑公路的原则
*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 杂的地段。 * 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 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因素,而自然因素是 次要的,因为有科技因素作保证(科技使自 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频繁地区: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3、危害: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 安定 4、防御措施: 采取多种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 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 作制度
常考的中国旱灾:
春旱: 华北平原
原因:1、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2、雨带未到达,降水稀少;
二、暴雨洪涝
1、成因: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2、暴雨形成条件:
(1)充沛的水汽; (2)强烈的上升气流;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3、分布: 世界: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4、危害: 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②经济财产受损 5、防御措施:
自然条件对交通的影响 (地形、气候、河流)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线路的密度 平原密,山区稀 运输方式的选择 山区------优先选择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影响因素:修建成本、工程难度 线路分布格局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 谷地带 线路延伸方向
平原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一般成直线分布
暴雨洪涝防御措施
项目 监测 预报 内容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工程措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库③ 施 修建分洪区

①洪泛区土地管理 施 ②建洪水预报系统 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洪 非工程

三、干旱
1、成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 缺水 。 2、分布: 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
思考:
据图判断,
图中两城市形
成的主要条件
是什么?
图中两城市紧临河流,其下游为瀑布群,为河
运的终点或起点,大量人流物流在此中转集散,水
运交通位置重要,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4、自然资源 ①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
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 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约翰内斯堡等。
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少。 干旱地区城市多分散分布在绿洲。 高寒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 湿热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地区。
3、河流
※ 河流为什么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
河流的供水、航运(军事防卫、旅游)等功能 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河流哪些地点容易形成城市? 河流入海口。如:上海、广州等 河运起点、终点。如:赣州、济宁等。 河流的交汇处。如:宜宾、重庆、武汉、九江、 梧州。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等。如伯尔尼、巴黎等。
“白灾”和“黑灾”
“白灾”和“黑灾”是冬季我国北方牧区最严重的自然 灾害。 白灾是由于降雪过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放牧就 食而导致的灾害。白灾的形成与冬春季的降雪量多少、 不同类型草场的积雪深度和持续时间、积雪密度和草层 高度以及各种家畜破雪采食能力有关,而积雪深度是衡 量白灾的最重要标志。我国牧区白灾主要发生在10月至 次年4月。此间若降雪过多,且无储备草料,牲畜就会因 受冻挨饿而大批死亡。 黑灾在牧草生长季节,我国牧区有大量的冬牧场,因无 水供牲畜饮用而不能利用,只有到了冬季形成稳定的积 雪后才能利用。在无积雪或少积雪的年份,到这些牧场 放牧,牲畜会因无水可饮而掉膘,还会为传染病和寄生 虫的流行提供条件,导致牲畜的大批死亡。这就是黑灾。
专题: 自然环境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城市的区位 城 市 区 位 因 素
自然因素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交通条件 政治 军事、宗教
科技、旅游 农业基础
社会经 济因素
1、地形 ①平原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巴西利亚) ③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 (太原、兰州、拉萨)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城市区位自然因素分析高考答题注意要点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 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 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 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 某种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影响旅游业
航空港的建设
自然资源对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属性----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
经济属性----用于生产和生活 的物质或能量。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2、类型


AC
4、水资源Fra Baidu bibliotek





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有限循环 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工业用水情况:冷却用水、空调用水、 产品用水 工农业用水是人类用水的主体,农业是 用水的最大部门 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体,因此,水 源地对耗水工业吸引力大 水能、水运是水的重要利用方式
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 化因素来分析评价武汉市区 位特点?
武汉
平均气 温 ℃ 1月 7月 2 29
平均降 1月 47 水量 (mm) 7月 150
自然因素 1、武汉是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2、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降水丰富,雨热 同期。 3、武汉地处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河流径流量丰富,为武 汉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流交汇 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4、武汉市靠近大冶铁矿,发展起钢铁工业。 社会经济因素 5、武汉市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同 时京广铁路穿过,带动了武汉的发展。 6、武汉市是湖北的政治中心。 7、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是我国的“光谷”。 8、武汉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日趋发达。
中国最大的盐场 夏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 是?盐场晒盐的 原因:受副高控制(反气旋控制) 最佳季节是?为 什么?
3、此时,农业需水量大。
冬旱: 珠江三角洲(华南)
原因: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2、雨带撤走,受冬季风控制,降水少;
3、工农业需水量大。
四、寒潮
1、概念: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 象的冷空气过程 2、成因: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 3、源地: 北冰洋地区、西伯利亚北部 4、发生季节: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美洲
尼罗河谷地
印度河谷地
因为这里是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 足,发展农业条件优越。 思考:1、为什么古代城市形成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尼罗河谷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为 什么出现最早城市? 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2、气候
即:经济、社会因素是决定交通线修建的内在需求, 而自然条件、科技水平只决定交通线路的具体走 向或选线。 – 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京九铁路的修建等等, 都是由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为主,兼顾稳定社会的 意义。而自然条件的复杂只是加大了修建的难度、 拖后了修建的时间。

修筑交通线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 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 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航空港的建设要考虑自然因素、与城市(居住 地)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 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C ) A.14 B.16时 C.19时 D.22时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B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A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B、C 城 ⑴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市,原因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 ⑵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矿产资源丰富 。 ⑶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铁路运输 、 气候干燥 。C城市 位于 河口三角洲 地貌上。
典型例题: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 ⑷D城市适于发展
钢铁 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 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旅游 。
典型例题:
4、分析下列4座城市的发展前景
1、从地形考虑 BD 的 城市有优势,因为它们 位于 平原 区。 2、从气候考虑 BCD 城 市较为有利,因为他们 位于 。 水热适中的中低纬度带
一般出现在秋末至初春(冬半年),对农作物影响最大是秋 季和春季。
6、影响中国寒潮的路径: 中路、东路、西路 5、对中国影响的地区: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受影响。(海南岛、台湾岛、四
川盆地、广东、广西等地影响较小)
7、危害: 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 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 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8、防御措施: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 提醒有关部门作防寒准备
典型例题: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城市中,最先和最后形成的分别是
(
C
)
A.A城市B城市 B.B城市A城市 C.A城市C城市 D.C城市B城市
2.三城市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相同的是 A.地形平坦 B.河流沿岸 C.矿产丰富 (
D
)
D.气候适宜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B
A
D
自然灾害
一、台风
1、成因:
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则当年台风次数 减少
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 发展的热带气旋。 形成在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 形成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
2、分布: 亚洲东部沿海、亚洲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 3、发生季节: 夏季和秋季 4、结构: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5、危害: 强风、暴雨、风暴潮带来的危害 6、防御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RS技术)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 ——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河流较多的平原地区: ——呈条带状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形成城市的条件分析: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 溉水源充足,发展农业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出现了剩余农产品)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人口集中,且有利于交通联系
两河流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