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

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
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
写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
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
知所如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
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也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
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
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
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

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

蔺相如
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
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
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
力比秦稍弱。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
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
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
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
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
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战国后期,秦最强大。


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
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廉颇,生卒年不详,
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

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
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
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
方强国。

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

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

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
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

以联合韩、燕、魏、赵五
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

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
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
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
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

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
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
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

此后,廉颇率军征战,
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

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
了二万赵军。

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
池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

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
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

赵王与
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
相如在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
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
和群臣产生震慑。

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
之上。

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他公然扬言要当众
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
采取了忍让的态度。

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
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

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
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

这引起了蔺相如舍
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
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
请蔺相如治罪。

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它强烈
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

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
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
一军。

赵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

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
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

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
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
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末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

这时,秦国采
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
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
攻韩地上党。

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
献给了赵国。

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

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
有廉颇。

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
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

当时,秦军已南取
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
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
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面对这一情况,廉
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

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

尽管秦军数次挑战,
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

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
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

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

廉颇
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

秦国看
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
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

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
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

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
用赵括为将军。

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
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

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
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

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
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

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参见邯郸之战),
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
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
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
年(前251年)举兵攻赵。

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
之战。

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
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
乡县北)。

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
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
的嚣张气焰。

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

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

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
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

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
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

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

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
出击。

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

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
乘代替廉颇。

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

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廉颇去大梁
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

赵国
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

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

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

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

”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

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

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

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

点评: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而未尝败绩。

为人亦襟怀担白,敢于知错就改。

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

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3、文学常识纪传体《史记》
国别体《战国策》
编年体《资治通鉴》
1、《史记》起迄:黄帝-汉武帝太初四年
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地位:二十四史之第一部
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
A、家学渊源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

其父死后,司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史料;
B、广泛游览,实地考察;
C艰难发愤在受宫刑后发愤写出《史记》,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二、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缪贤舍人()西河渑池()秦王不怿()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去亲戚()约束()宣言曰()请指示王()
从此以往()因而厚遇()前进缶()明年复攻赵()
以示美人()不过三十日()鄙贱之人()独畏廉将军哉()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学生诵读。

积累文中的成语。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怒发冲冠
第二课时课文翻译(学生直译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

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
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
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
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
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蔺相如
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
王想跟您结交。

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
赵国的。

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
赵王赦免’。

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

我私
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
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
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

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
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城给了赵国,就把璧
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
赵国。

”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
秦王。

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
臣都欢呼“万岁”。

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
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

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
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
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

’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

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
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
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

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
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
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
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

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

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
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
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
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
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
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
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

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

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
才敢献上和氏璧。

”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
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
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
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
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我实
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
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
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

现在凭借秦国
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
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

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

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
堂加以处治。

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
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

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
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

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

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

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

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

”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

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

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

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

秦王不肯敲击瓦
缶。

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
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
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回头召唤
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
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

”蔺
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
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

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
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
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
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

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
他之下!”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


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朝时常常
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

过了些时候,蔺相如
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
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现在您与廉
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

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
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
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
辱他的臣子们。

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
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
必不能都活下来。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
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
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
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第三课时
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
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