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复习
(414)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课历年真题及解析
![(414)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课历年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b5c947c850ad02de804127.png)
全国硕士研究生农学门类联考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2008 -- 2012目录目录 ..................................................................................................................................................2012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2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10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0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09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09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08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08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中国农业大学【天地农大BBS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试题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l ~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实验技术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实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476af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9.png)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实验技术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各种生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调控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包括光合作用测定、光周期实验、蒸腾作用研究和植物生长素的测定。
一、光合作用测定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测定可以通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来进行。
测定方法可以使用荧光法或者气体交流法。
荧光法是通过测定叶片上的荧光信号的强度来计算净光合速率,而气体交流法是通过测定进出叶气体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这些方法需要使用一些仪器设备,如荧光测定仪或气体交流测定系统。
二、光周期实验光周期是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光照和黑暗的周期性变化。
光周期实验主要用于研究植物的花期控制、休眠期控制等生理过程。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控制植物所接受的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的比例来模拟不同的光周期条件。
可以使用光周期系列灯来实现对光周期的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花期的调控以及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指标。
三、蒸腾作用研究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过程,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之一。
蒸腾作用研究常用的技术是测定植物叶片表面的水蒸气压,并结合气孔开闭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测定水蒸气压时通常使用水分压差传感器或者电子秤等设备,观察气孔开闭可以通过显微镜或者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工具进行。
四、植物生长素的测定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调控着植物体内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研究植物生长素的测定可以使用生物测定法、免疫测定法和色谱法等。
生物测定法使用生物体来测定生长素的活性,如使用阿片酸促进小麦胚芽的生长来测定生长素含量。
免疫测定法则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测定生长素含量。
色谱法是利用气相色谱或者液相色谱来分离和测定植物生长素的含量,通常需要先对样品进行提取和纯化。
结论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是理解植物各种生理过程和调控机制的关键。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课程教案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d8a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c.png)
理解和掌握。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等辅 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课程安排与注意事项
实验课程安排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 掌握各项实验技术。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并探讨其 原因。
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掌握呼吸作用强度测定的方法。
植物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并分解有机物的过程,通过测 定单位时间内植物体消耗氧气的量,可以计算呼吸作用强度。
鼓励实验人员参加自救互救技 能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减少事故损失。
06
CATALOGUE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分配
课堂表现
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实验操作规范性等方面 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20%。
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后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步骤、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占总评成绩的30%。
鼓励实验室采用环保型实验 材料和方法,减少废弃物产 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应急情况下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
置等方面要求。
定期组织实验人员进行火灾、 化学品泄漏等应急演练,提高
实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灭火器 等应急器材,并确保实验人员 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合作用
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 葡萄糖和氧气,同时储存能量。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09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09年](https://img.taocdn.com/s3/m/df670027cc7931b765ce1551.png)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09年(总分:149.99,做题时间:180分钟)一、植物生理学 (总题数:15,分数:15.00)1.植物细胞质膜中,含量最高的脂类物质是( )。
(分数:1.00)A.硫脂B.糖脂C.磷脂√D.胆固醇解析:[解析] 植物细胞质膜的化学组成。
[解析] 植物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
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磷脂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糖脂在膜脂中的含量一般在5%以下;胆固醇在膜脂中的含量较低。
因此,植物细胞质膜中,含量最高的脂类物质是磷脂。
2.植物细胞中,组成微丝的蛋白质是( )。
(分数:1.00)A.力蛋白B.动蛋白C.角蛋白D.肌动蛋白√解析:[解析] 植物细胞骨架。
[解析] 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微丝是由肌动蛋白聚合而成的、直径为7nm的丝状结构。
力蛋白和动蛋白是依赖微管的马达蛋白,它们可以通过水解ATP沿微管运动。
角蛋白是中间纤维的重要组分。
因此,植物细胞中,组成微丝的蛋白质是肌动蛋白。
3.C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 )。
(分数:1.00)A.琥珀酸B.草酰乙酸√C.苹果酸D.天冬氨酸解析:[解析] 光合碳同化。
[解析] 光合碳同化包括C3代谢途径、C4代谢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
C4植物CO2固定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CO2的受体是叶肉细胞细胞质中的PEP,在PEPC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形成的草酰乙酸在叶肉细胞叶绿体中被还原为苹果酸,也可在细胞质中由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经转氨基作用而形成天冬氨酸。
因此,C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草酰乙酸。
4.将暗适应的植物转到光下,其叶绿体类囊体腔内pH和Mg2+浓度的变化是( )。
(分数:1.00)A.pH升高、Mg2+降低B.pH降低、Mg2+升高C.pH不变、Mg2+升高D.pH降低、Mg2+降低√解析:[解析] 光合碳同化。
(整理)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09生1李晓勇
![(整理)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09生1李晓勇](https://img.taocdn.com/s3/m/68abbf3aad02de80d5d8404e.png)
09生物技术1 李晓勇20091052140植物生理学试题(A)(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一组合为光合碳还原循环所必需()。
A.Ch1、CO2、H2O B.ATP 、CO2、O2 C.CO2、ATP、NADPH 2.()实验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B.蚜虫吻针C.蒸腾3.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南种北引,生育期延迟,要引种()。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中熟品种4.在抗冻锻炼过程中,可溶性糖、不饱和脂肪酸、束缚水/自由水比值()。
A.均升高B.均降低C.基本不变5.促进烟草萌发的光是()。
A.红光B.远红光C.蓝紫光6.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是()。
A.色氨酸B.甲硫氨酸C.甲瓦龙酸7.植物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运输时,膜上起致电离子泵作用的是()。
A.NAD激酶B.过氧化氢酶C.ATP酶8.植物从缺氧环境中移到空气中,TCA循环则()。
A.加快B.减慢C.不变9.根系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吸水能力最大的部位是()。
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10.光合作用中蔗糖形成的部位是()。
A.叶绿体间质B.叶绿体类囊体C.细胞质二、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细胞全能性2.光补偿点3.抗性锻炼4.春化作用5.三重反应三、判断正误:(10分,每题1分)1. 协调最适温度是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2. 当一片成龄叶片处于“饥饿”状态时,它会成为暂时的代谢库。
()3. 所有植物都有光周期特性。
()4. 随着作物生育时期的不同,源与库的地位也将发生变化。
()5. 如果呼吸底物是蛋白质,其RQ应小于1。
()6. 根没有顶端优势。
()7. 植物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8. IAA能诱导雄花分化。
()9. 戊糖磷酸途径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10.蒸腾效率也叫需水量,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四、简答题:(50分)1.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7分)2.粮食贮藏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7分)3.比较IAA与GA的异同点。
植物生理学实验相关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相关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333d2179563c1ec5da71b1.png)
04-05实验部分1、NR活性测定实验中,A、B反应液有何区别?为什么?答:主要区别是B液中含硝酸根,而A液没有。
硝酸根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反应底物。
2、研究NAA对小麦根和芽生长的影响的实验中,如果培养皿的盖子不严,有水分挥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果培养皿的盖子不严,有水分挥发,则激素溶液浓度变浓,本来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的处理,有可能会抑制生长,得到的结果会不可靠。
3、BTB法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凡活细胞必定有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O2,放出CO2,CO2溶于水成为H2CO3,解离成H+和HCO3-,使得种胚周围环境的酸度增加,用BTB来测定酸度的改变。
BTB的变色范围为pH6.0-7.6,酸性呈黄色,,碱性呈蓝色,中间经过绿色。
如种胚附近呈现较深黄色晕圈是活种子,否则是死种子。
4、试述小篮子法测定呼吸速率时应该如何避免误差。
(1)测定及加样时应该避免测定者呼出的CO2干扰最终结果(2)应该定期摇动反应瓶(3)种子取样时应该尽量随机、均匀(4)反应瓶测定前应该洗净,避免酸碱的干扰5、比较气孔状态观察和密度测定中酒精固定法和火棉胶印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
用酒精固定法所测的气孔开度小于火棉胶印迹法测定的气孔开度,但气孔密度测定中则是酒精固定法所测的结果大。
原因可能是:(1)酒精固定法使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开度变小,火棉胶印迹法所测的是气孔的实际开度;(2)酒精固定法所测的气孔数目是实际数目而火棉胶印迹法所测的仅仅是植物的表皮的气孔数。
6、叶绿素a,b在蓝光区也有吸收峰,能否用这一吸收峰波长进行叶绿素的定量分析?为什么?答案要点:不能。
因为在400~500nm的蓝光区有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最大吸收峰,对叶绿素a,b的定量分析有干扰,使测定结果偏高;而在红光区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则都没有光吸收。
7、简述植物生理学试验课中所用的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名称及其主要实验原理。
答:小液流法。
原理主要依据植物组织的水势和溶液的渗透势之间的三种关系,在一系列蔗糖浓度溶液中找出液滴不动(溶液比重不变,即两者无吸水和失水过程)的特殊状态,依据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植物组织的水势。
华农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E
![华农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E](https://img.taocdn.com/s3/m/8354d40103d8ce2f006623e5.png)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植物完成生活史必须的元素。
2.光合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存在于内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机构、功能单位。
3.光合作用光抑制(photoinh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光能过剩导致光合效率降低的现象。
4.激素受体(phytohormone receptor):能识别激素分子并与之专一性结合,进而诱发细胞反应的一类特异蛋白。
5.三重反应([ethylene] triple response):指ETH在黄化豌豆幼苗下胚轴上所表现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下胚轴加粗生长以及使茎失去负向地性的效应。
6.植物生长抑制剂(plant growth inhibitor):通过破坏顶端优势而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调节剂。
7.光敏色素(phytochrome) :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发生可逆转换的光受体。
8.临界日长(critical day length):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9.交叉适应(cross adaptation):植物经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或植物对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10.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来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提高细胞保水力,从而适应水分胁迫环境的现象。
二、填空题(在下列空白处填上你认为最合理的答案,每空1分,共20分)1.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随环境中O2的增加而__降低___,当无氧呼吸停止时,这时环境中的O2浓度称为___无氧呼吸消失点/熄灭点___。
2.植物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细胞的__叶绿体___中,蔗糖的形成是在细胞的___细胞质_中。
3.参与清除植物体内含氧自由基的保护酶是__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___、___过氧化物酶/ POD___和过氧化氢酶。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3bda2af45b307e871978a.png)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23-25
第九章植物的成花生理------------------------------------------------26-28
重难点
的分析
重点: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养分的可利用形态、缺素症状、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机理、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养分过程、特点及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N素的同化过程、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难点: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机理、N素的同化过程、缺素症状的诊断。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
第五节 光合效率与作物生产
一、光能利用率
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课
外
延
伸
一、作业
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二、讨论
产生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如何缓和“午睡”程度?
三、复习和预习
复习: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预习: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后
3. 同一器官和组织在不同生育时期含水量不同。
4. 同一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含水量不同。
四、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1.束缚水。
2.自由水。
五、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分。
2.水在植物的生理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
3.水对植物生存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课
《植物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d7ac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0.png)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植物生理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专业:种植Ⅱ年级:2009级考试方式:闭卷学分:4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15 分)1.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使气孔大开(B)降低空气湿度(C)吹散叶面水汽(D)降低叶温2.根据细胞,就可以判断植物组织是活的。
(A)能吸水(B)能撕下表皮(C)能质壁分离(D)能染色3.有一充分吸水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
)(A)不变(B)变小(C)变大(D)不一定4.下列元素组合中,组属于微量元素。
(A)B、N和Mg (B)Fe、Cu和Zn (C)Fe、N和S (D)P、N和Mg 5.矿质元素中的硫、钙、锰、铁等元素往往集中分布在。
(A)老叶(B) 新叶(C) 茎杆(D) 树皮6、植物叶片的颜色常作为肥是否充足的指标。
(A)P(B)S (C)N (D)K7. 在其它条件都适宜而温度偏低时,如提高温度,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
(A)上升(B)降低(C)变化不明显(D)无规律变化8.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进行的。
(A)山梨糖醇(B)葡萄糖(C)果糖(D)蔗糖9. 植物激素可代替低温促进部分植物开花。
(A)IAA(B)GA(C)ABA(D)CTK10. 极性运输是植物激素的特有运输方式。
(A)IAA(B)Eth (C)ABA(D)CTK11. 为防止黄化现象,应注意。
(A)增施氮肥(B)防止干旱(C)改善光照(D)防治病虫害12.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有机物质为新生器官形成而转化,往往经由变化。
(A)小分子到大分子(B)大分子到小分子(C)大分子变为大分子(D)大分子到小分子再到大分子13.莴苣(Grand rapus)的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
(A)比暗中好(B)比暗中差(C)同暗中一样好(D)同暗中一样差14.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顶端分生组织(B)嫩茎(C)叶片(D)根端15. 要使短日菊花提前开花,可进行处理。
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实验技术
![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实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7b30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e.png)
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实验技术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命活动和生物化学过程的科学,致力于理解和解释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机制。
植物生理学涉及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运输、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信号传导等等。
为了深入探究植物的生理过程,科学家们借助各种实验技术来获取和分析相关数据。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及相关实验技术。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其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研究光合作用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能量来源和养分供应。
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光合速率的测定以及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
其中,测定光合速率的技术包括光合速率仪、气体交换仪等。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
研究呼吸作用有助于了解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生命过程。
测定呼吸速率一般采用气体交换仪、呼吸速率仪等实验设备。
三、植物的水分与营养元素吸收与运输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和吸收的营养元素来维持各种代谢活动。
植物对于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运输机制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为了研究植物吸收和运输过程,常采用的实验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X射线显微术、离子选择电极等。
四、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信号传导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调节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重要信号分子。
研究植物激素对于揭示植物的生长调控机制和适应环境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传导过程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蛋白质组学等。
在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还会运用到其他实验技术,例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
总之,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关于植物生命过程的学科,涉及到诸多研究领域,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与营养元素吸收运输以及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传导等。
系统(2)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及组织培养技术部分)
![系统(2)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及组织培养技术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ffde31da300a6c30c229f92.png)
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部分)杨明挚杨柳二零一一年三月教学大纲一、目的及要求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部分是为生物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为巩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将理论和实践以及相关实验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系统性实验课程。
其中植物生理实验部分是植物生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植物生理学实验掌握植物生理学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验证、巩固和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部分也是植物细胞工程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如花卉产业、园林、农业、林业等方面的工厂育苗化生产技术(组培快繁技术、脱毒技术)和药物、香精香料等有用物质的生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等。
为以后从事植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内容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4 学时)实验二植物的溶液培养及植物根系对磷的动态吸收(8学时)实验三光合作用中关键酶活性的测定即: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的羧化活性的测定(4学时)实验四抗氧化酶系统的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分析(4学时)实验五花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4学时)三、教学计划及学时数Ⅰ基础生物学实验(二)——植物生理学部分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4 学时)Ⅱ生物系专业系统实验(二)——植物生理学部分实验二植物的溶液培养及植物根系对磷的动态吸收(8学时)实验三光合作用中关键酶活性的测定即: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的羧化活性的测定(4学时)实验四抗氧化酶系统的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分析(4学时)Ⅲ生物系专业系统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部分实验五花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4学时)Ⅰ基础生物学实验(二)——植物生理学部分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4 学时)1.实验目的:1.1学会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方法和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1.2了解压力室法、热电偶湿度计法、冰点下降法测定组织水势的原理和方法。
2009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复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2009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复习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6d4cf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6.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相关问题一、填空题1.用洋葱的内表皮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前要先用中性红溶液染色,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一般要加甲烯兰进行染色,其目的都是为了便于实验结果的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应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向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依次进行镜检。
2.用直射光照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发现在反射光下色素提取液呈红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现象。
3.用红墨水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时,胚变红的种子是死种子,胚不变红的种子是活种子。
4.用TTC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时,胚变红的种子是活种子,胚不变红的种子是死种子。
5.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按照色素在两相中扩散的速度不同,从快到慢的次序依次是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6.TTC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时所用的提取液和参比液是乙酸乙酯;提取和定量测定叶绿体色素时所用的提取液和参比液是 80%丙酮。
7.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是丙二醛(MDA),实验室提取该产物所O或TCA 。
用的提取液是 H28.用移液管移液时,准确的读数方法应该是目光与液体凹面的切线相平行。
9. 在研磨植物材料的过程中通常要加入石英砂,其目的是有助于将植物材料快速地磨碎。
二、问答题1. 试比较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红墨水法和TTC法的优缺点。
答:(1)红墨水法:优点:快速、简便,费用低。
缺点:结果不太准确。
(2)TTC法:优点:结果比较准确。
缺点:反应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2. 试比较提取叶绿体色素的研磨法和浸提法的优缺点。
答:(1)研磨法:优点:快速,时间短。
缺点: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损失相对较多,结果比实际值要低;操作相对比较麻烦。
(2)浸提法:优点:结果比较准确,叶绿体色素损失相对较少。
缺点:反应时间较长。
3.实验室最常用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测定指标是什么?细胞受伤后为何膜透性会变大?膜透性变大有何害处?答:(1)实验室最常用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测定指标是丙二醛(MDA);(2)细胞受伤首先是细胞膜受到损伤,如膜脂在活性氧等的作用下发生过氧化作用,蛋白质凝集,膜液晶相结构受到破坏,膜透性变大;(3)膜透性增大后,膜内物质外渗,,膜外有害物质侵入,使正常代谢紊乱;4.采用TTC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在TTC溶液配制及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答:(1)光:TTC见光易分解,因此,TTC溶液最好现配现用,配好后应低温避光保存;整个反应也应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f8fbab169dc5022aaea0073.png)
汤佩松是我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在植物 呼吸代谢和光合作用方面提出系统的观点,做 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蜚声国际植物生理学 界。他首次发现并证明高等植物体内“呼吸酶” 即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存在。 他的学生毕列爵说:“要准确地总结汤的科学 贡献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值得每 一个做科学工作的人所摹仿的是:汤所研究的 问题,在当时是全新的,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在 整个植物生理学中的意义和应居的地位,以及 要用哪些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和解释它。”
Science Accepted on July 18, 2008
利用可表现绿色荧光蛋白质之植物研究 植物根细胞分化途径。
蝴蝶兰之抗细菌基因,藉以转入植物达 成生产抗病蝴蝶兰植株。
内容:
1. 细胞的生理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 代谢生理 物质(水分,矿物质等)、能量代谢 3. 生长发育生理 4. 逆境生理
第6章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2
第7章 植物生长物质……………………………………………4 第8章 光形态建成………………………………………………2
第9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2
第10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4 第11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自学
1817年,法国的Pelletier和Carenton ——分离出绿色物质:叶绿素(Chl)。
植物生理学的成长时期——19世纪
1840年,德国的J. Ven Liebig提出“植物矿质 营养学说”——主张施矿质肥料以补充土壤营 养的消耗。 1845年,J. R. Mayer——光合作用也遵守能量 守恒定律。
上述四点是植物生理学的核心部分。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af1cdbec3a87c24128c404.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48学时)任课教师:王晓峰、刘伟、卢少云、叶蕙、陈建勋、庞学群、陶丽珍、钱春梅、王曼、刘慧丽、张雪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植物生理学教研室授课班级: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绪论教案(章节为单位)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周次)绪论一、教学目的: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展望,了解与其专业的关系。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框架。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三、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四、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名,而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和板书。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硬件支持。
七、实施步骤:1.从生产和生活的事例引出植物生理的内容和概念。
2.解释概念: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那些。
3.产生和发展历史。
4.当代本学科发展特点。
5.展望,主要集中在如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八、练习巩固及课后思考: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当前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4、简述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九、时间安排:1学时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教案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2周次)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基本原理,认识维持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性,为合理灌溉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水势的概念和细胞的水势组成。
2. 根系吸水的动力及它们的形成机理。
3. 气孔运动的机理。
4. 合理灌溉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难点:1. 水势的概念及其植物细胞水势组成。
315化学(农)及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大纲
![315化学(农)及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a0b5a08581b6bd97f19eae6.png)
X2IKCWWN315化学:《有机化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14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植物生理学》生理学》(第5版)潘瑞炽主编【强烈推荐的是这本,最权威】《生物化学》,黄卓烈《植物生理学》主编《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李颖章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生物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刘国琴杨海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赵士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2009年是农学第二次全国统考,针对刚发布的09年考研大纲,09年考研的学子如何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呢?2009年农学联考大纲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特点呢?这些变化又会给考生们带来什么信息呢?我们考生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新的农学考纲呢?海文专业课农学教研团队在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的带领下对09年农学考研大纲进行了解读,以期能解答考生们的疑惑和给考生带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
一、2009年农学专业联考考试大纲的特点根据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不难发现,对专业课的考察模式越来越灵活了。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验内容继续作为重要必考内容:继08考纲后,新考纲再次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要求,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
实验内容的考查是对农业门类学科研究生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独立性思维能力。
如:化学中增加了一些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考察(酸碱滴定、误差分析等),生理生化(植物、动物)中也增加了对于实验设计的考察。
在以后的考试大纲中,实验仍将会成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这部分内容需要广大考生重视起来,因为试验动手能力一直是农学门类研究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它的重要性也因考研时考察比重的增加日趋显示出来。
复试中此内容也会占极高的比例。
(2)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2009年农学考纲中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化学(由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部分组成)、生理生化(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部分组成)各自包含的两部分的渗透和融合。
植物生理学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2009
![植物生理学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2009](https://img.taocdn.com/s3/m/65b5f10b31126edb6f1a10f3.png)
a/b
幼1
叶
2 3
x
功1
能
2 3
叶x
3、CL-01叶绿素仪
原理:通过测量叶片在两种波长 范围(650nm 和940nm) 内的透光系数来确定叶片 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用途:可用于无损检测新鲜叶片中 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操作方便,测定速度快, 便于田间使用。
CL-01叶绿素仪 1、键的功能
Enter 输入键,接受当前的状 态或进行测定;
再按“Mode”显示: File=?? ??? Previous(此菜单下按“Enter”,显示上一个存储结果)
再按“Mode”显示: File=?? ??? Next(此功能菜单下按“Enter”,显示下一个存储的结果)
再按“Mode”显示: Fil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ast(在此功能菜单下按“Enter”,显示最后一个存储结果)
③拉动拉杆时,须掌握
打开样品仓盖,在最外侧杯室中 好拉杆的档位,确保待测 放入空白液的比色杯,合上仓盖 比色杯处于透光位置。
④所有测定完成后,比 按“100%”键调空白吸光值为零 色杯必须从样品室中取出,
冲洗后外置保存!
其它杯室中放入待测溶液,合上仓盖, ⑤测定完毕后废液回收 拉动拉杆依次测定各待测液的吸光值 (倒入仪器附近的广口瓶)
Cx·c(mg/L)=(1000D470–2.05Ca–114.8Cb) / 245
80%丙酮提取
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 最大吸收峰:
663nm和645nm 663nm下,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
Ka663=82.04 Kb663=9.27 645nm下,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相关问题
一、填空题
1.用洋葱的内表皮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前要先用中性红溶液染色,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一般要加甲烯兰进行染色,其目的都是为了便于实验结果的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应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向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依次进行镜检。
2.用直射光照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发现在反射光下色素提取液呈红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现象。
3.用红墨水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时,胚变红的种子是死种子,胚不变红的种子是活种子。
4.用TTC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时,胚变红的种子是活种子,胚不变红的种子是死种子。
5.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按照色素在两相中扩散的速度不同,从快到慢的次序依次是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6.TTC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时所用的提取液和参比液是乙酸乙酯;提取和定量测定叶绿体色素时所用的提取液和参比液是 80%丙酮。
7.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是丙二醛(MDA),实验室提取该产物所O或TCA 。
用的提取液是 H
2
8.用移液管移液时,准确的读数方法应该是目光与液体凹面的切线相平行。
9. 在研磨植物材料的过程中通常要加入石英砂,其目的是有助于将植物材料快速地磨碎。
二、问答题
1. 试比较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红墨水法和TTC法的优缺点。
答:(1)红墨水法:优点:快速、简便,费用低。
缺点:结果不太准确。
(2)TTC法:优点:结果比较准确。
缺点:反应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2. 试比较提取叶绿体色素的研磨法和浸提法的优缺点。
答:(1)研磨法:优点:快速,时间短。
缺点: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损失相对较多,结果比实际值要低;
操作相对比较麻烦。
(2)浸提法:优点:结果比较准确,叶绿体色素损失相对较少。
缺点:反应时间较长。
3.实验室最常用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测定指标是什么?细胞受伤后为何膜透性会变大?膜透性变大有何害处?
答:(1)实验室最常用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测定指标是丙二醛(MDA);
(2)细胞受伤首先是细胞膜受到损伤,如膜脂在活性氧等的作用下发生过氧化作用,蛋白质凝集,膜液晶相结构受到破坏,膜透性变大;
(3)膜透性增大后,膜内物质外渗,,膜外有害物质侵入,使正常代谢紊乱;
4.采用TTC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在TTC溶液配制及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答:(1)光:TTC见光易分解,因此,TTC溶液最好现配现用,配好后应低温避光保存;整个反应也应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2)温度:反应最好在35℃-37℃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到根系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根系活力测定的结果。
(3)pH值:反应液的pH值应尽可能保持在中性条件下,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根系活力的测定。
?提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5.研磨法提取叶绿素时为什么要加入少量的CaCO
3
题?
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弱酸性条件下提取液中的H+取代叶答:(1)加入少量CaCO
3
绿素分子中的Mg2+,形成去镁叶绿素,影响后面的测定和分析。
(2)注意事项:
①提取时间应尽可能短,以防止因叶绿素的分解而造成的损失。
②提取时应尽可能在弱光下进行,并避免光线对样品的直接照射,以防止叶绿素见光分解而造成的损失。
③提取用的丙酮溶液易挥发,而且具有一定的刺激毒性。
使用时注意通风,不用时应该及时盖上瓶盖,防止挥发。
④研磨、过滤时应尽可能充分彻底,以减少叶绿素的人为损失。
6.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常用哪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精确一些?为什么?答:(1)目前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常用TTC法和红墨水法。
(2)TTC法要更好一些。
因为TTC法是利用种子的呼吸作用将TTC还原成TTCH,因此获得的结果比较精确。
而红墨水法则是利用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来阻碍染料大分子进入细胞,但这种选择透过性是相对的,时间一长也会有部分染料大分子进入到活细胞中使得活种子的胚也会被染成红色,因此获得的结果就不太精确。
7.若需用40×的高倍物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试述显微镜使用的先后步骤。
答:(1)接通电源或调节反光镜,使显微镜对光。
(2)调节粗调节螺旋,以低倍镜对焦。
(3)低倍镜寻找需观察的细胞,并将其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4)转换高倍镜,调节细调节螺旋,直到观察清晰为止。
8. 用电导率仪法测定植物的抗逆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一切用具、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2)温度对溶液的电导率影响很大,因此,所有样品必须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定。
(3)所用的溶液应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4)植物材料浸入去离子水后要不时摇动,让材料与水发生充分的交换,使
电解质外渗。
9. 试述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
答:(1)基本原理是: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水势,组织吸水而使外液浓度、密度变大;反之,则组织失水而使外液浓度、密度变小;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外液浓度和密度保持不变。
小液流法就是根据加入植物组织后外液浓度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与植物组织水势相同的外液浓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水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
(2)实验操作过程:
①编号和取液:取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和青霉素瓶各6个编号。
并在大试管中各
加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约2/3管的量,青霉素瓶里各加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2ml。
②取材:用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若干。
③处理:每个青霉素瓶里放入20片小叶圆片处理30分钟。
④染色:每个青霉素瓶里加入少量甲烯蓝至溶液呈淡兰色。
⑤检测和记录:加兰色小液滴于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兰色小液滴的上下
移动情况并记录。
⑥结果计算:将找到的等渗溶液的浓度代入到公式中即可计算植物组织的水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