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如何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简版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新教师科研培训讲座80页PPT
![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新教师科研培训讲座8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2e4a38581b6bd97f19eaf3.png)
学校二零一三年度新教师科研专题培训讲座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 张钦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科研培训
学校科研概况 科学研究概述 科研选题的方法与技巧 科研立项的申请 对新教师科研的几点建议
科研培训
我校始建于1958年,2019年升格 为全日制省属普通高职院校。 55年历史,中专1958-2019年(46 年);专科2019.10-今(9年)
科研培训
科研培训
备注:2019年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我校申报的46个项目中有21个获得立项。 科研培训
科研培训
科研培训
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研梯队正在形成,科研成果日益突出。但仍处 弱势地位。
科研管理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宏观指导和长期规划;评价体 系不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不到位,多数教师缺乏科研压力和动力。
科研培训
高校传统三大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高校新职能--知识转化、促进就业和终身教育。 一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五是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加强我校科研能力建设,是“兴校之计、强师之路、育人之道”,
科研培训
(6)逻辑原子主义:是一种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结构、语言结构及其关系 的哲学学说。由英国哲学家罗素所提出。罗素认为,世界的逻辑结构与语言的逻 辑结构是相一致的,所以可以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分析达到对世界的了解。罗素之 所以称自己的哲学为逻辑原子主义,是因为它们不是小粒的物质,而是原子事实, 是各种不能再分的事实及逻辑单元。
科研培训
1. 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含义 思维: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 张钦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科研培训
学校科研概况 科学研究概述 科研选题的方法与技巧 科研立项的申请 对新教师科研的几点建议
科研培训
我校始建于1958年,2019年升格 为全日制省属普通高职院校。 55年历史,中专1958-2019年(46 年);专科2019.10-今(9年)
科研培训
科研培训
备注:2019年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我校申报的46个项目中有21个获得立项。 科研培训
科研培训
科研培训
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研梯队正在形成,科研成果日益突出。但仍处 弱势地位。
科研管理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宏观指导和长期规划;评价体 系不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不到位,多数教师缺乏科研压力和动力。
科研培训
高校传统三大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高校新职能--知识转化、促进就业和终身教育。 一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五是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加强我校科研能力建设,是“兴校之计、强师之路、育人之道”,
科研培训
(6)逻辑原子主义:是一种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结构、语言结构及其关系 的哲学学说。由英国哲学家罗素所提出。罗素认为,世界的逻辑结构与语言的逻 辑结构是相一致的,所以可以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分析达到对世界的了解。罗素之 所以称自己的哲学为逻辑原子主义,是因为它们不是小粒的物质,而是原子事实, 是各种不能再分的事实及逻辑单元。
科研培训
1. 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含义 思维: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问题的思考--与建桥学院青年教师交流学习演示课件.ppt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问题的思考--与建桥学院青年教师交流学习演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8d0abd26fff705cd170a1e.png)
2)个人申报—填“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 助计划申请书”
3)学校审核— 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行 性、合理性及基本条件进行审核
4)最后认定—由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认定
精选文摘
17
4.2.4 培养措施
1)一次性资助启动经费不超过 4.5-5万元,对参加新教师培训 的优秀学员,在原资助标准上 另行倾斜,民办高校资助经费 由政府扶持资金支付。
科学问题 应用研究性问题
发展研究性问题
如何提出和发现问题?
精选文摘
21
4.3.1.3 科研课题的寻找与确定
四大主要来源 1)从工作的困难与问题中发掘课题; 2)从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新 情况中发掘课题; 3)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质量上发掘课题 4)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人的成 熟研究中发掘课题;
**重要的在于学会课题设计论证 案例分析
精选文摘
9
3.3 学会课题申报
熟悉课题申报程序 把握课题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书的写法 应需要注意的事项 课题可行性分析
精选文摘
10
3.4 学会撰写结题报告
搞清结题报告的结构 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写作规范 结题报告的修改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问题的思考
——与建桥学院青年教师交流
科研处 陈祝林 2015.11.19
精选文摘
1
主要内容
1、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背景 2、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内涵 3、如何提升科研能力 4、案例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计
划项目申报)
精选文摘
2
1、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背景
1)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学科 2)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科研 3)自我发展提升的需要——研究人
3)学校审核— 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行 性、合理性及基本条件进行审核
4)最后认定—由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认定
精选文摘
17
4.2.4 培养措施
1)一次性资助启动经费不超过 4.5-5万元,对参加新教师培训 的优秀学员,在原资助标准上 另行倾斜,民办高校资助经费 由政府扶持资金支付。
科学问题 应用研究性问题
发展研究性问题
如何提出和发现问题?
精选文摘
21
4.3.1.3 科研课题的寻找与确定
四大主要来源 1)从工作的困难与问题中发掘课题; 2)从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新 情况中发掘课题; 3)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质量上发掘课题 4)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人的成 熟研究中发掘课题;
**重要的在于学会课题设计论证 案例分析
精选文摘
9
3.3 学会课题申报
熟悉课题申报程序 把握课题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书的写法 应需要注意的事项 课题可行性分析
精选文摘
10
3.4 学会撰写结题报告
搞清结题报告的结构 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写作规范 结题报告的修改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问题的思考
——与建桥学院青年教师交流
科研处 陈祝林 2015.11.19
精选文摘
1
主要内容
1、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背景 2、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内涵 3、如何提升科研能力 4、案例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计
划项目申报)
精选文摘
2
1、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背景
1)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学科 2)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科研 3)自我发展提升的需要——研究人
高校教师如何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简版57页PPT
![高校教师如何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简版5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11232804a1b0717ed5ddd1.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高校教师如何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简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高校教师如何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简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讲义课件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64d4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2.png)
加强团队带头人培养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团队带头人,提高团队的整体素 质和水平。
完善团队评价机制
建立以创新质量为核心的团队评价机制,鼓励团队持续创新和发 展。
04
计划的预期成果和影响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高校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 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实施“2011计划”,高校将 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 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讲义课 件
目录
• 计划概述 • 高校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支持 • 计划的预期成果和影响 • 计划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01
计划概述
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 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 等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基地,亟需提升创新能力。
意义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创 新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核心 竞争力。
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 质人才,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 务社会能力。
任务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高水平科研 团队,推进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环 境等。
计划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高等教 育的重要使命。实施“2011计划”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 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 的人才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11计划”的实施将促进科技进 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校将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团队带头人,提高团队的整体素 质和水平。
完善团队评价机制
建立以创新质量为核心的团队评价机制,鼓励团队持续创新和发 展。
04
计划的预期成果和影响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高校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 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实施“2011计划”,高校将 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 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讲义课 件
目录
• 计划概述 • 高校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支持 • 计划的预期成果和影响 • 计划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01
计划概述
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 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 等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基地,亟需提升创新能力。
意义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创 新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核心 竞争力。
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 质人才,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 务社会能力。
任务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高水平科研 团队,推进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环 境等。
计划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高等教 育的重要使命。实施“2011计划”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 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 的人才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11计划”的实施将促进科技进 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校将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能力培训课件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能力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ccd9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2.png)
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思维 训练等方式,激发教 师创新意识和能力, 培养教师具备解决教 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线上培训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视频课程、在线讲座等多样 化学习资源,方便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线下培训
组织专家讲座、实践指导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培训实效性。
时间安排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互动关系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创新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为教育创新提供有力支持,而教育创新又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06
培训总结与展望
培训成果总结与回顾
1 2
知识技能提升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深入了解了现代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
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分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增强了合作意识。
3
教育创新能力提高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教师们学会了 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
教学技能。
善于反思与总结
03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和特色。
教育创新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创新教学模式
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跨学科整合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 科思维。
加强教学研究 创新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实效课件(79张幻灯片)
![加强教学研究 创新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实效课件(79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6abb83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a.png)
22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 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目标设计的。教师在落实三维目标时出现 偏差,存在问题,这是实践中的问题,是 操作层面的问题,是方法运用的问题,而 不是从理念上根本否定的问题。因此,我 们应该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学 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创新研究。
5
◆ 课堂教学行为创新的特征
实践性 教学行为表现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 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成熟。
个人性 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 成具有个体色彩和个人风格的教学行为。
情境性 教师教学行为依存于具体的教学情 境。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决定教学行为的多样化。
生成性 生成与预设相对应,教学行为关注 预设,但更强调生成。生成性体现了教师的经 验与智慧。
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表现在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上。
32
有效的课要留下语言、留 下形象、留下情感
一节课的艺术就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 生伴随着知识重点的掌握、知识难点的克 服和文本对话的深入始终)选择有效课堂资源(略) (三)创新有效教学方式 (四)编制有效学习方案 (五)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六)捕捉有效教学信息
教学技术行为:教学设计、导入、讲解、提问、 课堂管理、媒体使用、练习、试卷编制、教育教学诊 断。
教学组织行为:师生关系、环境创设、教学秩序。
11
主要-辅助-管理
主要教学行为:教师主导的教学行为(讲述行为、 板书行为、媒体呈现行为、动作呈现行为、评价行为 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行为(问答行为、讨论行为 等);教师的指导行为(练习指导行为、阅读指导行 为、活动指导行为等)。
得怎 么样”,关系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
目 标的设定及实现程度。
28
从教学内容看,有效教学所确定的教学内 容应该是科学的、精要的,是切合学生的实际 需要与发展的。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 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目标设计的。教师在落实三维目标时出现 偏差,存在问题,这是实践中的问题,是 操作层面的问题,是方法运用的问题,而 不是从理念上根本否定的问题。因此,我 们应该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学 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创新研究。
5
◆ 课堂教学行为创新的特征
实践性 教学行为表现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 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成熟。
个人性 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 成具有个体色彩和个人风格的教学行为。
情境性 教师教学行为依存于具体的教学情 境。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决定教学行为的多样化。
生成性 生成与预设相对应,教学行为关注 预设,但更强调生成。生成性体现了教师的经 验与智慧。
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表现在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上。
32
有效的课要留下语言、留 下形象、留下情感
一节课的艺术就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 生伴随着知识重点的掌握、知识难点的克 服和文本对话的深入始终)选择有效课堂资源(略) (三)创新有效教学方式 (四)编制有效学习方案 (五)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六)捕捉有效教学信息
教学技术行为:教学设计、导入、讲解、提问、 课堂管理、媒体使用、练习、试卷编制、教育教学诊 断。
教学组织行为:师生关系、环境创设、教学秩序。
11
主要-辅助-管理
主要教学行为:教师主导的教学行为(讲述行为、 板书行为、媒体呈现行为、动作呈现行为、评价行为 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行为(问答行为、讨论行为 等);教师的指导行为(练习指导行为、阅读指导行 为、活动指导行为等)。
得怎 么样”,关系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
目 标的设定及实现程度。
28
从教学内容看,有效教学所确定的教学内 容应该是科学的、精要的,是切合学生的实际 需要与发展的。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ppt课件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58a80bd64783e08122b95.png)
ppt课件.
5
3)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一是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 1/4,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全国正常年份总缺水量约 为400亿立方米,全国668座城市中400多座城市缺水;
二是能源短缺。目前我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已达到 40% 以 上 。 我国主要用能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 25%-90%,平均高40%左右。
ppt课件.
15
创新能力概述
创新能力人人皆有。一般说来,除了少数智力低下的 白痴以外,对一切正常人、健康人而言,不论性别、年龄、 民族、出身、地位、学历、职务……都具有创新能力。正 常人的大脑结构与功能雷同,虽有差异,但不是数量级的 差异。所以,创新能力决非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马 克思指出:“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 与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 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3年版第160页)可 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普通人多、人才少,没有 成果的人多,有建树的人少呢?这是因为创新能力是人的 一种潜力,只有加以开发,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否则,普 通人永远是普通人,而不可能成为造福于人类的天才。
动是对于自我的劳动素质的创造; 5、创新劳动的价值论在于创新成果的分配过程,分配又看
所有制; 6、社会创新是社会人对于社会关系的创新发展。
ppt课件.
12
创新的真谛
创新无处不在! 创新无人不能!
ppt课件.
13
“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
——邓小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 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 教育。
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ppt
![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a66ced376baf1ffd4fad45.png)
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能力.
• 要修有坡度的桥
4. 考核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和紧箍咒
• 正确运用这一指挥棒去引导教与学 • 改革考核内容—不仅能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的
n
“ 精 ” : (x ) lim m d m 导 数 “合”:m(k)xk
x 0 x d x
k1 n
l 不同范畴、不同类型的问题, 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一样的.
“精”:m
lim
d0 k1
(k
)xk
b(x)dx积分 a
(2)发掘与剖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加强应用
• 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 • 要讲“是什么”,更要讲“为什么”
2. 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主席 荷兰数学家H.Freudenthal名言:
“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 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 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 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
“火热的思考”包含什么? (1) 揭示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实质
• 不要辜负家长的期盼和寄托, 学生的奋斗和理 想(3) 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断探索,追求完美
• 把每次讲课看成是一场演出。要兢兢业业对待,
(二).要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和 一定的科研能力
• 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一桶水, 一潭水
• 科研对教学 的促进作用
内容更新 更高的观点,更宽的视角 研究能力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相互逻辑的关联 要有明确的标题
(3) 重点突出。重点处可放慢语速,加重语气 “作几点解释”,“注意几点”
(4) 激发兴趣 围绕提出的问题步步展开,易错之处设置陷阱 (5) 语言表达。 简练、准确,快慢适度,
意识和能力.
• 要修有坡度的桥
4. 考核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和紧箍咒
• 正确运用这一指挥棒去引导教与学 • 改革考核内容—不仅能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的
n
“ 精 ” : (x ) lim m d m 导 数 “合”:m(k)xk
x 0 x d x
k1 n
l 不同范畴、不同类型的问题, 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一样的.
“精”:m
lim
d0 k1
(k
)xk
b(x)dx积分 a
(2)发掘与剖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加强应用
• 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 • 要讲“是什么”,更要讲“为什么”
2. 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主席 荷兰数学家H.Freudenthal名言:
“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 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 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 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
“火热的思考”包含什么? (1) 揭示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实质
• 不要辜负家长的期盼和寄托, 学生的奋斗和理 想(3) 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断探索,追求完美
• 把每次讲课看成是一场演出。要兢兢业业对待,
(二).要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和 一定的科研能力
• 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一桶水, 一潭水
• 科研对教学 的促进作用
内容更新 更高的观点,更宽的视角 研究能力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相互逻辑的关联 要有明确的标题
(3) 重点突出。重点处可放慢语速,加重语气 “作几点解释”,“注意几点”
(4) 激发兴趣 围绕提出的问题步步展开,易错之处设置陷阱 (5) 语言表达。 简练、准确,快慢适度,
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PPT-南京城职业学院
![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PPT-南京城职业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29ab0c2ca45177232f60a2c0.png)
▪ 2、有用性原则
▪ 所选课题应当是对单位发展或自己的教学与学 术有意义、有价值,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研究 这些问题可以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改 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或可以弄清学术问题。
▪ 那些似是而非、可有可无的问题不要作为选题。 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这样的问题 没有研究价值。
▪ 3、适合性原则
▪ 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业2025、智能产 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如何进行新专 业选择及发展策略;
▪ 新专业选择的依据和建设策略研究等
▪ 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专业群的实施; ▪ 教学质量管理的优化; ▪ 落后专业、课程的淘汰退出机制;
▪ 线上线下教育融合问题、学分银行机制如何 在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实施运行等等。
▪ 五、对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 (一)重视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职能,科研是教学的重要
支撑,是教师深入把握教育规律的有效手段,通
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可有效地达到服务社会的
目的,同时科研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
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中青年教
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势在必行。
(3)微观课题的选择:
▪ 各分院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课程教学改革; 实训与实习改革;考试改革;“双创” 人才 的培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益方面的研究; 综合素质教育问题;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等。
尤其作为教师应重视教学研究,比如省教育厅教 学改革科研项目就是专为教师设立的。
▪ 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教改、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等改革问题,也包括课程教材、教学大纲、 考试方法和手段等改革问题,还包括实验、 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问题
高校教师如何做科研 PPT课件
![高校教师如何做科研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2619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4.png)
课题研究报告又分为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 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 议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实验报告: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 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题目、引言、正文、结尾 等几部分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三、如何申报科研项目?第三是选题不能定语太多,有的题目三重定语,或者是病句。 题目应简洁明了,原则上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第四是要研究每年立上的选题。
2.怎样论证?
(1)课题方案的结构 ①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②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课题研究的理 论依据(支撑)与研究假说 ③课题的前期基础 ④课题的创新点 ⑤课题研究的对象,工具和方法 ⑥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⑨初期的研究成果 ⑧课题研究的步骤 ⑨课题研究的主要人员分工、经费预算 ⑩课题成果形式
10分
1. 申报者本 人近年来已 取得的相关 科研成果
第四,对论证的整体感受应该是让专家能够看出该题的主 要创新之处,该题会做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第五,研究方法要具体可行。 第六,参考文献要和选题密切相关,要考虑版本可信度。 课题论证结束后,要请同行专家帮助纠错,反复答辩论证 再定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专家评议表
评估 指标
权重
指标说明
专家评分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了解是否全面、
省教育厅项目: 重大项目(双十双百、基地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重点项目每年3、4月申报,5、6月答辩,11月公布结 果。重大项目不确定。
市级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二)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的申报方法
1.怎样选题: 首先是认真研究《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中基础理论研究只规定申报范围、方向
教育调查报告: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 议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实验报告: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 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题目、引言、正文、结尾 等几部分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三、如何申报科研项目?第三是选题不能定语太多,有的题目三重定语,或者是病句。 题目应简洁明了,原则上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第四是要研究每年立上的选题。
2.怎样论证?
(1)课题方案的结构 ①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②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课题研究的理 论依据(支撑)与研究假说 ③课题的前期基础 ④课题的创新点 ⑤课题研究的对象,工具和方法 ⑥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⑨初期的研究成果 ⑧课题研究的步骤 ⑨课题研究的主要人员分工、经费预算 ⑩课题成果形式
10分
1. 申报者本 人近年来已 取得的相关 科研成果
第四,对论证的整体感受应该是让专家能够看出该题的主 要创新之处,该题会做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第五,研究方法要具体可行。 第六,参考文献要和选题密切相关,要考虑版本可信度。 课题论证结束后,要请同行专家帮助纠错,反复答辩论证 再定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专家评议表
评估 指标
权重
指标说明
专家评分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了解是否全面、
省教育厅项目: 重大项目(双十双百、基地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重点项目每年3、4月申报,5、6月答辩,11月公布结 果。重大项目不确定。
市级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二)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的申报方法
1.怎样选题: 首先是认真研究《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中基础理论研究只规定申报范围、方向
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完美版]PPT
![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65482ada38376baf1faee9.png)
10.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爱情观问题等等)。
三、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融入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 项目建设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3】60号)
关于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 2012】236号)
三、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四)选题注意的几点
1.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专业背景、能力特长、知识结构、已有研究基础、现在 从事的实际工作、未来发展目标。 2.把质量放在首位 最好是原创的,做从无到有的研究,综合也是创造。 3.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研究 (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选别人没有选择的课题)。 4.做好科研规划 做好研究规划、长远规划、近期规划、个人规划、集体 规划、关键在落实。
主要内容
1 高校辅导员搞科研的必要性 2 辅导员科研的主要方向 3 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4 辅导员搞科研面临的问题
一、辅导员搞科研的必要性 1.辅导员定位决定研究
1
辅导员 是意识形态 的守护者, 是党的青年
卫队。
2
辅导员 、班主任是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 骨干力量。
3
教育者 管理者 服务者
三、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五)做题注意的几点
选题是关键,做题是核心,结题是根本。
思政研究,经验多,把经验提升到科学层面 通过网络或书刊查阅,此问题别人有没有研 究,研究到什么程度。 融入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
应关注的几种学术性期刊和网站
1.《思想教育研究》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会
2.《思想理论教育》主办单位上海高等学校思想理论 教育研究会
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办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5.《高校辅导员学刊》主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三、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融入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 项目建设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3】60号)
关于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 2012】236号)
三、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四)选题注意的几点
1.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专业背景、能力特长、知识结构、已有研究基础、现在 从事的实际工作、未来发展目标。 2.把质量放在首位 最好是原创的,做从无到有的研究,综合也是创造。 3.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研究 (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选别人没有选择的课题)。 4.做好科研规划 做好研究规划、长远规划、近期规划、个人规划、集体 规划、关键在落实。
主要内容
1 高校辅导员搞科研的必要性 2 辅导员科研的主要方向 3 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4 辅导员搞科研面临的问题
一、辅导员搞科研的必要性 1.辅导员定位决定研究
1
辅导员 是意识形态 的守护者, 是党的青年
卫队。
2
辅导员 、班主任是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 骨干力量。
3
教育者 管理者 服务者
三、辅导员如何做思想政治研究
(五)做题注意的几点
选题是关键,做题是核心,结题是根本。
思政研究,经验多,把经验提升到科学层面 通过网络或书刊查阅,此问题别人有没有研 究,研究到什么程度。 融入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
应关注的几种学术性期刊和网站
1.《思想教育研究》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会
2.《思想理论教育》主办单位上海高等学校思想理论 教育研究会
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办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5.《高校辅导员学刊》主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纲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 何谓创新? 如何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有哪些? 开展卓越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2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
美国大学
现代大学成熟阶段
柏林大学
现代大学完备形态
初步形成时期
中世纪大学
萌芽时期
古希腊学园
3
萌芽时期----苏格拉底
公元前42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始社会教育活动,被 称为雅典的第一位教师。其弟子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学 派,其中以柏拉图、色诺芬最为著名。
8
美国高等教育的现况
9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主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 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化多元化和文化
的相互融合
10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创新和变革 一直是大学教育发展主旋律,而创新和变 革的主要推动者是大学教师,大学引领了 时代的发展,大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始终是 引领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原始动力之一!
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依照每州参加国会的议员人数每人拨给3万英亩土地, 并将这些赠地所得的收益在每州至少资助开办一所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 主要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为工农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 法案实施后,联邦政府共拨地1743万英亩用以赠地学院的建设。其中有28个州单 独设置了农工学院,其余的州将土地拨给已有的州立学院成立州大学或在州立大 学内添设农工学院。截止到1922年,美国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众多的农家子 弟开始涌入大学校门,为美国工农业的现代化储备了充足的“软件”。据统计, 1882年由联邦政府资助的赠地学院在校生仅为2432人,到1885年已增加到2.5万 人,到1916年约为13.5万人,至1926年此类院校的学生则接近40万人。
4
初步形成时期—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是指12、13世纪出现于欧洲的大学的统 称,是现代大学的原型,最初大多为游学青年、年长的学 者共同结成的松散团体,后来逐渐在城市固定下来,成为 永久性的教育机构。
5
现代大学的完备形态---柏林大学(1810年)
柏林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威 廉·冯·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于1810年 所创立的新制大学,他也希望柏林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 大学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
6
洪堡的大学教育理念
洪堡大学理念是西方大学史上经典的大学理念之一。
洪堡理念: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以及教 学与科研相统一。
自19世纪以来就成为指导大学发展的指针以及判断 大学成熟与否的定律。
在洪堡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有修养 的“完人”。
因为科学是最适合培养“完人”的材料,所以大学是科学共同体。由此,为了 培养出“完人”,“由科学达致修养”是大学教学的目的。
19
技术创新
是人们为某一应用目的所作的方法、工具、系 统方面的改进和革新。技术创新具有明确的功利 目标和现实价值。
20
20世纪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均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创新成就
1926年,美国戈达德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 体燃料火箭,最终导致航天器的诞生,使人类实现了宇 宙航行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学教师应是学者,大学教学内容要围绕纯科学设置,大 学教学方法要实现“教—研—学”的统一。
可见,创造理性是洪堡大学教学思想的规定,这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也成就 了柏林大学的历史地位。
7
美国大学的兴起---“赠地法案”
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法案: 《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也称“赠地法案”。
三大功能
2 科学研究 3 服务社会
高校教师 两个角色
1 知识传播者 2 知识创造者
12
二、何谓创新?
创新: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唯创必新。 经济领域,在经济学中形成“创新”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
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从而 闻名于经济学界。
14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都包含创新与认知过程 科学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理论基础、科学原理与定律决定了技术发展 的极限。
15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前,技术与科学发展相对独立。 电气革命后,出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创 新,但技术发明仍有其独特轨迹。在一些科学 基础相对薄弱的领域,恰恰是技术创新突破引 发了理论突破。 20世纪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也为科学研究活动提 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的领域。
18
RNAi原理示意图:紫色为正义RNA段,蓝 色为反义RNA段,绿色为目标信使RNA, dsRNA触发了高效的基因沉默机制并极大降 低了靶mRNA水平,达到干扰目的
1953 年 James Watson 与 Francis Crick 的
合作研究,证实了生物遗传分子DNA为双股螺旋 结构,从而把人类带进了人造生命的时代,打 开了“生命”之迷的大门。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
13
熊彼特所指的创新是在与发明相区别意义上
的创新概念。
他所说的创新,指的是一种“创造性的破 坏”,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确有破旧立 新之意,与汉语中的创新内涵相似。
由于熊彼特在20世纪初所说的创新既包括技
术创新,又包括组织、管理的创新,在其后创新 理论的发展中才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分。
16
科技创新的内涵
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 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 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科技创新
科学创新
技术创新
17
科学创新
是 为 人 类 认 识 世 界 、 发 现 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提供不竭动力。
2006年10月2日,现年47岁的 Andrew Z. Fire和45岁的Craig C. Mello 由于在RNAi(RNA interference, RNAi)及基因沉默现象研究领域的杰 出贡献而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且 获奖日期距其研究发表仅8年时间,获 奖速度之快亦令人叹为观止。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 何谓创新? 如何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有哪些? 开展卓越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2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
美国大学
现代大学成熟阶段
柏林大学
现代大学完备形态
初步形成时期
中世纪大学
萌芽时期
古希腊学园
3
萌芽时期----苏格拉底
公元前42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始社会教育活动,被 称为雅典的第一位教师。其弟子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学 派,其中以柏拉图、色诺芬最为著名。
8
美国高等教育的现况
9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主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 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化多元化和文化
的相互融合
10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创新和变革 一直是大学教育发展主旋律,而创新和变 革的主要推动者是大学教师,大学引领了 时代的发展,大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始终是 引领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原始动力之一!
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依照每州参加国会的议员人数每人拨给3万英亩土地, 并将这些赠地所得的收益在每州至少资助开办一所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 主要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为工农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 法案实施后,联邦政府共拨地1743万英亩用以赠地学院的建设。其中有28个州单 独设置了农工学院,其余的州将土地拨给已有的州立学院成立州大学或在州立大 学内添设农工学院。截止到1922年,美国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众多的农家子 弟开始涌入大学校门,为美国工农业的现代化储备了充足的“软件”。据统计, 1882年由联邦政府资助的赠地学院在校生仅为2432人,到1885年已增加到2.5万 人,到1916年约为13.5万人,至1926年此类院校的学生则接近40万人。
4
初步形成时期—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是指12、13世纪出现于欧洲的大学的统 称,是现代大学的原型,最初大多为游学青年、年长的学 者共同结成的松散团体,后来逐渐在城市固定下来,成为 永久性的教育机构。
5
现代大学的完备形态---柏林大学(1810年)
柏林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威 廉·冯·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于1810年 所创立的新制大学,他也希望柏林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 大学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
6
洪堡的大学教育理念
洪堡大学理念是西方大学史上经典的大学理念之一。
洪堡理念: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以及教 学与科研相统一。
自19世纪以来就成为指导大学发展的指针以及判断 大学成熟与否的定律。
在洪堡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有修养 的“完人”。
因为科学是最适合培养“完人”的材料,所以大学是科学共同体。由此,为了 培养出“完人”,“由科学达致修养”是大学教学的目的。
19
技术创新
是人们为某一应用目的所作的方法、工具、系 统方面的改进和革新。技术创新具有明确的功利 目标和现实价值。
20
20世纪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均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创新成就
1926年,美国戈达德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 体燃料火箭,最终导致航天器的诞生,使人类实现了宇 宙航行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学教师应是学者,大学教学内容要围绕纯科学设置,大 学教学方法要实现“教—研—学”的统一。
可见,创造理性是洪堡大学教学思想的规定,这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也成就 了柏林大学的历史地位。
7
美国大学的兴起---“赠地法案”
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法案: 《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也称“赠地法案”。
三大功能
2 科学研究 3 服务社会
高校教师 两个角色
1 知识传播者 2 知识创造者
12
二、何谓创新?
创新: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唯创必新。 经济领域,在经济学中形成“创新”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
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从而 闻名于经济学界。
14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都包含创新与认知过程 科学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理论基础、科学原理与定律决定了技术发展 的极限。
15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前,技术与科学发展相对独立。 电气革命后,出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创 新,但技术发明仍有其独特轨迹。在一些科学 基础相对薄弱的领域,恰恰是技术创新突破引 发了理论突破。 20世纪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也为科学研究活动提 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的领域。
18
RNAi原理示意图:紫色为正义RNA段,蓝 色为反义RNA段,绿色为目标信使RNA, dsRNA触发了高效的基因沉默机制并极大降 低了靶mRNA水平,达到干扰目的
1953 年 James Watson 与 Francis Crick 的
合作研究,证实了生物遗传分子DNA为双股螺旋 结构,从而把人类带进了人造生命的时代,打 开了“生命”之迷的大门。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
13
熊彼特所指的创新是在与发明相区别意义上
的创新概念。
他所说的创新,指的是一种“创造性的破 坏”,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确有破旧立 新之意,与汉语中的创新内涵相似。
由于熊彼特在20世纪初所说的创新既包括技
术创新,又包括组织、管理的创新,在其后创新 理论的发展中才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分。
16
科技创新的内涵
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 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 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科技创新
科学创新
技术创新
17
科学创新
是 为 人 类 认 识 世 界 、 发 现 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提供不竭动力。
2006年10月2日,现年47岁的 Andrew Z. Fire和45岁的Craig C. Mello 由于在RNAi(RNA interference, RNAi)及基因沉默现象研究领域的杰 出贡献而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且 获奖日期距其研究发表仅8年时间,获 奖速度之快亦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