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细胞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 期,神经的兴奋性继续上升,可超过正常水平。用 低于正常阈强度的检测刺激就可引起神经第二次兴 奋的时期。
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继超常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又 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的期。
1.3.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后电位
在锋电位之后还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微弱的电位 变化时期叫后电位(after potential)。后电位是由缓 慢的复极化过程和低幅的超极化过程组成,分别称为 后去极化(after depolarization)或负后电位 (negative afterpotential)后超极化(after hypolarization)或正后电位(positive afterpotential)。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又称 应激性(早期生理学概念) 区别:兴奋与兴奋性
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的细胞的兴奋性比较 高, 被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近代生理学中, 更准确地定义: 兴奋性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则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是动作电位的同意语。 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就是产生了兴奋(简称兴奋)。 在受到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才称为可兴奋组织。
变化过程
去极化:组织受刺激后, 受刺激部位原有的休止 电位消失
反极化:继去极化之 后,转为膜内为正, 膜外为负的现象
复极化:恢复膜内负 外正的过程,兴奋消 失,恢复至静息状态
锋电位 动作电位中,快速去极和复极化的部分,其变化
幅度很大,称为锋电位(spike或脉冲impulse),是 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
1.3.1.2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实验课讲)
➢组织细胞要兴奋,决定于两个方面: 1、机能状态:机能状态好的,才能引起兴奋 2、刺激的条件
1 ) 刺激的强度 2)刺激作用时间 3)强度时间变化率
以一肌肉组织为例(腓肠肌)
阈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强度的刺激 阈上刺激: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
某些组织细胞内外离子分布
(1)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 (K+ equilibrium potential)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细胞膜内外K+的分布和膜对K+的通透性所决定的。 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很高,对Na+和Cl-的通透性极低,可视为0 静息电位的值取决于K+内外浓度差,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根据Nernst方程,K+的平衡电位(Ek)在27oC时,以膜外电位为0,膜内电 位应为:
生物电的发现 细胞水平生物电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也 称休止电位or膜电位
静息时,细胞膜内带负电荷 膜外带正电荷,这种内负外 正的现象叫极化现象
枪乌贼大神经纤维 蟹轴突 哺乳动物神经和肌肉细胞
细胞外[K+] Ek(mv)=59.5log ——————
细胞内[K+]
膜安静时K+的外流是由许多通道实现的-----非门控K+通道
(2)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式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Na+通道
细胞外液
Na +
Extracellular
Na +
Na +
fluid (ECF)
Plasma membrane
失活门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低时不能引起 肌肉收缩, 达到一定水平刚刚可以引起肌肉收缩时, 这个最低限度可以引起 反应的刺激强度叫阈强度。
时间阈值:刺激强度不变,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组织兴奋性高低与阈值的关系?
顶强度(maximal intensity) :对骨骼肌那样的多细胞组织,进一步提高强 度,可以看到肌肉收缩的增强,但收缩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刺激强度再增加, 肌肉收缩也不会再加大,这个强度叫做顶强度.
(a)
Open (activated)
From threshold to peak potential (–50 mV to +30 mV) (b)
1.3.1 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3.1.1 兴奋性、兴奋、可兴奋细胞
反应:当机体的周围环境或组织器官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常引 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的改变和外表活动的改变
兴奋:由安静变为活动,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 抑制: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或活动强变为活动弱
刺激:能被机体感受而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
激活门
Intracellular
fluid (ICF)
细胞内液
Rapid opening triggered at threshold
Slow closing triggered at threshold
Closed but capable of opening
At resting potential (–70 mV)
1.3.1.3细胞兴奋时的兴奋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在神经接受前一个 刺激而兴奋时的一个短暂时期内, 神经的兴奋性下 降至零。此时任何刺激均归于“无效”。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在绝对不应期之后, 神经的兴奋性有所恢复,但要引起组织的再次兴奋, 所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神经的阈强度。
将动作电位的进程与细胞进入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相对照:
锋电位的时间相当于细 胞的绝对不应期;
后去极化(负后电位) 期细胞大约处于相对不 应期和超常期,
后超极化(正后电位) 期则相当于低常期。
1.3.3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膜-离子学说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各种带电离子的浓度显著不同 ★ 细胞膜不同功能状态对物质(离子)通透性不同 ★这种离子分布的不均匀的维持靠Na+泵的活动。
-50-----70mv -82mv -70---- -90mv
百度文库
复极化
超极化
去极化
Fig. 4-1, p.104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引起兴奋时,细胞膜在 原来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 动,这种电位波动可沿着膜向周围扩布,称为~
Fig. 4-6, p.108
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继超常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又 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的期。
1.3.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后电位
在锋电位之后还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微弱的电位 变化时期叫后电位(after potential)。后电位是由缓 慢的复极化过程和低幅的超极化过程组成,分别称为 后去极化(after depolarization)或负后电位 (negative afterpotential)后超极化(after hypolarization)或正后电位(positive afterpotential)。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又称 应激性(早期生理学概念) 区别:兴奋与兴奋性
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的细胞的兴奋性比较 高, 被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近代生理学中, 更准确地定义: 兴奋性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则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是动作电位的同意语。 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就是产生了兴奋(简称兴奋)。 在受到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才称为可兴奋组织。
变化过程
去极化:组织受刺激后, 受刺激部位原有的休止 电位消失
反极化:继去极化之 后,转为膜内为正, 膜外为负的现象
复极化:恢复膜内负 外正的过程,兴奋消 失,恢复至静息状态
锋电位 动作电位中,快速去极和复极化的部分,其变化
幅度很大,称为锋电位(spike或脉冲impulse),是 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
1.3.1.2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实验课讲)
➢组织细胞要兴奋,决定于两个方面: 1、机能状态:机能状态好的,才能引起兴奋 2、刺激的条件
1 ) 刺激的强度 2)刺激作用时间 3)强度时间变化率
以一肌肉组织为例(腓肠肌)
阈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强度的刺激 阈上刺激: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
某些组织细胞内外离子分布
(1)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 (K+ equilibrium potential)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细胞膜内外K+的分布和膜对K+的通透性所决定的。 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很高,对Na+和Cl-的通透性极低,可视为0 静息电位的值取决于K+内外浓度差,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根据Nernst方程,K+的平衡电位(Ek)在27oC时,以膜外电位为0,膜内电 位应为:
生物电的发现 细胞水平生物电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也 称休止电位or膜电位
静息时,细胞膜内带负电荷 膜外带正电荷,这种内负外 正的现象叫极化现象
枪乌贼大神经纤维 蟹轴突 哺乳动物神经和肌肉细胞
细胞外[K+] Ek(mv)=59.5log ——————
细胞内[K+]
膜安静时K+的外流是由许多通道实现的-----非门控K+通道
(2)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式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Na+通道
细胞外液
Na +
Extracellular
Na +
Na +
fluid (ECF)
Plasma membrane
失活门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低时不能引起 肌肉收缩, 达到一定水平刚刚可以引起肌肉收缩时, 这个最低限度可以引起 反应的刺激强度叫阈强度。
时间阈值:刺激强度不变,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组织兴奋性高低与阈值的关系?
顶强度(maximal intensity) :对骨骼肌那样的多细胞组织,进一步提高强 度,可以看到肌肉收缩的增强,但收缩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刺激强度再增加, 肌肉收缩也不会再加大,这个强度叫做顶强度.
(a)
Open (activated)
From threshold to peak potential (–50 mV to +30 mV) (b)
1.3.1 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3.1.1 兴奋性、兴奋、可兴奋细胞
反应:当机体的周围环境或组织器官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常引 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的改变和外表活动的改变
兴奋:由安静变为活动,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 抑制: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或活动强变为活动弱
刺激:能被机体感受而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
激活门
Intracellular
fluid (ICF)
细胞内液
Rapid opening triggered at threshold
Slow closing triggered at threshold
Closed but capable of opening
At resting potential (–70 mV)
1.3.1.3细胞兴奋时的兴奋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在神经接受前一个 刺激而兴奋时的一个短暂时期内, 神经的兴奋性下 降至零。此时任何刺激均归于“无效”。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在绝对不应期之后, 神经的兴奋性有所恢复,但要引起组织的再次兴奋, 所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神经的阈强度。
将动作电位的进程与细胞进入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相对照:
锋电位的时间相当于细 胞的绝对不应期;
后去极化(负后电位) 期细胞大约处于相对不 应期和超常期,
后超极化(正后电位) 期则相当于低常期。
1.3.3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膜-离子学说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各种带电离子的浓度显著不同 ★ 细胞膜不同功能状态对物质(离子)通透性不同 ★这种离子分布的不均匀的维持靠Na+泵的活动。
-50-----70mv -82mv -70---- -90mv
百度文库
复极化
超极化
去极化
Fig. 4-1, p.104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引起兴奋时,细胞膜在 原来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 动,这种电位波动可沿着膜向周围扩布,称为~
Fig. 4-6, 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