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干物质积累动态及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干物质积累动态及高产生理特性

研究

吴继华;李可;苏锐锋

【期刊名称】《花生学报》

【年(卷),期】2010(39)4

【摘要】商研9658系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商研9658幼苗期长势中等,中后期长势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高,全生育除幼苗期外,其净光合生产率均高于豫花11号和海花1号,属典型的高光效品种.【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吴继华;李可;苏锐锋

【作者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商丘,476000;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商丘,476000;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商丘,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2;S338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的选育 [J], 吴继华;苏瑞峰;李可;周帅;关红英;马其云

2.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J], 吴继华;李可;苏锐锋

3.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J], 谢幸华

4.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高产配套技术及应用 [J], 苏锐锋;李可;吴继华

5.高产、多抗、高油亚比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 [J], 吴继华;韩同进;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高油酸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等 营养成分,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食用油生产。目前市场上的高油酸 花生种类有限,品种单一,种植面积有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 高油酸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培育新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 鉴定筛选已经有了更精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生长指标、抗病性、产量等因素,可以更好地筛选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 的新品种。开展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科学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试验设计和实验分析,对高油酸花生新品 种的筛选方法进行探讨和改进,从而为高油酸花生的育种工作提供参 考和支持。通过本次试验,希望能够筛选出更具潜力的高油酸花生新 品种,为我国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鉴定和筛选试验,旨在确定该品种在油脂含量和油酸含量方面的优势特性,进一步 推动高油酸花生的生产与应用。本研究还旨在探讨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的育种方法和筛选技术,为未来高油酸花生品种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优 势和劣势,为品种优化和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还将探讨高油酸花生 在食品加工、油脂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的 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鉴定和推 广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 2.1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方法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进行新 品种鉴定和筛选时,首先需要收集各地区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对其 进行鉴定和评价。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花生新 品种进行筛选。在田间试验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施肥水肥等栽培技术,以确保花生的正常生长 和发育。在室内试验中,可以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 花生新品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筛选方法还包括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评价。农艺性状主要包括生长期、株高、分枝性等指标,而品质性状则 主要包括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组成等指标。通过综合评价 各项性状,并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可以筛选出表现优异的高油酸花 生新品种,并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2.2 试验设计

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花育961的选育

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花育961的选育 王传堂;王秀贞;唐月异;吴琪;孙全喜;杨伟强;宫清轩;李贵杰;杨传得 【摘要】花育961是一个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籽仁油酸含量81.2%,油亚比高达24.6。安徽夏播,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7.72%,列本轮花生区试参试高油酸花生品种之首。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305010)。%Huayu961 is a large-seeded peanut cultivar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harvest.The seed of Hua-yu961 contained 81.2% oleic acid in its total fatty acids.The oleic to linoleic acid ratio was as high as 24.6. In Anhui province, when sown in summer, Huayu961 outyielded the local control Luhua8 by 7.72%, rank-ing first among the entries with high oleic acid content in the provincial new peanut variety evaluation test.The cultivar was approved for release in Ahhui province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2014. 【期刊名称】《花生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3页(P60-62) 【关键词】花育 961;高油酸;大花生;机械化收获 【作者】王传堂;王秀贞;唐月异;吴琪;孙全喜;杨伟强;宫清轩;李贵杰;杨传得 【作者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

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的选育

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的选育 任丽;谷建中;邓丽;李阳;苗建利;殷君华;张先亮;郭敏杰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2页(P59-59,60) 【作者】任丽;谷建中;邓丽;李阳;苗建利;殷君华;张先亮;郭敏杰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 【正文语种】中文 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稳产性、抗逆性好等特点。该品种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 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3002)。适宜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区省份的春播和夏播种植。 根据高产高油酸的育种目标,选择高产、大果、出口和油脂加工兼用型花生品种开农30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品种开选01-6为父本。其中,母本开农30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花生品种,2001年、2002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北京市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开选01-6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

国外资源培创的高油酸材料。 2003年本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两亲本配制组合,采用套龙骨瓣授粉技术进行有性杂交,收获杂种;2004年种植杂种F1,田间收获时去除伪杂种混合收获;2005年种植F2,单粒播种,收获时以单株选择和摘株果相结合的方式留种;2006年F3单粒播种,收获时选择性状一致且优良的单株成株系;2007年进行5行区株系比较试验,2008-200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定名开17-6;2010-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2012年进入全国北方区大花生生产试验,同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2013年以开农176定名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内第1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2.1 农艺性状该品种属普通型大花生,生育期127d。株型直立,连续开花。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花色橙黄。株高40.6cm,侧枝长45.8cm,总分枝8.6条,结果枝6.8条。荚果普通形,子仁椭圆形、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每kg果数581个、仁数1342个,百果重229.7g,百仁重87.4g,出仁率69.6%。种子休眠性强,抗倒伏能力强。 2.2 品质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开农176粗脂肪含量51.25%,粗蛋白含量25.31%,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O/L 值11.13。 2.3 抗性表现经山东花生研究所鉴定:该品种叶斑病田间观察发病级别为2级,抗叶斑病;花叶病毒病田间观察发病级别为1级,无丛生型病毒病。 3.1 中间试验 2010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每hm2平均荚果产量4425.00kg、子仁产量3000.90kg,比对照花育19号分别增产7.40%和2.90%;2011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409.25kg、子仁产量2944.50kg,比对照花育19号分别增产8.49%和3.71%。2年区试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文章简要概述了研究目的和背景,引出了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包括植株外貌、生长习性、果实特点等。然后,详细描述了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生长环境、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结尾部分总结了栽 培经验,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读者提供了有益信息和参 考价值。该文通过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为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种植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可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管理要点、栽培经验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 1.1 概述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是一种优质的花生品种,其具有较高的油酸含量,适合用于榨油生产。而且,该品种在栽培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好 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希望能为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通过了解这些内容,种植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种

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接 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种植特点和栽培要点,以及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方法,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帮 助和启发。请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了解更多关于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信息。 1.2 研究背景 高油酸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范 围内都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高油酸花 生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而泉花14号作为高油酸花生的一个品种,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研究背景部分主要是为了解释为什么需要研究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这一品种进行 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 发展。研究高油酸花生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也有助于推动品种改良 和提高耐病虫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通过系统的研 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种植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2. 正文 2.1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 1. 高油酸含量: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所含油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食用和工业价值。

7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和脂肪酸成分评价

7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和脂肪酸成分评价 作者: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朱立贵王志伟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第05期 摘要:为推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化,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了多点鉴定。结果表明:山东莱西春播种植,供试新品种的子仁产量水平与当前推广的普通油酸高产品种花育20号或花育25号、花育33号相当或更高;在安徽夏播种植其子仁产量高于高油酸对照品种花育32号或花育951,尤以花育664、花育666、花育963和花育964的产量优势更为明显;7个品种油酸含量均在80%以上,油亚比均高于23,其中花育964油亚比最高,达34.04。 关键词:高油酸花生;产量;油亚比;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S565.203.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5-0031-04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oleic (HO) peanuts, 7 newly-bred HO peanut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cultivated in Laixi, Shandong Province as spring peanuts, the kernel yields of new cultivars were comparable to or even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oleic and high-yielding controls, such as Huayu 20 or Huayu 25, Huayu 33. When planted as summer peanuts in Anhui Province, the kernel yields of these new HO cultivars were superior to HO checks, Huayu 32 or Huayu 951. Among which, Huayu 664,Huayu 666, Huayu 963 and Huayu 964 performed very well. The oleic acid content of 7 HO cultivars were all over 80%, and the ratio of oleate to linoleate (O/L) was more than 23, in which, Huayu 964 had the highest O/L of 34.04. Key words High-oleic peanut; Yield; Ratio of oleate to linoleate (O/L);Fatty acid 高油酸花生以其更加有益人体健康、由其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和食品货架期长且做种用亦耐贮藏等优点而愈益受到产业界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1,2]。早在1987年美国Norden等就报道了高油酸花生自然突变体F435[3],首个高油酸花生品种SunOleic 95R也于 1995年在美国问世[4],我国禹山林等利用自主创制的高油酸辐射突变体育成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32号于2009年通过山东省审定[5]。此后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的报道越来越多[6]。然而为业界所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高油酸花生品种产业化应用的速度和规模离人们早前的预期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在于迄今国内外育成的多数高油酸花生品种产量水平差强人意,难以与普通油酸高产品种抗衡。因此培育高产稳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成为现实生产所急需。

河南花生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河南花生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2013年11月18日) 1.河南省花生主导品种 1.1优化区域布局在我省沿黄区域大花生区、豫南珍珠豆型花生区、豫西北普通中果花生区三大类型区域,根据当地自然、生产条件,推广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油、高蛋白、高油酸优质专用新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 1.2 选用主推品种 1.2.1豫北沿黄大果区域选用品种豫花9326、豫花9327、开农61、开农176、郑农花9号、濮花16、开农36、豫花9331、濮科花3号、开农49、开农53、郑农花12号、濮科花7号、商研9658、豫大6号、豫花9719、漯花4016等普通型大果品种; 1.2.2豫南珍珠豆花生区选用品种远杂9102、远杂9307、开农8598、驻花1号、商花5号、驻花2号、宛花2号、豫花22号、豫花23号、远杂5号、远杂6号等。 1.2.3豫西北丘陵旱薄地选用品种远杂9847、豫花9830、泛花3号等普通型中果品种。 2. 花生科学施肥技术 2.1 施肥方法及种类 2.1.1重施底肥春花生与麦后夏播花生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底肥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麦套花生在春季结合前茬施返青拔节肥巧施底肥;

贴茬直播花生采取前茬播种时重施底肥,也可在前茬生长中期多施有机肥,一肥两用。 2.1.2巧施追肥花生开花以后根瘤固氮能力较强,根际追氮肥效果较差,底肥充足的开花以后不再追施速效氮肥,底肥不足的薄地要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发棵。中后期花生植株瘦弱,叶片发黄,株高较低,表现早衰趋势时,可采用叶面喷肥补充养分。追施钙肥,对促进荚果发育,减少空壳,提高饱果率有显著作用,在初花期结合培土将钙肥施于结荚层中。 2.1.3酌施微肥铁肥弥补土壤铁素不足,治疗花生叶片失緑黄化现象,叶面喷洒硫酸亚铁水溶液。为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结实数和饱果率,用钼酸铵和钼酸钠拌种、浸种,或幼苗期、花针期叶面喷洒钼肥。采用易溶性的硼酸和硼砂作基肥、种肥、追肥或叶面喷洒,防止产生空心子仁。缺锰时花生叶片的脉间部分黄化,影响光合作用,一般用的锰肥为硫酸锰作种肥、浸种、拌种或根外喷施。缺锌地块可用硫酸锌喷施或浸种可防止植株矮化、叶片失绿。 2.1.4应用菌肥花生根瘤菌剂是用科学的方法从土壤和植株中分离出来的生活力强、固氮能力高的优良根瘤菌株,经人工繁殖培养制成的粉剂和液体细菌肥料。它本身不含有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通过根瘤菌活动,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氮素营养,促进花生增产并提高土壤肥力。根瘤菌剂的施用方法:一是湿菌拌干种;二是湿种拌干菌;三是粘菌种子丸衣。 2.2 配方施肥技术 2.2.1花生配方施肥的要求一是实际产量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要高。二是增产效果要稳定。三是施肥指标定量化和半定量化。四是要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2.2.2花生配方施肥的方法花生施用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为1:

夏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夏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摘要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荚果、籽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花23号中等肥力适宜播种密度为18.0万~19.5万穴/hm2。 关键词夏花生;豫花23号;种植密度 豫花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2007。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10 d左右,在驻马店市2011—2012年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时,表现突出,抗病、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为了探索该品种在驻马店市种植的适宜密度,加速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和发挥其高产潜力提供科学的依据,2013年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水平为7 275 kg/hm2左右,土壤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且肥力均匀,土地平整。供试花生品种为豫花23号,由河南省南海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15.0万、16.5万、18.0万、19.5万、21.0万穴/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小区种植9行,行长6.67 m,行距0.4 m。 1.3 试验方法 2013年6月2日播种,人工按计划株距点播,每穴3粒,苗齐后定苗2株[1-2]。播种前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15-15-15)375 kg/hm2,小麦秸秆还田,用旋耕耙整地[3-4]。花生生育期间喷药2次防治病虫害,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5-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豫花23号主要性状的影响 不同密度对豫花23号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豫花23号的主茎高、侧枝长没有明显的变化,15.0万~21.0万穴/hm2范围内5个种植密度主茎高最大相差1.27 cm,侧枝长最大相差1.61 cm;5个种植密度单株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率、出仁率、百果重和百仁重呈下降趋势,18.0万~19.5万穴/hm2处理与15.0万~16.5万穴/hm2处理相差不大,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 【摘要】 高油酸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本研 究旨在进行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鉴定筛选试验,以提高品种的生产性 能和抗逆能力。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种植和生 长环境的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性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不同 条件下,高油酸花生的产量和油脂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讨论试验 结果和对比分析,揭示了现有高油酸花生品种存在的潜在问题和发展 方向。最终得出结论,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为高 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展望未来,我们将进 一步深化研究,扩大样本范围,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推动高 油酸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试验设计、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研究意义、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当前,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已经成为育种领域的重要研 究方向。通过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鉴定筛选试验,可以在种质资 源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为高油酸花生的生产提供更

好的品种资源。本研究将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和严谨的方法,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筛选,为高油酸花生育种工作的进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鉴定筛选试验,评估其生长发育特性和油脂含量,为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试验旨在探究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表现,查明其与常规品种在生长特性、产量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高油酸花生资源提供参考。本试验也旨在验证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高油脂含量和优良生长性状,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持。通过系统化的试验设计和严格的数据分析,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优势和潜力,为提高高油酸花生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 正文 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是研究的核心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本次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中,我们采用了随机分组实验设计,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试验对象为多个潜在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根据特定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进行评估和筛选。

带你全面了解高油酸花生

带你全面了解高油酸花生 展开全文 高油酸花生:延长货架期最有发言权 “你闻闻这个花生什么味道。”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朱立贵递过一盒包装精致的花生仁,一股“哈喇”味扑鼻而来,“这是前不久刚买的花生,算是相当高档的产品了,却依然避免不了在短期内氧化酸败。” 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无论作为茶余饭后的小吃食,还是烹制佳肴的花生油,存放时间稍微长一些就会有“哈喇”味,这对消费者和花生加工商来说,都是件头疼事。 可喜的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已经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育种实践,找到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油酸含量低,变质速度快 花生及其制品存放时间稍微久了点就会有“哈喇”味,这股味道究竟从何而来?原来,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中含有一种叫做亚油酸的物质,亚油酸是一种脂肪酸,稳定性较差,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氧化酸败,也就产生了“哈喇”味。 如此说来,想要延长花生及其制品的货架期,就要求降低花生品种的亚油酸含量。 新的问题出现了,亚油酸含量怎么降?“花生中的另一种营养物质油酸,其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是此消彼长的。”朱立贵解释,油酸/亚油酸比值大小是衡量花生及其制品耐贮性一个很重要的生化指标,比值越大,花生及其制品的货架期就越长。“油酸含量高于72%的就被视为高油酸品种。” “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高油酸花生最有发言权。”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主任王传堂用一组数字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以兰娜型花生为例,感官测试发现,高油酸花生货架期为普通花生的2倍。烤花生仁在40摄氏度、10%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贮藏10周,高油酸花生过氧化值不足普通花生的1/10。一般认为,若过氧化

值达到20meq/kg,就表明花生已经变质了。试验发现,咸炸花生过氧化值达此值的贮藏时间,高油酸花生是125天,普通花生只用了19天。 品质与产量: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品质与产量往往呈负相关,不容易兼顾。”王传堂告诉记者,美国高油酸花生育种工作从1987年开始已经持续了近30年,但目前仍普遍存在着产量潜力不够高、耐低温特性不强等缺点,高油酸花生品种在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着普通油酸高产品种的激烈竞争。 “我们已破解了这一难题,实现了品质和产量的协同提高。”王传堂及其团队抓住了提高产量的“牛鼻子”。 “首先,我们的亲本材料来源多样化。”这一点让王传堂十分引以自豪,“既有人工诱发的高油酸辐射突变体和化学突变体,也有从花生属不亲和种间杂交组合选出的高油酸自发突变体。”而采用的普通油酸亲本,除了栽培种材料、突变体、栽培种与近缘亲和种种间杂种后代外,还有大批栽培种与远缘不亲和种的种间杂种后代。 其次,育种方法利于培育高产品种。美国等国家多采取回交育种的方法,育成的品种产量不理想;而我们则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的高油酸品种产量水平可超出双亲。 大家都知道,杂交组合是以量取胜的。王传堂和他的团队就这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每年均搭配几百个花生杂交组合,优中选优,从而增加了获得兼具高产和高油酸特性的花生的机会。 最后,要抓“牛鼻子”,技术当然是关键中的关键。在不同的杂交组合里,杂交二代种子中高油酸种子预期比率为1/4甚至只有1/16,仅选择高油酸杂交二代种子,要培育兼具高产、高油酸特性的花生品种难度依然很大。为此,王传堂利用近红外技术对杂交二代种子进行筛选。“高油酸种子中选,低油酸种子淘汰。中油酸种子进行分子标记分析,保留具有油酸去饱和酶基因双突变的种子。”王传堂解释,因为其后代还有可能分离出高油酸种子,如此就增加了获得兼具高产、高油酸特性的花生材料的机会。如材料较多,杂交二代中油酸花生不做分子标记分析,待下一代再进行近红外选择亦无不可。“截至目前,

部省联动河南项目课题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部省联动河南项目课题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一、“花生抗病优质高产宜机收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课题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课题1抗青枯病、黄曲霉优异花生种质创制与应用 (1)研究内容 开展青枯病、黄曲霉抗性鉴定技术研究;鉴定筛选抗性新种质;定位青枯病、黄曲霉抗性QT1或关联位点,开发分子标记;利用常规与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抗病新种质,培育新品种。 (2)考核指标 ①研发青枯病或黄曲霉抗性种质鉴定新技术1项。 ②创制高抗青枯病或黄曲霉中抗以上新种质20份以上,其中高抗青枯病且兼抗两种以上其他病害的突破性种质2份。 ③新种质用于5个以上新品种培育,获植物新品种权1项。 课题2.抗白绢病、果腐病优异花生种质创制与应用 (1)研究内容 开展白绢病、果腐病精准鉴定技术研究;鉴定筛选抗性资源;定位抗病QT1或关联位点,开发抗病分子标记;利用有性杂交、诱变、分子育种手段创制抗病新种质,培育新品种。 (2)考核指标 ①建立白绢病或果腐病抗性种质鉴定新技术1项。 ②创制白绢病或果腐病中抗以上新种质10份以上,其中兼抗白绢病

和果腐病的突破性种质2份。 ③新种质用于2个以上新品种培育,获植物新品种权1项。 课题3.高产优质(高油、高油酸、低饱和脂肪酸)花生种质创制与应用 (1)研究内容 定位花生脂肪和饱和脂肪酸含量QT1位点,挖掘关键基因,开发分子标记;综合运用常规与分子育种技术、穿梭育种、多环境测试等手段聚合优良基因,创制高油、高油酸或低饱和脂肪酸花生新种质,培育新品种。 (2)考核指标 ①建立高油、高油酸或低饱和脂肪酸种质创制新技术1项。 ②创制新种质70份以上;其中突破性种质2个,含油量超过57%且油酸75%以上,或油酸75%以上且饱和脂肪酸低于13%o ③新种质用于12个以上新品种培育,获植物新品种权1-2项。 课题4.高产优质(高蛋白、高糖)花生种质创制与应用 (1)研究内容 发掘控制花生蔗糖含量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定位蛋白质含量QT1位点,挖掘候选基因,开发功能标记;创制高蛋白、高含糖量的优异新种质。 (2)考核指标 ①建立高蛋白或高糖种质创制新技术1项。 ②创制高蛋白或高糖新种质40份以上;其中突破性种质2个,蔗糖含量超过8%且蛋白超过28%,或蔗糖超过8%且油酸大于75%o ③新种质用于8个以上新品种培育,获植物新品种权1项。

花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

花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 作者:王秀娟,李波,何志刚,等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3期 王秀娟,李波,何志刚,汪仁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沈阳110161)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 收量及在不同器官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最少,至结荚期积累量达到生 育期总干物质量的57.70%。根系和叶片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茎干物质积累主要 在生育中期,结荚期是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花生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氮>钾>磷, 形成100kg荚果产量需要N4.01kg、P2O51.56kg、K2O2.6 5kg。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茎、叶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荚果的吸收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结荚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生产中应结合花生的生理需肥特性和肥 料性质合理施肥。 关键词:花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 中图分类号:S56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3-2992-03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较高地位。近几年花生已成为辽宁省第三大种植作物,平均单产为2250kg/hm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增产潜力较大。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将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民 为了使作物获得较高产量,普遍存在着过量或不合理施用肥料的现象,从而导致作物产量不高、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引起环境恶化[1,2]。一定数量的肥料,如何做到 既经济又能对产量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作物高产合理施肥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肥料的施用方法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有显著影响,了解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及积累对合 理施肥是非常必要的。N、P、K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三大养分资源,其吸收、同化与转运 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了解作物对这三大养分的吸收和积累 规律,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施肥措施,提高作物产量。许多研究以花生为对象,在肥料用量对产 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探索[3-6],而关于花生对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7,8]。本研究以花生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讨花生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特性和分 配规律,以期为辽宁地区花生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供试花生品种为阜花16。试验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进行,该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7.2℃,年均降雨量510mm,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供试土壤为风沙土,耕 层土壤理化性质为有机质4g/kg,全氮0.72g/kg,全磷0.4g/kg,全钾27.2g/kg,碱解氮71mg/kg,有效磷13.9mg/kg,有效钾85m g/kg,pH5.7。

2019年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试验总结初报

2019年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试验总结初报 1. 引言 1.1 2019年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试验总结初报 本次试验主要从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结果分析、产品特点评价、市场前景展望和问题与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将 全面展现这次试验的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研究 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我们将介绍试验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对整个试验 的整体认识。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油酸花生新品 种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高油酸花生产 业的发展和壮大。 2. 正文 2.1 试验设计与方法 本次试验旨在评估2019年培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产量表现和品质特点,为该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设计采用随 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包含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相同,均为100平方米。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农艺要求,统一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确保各处理组之间的环境条件相 对一致。

在播种阶段,我们按照一定密度进行播种,保证每株植物之间的 距离均匀。在生长期间,我们定期进行测产,记录植株生长状况和果 实发育情况。在收获期,我们对各处理组进行了分别收获,将获得的 花生果实进行称重和品质检测。 在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包括 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我们还针对产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等 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市场上常见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比对分析,以验证本次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 我们将得出对新品种的评价和市场前景展望,为今后的推广工作提供 参考依据。 2.2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发现,新品种高油酸花生在不同生长环境和管 理措施下都取得了较好的生长表现。在试验田中,新品种的生长势强,开花结果较好,产量较高。 在不同处理组中,施肥量和灌溉频次对高油酸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都有显著影响。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科学施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花 生的产量和品质。合理的灌溉管理也是保证高油酸花生健康生长的重 要因素。 在采摘和加工方面,我们对高油酸花生进行了实验性加工处理, 结果表明新品种的花生果仁含油量较高,脂肪酸成分稳定。这为今后 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 范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用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高油酸花生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原料,在精准制油和综合利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进行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高油酸花生介绍与现状分析 1. 高油酸花生的特点和优势 高油酸花生是一种富含油脂的农作物,其含油量高于普通花生,且油中的油酸含量较高。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益处。高油酸花生在食用油的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的必要性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和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通过研究和应用适度精准制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油酸花生的营养和功能特性,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的关键技术 1.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为了确保高油酸花生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和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 肥力、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合理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是实现 适度精准制油的基础。 2. 高油酸花生的采收和加工技术 高油酸花生的采收和加工过程对最终的油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采用 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以及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可以保证高油 酸花生油的品质和口感。 3. 高油酸花生油的提取和精炼技术 高油酸花生油的提取和精炼过程需要注意提高油酸提取率、降低酸价 和过氧化值等指标。使用先进的油脂提取技术和精炼设备,可以提高 生产效率和油品质量。 4. 高油酸花生油的功能性利用技术 除了作为食用油,高油酸花生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功能性特点。通 过采用微胶囊化、大豆蛋白包覆等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乳制品、调 味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实现高油酸花生全面综合利用。 三、展望与个人观点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在未来具 有重要意义。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和生产将受益于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实现更高的产量和品质。高油酸花生油的功能性利用将为食品工业提 供更多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高油酸花生的综合利用还

花生株型与高产

花生株型与高产 彭振英;单雷;张智猛;李新国;万书波 【摘要】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花生产量对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推品种以直立型为主,该株型结果集中,可以密植,能够满足当时小农经济手工劳作的需求.但是相比于蔓生型和半蔓生型花生来说,直立型花生用种量大、投入高、产量偏低,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美国花生品种以蔓生型为主,花生单产高于我国,但是在我国发展蔓生型花生不切合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因此培育半蔓生型高产花生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直立型花生对产量的限制性,论证了半蔓生型高产花生的优势,以期为我国花生高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名称】《花生学报》 【年(卷),期】2019(048)002 【总页数】4页(P69-72) 【关键词】花生;株型;直立型;半蔓生型;蔓生型;高产 【作者】彭振英;单雷;张智猛;李新国;万书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济

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 学观测实验站,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203.3 自从1968年澳大利亚的Donald提出理想株型以后,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的理想株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想株型模式。株型一般分为叶型、茎型、穗型和根型等,不同作物因要求不同而理想株型有所侧重。小麦的理想株型通常认为是根系发达、叶片直立、茎秆粗壮、分蘖适中、穗粒数多、产量大幅提升[1-2]。水稻的理想株型涉及株高、分蘖数、分蘖角度、穗形和叶形等,与产量密 切相关[3-4]。油菜的理想株型则是株高适中、分枝数适中、角果分布均匀、株型 紧凑、抗倒伏,单株生产力也较高等[5]。理想株型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 育和籽粒发育成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增加生物学产量和提高经济系数[6]。 在各种作物的众多株型性状中,株高、分蘖(分枝)、单株产量一直是育种家们关注的焦点,三者都与作物产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株高是影响作物倒伏的重要因子,第一次绿色革命就是降低株高,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单株产量则与公顷产量呈正相关。而分蘖(分枝)则通过单株穗数(荚果数等)来影响产量。通过株型研究,可为作物育种提供新的选择标准。 一般而言,大多数作物的株型都比较稳定,可以作为物种的重要性状之一,比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都是直立型;西瓜、黄瓜、葫芦等则是蔓生。而花生则比较特殊,除了常见的直立型外,还有蔓生型和半蔓生型[7]。在花生育种中,为了 满足当时的生产实际需要,我国花生育种重点培育了直立型花生品种,这种株型的

不同品种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研究

不同品种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研究 张春芳;杨劲峰;韩晓日;李丹;王月;李娜;黄玉茜 【摘要】为加速辽宁省花生产业迅速发展,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提高花生产量,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两个花生品种生育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及产量 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花生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ond)的变化趋势相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LAI在出苗后73d达到最大值,Pn和Cond在出苗后51d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叶片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动态为先降后升,在出苗后51d达最小值.其中,花育30的LAI、叶绿素含量和Pn显著优于白沙1016.花育30的生物产量和单株结果数显著高于 白沙1016,荚果产量比白沙1016高15.24%,达到显著水平.荚果产量与Pn、LAI 和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45)002 【总页数】6页(P152-157) 【关键词】花生;品种;光合特性;产量 【作者】张春芳;杨劲峰;韩晓日;李丹;王月;李娜;黄玉茜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

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2 近年来,随着花生新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推广,花生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花生品种结构单一,单产和总产处于中低水平,亟待改进[1-2]。叶片的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直接动力,产量高低取决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3]。花生要获得高产必须使花生植株在生育期内保持旺盛的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并使光合产物尽可能多的分配到荚果中去。高飞等[4]研究结果表明,当施钾量为150kg·hm-2时,叶面积系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高,胞间CO2浓度最低;单株果数和果重提高,荚果产量、经济系数和出仁率提高。曹彩云等[5]研究表明,施肥促进了夏玉米光合性状的改善,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大,绿叶面积维持期长,为后期干物质积累提供了大而长的产出源。同样,曾琳[6]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植株光合速率性能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光合作用在产量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了解花生的光合作用特性,对提高花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选取辽宁小花生(白沙1016)和山东大花生(花育30)进行对比,旨在通过对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探讨光合特性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及品种间差异,对辽宁省花生优良品种的引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1 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为花育30(山东大花生)和白沙1016(辽宁珍珠型花生)。土壤取自辽宁省康平连作5年以上的风沙土。 1.2 方法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及配套栽培技术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及配套栽培技术 姜继业;李可;吴继华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总页数】2页(P204-205) 【作者】姜继业;李可;吴继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2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J], 陈雷;范小玉;李可;吴继华 2.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J], 苏锐锋;吴继华;李可;陈雷 3.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配套栽培技术与示范应用 [J], 吴继华;李可;苏瑞峰 4.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J], 李可;吴继华;苏锐锋 5.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高产配套技术及应用 [J], 苏锐锋;李可;吴继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