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眩晕案例一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眩晕案例一则
2021年2月21日
患者女,46岁。
主诉:眩晕,后头痛。
病史:患者当日未吃午饭,下午去洗澡,在洗澡过程中在高温池中浸泡过久,产生晕堂现象。
在澡堂休息后,求诊。
来诊时头眩晕,后头部疼痛。
检查:患者面色萎黄,无光彩。
后头部疼痛部位属于膀胱经范畴。
淡红舌
脉诊:右侧寸关尺沉虚,诊为脾虚。
治疗:取右侧大都,大陵。
针后摸脉,脉平。
取双侧至阴穴。
效果:针后不久患者即觉头目清晰,后头痛不再有疼痛现象,眩晕减轻。
方解:脾土虚,用火生土的方法来补脾土。
通常可以使用土经火穴和火经火穴。
大都是土经火穴,取火生土之意。
火经火穴,原则上应该是少府,但是心的问题一般都是用心包来解决,所以此处用了心包经的穴位。
此处可以使用劳宫,也可以使用大陵。
至阴,是膀胱经的井穴。
井穴的作用,大学《针灸学》的教材里一般介绍的是急救作用,但是井穴的作用不仅仅是急救作用,对于循经路线上的问题,井穴的作用往往远远大于其他穴位的作用。
至于为什么?高树中老师在他的书籍里介绍井穴时,说过这种作用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的效果,越是远端的效果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