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古诗词赏析点,提高整体感知能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古诗词赏析点,提高整体感知能力
一、失误分析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分析和表达等综合能力。
2013年中考古诗阅读是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①: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这两个题目其实并不难,但是考生答得并不理想。据笔者抽样统计,满分4分的古诗阅读题,得满分者不足20%,大部分考生得2分,也有10%的人得0分,失分情况相当严重。
失分的原因之一是考生对古诗词的赏析点不够明确。一般来说,任何一首古诗词的赏析都离不开五个赏析点:(1)品味精美语言;(2)感知艺术形象;(3)描述画面意境;(4)体会思想感情;(5)赏析艺术手法。例如,上述第7题中的a项和第8题中的d项都属于赏析点(3)的内容;第7题中的b项和第8题中的c项都属于赏析点(1)的内容;第7题中的d项属于赏析点(2)的内容;第8题中的a项属于赏析点(4)的内容;第8题中的b项属于赏析点(5)的内容。如果考生对这些赏析点了如指掌,答题的准确率就会高很多。
失分的原因之二是考生对古诗的整体感知能力不强,理解能力差。比如第7题中的c选,许多考生对本诗的整体感知不够,没有感知到这是一首诗人归隐后的作品。一般来说,诗人都是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方归隐。只要理解了这一点,“潭烟”就不容易理解成“炊烟袅袅”,而是理解成潭周围的“雾气”。
失分原因之三是课后很少主动接近古诗人及古诗词,所以对一些诗人的情况,如生活背景、艺术风格知之甚少。比如第8题d选项,只要考生对诗人归隐后所作的诗的风格有所了解,就有可能选择d 这一正确选项。
二、应对措施
1.掌握课本内容,扩大积累,打实基础。江西省多年来古诗词选材都避开了深奥的典故,凭考生的积累都能读懂。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不但要能熟练背诵,而且要能理解、会运用,要有意识地用鉴赏的眼光品赏作品。对教材中的其他古诗文篇目,也要熟读,以便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2.明确古诗词赏析点,提高整体感知能力。任何一首古诗词的赏析都离不开这五个赏析点(品味精美语言;感知艺术形象;描述画面意境;体会思想感情;赏析艺术手法)。诗歌精美语言的赏析是其他一切赏析的基础,而赏析精美语言重点就是赏析好词佳句。学生平时就必须以品析好词、佳句的方法为切入点,进而探究赏析古诗词其他方面。
3.整理积累规律,学会方法。通过整理提炼,有意识地重温并积
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规律,是培养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关键,通过做一定量的课外古诗词练习检验和强化能力。
4.加强针对性训练。中考古诗词赏析题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考查的内容有:理解诗歌(诗句)内容、概括主旨、诗人情感、意境表达、形象分析、表达技巧。除了平时不失时机地加以补充、拓展外,在复习中有必要安排专题阅读与鉴赏,特别是要针对这些考点进行全方位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