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配合公差(全套的机械制图教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6-2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6-2
(2)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花键综合量规来检验矩形花键,因此对键宽需要遵守最大实体要求。
大批量生产时,因为键和键槽的位置误差包括其中心平面相对于定心轴线的对称度、等分度及键(键槽)侧面对定心轴线的平行度误差,故可规定位置公差进行综合控制,并采用最大实体原则,用综合量规检验。因此,图样上标注了位置公差就不必再标注对称度公差。
掌握平键、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难点内容:平键、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二、复习旧课,引入课题:举例引入新的课程。
检测内、外花键时,如果花键综合量规能通过,而单项止端量规不能通过,则表示被测内、外花键合格。反之,即为不合格。
内外花键综合量规的形状如下图所示,图a、b为花键塞规,图c为花键环规。
四、课堂知识小结
作业布置
课本后面练习2
教学后和综合检测两类。
单件小批生产中,用千分尺、游标卡尺、指示表等通用量具分别对各尺寸(d、D、B)进行单项测量,并检测键宽的对称度、键齿(槽)的等分度和大、小径的同轴度等形位误差项目。
在大批量生产中,内(外)花键用花键综合塞(环)规同时检验内(外)花键的小径、大径、各键槽宽(键宽)、大径对小径的同轴度和键(键宽)的位置度等项目。此外,还要用单项止端塞(卡)规或不同计量器具检测其小径、大径、各键槽宽(键宽)的实际尺寸是否超越其最小实体尺寸。
3.3矩形花键的定心
矩形花键连接的结合面有三个,即大径结合面、小径结合面和键侧结合面。要保证三个结合面同时达到高精度的配合是很困难的,也无此必要。因此,为了保证使用性质和改善加工工艺,只要选择其中一个结合面作为主要配合面,对其尺寸规定较高的精度,作为只要配合尺寸,以确定内、外花键的配合性质,并起定心作用。该表面称为定心表面。

机械制图(工程图学)公差与配合

机械制图(工程图学)公差与配合

箱体 轴
轴套
图11-34 由配合尺寸查表标注极限偏差实例
40
H7 n6
30
H8 f7
-0.020 -0.041
30--00..005205
40
+0.033 +0.017
30+00.039
3
40+00.025
12Fh78
销轴 滑轮
间隙配合
12JhS78
开口销 +
0底座
12
+0+.00.10643
F8 +0.016 +0.013
2.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 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Y
X
o
L
OX为基准线
Ra
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基本尺寸 (φ50)
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为什么要制定极限 与配合标准?
● 互换性要求: 同一批零件,不经
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 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 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根据极限与配合标准,确 定零件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极限。
Ф50 0.±008
ɸ30H8 ( 0+0.033 ) ɸ30f 77(--0.0.002401 )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公差带代号及上、下 偏差值,偏差值要加上括号。
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适用 于生产规模不确定的情况。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

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

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偏差有: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Ø30最大极限尺寸=Ø30.010最小极限尺寸= Ø29.990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30.010-30=+0。

010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29.990-30=-0.010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3。

010-29.990=0.020=E S-EI=+0.010-(-0.010)=0。

020如果实际尺寸在Ø30.010与Ø29.990这间,即为合格。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全)
看技术要求
了解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及 热处理等技术要求。
08
装配图绘制与阅读
Chapter
装配图内容和要求
装配图内容
包括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零 (部)件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
装配图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产品的装配 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零(部)件间的相 互位置和装配关系。
介绍调心球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的构造、工作原 理和应用场景,提供调心球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 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07
零件图绘制与阅读
Chapter
零件图内容和要求
零件图内容
包括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标题栏 和技术要求四项内容。
零件图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零件结构类型及表达方法选择
轴套类零件
移出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移出断面图的轮 廓线用粗实线画出,并应尽量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必 要时也可配置在其他适当的位置。
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轮 廓线用细实线画出,当视图中轮廓线与重合断面图的图形重 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
画图步骤
先画主要部分,后画 次要部分;先画可见 部分,后画不可见部 分
04
检查、描深
检查底稿是否正确、 完整,然后进行描深
组合体尺寸标注方法步骤
定形尺寸
标注出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标注出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 位置尺寸
总体尺寸
标注出组合体的总长、总宽和 总高尺寸
检查
检查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 、清晰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符合加工顺序原则,可使加工和测量方便。

机械制造全套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全套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全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各类机械加工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选择等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效率提高等方面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加工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机械设备、进行简单机械加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动态,提高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包括机械制造的定义、分类、工艺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制造概述2. 机械制图与CAD/CAM软件应用:涵盖制图标准、视图表达、CAD/CAM 软件操作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制图与CAD/CAM软件应用3. 机械加工方法:介绍车削、铣削、磨削、钻孔等常见机械加工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加工方法4. 公差配合与测量:讲解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并掌握测量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公差配合与测量5.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工艺规程、工艺参数选择、加工顺序安排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制造工艺6. 材料选择与应用:介绍常用机械制造材料,如钢、铸铁、铝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 材料选择与应用7. 质量控制与生产效率:讲解质量管理方法、生产效率提高措施等。

教材章节:第七章 质量控制与生产效率8.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机械制图教学(全套)

机械制图教学(全套)

出所需要的几何图形和书写各种文字等精。品课件


职 高
1.2制图的基本规定


1. 2.1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GB/T14689-1993 等效采用ISO 5457)


1. 2.2图线及其画法(GB/T17450-1998 等同采用ISO 128-20)


1. 2.3字体(GB/T14691-1993 等效采用ISO 3098/1及3098/2)
1.1.3圆圆规规和主分要规是用来画圆及圆弧的。一般较完整的圆规应 附有铅芯插腿、钢针插腿、直线笔插腿和延伸杆等,如图14 a)所示。在画图时,应使用钢针具有台阶的一端,并将其 固定在圆心上,这样可不使圆心扩大,还应使铅芯尖与针尖 大致等长。在一般情况下画圆或圆弧时,应使圆规按顺时针 转动,并稍向前方倾斜。在画较大圆或圆弧时,应使圆规的 两条腿都垂直于纸面, 如图1-4 b)所示。在画大圆时,还 应接上延伸杆,如图1-4 c)所示。
加长50mm。常用的图板尺寸规格见表1-1。
表1-1 图板尺寸规格
(单位:mm)
图板尺寸规格代号
A0
A2
A3
图板尺寸(宽×长) 920×1220
460×610 305×460
精品课件
A1 610×920
2.丁字尺 丁字尺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它由互相垂直并连接牢固的尺头和尺身 两部分组成,尺身沿长度方向带有刻度的侧边为工作边。绘图时,要使尺头紧靠图 板左边,并沿其上下滑动到需要画线的位置,同时使笔尖紧靠尺身,笔杆略向右倾 斜,即可从左向右匀速画出水平线。应注意:尺头不能紧靠图板的其它边缘滑动而 画线;丁字尺不用时应悬挂起来(尺身末端有小圆孔),以免尺身翘起变形.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2-2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2-2
4)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读法:①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1mm
②上表面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且平行于下表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5)任意方向
读法:①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②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03mm,且平行于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1.2垂直度公差
垂直度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尺寸公差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我们进入形位公差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3.1位置公差
标准指出,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又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类。
3.1.1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当被测要素对基准的理想方向为0°时,定向公差为平行度;为90°时,定向公差为垂直度;为其它的任意角度时,定向公差为倾斜度。
1)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读法:①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1mm。
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且平行于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图3-21)
图3-21给定方向上线对线平行度图3-22给定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上线对线平行度
图3-22:①上端小孔的轴线在正截面内对D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2×0.1mm。
②上端小孔的轴线必须位于正截面内公差值为0.2×0.1mm,且平行于D的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
②斜孔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08mm,且与下表面成的两平等平面之间。
3)面对线的倾斜度公差
①倾斜台阶面对左端轴轴线的倾斜度公差为0.1mm。
②倾斜台阶面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且与左端轴线成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面对面的倾斜度公差
①倾斜的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公差值为0.08mm。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

公差与配合.工作表包含机器零件配合的简易选项的表格和计算同时包含尺寸公差和偏差的定义。

使用工具解决下面的任务:1.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选择机器零件适合配合。

2.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3.根据ANSI B4.1选择机器零件的首选配合以及确定尺寸公差和偏差。

4.根据ISO 2768确定非定义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5.为给定的间隙或各自的配合干涉来自动设计配合。

数据,流程,运算法则和标准ANSI, ISO, DIN以及其他使用于计算中。

标准列表:ANSI B4.1, ANSI B4.2, ISO 286, ISO 1829, ISO 2768, EN 20286, JIS B 0401计算的控制,结构及语法.计算的控制与语法可以在此链接中找到相关信息"计算的控制,结构与语法".基本信息.机械工程产品的各个零件的曲面的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必须维持在一个确定的精度来获得其正确和可靠的功能。

日常的生产流程不允许对给定的完全精确的几何特性进行维护(或量测)。

生产的零件的实际表面区别于图面中描述的理想曲面。

实际曲面的偏差分为4组来评估,描述和检查生产中允许的错误。

•尺寸偏差•形状偏差•位置偏差•表面粗糙度偏差费用包含了第一组同时可以被用于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如以上所提及的,不可能生产机器零件为绝对的尺寸精度。

实际上,没有必要或无意义的。

保持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间同时允许偏差能保证工程产品具有正确的功能是足够了。

所给零件的生产精度等级通过图面上描述的尺寸公差而确定。

生产精度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经济而确定。

两个零件的组合得到的配合的功能特性取决于在组合前的尺寸区别。

含义:d=D ... 基本尺寸Dmax , Dmin ... 孔的极限尺寸dmax , dmin ... 轴的极限尺寸ES ... 孔的上偏差EI ... 孔的下偏差es ... 轴的上偏差ei ... 轴的下偏差依照组合零件的公差带的相互位置,有三类配合: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极限和配合ISO系统. [1]本节用于根据标准ISO 286:1988选择配合以及确定机器零件的尺寸和偏差。

机械制图配合公差的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配合公差的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配合公差全套的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机械制图基础1.1 制图国家标准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包括图幅、比例、字体、线型等。

1.2 绘图工具及材料介绍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1.3 基本绘图方法学习点、线、面的绘制方法,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技巧。

1.4 标注方法学习尺寸标注、符号标注、文字标注的方法和规则。

第二章: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2.1 视图的绘制学习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2.2 剖视图与断面图学习剖视图、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和规则。

2.3 标注尺寸学习尺寸标注的顺序、方法和规则,掌握尺寸公差的表示方法。

2.4 绘制机械零件图学习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图形表示。

第三章:公差与配合3.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公差、配合、间隙、过盈等基本概念。

3.2 公差与配合的表示方法学习公差带、配合间隙、过盈配合的表示方法。

3.3 配合的选择学习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配合,掌握配合的分类和应用。

3.4 公差与配合在制图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在机械制图中正确表示公差与配合。

第四章:机械制图的绘制与阅读4.1 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与步骤学习机械图样的绘制方法,掌握绘制步骤和技巧。

4.2 机械图样的阅读方法学习阅读机械图样的方法,掌握图样中的信息提取和理解。

4.3 机械图样的常见问题分析分析机械图样中常见的问题,提高制图质量和准确性。

4.4 机械图样的修改与完善学习修改和完善机械图样的方法,提高图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机械制图实例解析5.1 轴类零件图的绘制分析轴类零件的特点,学习绘制轴类零件图的方法。

5.2 齿轮类零件图的绘制分析齿轮类零件的特点,学习绘制齿轮类零件图的方法。

5.3 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分析箱体类零件的特点,学习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方法。

5.4 装配图的绘制学习装配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装配图的表示方法和规则。

第六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基础6.1 CAD系统介绍学习CAD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基本绘图方法。

3. 熟悉正投影原理,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

4. 学会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能正确表达其形状。

5. 掌握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包括尺寸、公差、形位、表面粗糙度等。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绘图的基本方法2. 正投影原理投影面和投影方法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投影变换3. 组合体的三视图组合体的组合方式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常见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实例4. 机械制图的标注尺寸标注的规则和方法公差、形位、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标注的综合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家标准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基本绘图方法和技巧正投影原理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2. 教学难点:投影变换的计算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标注的综合练习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绘图方法和技巧。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图纸,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绘图工具和仪器。

2. 学生准备绘图用品,如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3. 准备一些典型的组合体模型或图纸,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机械制图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标准标准的含义和作用标准的分类和结构标准的应用和执行2. 视图基本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展开视图3. 断面图和剖面图断面图的种类和画法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断面图和剖面图的应用4. 机械制图的符号和标注符号的种类和意义标注的规则和方法符号和标注的组合应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断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符号和标注的规范使用2. 教学难点:视图的转换和绘制断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技巧符号和标注的综合应用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图纸中的标准应用。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7-1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7-1
掌握尺寸公差带的组成要素(标准公差、其本偏差)和正确应用;掌握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学会公差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和会查阅有关表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尺寸、公差、偏差概念,尺寸公差带图的作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③尺寸合格条件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大极限尺寸;
孔:Dmin≤Da≤Dmax轴: dmin≤da≤dmax
四、课堂知识小结
小结:
掌握孔和轴概念及其意义。
掌握尺寸有关的实语,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作业布置
课本后面练习3、4
教学后记
整体效果可以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上图所示:D=φ30mmd=φ30mmDmax=φ30.021mm dmax=φ29.993mm
Dmin=φ30mm dmin=φ29.980mm
分析:①基本尺寸和极限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
②基本尺寸可以在极限尺寸确定的范围内,也可以在极限尺寸所确定的范围外。即基本尺寸大于,等于,小于极限尺寸。
授课时间
第7周第1次课
授课时数
2节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光滑圆柱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1-1基本术语及定义
教学目的、要求(分有关尺寸偏差、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关系、配合的概念及其配合的种类、盈隙量的计算;
图1-2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包括零件毛坯的实际尺寸,零件加工过程中工序间的实际尺寸和零件制成后的实际尺寸。
4、极限尺寸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一、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中主要注重实际应用和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现就《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这一课程,运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惠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的区域经济需求,根据现代制造企业对机械类学生的需求分析,确定《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实现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开展《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的工作。

二、解决的问题1.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思政改革目标不明确由于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缺少学习,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导致专业教师不能把思政育人和专业教学统一起来,找不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课程思政改革存在阻力。

2.缺乏思政育人渠道和手段,“三全育人”氛围不够目前高职课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线下教学,专业教师只能局限在课堂时间内传授知识,这与“三全育人”理念相差较远。

传统教学过程,较少借助信息化教学方法开展,没有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没有引入有效的考核机制,没有完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目标。

3.课程思政意识淡漠,参与改革积极性低目前高职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是从专业课中挖掘几个“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授课过程中提出来,就算是“课程思政”了;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较多,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故教学过程根本不知道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还是照旧,没有实现“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总之目前“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形状。
零件尺寸标注技巧和方法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合理标注尺寸
重要尺寸直接注出;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考虑测量方便。
简化标注
满足正确、清晰、齐全、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简化,以提高图样 的易读性。
阅读零件图方法和步骤
看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
分析视图
分析零件各部分的形状、结构特点及相对位置关系。
掌握尺寸的组成要素,包括尺寸界线、 尺寸线、箭头或斜线、尺寸数字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投影基础与三视图
投影法分类及正投影特性
投影法分类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 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 影法。
正投影特性
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正投影 图能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 和方位,且作图简便,度量性好, 因此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02
03
图纸幅面
根据图纸的大小选择合适 的图纸幅面,如A0、A1、 A2、A3、A4等。
图纸格式
了解并掌握国家标准规定 的图纸格式,包括图框线、 对中符号、看图方向符号 等。
标题栏
熟悉标题栏的组成和内容, 包括单位名称、图名、图 号、比例、签名等。
比例、字体和图线
比例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常 用比例及其表示方法,如 1:1、2:1、1:2等。
时间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 时。具体安排如下:前8学时为机械制图基本知识介绍;接下来 16学时为投影原理与视图表达;最后8学时为实践训练与课程 总结。
REPORT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6-1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6-1
多媒体讲解、挂图讲解、举例讲解等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绘图室、项目教学、学生分组
二、复习旧课,引入课题:举例引入新的课程。
三、讲授新课:
怎样把零件从装配图中分离出来呢?
①根据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的不同,及视图间的投影关系等区分形体。
②看零件编号,分离不剖零件。
③看尺寸,综合考虑零件的功用、加工、装配等情况,然后确定零件的形状。④形状不能确定的源自分,要根据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常识确定。
以泵体为例,分离零件出来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拆画零件图的步骤:
(1)按读装配图的要求,看懂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零件的结构形状。
(2)根据零件图视图表达的要求,确定各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3)根据零件图的内容和画图要求,画出零件工作图。
零件图与装配图在视图内容、表达方法、尺寸标注等方面的不同。
(4)根据零件各表面的作用和工作要求,注出表面粗糙度代号。
①配合表面:Ra值取3.2~0.8,公差等级高的Ra取较小值。
②接触面: Ra值取6.3~3.2,如零件的定位底面Ra可取3.2,一般端面可取6.3等。
③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它零件接触的表面): Ra值可取25~12.5,如螺栓孔等。
(5)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和加工条件,确定零件图的其它技术要求。
2.拆画零件图应注意的问题:
(1)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而不能盲目照抄装配图。
(2)在装配图中允许不画的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应全部画出。
(3)零件图的尺寸,除在装配图中注出者外,其余尺寸都在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取,并圆整。与标准件连接或配合的尺寸,如螺纹、倒角、退刀槽等要查标准注出。有配合要求的表面,要注出尺寸的公差带代号或偏差数值。

2024年度2024年《机械制图》教案x

2024年度2024年《机械制图》教案x

图线规定
字体要求
使用不同线型表示不同 对象,如实线、虚线、
点划线等。
9
采用长仿宋体,确保字 体清晰、易读。
图纸幅面与格式
01
02
03
04
图纸幅面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纸 幅面,如A0、A1、A2等。
图框格式
采用留装订边或不留装订边的 图框格式,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标题栏
位于图纸右下角,包含图名、 比例、签名等信息。
公差与配合
根据实际需要标注公差与配合 要求,确保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和装配性能。
11
03
投影基础与三视图
2024/3/23
12
投影法基本概念
投影法定义
用光线照射物体,在预设的面上得到 图形的方法。光线称为投影线,所得 到的图形称为物体的投影。
投影法分类
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角度关系 ,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 影法两大类。
零件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注写
尺寸基准选择
尺寸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应选择零件上的重 要表面、轴线、对称平面等作为尺寸基准。
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在标注尺寸时,应尽量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以免产生加工误差的积累。
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对于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和配合的尺寸,应 在设计时就给予充分考虑,并在图纸上直接注出 。
视图数量
在满足清晰表达机件结构 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 视图数量,简化作图。
25
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应用
剖视图应用
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机件,可采 用剖视图表达其内部结构。根据 机件的结构特点,合理选择剖面
位置、剖切方向和剖面符号。
断面图应用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培训教材经典课件(PPT49页)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培训教材经典课件(PPT49页)
位置公差.
定义与标注
➢ 线轮廓度(Profile of a line) ➢ 定 义(无基准):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线的允许变动. ➢ 公差带(无基准):距离为线轮廓度公差值,对理想轮廓线对称分
➢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
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
三视图而言,其左视图位於主视图之左侧,而俯视 图则位于主视图之正上方。
第三角投影法
第三角投影法
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及规律
三等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投影法
投影法
中心投 影法
平行投 影法
斜投影 法
各种斜轴侧图 各种正轴侧图
正投影 第1﹑3角画法的

正投影图
标高图
第一角投影法
➢将物体放在第一角(象限)中,并使物体位于 观察
者与投影面之间,用正投影法进行投影,这种方法称 为第一角投影法(人—物体—投影面)。亦称第一象限 法。
➢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
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圆柱度(Cylindricity) ➢定 义: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柱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半径差为圆柱度公差值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轮廓度公差 ➢当轮廓度公差未标明基准时,其公差带是浮动的,属
于形状公差;
➢当轮廓度公差标明基准时,其公差带是固定的,属于
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线路的管道示 意图等。示意图中的各机械构件均用符号表示。
➢轴测图:是一种立体图,直观性强,是常用的一种辅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7-1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7-1
螺纹结合是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合形式,它对机器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国家颁布了有关标准,以保证螺纹加工中的几何精度。
按牙型分: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和矩形螺纹等。
按用途分:紧固螺纹,传动螺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螺纹和专门用途螺纹。
紧固螺纹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普通螺纹。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3.3.3中径(D2,d2)
在普通螺纹中,假想有一个圆柱,其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这个假想圆柱称为中中径圆柱,其直径即为中径。
内螺纹:D2;外螺纹:d2
D2=D-2×3/8H=D-0.649519P
d2=d-2×3/8H=d-0.649519P
3.3.4单一中径(D2a,d2a)
外螺纹:顶径为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底径为大径,用“D”表示。
3.3.2小径(D1,d1)
普通螺纹的小径是指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
外螺纹小径为底径,用d1表示;内螺纹小径为顶径,用“D1”表示。
小径与公称直径之间的关系:D1=D-2×5/8H=D-1.082532P
d1=d-2×5/8H=d-1.082532P
(2)牙型高度:指在螺纹牙型上,牙顶到牙底在垂直于螺纹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3)螺纹接触高度:
指在两个相互配合螺纹的牙型上,牙侧重全合部分在垂直于螺纹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3.3.8螺纹升角(ф):
螺纹升角是指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螺纹轴线的平面的夹角。
3.3.9螺纹旋合长度
螺纹旋合长度是指两个相互配合的螺纹轴线方向相互旋合部分的长度。
3.5.6牙型角(α),牙型半角(α/2)和牙侧角(a1,α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下载
25
两种基准制的转换
2.试将Φ50H7/f6成同名的基轴制配合。
Φ50H7/f6 基孔制
Φ50F7/h6 基轴制
感谢下载
26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基孔制?
一、基准制的选择 基轴制?
IT01∽
二、公差等级的确定 IT18
三、配合的选择 非基准件的
基本偏差代
Φ50H7/f6 感谢下载
号的确定 27
虎 钳 动 画
1
2
感谢下载
28
下图为拨叉1、连杆3与销轴2构成的配 合,试根据其配合的使用要求,确定拨叉1、 连杆3与销轴2配合时所采用的基准制形式; 选择合适的配合公差带代号,并说明选择的 理由;
感谢下载
29
下图为活塞1、连杆衬套2与销轴4 构成的配合,试根据其配合使用要求, 选择2、3、6处合适的配合公差代号; 并说明选择的理由;(5分)
§2-2 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及未注尺寸 公差的确定
一、标准公差的确定
二、基本偏差的确定
三、未注尺寸公差的确定(自学)
感谢下载
1
课程回顾一
查表确定Ф50p6轴的极限偏差值。
解:根据Ф50IT6,查表2-4可得: IT6=0.016; 根据Ф50p6查表2-6可得: 其基本偏差为ei=+0.026;
则es = ei +IT6 = +0.026 + 0.016= +0.042
感谢下载
11
Ф50 p6的极限偏差及公差带图
+0.042
+
P6 +0.026
0

Φ50
感谢下载
12
表2-7 孔的基本偏差表
感谢下载
13
表2-7 孔的基本偏差表
感谢下载
14
表2-7 孔的基本偏差表
-26 -34 -43
感谢下载
15
§2-3 公差带与 配合的标准化
感谢下载
16
§2-3 一、孔、轴公差带的数目
4
难点解析
表2-7中的“△”的由来
感谢下载
5
孔的基本偏差是从轴的基本偏 差换算过来的,换算前提:
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不变,即:基孔 制的配合换为同名的基轴制的配合,其配 合性质不变。例如:
Φ50H7/f6
Φ50F7/h6
感谢下载
6
同级的孔比轴难加工 钻头
感谢下载
7
1.通用规则
A∽H: EI= -es K、M、N( IT9~ IT18): P ∽ ZC( IT8 ~ IT18):
感谢下载
10
课程回顾三
2.查表确定Ф50P7孔的极限偏差值。
解:根据Ф50IT7,查表2-4可得: IT7=0.025; 根据Ф50P7查表2-7可得:
其基本偏差为ES=-0.026+ △= -0.026 +
0.009= -0.017;
则EI= ES -IT7= -0.017- 0.025= - 0.042
ES=-ei
感谢下载
8
2.特殊规则
K、M、N( IT01 ∽ IT8): P ∽ ZC( IT01 ∽ IT7):
ES=-ei+ △
感谢下载
9
工艺等价性:
在公差等级较低(IT8-IT18)时,一般 采用孔、轴同级配合:如:H9/f9;
当公差等级较高(IT01-IT7)时,由于 孔比轴加工困难,考虑到工艺等价即(孔 和轴的加工难易程度应基本相同,故国标 推荐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如:H7/f6; H7/p6等.
21
三、尺寸公差代号及配合的标注方 法
1.尺寸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 2.配合代号的的标注方法
感谢下载
22
表2-12: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感谢下载
23
表2-13:基轴制优先、常用 配合
感谢下载
24
判断正误
1.指出标注中的错误:
① 80 H 7 f 76
② 50 H 7 p 86
③ 80 H 8 p 87
感谢下载
30
作业一
教材p30 :
2-2; 2-3 (1两种基准制对零件结构滑的轮心轴影响
感谢下载
32
2. 联轴器的公差与配合的选择1
感谢下载
33
2. 联轴器的公差与配合的选择2
感谢下载
34
3. 蜗轮轮毂与轮缘的配合
感谢下载
35
旅行
感谢下载
36
孔的公差带数目:( 28-1)×20+3=543; (J有3个公差等级,其余27个均有20个公 差等任级意)配合公差带数目: 轴的公54差3×带5数44目=2:95(39228-1)×20+4=544; (J有4个公差等级,其余27个均有20个公 差等级)
感谢下载
17
二、一般、常用和优先使 用的孔、轴公差带
表2-10: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的轴 的公差带
表2-11: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的轴 的公差带
感谢下载
18
一般:119 常用:59 优先:13
感谢下载
19
一般:105 常用:44 优先:13
感谢下载
20
三、常用、优先使用的配合
表2-12: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表2-13: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感谢下载
感谢下载
2
课程回顾二 2.查表确定Ф50P7孔的极限偏差值。
感谢下载
3
思考题
1.试查表确定Ф50H7/f6 与Ф50F7/h6; Ф50H8/p8与Ф50P8/h8; Ф50H7/p6与 Ф50P7/h6各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说明表2-7中的 “△”的由来.
感谢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