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诗界革命的尝试与实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诗界革命的尝试与实绩
诗界革命是20世纪初年兴起的一场由梁启超发起、由维新派和革命派诗人共同参与、依托国内外近代报刊、接受域外思想影响、服务于新民救国的主旋律、在古典诗歌基本形式范围内革新诗歌内容性质、转换诗歌发展方向、寻求语言和某些形式解放的进步的文学思潮;是一场有理论、有阵地、有队伍、有实绩、有声势且影响深远的诗歌近代化革新运动。
第一节别创诗界的黄遵宪
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协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思少日喜为诗,谬有别创诗界之论。然才力薄弱,终不克自践其言。---黄遵宪《与丘菽园书》
一、生平与著述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中秀才。1867-1876年间,四次参加乡试,皆落第;应试之余在香港、天津、北京、烟台等地的游历,开阔了视野胸襟。光绪二年(1876)秋中举,次年随同乡何如璋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外交官生涯。光绪三年十月(1877年11月),随何如璋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旅日第二年,动笔纂辑《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日本杂事诗》初刊于1879年,计154首;1890年重订,计200首;显示着黄遵宪对日本及欧美政治学术认识的进步,为国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之外世界的窗户。
1882年春,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继续撰写《日本国志》。1885年9月,请假回国,埋头修订《日本国志》,于1887年修成四十卷。论其遇,审其志,知所戒备,因以为治,无使后世咨嗟而累欷也。[梁启超]黄遵宪著《日本国志》具有十分强烈的用世之志,意欲借助史书形式记述日本明治维新成就,曲折表达自己的救时思想。1889年以参赞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1891年调任新加坡总领事。1894年冬奉调回国,任江南洋务局总办。1896年加入强学会,助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1897年署理湖南按察使,襄助湖南新政。1898年8月,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尚未赴任,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黄遵宪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由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和日本驻华公使等的干预,清政府才网开一面,将其放归故里。1902年,作《出军歌》、《军中歌》、《旋军歌》二十四首,发表在《新小说》创刊号。
其精神之雄壮活泼、沉浑深远不必论,即文藻亦二千年所未有也。诗界革命之能事至斯而极矣。吾为一言以蔽之曰: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呜呼专制国,今既四千岁,岂谓及余身,竟能见国会。
以此名我名,苍苍果何意!人言廿世纪,无复容帝制。
举势趋大同,度势有必至。怀刺久磨灭,惜哉吾老矣。
日去不可追,河清究难俟。倘见德化成,愿缓须臾死。
--黄遵宪《病中纪梦述寄梁任公》
平生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诗能自立耳,然亦无用之物,到此已无可望矣。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跋引》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著作有其生前自定的《人境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二卷,《日本国志》四十卷。今人辑有《人境庐集外诗辑》、《黄遵宪杂文钞》。200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黄遵宪集》;2005年中华书局推出了《黄遵宪全集》。《人境庐诗草》计十一卷,为诗人生前手定而成,收入其1868至1904年所作古近体诗642首,是诗人一生心血之凝聚。《人境庐诗草》为风云变幻的时代、为命运多舛的中国留此存照,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位¡°无师无友,踽踽独行¡±的乡村书生成为¡°东西南北人¡±的心路历程。
二、黄遵宪的诗歌理论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爛斑。
【《杂感》其二】
诗固无古今也。苟能即身之所遇,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而笔之于诗,何必古人?我自有我之诗在矣。夫声成文谓之诗,天地之间,有声皆诗也,即市井之谩骂,儿女之嬉戏,妇姑之勃豀,皆有真意以行其间者,皆天地之至文也。不能率其真,而舍我以从人,而曰吾汉吾魏吾六朝吾唐吾宋,无论其非也,即刻画求似而得其形,肖则肖矣,而我则亡也。我已忘我,而吾心声皆他人之声,又乌有所谓诗者在耶?
【黄遵宪《与朗山论诗书》】
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各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三、黄遵宪的诗歌内容
公度之诗,诗史也。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黄遵宪诗歌最重要内容,是表现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再现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反帝斗争,对积极御侮、奋起反抗、效死卫国的爱国将士予以由衷的礼赞,对那些贪生怕死、苟且偷安、临阵脱逃的投降派则给予坚决的批判和犀利的讽刺。
黄遵宪“诗史”之作之最集中、最突出者,是反映中日甲午战争的系列作品。他用诗笔全面详尽地记载了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主要事件与整个过程,留下了一部诗体的甲午战争的形象历史。
《悲平壤》写中日平壤初战,清军落败;《东沟行》记述中日海军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蒙受的损失;《哀旅顺》、《哭威海》分别叙述旅顺、威海两个战略要地的失陷;《降将军歌》、《度辽将军歌》写清政府军队中胆小畏死与虚骄自大的两类将领;《马关纪事》述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事;《书愤》写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民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书愤》其一
黄遵宪诗歌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腐朽僵化的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予以批判,提出改变以愚民蒙昧为特征的封建专制文化,呼唤政治的开明和法度的变革,倡言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建立富强开明的近代化国家。
晚年要求变革现实与希望政治清明的重要诗作:《寒夜独坐卧虹榭》《小饮息亭醉后作》《仰天》《雁》《酬刘子岩同年》《杜鹃》《五禽言》《夜起》
夜起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瞳瞳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日本杂事诗》是黄遵宪海外诗中最引人注目者,共二百首,以竹枝词形式写成,系以小注,诗与注相互发明,颇有意趣。内容涉及日本社会、政治、国势、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风俗、技艺等各个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尤其突出描绘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逐步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过程,社会各个方面呈现的新气象,意在为中国变法自强、摆脱内外交困的窘境提供借鉴。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组诗。
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渊茂,隐恻缠绵,盖辟古人未曾有之境,为今人不可少之诗,作者神通至此,殆是天授。 --陈三立
四、历史地位及影响
1.诗界革命之先导与代表人物
思少日喜为诗,谬有别创诗界之论。然才力薄弱,终不克自践其言。譬之西半球新国,弟不过独立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