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尾装置运用管理系统
铁路货车列尾装置
![铁路货车列尾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89552124192e45361066f57c.png)
列尾确认仪作业 1.开机自检 2.确认列尾主机 3.查询风压
返回
列尾主机安装与拆卸
列尾装置的基本作业流程
(一)出发作业 (二)到达作业 (三)回送作业 (四)中继器的使用
谢 谢 大 家
GSMGSM-R技术应用
自主研发了机车同步操控地面应用节点、车载通信单元 和管理维护设备,为实现多种编程方式2万吨重载组合 列车同步操控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条件; 采用同站址双基站和基站交织两种无线覆盖方式混合组 网,满足了不同地理环境的网络可靠性需求; 在机车同步操控系统通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升 级,自主研发了可控列尾主机和控制盒,从而节省了机 车使用数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主 机 检 测
1.测试准备 (1)测试台准备。 (2)需检测的主机准备。 (3)测试状态确认。 2.测试内容 静态电流、传输信号电流、风压检查、排风 电流、排风状态、闪光标志、天线辐射。
返回
通电和断电注意事项
(1)对列尾主机通电确认时,主机风管的风压必须低于460Kpa, )对列尾主机通电确认时,主机风管的风压必须低于460Kpa, 否则列尾主机不发送“等待确认” 否则列尾主机不发送“等待确认”信号。 (2)电池安装务必到位并锁牢,以防途中脱落。 (3)将到达列车的主机取回后,应立即将电池取出,对列尾主机断 电,取消“一对一” 电,取消“一对一”关系。 (4)电池返回后,应立即进行充电。 (5)电池日常摆放一定要将电池触点向上避免短路。 (6)通电后列尾主机如发出:“尾部风压不足”语音,则表明电池 )通电后列尾主机如发出:“尾部风压不足” 欠压,应立即予以更换。 (7)回送列尾主机必须作断电处理。
可控列尾实时监测运行的 可控列尾装置的工作情况,包括列车运行 位置、主机的工作状态、电池电量等信息, 进而提高管理维护水平和效率,防故障于 未然。
ZTF2002-6型列车尾部装置 - 广电电器网-家电维修、说明 …
![ZTF2002-6型列车尾部装置 - 广电电器网-家电维修、说明 …](https://img.taocdn.com/s3/m/82b67ab1284ac850ad024284.png)
采用“双向数传”工作方式,便携式电台设计,可监听列尾作业;可对列尾主机 置号;可控制下载主机“黑匣子”数据;可校准主机“黑匣子”时钟;可呼叫机车与 车站;可对讲通话;一机多用。
3
6.ZTF3688 型数字场强仪 采用便携式设计,主要用于无线列调和列尾装置所使用频段的场强检测,并兼有 呼叫机车、车站以及对讲通话功能。
提钩杆锁 4位 显 示器 天线
主机编号 保险栓 提钩杆锁头
反光标志
风管
风管接头
电池
夜间闪光标志
ZTF2002-6 型列尾主机示意图(提钩杆型)
ZTF2002-6 型列尾主机示意图(钩头锁型)
1
ZTF2002-6 型列尾主机是北京中铁公司研制开发的最新一代的列尾产品。该产品 是在 ZTF2002 型列尾主机的基础上,从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等几方面入手,进行 了全新设计和改进,从而大大提升了列尾装置的技术水平,使设备在现场的运用得到 了更好的保障。
ZTF2002-6 型列尾主机在结构上的主要改进有: 1.ZTF2002-6 型主机的外型尺寸与安装方式与原 ZTF2002 型主机相同,但主机外壳 和内部支撑件采用高强度轻型复合材料,使整机的重量(不含电池)比 ZTF2002 型减 轻了 20%。 2.在主机闪光板的中间增加了一块 4 位数码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通过 该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列尾作业人员可随时监测主机的工作状态并掌握列车主管风压 的变化。 3.支持数字电池供电,配备数字电池数据接口,可随时获取电池的电压或容量。 ZTF2002-6 型列尾主机在功能上的主要改进有: 1.更完善的主机自检功能。主机上电后,系统可自动检测主机内部重要的工作单 元,包括排风单元、风压传感单元、黑匣子记录单元、时钟单元的工作状态;以及采 集主机的重要电路参数,如静态电流、发射电流、排风电流、电池电压或容量等。检 测的结果在黑匣子中记录并通过数码显示屏进行显示,便于列尾作业人员或维修人员 掌握主机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全程监测主机运行状态。在主机通过上电自检并正式投入运用后,系统仍继续 监测主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记录主机的各项运行参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向司机 反馈并在主机显示屏上显示,以确保行车安全。 3.增强型的黑匣子记录系统。较之原 ZTF2002 型主机,ZTF2002-6 型主机的黑匣子 系统不仅记录器的容量增加一倍,更重要是除了记录风压的变化、司机的操作和各种 报警信息外,主机运行时的主要电路参数(如工作电流、电池容原因提供了更丰富的参 考数据。
列尾装置管理及防护
![列尾装置管理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3d139f2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8.png)
列尾装置管理及防护列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营是关系到广大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列尾装置是列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列车的性能影响很大。
因此,列尾装置的管理及防护是列车运输安全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就列尾装置的管理及防护问题进行探讨。
一、列尾装置的管理1.1 正确使用列尾装置列尾装置是用来连接列车的后面部分的一个装置,一般包括缓冲器、钩缓器、空气管路等部分。
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列尾装置的正确使用能够有效地确保列车的行驶平稳,防止列车发生碰撞事故。
1.2 维护列尾装置对于列尾装置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保养以及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这些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列车的列尾装置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更好地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1.3 监测列尾装置的工作状态列尾装置的工作状态与列车行驶的安全性息息相关。
因此,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该装置进行不断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1.4 对列尾装置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需要对列尾装置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明确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防止人为因素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还能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二、列尾装置的防护2.1 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当列车行驶时,很容易发生与其他车辆的碰撞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列尾装置。
例如,在列车的后面设置隔离栏杆、屏蔽网等设施,将列车与其他车辆隔离开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2 防止列车与隧道、桥梁等建筑物的冲撞有些桥梁和隧道的通行高度比较矮,当列车行驶时容易与其发生冲撞事故。
因此,在这些地方需要加设防护装置,例如建筑物前设置高强度的护栏,能够有效地避免列车与建筑物的冲撞事故发生。
2.3 避免列车快速行驶时的侧翻事故当列车快速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头可能倾斜,从而导致侧翻。
这种事故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列尾装置运用状态追踪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列尾装置运用状态追踪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50e1260066f5335a812194.png)
设 备 安全 高 效运 行 ;系 统设备 外 观设 计精 巧 且质 地 坚
硬 ,不易损 坏 。
列尾装置运用状态追踪管理 系统 ( 以下简称列尾 13 系统 应 用技 术 .
追 踪 系统 ) 为 监控 在 线 货 物 列车 运 行 状 态 而研 发 的 是 系 统采 用 CS BS混合模 式 ,支 持 多种 O AC E /、 / R L 新 型 设备 。该 系统 实时 获取 在 线货 物列 车 的位 置 、风 数 据 库 系统 版 本 ,应 用服 务 器 采 用 WE OG C,客 BL I 压 、 电压 等 信息 ,并将 信息 上 传至 铁路 局 服务 器供 相 户 端采 用 Ln x iu 系统 ,运行 安全 、稳 定 。 关人 员查 阅和管 理 ,为 铁路 运 输组 织 、生 产经 营 、管 14 系统 运营 维护 . 理 决 策提 供 服务 。 1 1 系 统应 用 功能 . 列 尾 追 踪系 统全 面 支持 集 中式 与分 布 式管 理 ,灵
线调 度 通信 频道 和 列尾 工 作频 道 ;接 收和 解 析在 线列 追 踪系 统使 车 站管 理 方 式发 生转 变 ,由粗 放 管理 向精
车进 站 、出站 的无 线车 次 号信 息 ;查 询在 线 列车 列 尾 细 管理 转变 ; 由现场 作业 控 制 向控 制现 场作 业转 变 ; 装置 的风压 、 电压 等信 息 ;接 收 并上 传在 线 列车 列 尾 由事后 分析 向超 前预 防转 变 ;由被动 接 受信 息 向主 动 装 置 的实 时状 态信 息 。
3 应用 子系统 设计
追 踪仪 进行 相 关配 置及 检 测 ;亦 可登 录设 备 网络配 置 3 1 列尾 追踪 仪 数 据采 集 系统 。
页 面对 相 关参 数进 行 配置 ;列 尾 追 踪仪提 供 日志保 存 列 尾 追 踪 仪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的 信 息 流 程 如 图2
列尾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列尾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2f4ec3d17f1922791688e85b.png)
高 ,效率 比较 低 ,不 能实现 列 尾设备 的实 时调拨 。 列 尾 使 用报 故 障后 ,需 要控 制盒 数据 、列尾 数
据进 行 比对 ,统 一 分析 ,但是 这 两个 设备 分 属不 同 的 管理 部 门 ,如 果 出现 推 诿 、不 配合 的现 象 ,故障 分析 就很 困难 。 列 尾 检测 人 员 和作 业 人 员平 时要 记录 大 量 的使
Ab t a t An ls h e e s y o r i a ls f t r tcin d v c n o ma in ma a e n y tm , ito u e sr c : ay i t e n c si fta n t i a ey p o e t e ie i f r t n g me t s s s t o o e nrd cd t e tan r a f r ai n ma a e n y tm tu t r , f n t n a dwo k n rn il . h r i e ri o n m t n g me ts se sr cu e u ci n r ig p i c e o o p Ke r s tan t i s f t r tci n d v c ; n o a i n e n ; a a a q ii o d t n l s ; y tm y wo d : r i l a ey p o e t e ie i f r t n ma a me t d t c u s i n; a a a a y i s se a o m o g t s
管
贾继峰
( 阳铁 路 局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所 , 宁 沈 阳 1 0 1 ) 沈 辽 1 0 3
摘
要 :分析研 制列 尾安 全保 护 装置信 息 管理 系统 的必要 性 ,介 绍列尾安 全 保护装 置信 息管理 系统 的结 构 、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67907f52d380eb62946d7e.png)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作者:钟燕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19期摘要:列尾装置全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在尾部无人职守情况下为提高鐵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专用运输安全装置,设备应用计算机编码、无线遥控、语音合成、计算机处理技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生产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
车站正确合理运用列尾装置、完成列尾作业与科学高效地管理列尾装置在列车安全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一、列尾作业组织办法列尾主机(含移动中继器)安装使用前,列尾作业点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列尾主机自动检测台进行列尾主机检测作业,符合规定的使用条件(包括电池容量)方可安装使用。
列尾到达后必须及时检测,检测后超过48 小时未上线运行的,出发前需再次进行检测,并按照先到先发的原则使用。
车站在列尾主机故障时禁止发出列车。
自动检测台故障时的处理办法:(1)运转车间Ⅲ、Ⅵ场列尾作业点配置的列尾自动检测台均能对管内运用的列尾主机进行检测,互为备用检测台。
(2)列尾作业点发生检测台故障时,该作业点检测员应立即通知车间值班干部与列尾管理点值班人员,由管理点及时联系设备厂家(列尾技术中心)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3)若因特殊原因故障无法及时修复,影响该作业点列尾主机检测作业时,由列尾管理点根据站内列车开行需要,组织各场间列尾主机调配工作(由另一列尾作业点辅助检测)。
列尾电池每次使用前必须经过充电,充电完毕后电池静态电压值(大于8.20 伏)、电量值(大于10000 毫安时)须符合使用标准(有电池检测仪时须经检测合格),作业人员需在《列尾电池充电记录簿》内记录列尾电池电压、电量值;电池充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70%或检测故障时不得上线运用。
二、列尾主机安装(1)列尾作业人员出务作业必须遵守《铁路行车人身安全标准》的规定,严禁在场内骑自行车、电动车和钻车等。
(2)安装作业人员在列尾主机使用前应认真确认主机悬挂和锁固装置是否完好,悬挂和锁固装置不良的列尾主机严禁上线运用。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777c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e.png)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输送和排列物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管理、作业组织、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列尾装置承担着重要的作业任务,需要高效、稳定地运行以满足生产需求。
由于列尾装置的结构复杂、作业环境多变,其技术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明确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指导相关企业更好地进行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
我们的研究旨在总结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流程及安全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保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列尾装置的生产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推动企业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生产调度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技术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的目标。
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水平,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 正文2.1 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生产和加工工业产品的重要设备,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技术特点:1. 高效性:列尾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其高效性使得生产过程更为快速和有效率。
建立列尾管理信息系统,保障运输生产安全
![建立列尾管理信息系统,保障运输生产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3342d4bd65ce050876321343.png)
自动 采集 客 户端 、 控制 盒 数据 采 集 客 户 端 、 尾测 试 台 数据 自动采 集 列 客 户 端 、 电 池 信 息 自动 采 集 客 户 端 、 备 管 理 录 入 客 户 端 、 尾 作 设 列 业 日志 录入客 户 端组成 。数据 采集
子 系统 逻辑 组成关 系如 图2 所示 :
的 信 息 不 能 及 时 传 达 到 列 尾 值 班 室 和作 业 点 , 信 息 不 畅 , 能 造成 不
及时掌 握列尾设 备信 息 。
设列 尾检测 作业 点5 个 。 6
2 o 年 我 局 的 列 尾 装 置 更 新 o5
后 , 列 尾 主机 和 司机 控 制盒 之 间 在
维普资讯
建立列尾 管理信息系统, 保障运输生产安全
储 。数据 采集 子系统 由机 车 出入库
出和 公 告 提 示 功 能 等 七 种 使 用 功
能。
( )路 局 管 理 人员 可 以查 看 、 5
统 计 全 局 范 围 之 内 的所 有 模 块 的 查 询统计 信 息 。
列 车 尾 部 安 全 防 护 装 置 作 为 掌 握
列 车 尾 部 风 压 的 有 效 手 段 被 广 泛
隧道 地 区 的影 响 , 成 高频 信 道 弱 形
电场 , 台和列 尾 主机 之 间无 法 正 电
装 置故 障 , 高 设 备 质 量 , 提 保证 行
车安全 。 31 系统 组成 .
依据 现 场管 理 需求 , 须建 立 完
整 的信息库 。主要 包括 参与列 尾信
息 管 理 系 统 运 行 管 理机 构 及 其 相
4 效 益分 析
该 项 目实 施 后 能 从 整 体 上 提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7cf8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9.png)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列尾装置的概念和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着重讨论了列尾装置的作业组织和管理。
在技术作业组织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对于作业管理,强调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及时的问题解决能力,以确保装置运行的顺利和稳定。
本文讨论了未来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发展方向,并总结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列尾装置在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作业管理、技术改进、重要性、未来发展、技术原理、技术特点、文献综述、总结、目的和意义。
1. 引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列尾装置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作用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尾部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为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
1.了解列尾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设备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生产效率。
3.分析列尾装置的作业组织与管理方法,为企业提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管理经验。
4.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改进方向,为企业提高生产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综合和分析,它是进行研究工作的必经环节。
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于列尾装置的概念和原理的研究,往往涉及到其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意义。
许多学者基于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深入探讨了其在工程施工中的作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
他们也针对列尾装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方案。
通过对文献综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电务系统列尾操作指南
![电务系统列尾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a12460659eef8c75fbfb389.png)
电务系统列尾操作手册一、列尾装置工作原理简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由列尾主机(含电池)和司机控制盒两大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是通过本务机车的机车号码来建立首尾之间一对一的联系。
当首尾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成功建立后,司机操纵司机控制盒的按键,相应的操作编码就由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尾部主机通过天线接收到该编码后,通过发射盘将编码送入主控盘内的解码器还原成指令,尾部主机电气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编码和模拟语音方式送入发射盘进行调制,由天线发射出去。
当司机控制盒接收到一对一的编码时,再将其还原成数字显示和语音。
二、出入库检测1、通信段无线出入库工区应对每台出库机车进行列尾功能检测。
2、检测办法:利用司机控制盒检测台或便携式司机控制盒检测仪进行检测。
司机控制盒检测台操作办法参见附件1,便携式机控制盒检测仪操作办法参见附件2。
三、日常维护1、通信段无线出入库工区应加强对司机控制盒电缆及连接状态的检查,发现故障司机控制盒或电缆请立即更换。
每三个月定期清洗一次按键,及时更换故障按键。
若高温影响司机控制盒功能,立即更换司机控制盒。
2、通信段无线出入库工区应加强对司机控制盒与无线列尾电台的匹配设置的控制,可调整司机控制盒内的跳针保证司机控制盒在平原与区间在正常接收列尾信息时均有显示。
3、通信段无线出入库工区在调整、更换司机控制盒后若仍无法实现列尾功能,请更换机车电台。
4、司机控制盒(含电缆)的使用期限为4年,严禁超期使用。
5、故障司机控制盒请及时返回科研所维修。
四、司机控制盒的调试1、发射调制频偏调整:安装前应对不同的机车电台,调整司机控制盒FMC的短接插头,保证在机车电台射频输出端测试的调制频偏处于2-4Khz间,若无法达到,则应调节FMX电位器。
将司机控制盒与司机控制盒检测台相接,将检测台右下侧“测试/发射”开关设置为测试档,按司机控制盒绿键,观察“发码电平表”读出电平值(默认为1V满偏档)。
列尾装置运用管理系统
![列尾装置运用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9a8d92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4e.png)
列尾装置运用管理一、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一)列尾装置功能标示列车尾部标志、检查风压、排风制动、主管风压非正常自动报警等功能。
1、作为列车标志,提示列车整列到达。
2、自动反馈列车制动与缓解状态。
3、对列车尾部风压、制动主管泄露、制动软管断裂、折角塞门意外关闭实施全程监控.4、防止机车错挂.(二)列尾装置组成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内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及附属设备组成。
列尾装置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包括:列尾主机及钥匙、测试台及钥匙、充电器、电池、机车号确认仪、列尾主机及司机控制盒数据下载仪、专用电脑、列尾司机控制盒、一体化控制盒、列尾中继器、维修专用工具。
1、ZTF3688型一体化列尾控制盒采用“双向数传”工作方式,便携式电台设计,监听列尾作业、对列尾主机置号、控制下载“黑匣子”数据、校对时钟、呼叫通话。
2、ZTF3688型机车号确认仪采用便携式设计,列尾作业员将机车号输入列尾主机中,提前建立“一对一”关系;对主机置号,兼有呼叫机车、车站以及对讲通话;针对ZTF2002及02—6型完成校对时钟及下载02型主机“黑匣子”数据功能.3、ZTF型列尾固定和移动中继器列尾固定中继器主要解决在无线列调弱场区或列调作业繁忙区,列尾信号传递受阻而设计;列尾移动中继器安装在列车上,主要用于解决列尾装置在列车行进中的弱场问题。
4、列尾主机数据下载仪和列尾司机控制盒数据转储器用于下载或转储“黑匣子”数据并至PC机。
5、ZTF3688型数字场强仪器采用便携式设计,主要用于无线列调和列尾装置所使用频段的场强检测(测试主机电台发射功率),并呼叫机车、车站以及对讲功能。
二、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维护管理(一)车务段负责列尾主机、测试仪、机车号确认仪、电池充电器的表面清洁、器件紧固完好无损、按键良好、显示正常。
具体内容:1、列尾装置、列尾主机测试仪、机车号确认仪的日常维护、使用。
2、列尾主机检测、安装、拆卸、取送、日常保管。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8969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0.png)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列尾装置是指用于控制卷材尾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工业生产领域。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列尾装置在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过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探讨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本文旨在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分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研究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的组织要点和管理要点,探讨如何提高列尾装置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实施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探讨其对生产效率、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列尾装置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装置,其作用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顺畅。
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是确保列尾装置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探讨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具竞争力。
这也有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工业生产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意义重大,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列尾装置的定义和功能列尾装置是指用于处理生产线末端产品的设备或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成品从生产线中逐个排放出来,并进行必要的包装、检验和标识等工序。
列尾装置的设计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确保产品质量,促进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运用维修管理办法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运用维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595fd4998fcc22bcd10dbc.png)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运用维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为客车列尾装置,缩写为KLW)是保证旅客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
为规范KLW运用维修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符合《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条件》(规章号:TJ/DW009)KLW的运用维修管理。
第三条 KLW由主机(含连接软管组成)及电源插座、车顶天线、馈线等附属装置组成。
KLW运用维修管理由车辆部门负责。
KLW主机的定期检修分月检和年检,年检执行《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标准。
KLW附属装置的定期检修分月检、季检、段修(A3)、厂修(A4、),段修、厂修按相应规程实施。
第二章 KLW及CIR主要功能第四条 KLW主机安装在列车尾部客车内,主要功能为:(一)列车尾部风压检测和数据传输功能;(二)辅助排风制动功能;(三)工作状态信息和风压数据存储功能。
第五条 CIR安装在机车上,具有列车尾部风压查询、风压自动提示、供电电压欠压自动提示、辅助排风制动和列车防护报警等功能。
第六条司机在本务机车CIR输入KLW的ID号后,CIR 与KLW建立唯一通信连接关系。
建立连接后,CIR显示KLW 的ID号,KLW显示本务机车号。
KLW的ID号为6位,机车号为8位。
第三章运用维修第七条例行检查。
装用KLW的旅客列车出库前,使用出库检测设备模拟机车与KLW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分别对首尾车辆KLW进行风压检测、数据传输及辅助排风功能检查:(一)上车检查KLW主机挂接牢固,馈线及电源线连接可靠。
打开球芯截断塞门,闭合主机电源开关后,主机正常显示KLW的ID号。
(二)列车充风至定压后,使用检测设备与KLW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并查询风压,检测设备收到的风压值最大允许误差为20kPao(三)列车减压至500kPa稳定后,使用检测设备向KLW 查询风压,检测设备收到的风压值最大允许误差为20kPa;合格后,使用检测设备向KLW发送辅助排风命令,应触发列车紧急制动。
列尾信息管理系统
![列尾信息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a45916f27d3240c8447ef3e.png)
开发 的列尾 信息管 理系统 , 采 用 网 络 和 计 算 机 相 关 技
术 , 建 立 覆 盖 全 路 局 的 列
列 机 车 对 讲 电 话 系 统 是 西 安 铁 路
局 专 门 为 大 秦 线 组 合 列 车 司 机 间
通 话 设 计 的 单 工
尾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 对 列 尾 装 置 的 运 用 、检 测 、 电 等 各 个 工 作 环 节 进 行 实 时 监 控 , 对 充 并
该 系统 采用浏 览器 /服 务器 ( BROwS R/ E E S RVE R) 体 系 结 构 , 有 良 好 的 扩 展 性 , 于 与 其 他 系 统 衔 接 。系 统 针 对 收 ,共 用 一 套 音 频 终 端 设 备 ,彻 底 解 决 了 山区 电 气 具 便 5 弱 总 不 同 权 限 的 用 户 , 提 供 的 显 示 内容 , 在 保 证 用 户 需 求 的 情 况 化 铁 路 区 段 4 0M HZ 场 强 区 的 度 < 9 % ;抗 振动 3g、2 n ~6 ℃ 5 0mi 。标 定黑体 工作 条件: 工作 电压AC 10~2 0V; 8 6 工作温 度一2 ~ 0
7 ℃ ;工 作 湿 度 < 9 % ;抗 振 动 3g、 2 n。 标 定 黑 体 表 0 5 0mi 面 1 0mm ;预 置 环 境 温 度 1 0℃ ;控 制 温 度 精 度 0 5℃ ; 4 2 . 表 面 温 度 均 匀 性 <0. 。 系 统 平 均 无 故 障 时 间 , 械 部 分 5℃ 该 机 > 5 X 1 h, 电 气 部 分 > 5X 1 0 0 h。
要 功 能 一 是 通 过 键 盘 和 6X 8 L D显 示 预 置 段 E
浅谈关于瓦日线列尾装置运用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浅谈关于瓦日线列尾装置运用管理模式的新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49692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d.png)
164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 瓦日线作为全国第一条30吨轴重、年设计运输能力超亿吨的铁路大通道,具有万吨重载标准高、安全管控难度大、设备设施基础差等特点和难点,因此瓦日线的运输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国铁集团统一部署,瓦日线全线1260公里列尾装置运用及管理工作全部交由郑州局集团公司安阳综合段负责,并于2019年9月26日8时起正式实施。
安阳综合段在摸索中前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列尾装置运用管理模式。
1 列尾装置作用及原理 列尾装置全称为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在尾部无人值守情况下为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专用运输安全装置,设备应用计算机编码、无线遥控、语言合成、计算机处理技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二设计生产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
列尾装置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列车机车部分: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简称司机控制盒)、列尾机车台。
(2)列车尾部部分:列尾装置尾部主机(简称列尾主机)。
列尾主机的附属设备包括,列尾主机检测台、机车号确认仪、列尾主机电池、列尾主机电池充电器、简易场强计、屏蔽室、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数据处理系统等。
列尾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列车尾部风压查询;列车尾部风压异常报警;列车尾部排风制动;列尾主机电池电量不足报警;列车尾部标识;黑匣子记录功能。
2 瓦日线列尾运用管理现状 自太原局瓦塘站至济南局日照南站,瓦日线里程1 260公里,安阳综合段共管理瓦日线太原局、郑州局、济南局3个集团公司,7个站段,49个车站(瓦日线44个中间站、5个跨线列尾作业站),其中18个列尾检测点 、9个列尾中间站、31个其他中间站的货列尾装置的运用、调配、管理、运行数据统计、列尾在途故障的应急处置等。
通过在瓦日线配置的25套列尾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每四小时对瓦日线列尾运用状态进行1次检查,每日18时接收瓦日线各列尾作业点和段管中间站汇报的列尾运用情况和保有量,掌握瓦日全线的列尾运用状态和各作业点的保有量情况,及时协调向相关车站调配列尾主机,确保货列尾装置运用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尾装置运用管理令狐采学一、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一)列尾装置功能标示列车尾部标志、检查风压、排风制动、主管风压非正常自动报警等功能。
1、作为列车标志,提示列车整列到达。
2、自动反馈列车制动与缓解状态。
3、对列车尾部风压、制动主管泄露、制动软管断裂、折角塞门意外关闭实施全程监控。
4、防止机车错挂。
(二)列尾装置组成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内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及附属设备组成。
列尾装置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包括:列尾主机及钥匙、测试台及钥匙、充电器、电池、机车号确认仪、列尾主机及司机控制盒数据下载仪、专用电脑、列尾司机控制盒、一体化控制盒、列尾中继器、维修专用工具。
1、ZTF3688型一体化列尾控制盒采用“双向数传”工作方式,便携式电台设计,监听列尾作业、对列尾主机置号、控制下载“黑匣子”数据、校对时钟、呼叫通话。
2、ZTF3688型机车号确认仪采用便携式设计,列尾作业员将机车号输入列尾主机中,提前建立“一对一”关系;对主机置号,兼有呼叫机车、车站以及对讲通话;针对ZTF2002及02-6型完成校对时钟及下载02型主机“黑匣子”数据功能。
3、ZTF型列尾固定和移动中继器列尾固定中继器主要解决在无线列调弱场区或列调作业繁忙区,列尾信号传递受阻而设计;列尾移动中继器安装在列车上,主要用于解决列尾装置在列车行进中的弱场问题。
4、列尾主机数据下载仪和列尾司机控制盒数据转储器用于下载或转储“黑匣子”数据并至PC机。
5、ZTF3688型数字场强仪器采用便携式设计,主要用于无线列调和列尾装置所使用频段的场强检测(测试主机电台发射功率),并呼叫机车、车站以及对讲功能。
二、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维护管理(一)车务段负责列尾主机、测试仪、机车号确认仪、电池充电器的表面清洁、器件紧固完好无损、按键良好、显示正常。
具体内容:1、列尾装置、列尾主机测试仪、机车号确认仪的日常维护、使用。
2、列尾主机检测、安装、拆卸、取送、日常保管。
3、主机电池的充电及电池容量的检测。
(二)列尾作业员(助理值班员)负责1、负责与车站值班员联系作业有关事宜和列尾主机的安装、摘解、制动软管的摘结(无列检作业时)2、负责与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联系及列尾主机与机车控制盒建立“一对一”关系3、填记有关薄册等工作。
4、负责列尾主机的保管、交接、日常维护、检测、电池充电等工作。
(三)列尾主机测试1、列尾装置到达作业站后,由列尾作业员进行测试,测试应填记《测试记录》。
2、列尾作业站应认真填记《列尾装置到达使用登记表》,并于18点向列车调度员报告本站列尾装置现存数量,列车调度员将列尾装置数量填记在“现车登记”栏内。
3、列尾装置情况纳入交接班内容,交接时使用《列尾装置到达、使用登记表》交接,交接双方在现场检直核对列尾装置数量、状态,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
(四)列尾主机回送1、车站列尾主机数量不足时,车站值班员联系就近列尾检测点的车站向本站回送列尾主机,联系妥当后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列车调度员不再发布回送列尾主机的调度命令。
2、发出站列尾作业员应填记《列尾装置回送通知单》一式两份。
一份自存,一份由司机携带至接收站交列尾作业员,发出站要通知接收站。
接收站接到列尾装置及电池,核对无误后,电话告知发出站。
3、需携带列尾主机的列车原计划在发出站或接收站通过时,列车调度员根据车站请求,安排列车在作业站停车1分钟,以便车站送、取列尾装置。
如需携带列尾主机的机车运行计划发生变化,不开往接收站时,机车司机接到运行计划调整的通知后,应告知所在车站或前方有人站,并与该车站办理列尾主机交接。
由接收站负责向调度员汇报,并联系继续回送。
4、车站要确保本站备用列尾数量,备用量不足时要及时联系向本站回送。
(五)维护管理内容1、列尾装置及电池使用、充放电及容量测试规定列尾装置的使用年限为4年。
列尾主机电池使用1年后,电池容量大于6000mAh,可继续使用;如小于6000mAh,停止使用,该电池必须进行更换;在开机使用之前对使用过的电池用充电器检查电压,如电池电压大于7.4V,电池可继续使用,如小于7.4V时应充满电。
在车站保存时,列尾主机电池开关必须断开(充电时除外)。
充电时,充电器指示灯亮黄灯后再浮充l一2小时即可,新电池要保证三充三放。
列尾主机电池要求每隔三个月放电一次。
2、列尾主机的日常维护由列尾作业员在检测前进行检查维护,项目内容【天线】是否破损、断裂,与主机衔接是否正常【风管】接头组件是否松动,密封环节是否漏风,皮管表面是否有裂痕【机壳】提手是否牢固,背盖及其密封是否完好【闪光罩】是否完好【反光膜】查看破损情况【钩头锁】锁紧后是否牢固,开启是否灵活,查看外壳及钩卡是否变形【电极片】是否有污染、损坏【钩锁转销】是否缺油3、列尾装置测试台的日常检查维护,项目内容列尾装置的年检按规定进行,检查插头及连线是否破损、测试台表面是否整洁、按钮是否完好、仪表是否破损等。
4、司机控制盒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外观)检查项目机壳是否良好,螺丝是否松动,按键、显示窗是否完好。
司机控制盒检测仪不使用时应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清洁工作由机务负责(六)无列尾装置运行组织规定1、不挂列尾装置时,按无守列车办理。
2、始发列车必须进行简略试验,试验后发车人员应在列车尾部车辆端部打试风标记:“试,X月X日X时X分,姓、站名”。
并将列车尾部车辆的制动软管吊起,向车站值班员汇报尾部车辆的车号,在《行车日志》(取消纸质日志时在记事薄内)记事栏内注明尾部车辆号码。
3、列车出发时,车站值班员应将尾部车辆的车号通知前方站(最晚时机为向接车站报点时),助理值班员接车时应认真确认尾部车辆号码和吊起的制动软管,以示列车完整。
三、列尾主机(司机控制盒)作业(一)基本要求1.使用列尾装置的列车,其列车尾部最后一辆不得编挂车辆主管通风不良或无法安装列尾装置的车辆。
2.列尾主机的安装与摘解以及制动软管的摘解由车站列尾作业员负责;制动软管的连结,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站列尾作业员负责。
3.列尾装置主机的钥匙只准列尾作业员使用,一把由列尾作业人员使用,一把存放在各站行车室备品箱内,须认真交接、保管。
(1)在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车站值班员于发车前20分钟将出发列车车次、出发时分、股道及本务机车号码通知列尾作业员,列尾作业员使用机车号确认仪进行列尾主机和机车号“一对一”确认,并对列尾主机检查风压。
发车前,挂好列尾主机后列尾作业员用无线列调手持台通知司机:“××××机车司机,请检查×××××号列尾主机风压”。
本务机车乘务员接到通知后,检查风压。
(2)未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车站列尾作业员将主机通电后,司机听到:“×××××号等待确认”语音。
随后司机核对列尾所报主机号码与车站列尾作业员通知的列尾主机号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司机按下控制盒上“确认键”(黑键)进行确认;听到“XXXX确认完毕”,即建立了司机控制盒与列尾主机“一对一”关系;机车乘务员未得到列尾作业员通知进行确认前,不准操作司机控制盒确认键。
(二)列尾主机的安装携带列尾主机时,只允许手提列尾装置握手,禁止提拉列尾主机风管、天线。
列尾作业员确认始发列车的股道、机车号及出发时刻无误后,将列尾主机安装锁固在待发车列尾部最后一辆车辆的钩提杆上,安装好后应试动一下,防止假锁,并取下列尾装置钥匙。
如列车尾部车辆无钩提杆或钩提杆破损、弯曲不具备安装条件时,列尾作业员通知车站值班员编挂一辆钩提杆齐全的车辆在列车尾部。
列尾主机风管与列车尾部车辆制动软管连结后要确认可靠无误,并打开尾部车辆折角塞门。
遇车辆钩提杆是下提式时,须将列尾装置风管在钩提杆上缠绕1至2圈,再与车辆制动软管连结,保证连结后的风管连接器高于轨面(至少20厘米)。
【列尾主机出发作业程序及内容】车站值班员于发车前20分钟将出发列车车次、出发时分、股道及本务机车号码通知列尾作业员。
列尾作业员(助理值班员)携带列尾主机(只允许手提列尾装置握手,禁止提拉列尾主机风管、天线)到达现场安装。
【配备机车号确认仪作业步骤】1、填写《列尾装置出发使用登记表》、《电池使用登记表》2、确认仪开机,进入确认模式(提示语音“机车号”)3、打开电池开关,对列尾主机通电(推入电池)4、听到列尾主机报“XXXX号等待确认”的语音提示后,按确认仪上的数字键,输入4位机车号码,最后按“确认键”(#键)列尾主机回示语音“XXXX机车确认完毕”5、再按“确认键”(#键),列尾主机报“XXXX机车风压000”,核对所输入的机车号码是否正确6、按下确认仪上的机车键(P1键)呼叫司机,通知本务机车乘务员“XXXX机车司机,请检查尾部风压”,司机应答后随即按下控制盒上的的风压检查键(绿键),随后如司机听到“XXXX机车风压000”,则表明用确认仪输入的机车号码正确,机车能与列尾主机正常沟通7、将列尾主机安装在该列车尾部的(钩头)或钩提杆上并锁紧8、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尾作业员)接通风管并打开折角塞门9、提示司机再次检查风压,如司机听到的机车号码与风压数值无误,即作业完毕【未配备机车号确认仪安装步骤】1、车站通知本务机车乘务员列尾主机的5位号码“XXXXX 号”。
2、列尾作业员(助理值班员)负责安装列尾主机,填写《列尾装置出发使用登记表》《电池使用登记表》3、车站(助理)值班员在对列尾主机通电之前,通知司机“XXXX机车司机,请确认XXXXX号列尾主机”。
4、听到司机应答后,对主机通电(推入电池),司机可听到“XXXXX号等待确认”语音。
随后司机按下控制盒上的“确认键“(黑键)进行确认(输号)。
5、将列尾主机安装在该列车尾部的(钩头)或钩提杆上并锁紧。
验车完毕后接风管,并打开折角塞门(有列检作业的由列检人员负责)6、提示司机再次检查风压,如司机听到的机车号码与风压数值无误,即作业完毕。
【到达列车作业步骤】车站值班员通知列尾作业员(助理值班员)到达车次、本务机车号码和股道,出务作业。
1、到达列车尾部,使用列尾钥匙将主机摘取2、返回作业地点后(或者现场)立即对主机断电,对电池充电,填写《列尾装置到达使用登记表》、《电池使用登记表》3、使用测试台对列尾主机进行检测,填写《列尾装置检测记录表》【注意事项】1、在始发车站,列车出发前,机车司机控制盒应与列尾主机建立“一对一”关系,禁止列尾主机接风管后再建立一对一关系。
2、在中间站换挂列尾作业时,必须先解除原列尾主机与司机控制盒的“一对一”关系(摘掉风管、原列尾主机断电),然后用需换挂的列尾主机与机车建立“一对一”关系,再结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