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合集下载

免疫荧光技术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

免疫荧光技术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

一、免疫荧光技术概述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特定分子的方法。

它利用抗体与待检测分子结合后,再加上荧光标记的二抗或荧光标记的直抗,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分子的位置和数量。

免疫荧光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研究生物分子的定位、表达和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二、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1. 抗体结合在免疫荧光技术中,首先需要用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的分子结合。

这些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也可以是多克隆抗体,通过它们与目标分子的结合,实现对待检测分子的高度特异性识别。

2. 荧光标记待检测分子与抗体结合后,需要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或直抗,使得待检测分子与荧光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

通常使用的荧光分子有FITC、TRITC、Alexa Fluor等,它们在不同激发波长下显示出不同的荧光颜色。

3. 观察和分析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的细胞或组织样品,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待检测分子的位置和数量,从而了解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功能。

三、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1. 细胞膜标记免疫荧光技术可用于标记细胞膜上的特定蛋白,例如细胞黏附蛋白、受体蛋白等,从而观察它们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揭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器定位通过标记特定的蛋白或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器的定位,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帮助研究者了解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3. 蛋白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标记不同的蛋白并观察它们在细胞内的共定位情况,可以揭示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和信号传导路径。

4. 细胞功能研究通过观察细胞内荧光标记物的动态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细胞的代谢活动、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四、免疫荧光技术的发展和趋势1. 自动化和高通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免疫荧光技术已经向自动化和高通量方向发展。

自动化的设备和流程使得实验操作更加标准和高效,而高通量的技术则可以同时观察大量样品,加快研究进程。

免疫荧光技术实验报告

免疫荧光技术实验报告

免疫荧光技术实验报告免疫荧光技术实验报告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来检测和定位生物分子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一、实验原理免疫荧光技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即兔抗小鼠IgG。

首先,将小鼠IgG注射到兔体内,兔体会产生针对小鼠IgG的抗体。

然后,将这些抗体与荧光染料标记,形成荧光标记的抗体。

当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小鼠IgG结合时,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荧光信号。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将小鼠IgG溶解在缓冲液中,制备不同浓度的小鼠IgG溶液。

2. 固定标本:将小鼠IgG溶液滴加到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分布,并用乙醇固定。

3. 孵育抗体:将荧光标记的兔抗小鼠IgG加入载玻片上,与固定的小鼠IgG反应。

4. 清洗样本:用缓冲液洗涤载玻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5. 观察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上的荧光信号。

三、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荧光显微镜下载玻片上出现了荧光信号。

荧光的强度与小鼠IgG的浓度成正比,即小鼠IgG浓度越高,荧光信号越强。

这表明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小鼠IgG发生了特异性结合。

四、实验分析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和定位生物分子。

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小鼠IgG结合,形成荧光信号。

这表明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定抗原,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信号。

免疫荧光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研究细胞蛋白定位、诊断疾病等方面。

例如,在病原体检测中,可以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和定位,从而提高病原体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细胞蛋白定位研究中,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观察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从而揭示蛋白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疾病诊断中,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免疫荧光技术试验流程

免疫荧光技术试验流程

免疫荧光技术试验流程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

以荧光抗体方法较常用。

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和检查细胞或组织内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等方法称为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荧光试验流程:1、细胞爬片制备1)、将盖玻片放入培养瓶或多孔板中2)、细胞生长实现60%后取出盖玻片3)、用PBS清洗盖玻片3次4)、将盖玻片(细胞面朝上)浸入冷丙酮或4%多聚甲醛或中性福尔马林中10至20分钟(盖上盖子以防止蒸发)5)、用PBS清洗盖玻片3次6)、将盖玻片放在滤纸上(细胞朝上)7)、干燥8—10小时,放入—20°C保管8)、试验前解冻爬片,在室温下用中性PBS浸泡10—15分钟注意:使用多聚甲醛和福尔马林固定可能会导致绿色光谱中的自发荧光。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试验红色或红外的荧光素。

2、破膜1)、0.1%Triton孵育10min2)、PBS洗涤3次,每次3分钟3、抗原修复1)、用滤纸擦干细胞爬片2)、在爬片上加入如胰蛋白酶或其它酶抗原修复液3)、在室温下孵育10分钟4)、用PBS洗涤3次,每次10分钟4、封闭1)、在爬片上加入5%BSA封闭液(种属与二抗来源相同)2)、37°C孵育30分钟3)、甩掉多余的液体并用滤纸擦干(不需要洗涤)5、一抗孵育1)、用抗体稀释液稀释一抗,实现抗体制造商介绍的浓度2)、将稀释的抗体(介绍浓度:0.4μg至2μg)加到爬片上,4°C孵育过夜3)、用PBS洗涤3次,每次15分钟6、二抗孵育1)、用抗体稀释液稀释生物素化的二抗2)、将稀释的抗体加到爬片上,37°C孵育30分钟3)、用PBS洗涤3次,每次8分钟7、染色1)、爬片上滴加稀释好的SABC—FITC或SABC—Cy3试剂2)、37°C孵育30分钟(避光)3)、用PBS洗涤2次4)、滴加DAPI染液,避光孵育10min5)、用PBS洗涤3次6)、用抗荧光衰减封片剂封片,荧光显微镜下察看结果。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摘要: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是指用荧光素对抗体或抗原进行标记,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以分析示踪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以荧光素标记抗体或抗抗体,用于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本文主要对他们的原理、特点的介绍,并对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研究进展Abstact Immunofluorescence antibody technology refers to an antigen or antibody labeled with fluorescein, then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analysis in tracing the corresponding antigen or antibody .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s labeled with fluorescein antibody or antibody, used to detect the corresponding antigen or antibody 。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nd their prospects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 immuno ,Immunofluorescence, research progress1.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示意图免疫荧光标记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当与其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时,在形成的复合物上就带有一定量的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就可以看见发出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检测出抗原或抗体。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始创于20世纪40年[1]代初,1942年Coons等首次报道用异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查小鼠组织切片中的可溶性肺炎球菌多糖抗原。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检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用于识别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检测方法:
1.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微生物抗体的技术,通常用于细菌和病毒的检测。

该技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中的微生物。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特定微生物的抗体或抗原。

该方法通过将微生物抗原或抗体与酶标记物结合,然后通过显色反应进行检测。

3.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复杂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抗原。

该方法通过将样本中的蛋白质印迹到膜上,然后与特异性抗体结合进行检测。

4. 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核酸序列的技术,如核酸探针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如病毒核酸或细菌基因组。

5. 免疫吸附实验(IHA):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的系统性免疫学实验。

该方法通过将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到特定的载体上,然后与特异性抗体结合进
行检测。

这些免疫学检测方法在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然而,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程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

葡聚糖凝胶G25或G50,用pH=7.4的0.01%PBS溶胀 后装柱,加入标记后的抗体溶液,然后用上述 PBS洗脱,取洗脱液加入20%三氯醋酸使蛋白沉淀 后,上清液中的荧光素应低于0.01ug/ml。
⑵ 除去标记不适当的抗体:
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柱。将DEAE纤维素用pH=7.6的 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平衡装柱,加入标记抗体溶液, 进行分步洗脱。 未结合荧光素的抗体,所帶负电少,最先洗出。 中间洗脱出来的是荧光标记合适的抗体部分。 过量结合荧光素的抗体,所帶负电多,最后洗出。 但经此法纯化,标记抗体损失达50%。
⑶ 除去非特异反应物质:
将荧光抗体用同一正常组织或同种动物其它组织 的组织粉预先吸收。 按每ml标记抗体加100mg组织粉比例混合, 4℃ 磁力搅拌1h,静置1h,1800r/min于4℃条件下离 心20min取上清液,再用每ml标记抗体加组织粉 比例重复一次。
(三)荧光抗体的鉴定
荧光素与蛋白结合率:
P:总蛋白质的量。F:荧光色素量。(物质的量)
*
*
固定标本染色以F/P=1.5左右为宜 活细胞染色以F/P=2.4左右为宜.
F/P值高则抗体分子结合的荧光素多。
F/P=
IgG (mg/ml)
荧光色素(μg/L ) 160 000x10 3 荧光色素 ( μg/L ) x 0.4 x 6
IgG (mg/ml) 390x10
病毒
无水乙醇,丙酮、CCl4
(3)固定后处理
抗原固定后必须立即以冷PH7.4 PBS冲洗,顺序经过三缸 浸泡,每缸3min,末次再以蒸馏水浸泡1min以脱盐。 标本固定干燥后最好立即进行荧光染色及镜检,如必须 保存则应保持干燥,置于4℃以下保存,一般细菌涂片或 组织切片经过固定后可保存一个月以上,但病毒和某些 组织 抗原标本则需-20℃以下保存。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呀!这玩意儿可神奇啦,就好像是给细胞世界点亮了一盏盏小灯,让我们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些微小的家伙们在干啥呢!你想啊,细胞那么小,我们肉眼根本看不见它们的活动。

但是有了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就好像给我们配上了一个超级放大镜,还自带彩色灯光效果呢!它能让特定的蛋白质或者其他分子“闪闪发光”,这样我们就能轻松找到它们啦。

比如说,我们想知道某个特定的蛋白质在细胞里的位置。

这时候,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就派上用场啦!我们先找到能专门和这个蛋白质结合的抗体,就像给它找个小伙伴一样。

然后呢,把这个抗体和一些能发光的东西连起来,再让它们去和细胞里的蛋白质结合。

哇塞,一下子,那个蛋白质所在的地方就亮起来啦!是不是超级酷?这就好比我们在黑夜里找东西,要是没有灯光,那可太难找啦。

但有了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这盏“明灯”,一下子就找到啦!而且啊,我们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发光物质来标记不同的蛋白质,这样就能同时看到好多东西啦,就像一场细胞世界的彩色灯光秀!做这个实验可得细心哦!就像做饭一样,每一步都得恰到好处。

抗体的选择要合适,不然就找不到目标啦;实验条件也得控制好,温度啦、时间啦,都得把握得刚刚好,不然可就得不到漂亮的结果咯。

你说这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是不是很神奇?它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奥秘,探索那些我们以前看不到的世界。

这就好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让我们能在那里尽情地探索和发现。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看了这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哦!它可是我们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工具呢!它能让我们看到细胞里那些神奇的变化,帮助我们解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谜团。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微观世界的宝藏!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呀?。

免疫荧光技术课件PPT课件

免疫荧光技术课件PPT课件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总结词
免疫荧光技术可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揭示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
VS
详细描述
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抗体分别与 两种蛋白质结合,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等技术,可以观察到两种蛋白质在空间上 的接近程度,从而推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 用。
药物筛选与开发
总结词
免疫荧光技术可用于药物筛选和开发过程中,评估药物对细胞或组织的影响。
多模态成像融合
将免疫荧光技术与光声成像、光学相干成像等其他成像技 术融合,实现多模态、多维度的生物分子成像,将有助于 更全面地了解生物样本的结构和功能。
临床应用转化
加强免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将其应用于疾病的早 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领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和发展新的抗体和荧光标记技术,提高免疫荧光技术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结果。
多标记检测
实现多标记免疫荧光技术,能够在同一样品上同时检测多种目标分 子,提高实验的信息量。
05
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实例
细胞内抗原定位
总结词
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精确定位细胞内的抗原,有助于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抗体
结合方式
荧光物质通过化学键与抗体结合,形 成荧光抗体,这种荧光抗体可以特异 性地结合抗原,形成抗原-抗体-荧光 抗体的复合物。
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形成抗原-抗 体复合物。
荧光信号的激发与检测
激发方式
荧光信号的激发通常采用特定波 长的光,如紫外光或蓝紫光,这 些光能够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可见
光。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通常采用荧光显微镜, 能够检测到荧光信号并对其进行

免疫荧光技术有哪些局限性或局限性

免疫荧光技术有哪些局限性或局限性

免疫荧光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工具,虽然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速度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非特异性染色问题非特异性染色是免疫荧光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指的是抗体与样本中非目标抗原的结合,导致荧光信号的干扰和结果的误判。

非特异性染色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抗体质量不佳、实验操作不当、样本处理不规范等。

因此,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选择高质量的抗体和试剂,并遵循标准的操作流程,以减少非特异性染色的发生。

二、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免疫荧光结果的判定往往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判断,这可能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客观性不足。

不同的观察者可能对同一份样本的荧光信号强度、分布和形态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结果判定的客观性,可以采用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技术程序复杂免疫荧光技术的操作程序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从样本的采集、处理到抗体的标记、染色和观察,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精细的操作。

技术程序的复杂性不仅增加了实验的成本和时间,还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因此,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需要确保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达到要求,并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四、多重标记的限制虽然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实现在同一份样本中同时检测多个目标抗原,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不同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可能存在重叠,导致信号间的干扰和串色现象。

此外,随着标记数量的增加,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清晰度可能会降低,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多重免疫荧光实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和标记方法,并优化实验条件以减少信号间的干扰。

五、样本类型的限制免疫荧光技术主要适用于细胞和组织样本的检测。

对于某些类型的样本,如血液、尿液等液体样本,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的结构和成分差异也可能影响免疫荧光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 pcr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 pcr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 pcr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Antibod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学技术,它们在研究和诊断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位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的二抗来可视化抗体-蛋白质结合的位置。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分布和功能,以及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进行诊断。

PCR 则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核酸序列的技术。

它通过在体外进行一系列的温度循环,使目标核酸序列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

PCR 可以用于基因克隆、基因分型、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也在分子诊断和遗传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和 PCR 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全面的分析。

例如,在细胞或组织中进行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后,可以通过 PCR 对同一样本中的特定核酸序列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有关细胞或组织的分子信息。

这两种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

免疫荧光技术的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分析技术。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直接免疫荧光法
直接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免疫荧光技术,通常用于检测单一抗原。

该方法将荧光标记的抗体直接与待检测物接触,形成免疫复合物。

荧光信号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或流式细胞术检测。

2.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荧光技术,可用于检测多个抗原或抗体。

该方法通过将未标记的一级抗体与待检测物接触,然后使用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识别和结合一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荧光信号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或流式细胞术检测。

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一种特定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通过将未标记的一级抗体与待检测物接触,再使用被标记的一级抗体结合一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多个抗原或抗体,并且适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检测。

4. 光度法免疫荧光
光度法免疫荧光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免疫荧光技术,用于检测微量物质,如细菌和病毒。

该方法通过对待测样品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荧光物质,然后测量荧光信号强度。

5. 免疫电子显微镜法
免疫电子显微镜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免疫荧光技术,用于检测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抗原或抗体。

该方法使用标记有金颗粒的抗体,进行免疫染色,然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

总之,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分析技术,可用于各种生命科学领域,其中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

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内物质的定性、定位、定量及动态变化。

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目标分子。

具体步骤如下:
1. 制备样本:将要检测的样本制备成适当的形式,如细胞涂片、组织切片等。

2. 固定样本: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将样本固定,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3. 抗原修复:对于某些样本,需要进行抗原修复以暴露抗原表位,使抗体能够更好地结合。

4. 封闭:使用适当的封闭液封闭样本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以减少背景噪音。

5. 加一抗:将特异性的一抗加入样本中,使其与目标抗原结合。

6. 洗涤:洗涤样本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7. 加二抗:将荧光标记的二抗加入样本中,使其与一抗结合。

8. 洗涤:再次洗涤样本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9. 荧光显微镜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在合适的激发波长下,荧光标记的二抗将显示出荧光信号,从而指示目标抗原的存在和定位。

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

它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内细胞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荧光技术的结果解读需要结合荧光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抗体的特异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始创于40年代初,1942年coons等多次报道用异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

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技术和荧光抗原技术,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

主要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比较复杂。

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

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

二、实验方法1、直接法这是荧光抗体技术最简单和基本的方法。

滴加荧光抗体于待检标本片上,经反应和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标本中如有相应抗原存在,即与荧光抗体特异结合,在镜下可见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此法的优点是简单、特异。

但其缺点是检查每种抗原均需制备相应的特异性荧光抗体,且敏感性低于间接法。

图一、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示意图2、间接法根据抗球蛋白试验的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简称标记抗抗体)的方法。

检测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次,将待测抗体(第一抗体)加在含有已知抗原的标本片上作用一定时间,洗去未结合的抗体。

第二,滴加标记抗抗体。

如果第一步中的抗原抗体已发生结合,此时加入的标记抗抗体就和已固定在抗原上的抗体(一抗)分子结合,形成抗原-抗体-标记抗抗体复合物,并显示特异荧光。

此法的优点是敏感性高于直接法,而且无需制备一种荧光素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可用于检测同种动物的多种抗原抗体系统。

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blot实验技术

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blot实验技术
2、显色液必须新鲜配置使用,最后加入H2O2。 3、DAB有致癌的潜在可能性,操作时一定要
小心仔细。
Western Blot常见问题分析
SDS-PAGE电泳
胶不平? 凝胶漏液?
➢ 胶板洗刷干净 ➢ 加入APS和TEMED的量要合适 ➢ 加入试剂后摇匀,使其充分混
合,防止部分胶块聚合不均匀 ➢ 温度合适,受热不均匀导致胶
凝胶浓度与蛋白分离范围
凝胶浓度(%) 线性分离范围(KD)
15
10-43
12
12-60
10
20-80
8
30-90
操作步骤:采用垂直式电泳槽装置
配制分离胶(12%)(1.0mM的玻璃板)
ddH2O 30%丙烯酰胺贮存胶 1.5M Tris-HCl 10% SDS 10% AP TEMED
3.3ml 4.0ml 2.5ml 0.1ml 0.1ml 4.0μ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Western blotting
印迹法(blotting)是指将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而后 利用相应的探测反应来检测样品的一种方法。
1975年,Southern建立了将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NC 膜)上,并利用DNA-RNA杂交检测特定的DNA片段的 方法,称为Southern印迹法。
间接法
1.固定 2.通透(选做) 3.封闭(选做) 4.一抗孵育 5.荧光二抗孵育 每步都需要PBS或PBST洗涤3次,每次5分钟。
补体法
利用补体反应,通过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发射荧光
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细菌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和分 子量。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与某一还原剂(如巯 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DTT)并用,通过加热使蛋 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 密度的负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 考马斯亮兰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 因而根据预计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可筛选阳性表

临床免疫学检验-荧光免疫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验-荧光免疫技术
常用于标记的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四乙基罗丹明(RB200)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 藻红蛋白(PE)
标记方法:搅拌法(适合大样品) 透析法(适合小样品)
标记抗体的纯化:透析法、凝胶过滤法
标记免疫物的分离与鉴定
1、分离 目的:去除游离荧光素 方法:凝胶过滤法
2、鉴定 抗体活性 标记物结合度 F/P比值的应用意义
争结合抗体。反应平衡后,与抗体结合的荧光 标记抗原的量与标本中抗原浓度的量呈反比。 由于抗体的分子量远大于抗原的分子量,游离 的荧光标记抗原与结合抗体的荧光标记抗原所 产生的偏振荧光强度相差甚远。因此在FPIA中 测定的偏振荧光强度与标本中抗原的浓度呈反 比。通过小分子抗原标准品与荧光偏振强度关 系建立标准曲线,可检测小分子抗原的浓度。
BG:325-500
OG:410-650
(exciting the fluorochrome) ↓
each droplet (cell) emits the fluorescence
(small electrical change)
10. Flow cytometry & Fluorescence
• Fluorochromes have the ability to absorb energy from light an emit it at a longer wavelength.
• 某些物质能够从外部接受能量而进入激 发态,当其从激发态回复至基态时,过剩 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称为发光(荧 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时间分辨 • Stokes位移(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波长
差)
• 较窄的发射光谱(613nm +- 10nm)

免疫荧光技术的名词解释

免疫荧光技术的名词解释

免疫荧光技术的名词解释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免疫荧光技术。

你说这免疫荧光技术啊,就像是给细胞和组织世界点亮的一盏盏小彩灯!
想象一下啊,细胞和组织就像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小秘密,而免疫荧光技术呢,就是那神奇的魔杖,轻轻一挥,就让这些小秘密都闪闪发光啦!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那些原本看不见的蛋白质呀、抗原呀啥的。

这技术咋操作呢?简单说,就是先让特异性的抗体和咱们想研究的东西结合,然后再给这个抗体染上荧光染料。

哇塞,这就好比给这个抗体穿上了一件超级酷炫的荧光外套!等我们把处理好的样本放在显微镜下一看,哎呀妈呀,那些发着光的地方不就是我们想找的东西嘛!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免疫荧光技术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帮我们找到细胞和组织里那些隐藏的关键信息。

它能让我们看到细胞的结构啦、各种分子的分布啦,就像我们能清楚地知道一个城市里每条街道、每个角落都有啥一样。

而且啊,这免疫荧光技术用处可大了去了!在医学研究里,它能帮医生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找到治疗的新方向。

在生物学研究中,那也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呀,能让科学家们对生命的奥秘了解得更透彻。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免疫荧光技术,那得有多少重要的发现被埋没呀!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啥也看不见。

但有了它,就像是打开了一盏明灯,一下子就把路给照亮啦!
你说,这么厉害的技术,咱能不好好了解了解,好好利用利用吗?反正我觉得这免疫荧光技术简直太牛啦!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细胞和组织神秘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里面的精彩和奇妙。

大家可得好好记住它呀,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呢!。

免疫荧光实验技术

免疫荧光实验技术

595~600nm(橙 FITC的衬比染色或双
红色)
标记FAT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 丹明 (TRITC) 藻红蛋白(PE)
Eu3+螯合物
550nm 490-560nm 340nm
620nm(橙红色) FITC的衬比染色或双 标记FAT
575nm(红色) 双标记FAT、流式细 胞术
613nm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 定
免疫荧光技术实验 封闭,抗体孵育
封闭:目的是为了减少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最常 用的封闭剂为 BSA, (PBS pH 7.5),其他可选择的封 闭剂还有 1% 凝胶 gelatin, 1% bovine 或与二抗种 属相同的血清(3-10%)等。室温和4℃均可以。
抗体孵育:直接免疫荧光法中的一抗和间接免疫荧 光法中的二抗都是荧光抗体,因此在这些抗体孵育 的时候必须注意避光。此外,为保证结合质量和防 止干燥,抗体孵育应尽量在湿盒中进行。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荧光
发射光谱是指固定激发波长,在不同波长下记录的样品发射荧光的强 度。
激发光谱是指固定检测发射波长,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样品记录 的相应的荧光发射强度。
荧光寿命:荧光物质被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衰减到一定程度时所用的 时间。
荧光淬灭:荧光物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发射荧光减弱甚至消退 称为荧光淬灭。如紫外线照射、高温(≥20℃)、苯胺、酚、硝基苯、 I-等 。
荧光显微镜
Chance Favo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抗体
抗体(Antibody):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 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 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 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 泌液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摘要: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是指用荧光素对抗体或抗原进行标记,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以分析示踪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以荧光素标记抗体或抗抗体,用于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本文主要对他们的原理、特点的介绍,并对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研究进展Abstact Immunofluorescence antibody technology refers to an antigen or antibody labeled with fluorescein, then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analysis in tracing the corresponding antigen or antibody .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s labeled with fluorescein antibody or antibody, used to detect the corresponding antigen or antibody 。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nd their prospects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 immuno ,Immunofluorescence, research progress1.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示意图免疫荧光标记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当与其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时,在形成的复合物上就带有一定量的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就可以看见发出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检测出抗原或抗体。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始创于20世纪40年[1]代初,1942年Coons等首次报道用异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查小鼠组织切片中的可溶性肺炎球菌多糖抗原。

当时由于异氰酸荧光素标记物的性能较差,未能推广使用。

直至1958年Riggs等合成了性能较为优良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Marshall等又对荧光抗体标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免疫荧光技术逐渐推广应用。

荧光抗体技术在临床检验上已用作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检验及自身免疫病的诊断等。

在细菌学检验中主要用于菌种的鉴定。

标本材料可以是培养物、感染组织、病人分泌排泄物等。

本法较其他鉴定细菌的血清学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敏感性高,但在细菌实验诊断中,一般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使用,而不能代替常规诊断。

荧光抗体染色法对脑膜炎奈氏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布氏杆菌和炭疽杆菌等的实验诊断有较好效果。

荧光间接染色法测定血清中的抗体,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回顾诊断。

免疫荧光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是梅毒特异性诊断常用方法之一。

免疫荧光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有重要意义,因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病毒,用荧光抗体染色法可检出病毒及其繁殖情况。

在寄生虫感染诊断中,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是当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检测疟疾抗体的方法。

常用抗原为疟疾患者血液中红内期裂殖体抗原。

ifat对肠外阿米巴、尤其是阿米巴肝脓肿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所用抗原是阿米巴培养物悬液或提取的可溶性抗原。

1.1原理:荧光素在10叫的超低浓度时,仍可被专门的短波光源激发,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荧光。

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就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荧光检测的高敏感性、以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3者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

2.2荧光素:是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当与其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时,在形成的复合物上就带有一定量的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就可以看见发出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检测出抗原或抗体。

目前常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有以下几种:异硫氰酸荧光素、四乙基罗丹明、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等。

(1)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FITC纯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酒精溶剂。

有两种异构体,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力等方面都更优良。

FITC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FITC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

其主要优点是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2)四乙基罗丹明(rhodamine, RB200) RB200为橘红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95~600nm,呈现橘红色荧光。

(3)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cynate, TRITC) TRITC为罗丹明的衍生物,呈紫红色粉末,较稳定。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呈现橙红色荧光,与FITC的翠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

因其荧光淬灭慢,也可用于单独标记染色。

1.3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的物质某些化合物本身无荧光效应,一旦经酶作用便形成具有强荧光的物质。

例如,4-甲基伞酮-β-D半乳糖苷受β-半乳糖苷酶的作用分解成4-甲基伞酮,后者可发出荧光,激发光波长为360nm,发射光波长为450nm。

其他如碱性磷酸酶的底物4-甲基伞酮磷酸盐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对羟基苯乙酸等。

5.镧系螯合物某些3价稀土镧系元素如铕 (Eu3+)、铽 (Tb3+) 等的螯合物可发射特征性的荧光,而且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1.4荧光素标记直接法该法以0.5mol/LpH9.5碳酸盐缓冲液稀释IgG质量分数至2%,取相当于抗体蛋白量1/loO~1/150的FITC溶于相当于IgG溶液量1/10的pH9.5碳酸盐缓冲液中。

将FITC溶液在磁力搅拌下,缓慢加入抗体溶液。

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时间有所不同,一般为2~4。

C,6h;7~9℃,4h}20~25℃,l~2h。

透析法有袋内标记和袋外标记两种。

袋内标记是将抗体蛋白以0.025mol/LpH9.0的碳酸盐缓冲液调整其蛋白质量分数至1%,装透析袋内。

称取蛋白量1/20的FITC 溶于10倍抗体溶液量的0.025mL/L碳酸盐缓冲液中,将装好的透析袋浸没于FITC 溶液中,置4'C16~18h,其问定期以磁力搅拌器搅拌,每次l~2h。

将透析袋取出,置0.01mol/LpH7.1的PBS中透析4h,留待过滤。

1.5荧光抗体染色方法(一)标本制备标本制作的要求首先是保持抗原的完整性,并尽可能减少形态变化,抗原位置保持不变。

同时还必须使抗原一标记抗体复合物易于接受激发光源,以便良好地观察和记录。

这就要求标本要相当薄,并要有适宜的固定处理方法。

细菌培养物、感染动物的组织或血液、脓汁、粪便、尿沉渣等,可用涂片或压印片。

组织学、细胞学和感染组织主要采用冰冻切片或低温石蜡切片。

也可用生长在盖玻片上的单层细胞培养作标本。

细胞培养可用胰酶消化后作成涂片。

细胞或原虫悬液可直接用荧光抗体染色后,再转移至玻片上直接观察。

标本的固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被检材料从玻片上脱落;二是消除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如脂肪)。

检测细胞内的抗原,用有机溶剂固定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而有利于荧光抗体渗入。

最常用的固定剂为丙酮和95%乙醇。

固定后应随即用PBS反复冲洗,干后即可用于染色。

(--)染色方法荧光抗体染色法有多类,常用的有直接法和间接法(图16—2)。

直接法直接滴加2~4个单位的标记抗体于标本区,置湿盒中,于37℃染色30rain左右,然后置大量pH7.o~7.2PBS中漂洗15rain,干燥、封载即可镜检。

直接法应设以下对照:标本自发荧光对照、阳性标本对照和阴性标本对照。

直接法用于检测抗原,每检测一种抗原均需制备相应的荧光抗体。

间接法将标本先滴加特异性的抗血清,置湿盒中,于37℃作用30min,漂洗后,再用标记的第2抗体(抗抗体)染色,漂洗、干燥、封载。

对照除自发荧光、阳性和阴性对照外,间接法首次试验时应设无中间层对照(标本+标记抗抗体)和阴性血清对照(中间层用阴性血清代替特异性抗血清)。

间接法既可用于检测抗原,又可用于检测抗体,而且制备一种荧光抗抗体即可用于同种属动物的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

将SPA标记上FITC制成FITC—SPA,性质稳定,可制成商品,用以代替标记的抗抗体,可用于多种动物的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应用面更广。

2.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的应用2.1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兔氏杆菌一兔氏杆菌为免疫原,强化免疫家兔,制备家兔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的羊抗兔IgG-FITC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建立了一个检验兔败血波氏杆菌的简介荧光抗体技术。

用烟火、甲醛、丙酮三种方法固定标本,分别经过10min和20min两种不同时间固定,然后滴加不同稀释数倍的兔抗血清,滴加羊兔抗血清IgG-FITC,于荧光显微镜下光差结果。

结果表明甲醛固定10min和火焰固定,兔抗血清效价为1:18时效果最好。

(1)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1982年Davies等用正常人中性粒细胞为基质,经间接免疫荧光(IIF)技术,首先发现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含有一种能与中性粒细胞胞浆特异性结台的抗体,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2)现已证实泼抗体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志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分类、预后估计均具有重要意义(1)、病例选择:受检患者按第三届国际ANCA 专题讨论会拟定的分类法诊断为韦格纳氏/多血管炎组(Wegener s/Po‘lyanglitls group)患者19例,其中韦格纳氏肉芽肿(WG)3例、新月体性或坏死性肾小球肾炎(CGN/NGN)5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11例,未分类血管炎患者24例。

类风湿关节炎(RA)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其他风湿病48例,其中并以健康体检者血清45份为对照组。

所有血清置~20。

0保存备用(2)中性粒细胞基质片的制备;按Borrega~rd等法,取健康人的肝素抗凝血,加等量含1.5 Dextran-TS00生理盐水,室温斜置45分钟后,吸取上层血浆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取底部中性粒细胞层,用冷蒸馏水溶解残留红细胞,一分钟后加等量1.8%N∞ 1恢复等渗,并用Hanks液洗涤三次后,用同一溶液调细胞浓度为4.5~5.5X10‘/ml,取材涂成薄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