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创作的主要审美心理要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创作的主要审美心理要素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造型活动,不只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的心理过程。

无论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创作,还是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和鉴赏,都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多种心理矛盾的统一体。

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者而言,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四种审美心理因素,还缺少不了艺术设计的审美需要、动机和个性等心理要素。

本论文将从这方面入手,对艺术创作的主要审美心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论文关键词:感知、想象、情感、理解、需要、个性、设计
正文:1.审美感知与设计
对事物的感知是人认识活动的基础,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开端。

知觉则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在艺术设计审美过程中,首先是审美对象刺激感官引起设计者的各种感觉,接着是知觉活动综合各种感觉,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完全认识。

因此,审美感知心理是艺术设计者从事某项具体设计的前提。

感知作为美学范畴,在表现主义美学中有着丰富的含义。

感觉在表现主义美学中有时又被作为直觉来使用,这时感觉既是非逻辑的也是非历史的,是既不界定概念又不肯定事实的一种真实,即审美状态的真实。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审美状态的真实为设计者提供了具体设计的心理条件。

如设计中的线条、色彩、图形、图像等一切造型要素都离不开视觉。

人们的视觉流程即看东西的先后顺序也对设计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它可以让设计者将各种设计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

如园林设计中的景点设置和路线安排,就必须考虑对游览者的视觉导向问题。

再如,不同感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对艺术设计也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者既可以通过特定的色彩和造型避免另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又可以通过特定的色彩和造型唤起大众的多种感觉、或深刻的印象。

另外,视错觉也常被设计者在建筑、装潢和服装设计等多方面加以利用,以增加产品视觉形象的鲜明性,或增加接受者的安定感、舒适感等心理效果。

如上衣采用竖线条,增加身材的修长感;大厦多采用垂直线,给人以高大宏伟的美感。

知觉作为审美心理要素,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中受到高度重视。

其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认为,艺术应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谁要对艺术进行分析研究,那他首先就应该从对知觉结构的分析研究入手。

知觉觉是艺术家是艺术家获取艺术形象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劲,同样也是艺术设计者进行审美设计的最基本心理要素。

审美直觉的整体性、恒常性、组织性、封闭性、选择性和领悟性等特性,对艺术设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

如格式塔心理学派对知觉研究所提出的许多知觉组合原理,对设计的视觉传达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利用知觉的封闭性或完形倾向进行设计,当视觉语言或符号不完全或不完整的表现在画面上时,能使观赏者自觉不自觉地填充未表现部分。

通过这种使受众的视知觉活动参与其设计画面的信息的完整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受众的知觉印象和知觉记忆。

另外,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则是艺术设计中处理图底关系的基础;尤其是利用图底关系的互换,给受众的知觉提供多种选择,从而在一个简单的设计中,传达出多种信息和丰富的内涵。

2审美想象与设计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通过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创造新的形象,或者创造将来有可能实现的事物形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审美想象作为一种最具自由品格的创造性心理要素,广泛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审美活动之中,包括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活动。

审美想象在艺术设计的构思初期,对设计者有很大的自我启发作用。

它能使设计思维空前活跃起来,容易产生灵感,并能在思维处于困难时期找到解脱的途径。

通过审美想象力,即使没有充分的实在事物和人工符号,设计者也可以将新的事物、符号和关系自由构想和创造出来。

审美想象是一个有着广阔心理范畴,它的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高一级形式则是再创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它们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想是由一事物的经验回忆起对另一事物的实验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和推理联想等多种。

从艺术设计的意义上看,审美想象不仅能激活设计者的思维,而且是比喻、比拟、暗示等设计手法的基础;通过能引起受众丰富联想的设计,容易使接受者感到亲切,并产生好感。

如在广告设计中,由于视觉传达受时空的限制,因此必须借助人们过去的经验、体验,快速产生联想以扩大广告后的心理效果。

通过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对比,进行视觉传达,可以充分表现商品的优越性;利用事物具有的因果关系进行视觉传达,可以使受众更快的认识到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借助时空上接近的事物进行视觉传达,可以加深受众对产品的印象。

在艺术设计的创意中,特别要注重构想出具体的设计意象或形象,这就要靠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可以重构原有形象要素,创造出新形象,也就是将相关的各种构成要素进行重组,突破原有的结构模式,形成新的形象。

如在景点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玩具设计等立体设计中,根据新的功能要求,对人们司空见惯的空间进行分割或重新组合,即组合成心的设计新形象。

创造性想象可以通过拼贴、合成、移植等手法将原来不相干的事物组合成新的形象。

3审美情感与设计
艺术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是内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外化。

因此,艺术审美活动主要是审美情感活动,情感是艺术的特质。

审美情感将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活跃的因素,直接渗入到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去,成为连接审美心理其他功能的中介和动力。

在艺术审美创作中,始终是浮想联翩,形象不断出现,而情感则调动各种心理功能,使想象插上翅膀,创造艺术典型或意境。

任何事情都需要情感,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以及商业性方面的要求,而不能像纯艺术那样具有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首先,审美情感的动力作用可以使设计师满腔热情的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而不是消极被动的设计,审美情感的介入,可以使一些主题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

比如大家熟悉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审美情感还可以式设计者在长期的设计过程中,形成一套个性化的设计语言。

一切富有创意的优秀设计,都是以设计者对外部世界及本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

再从艺术的受众及社会效应方面来看,艺术设计也是离不开审美情感这一心理要素的。

艺术设计必须满足接受者的要求和愿望,包括其审美情感及爱好。

艺术设计中使用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既可以激发接受者的各种情绪和情感体验,正如蓝色给人以宁静,红色则给人以热烈、烦躁不安。

4审美理解与设计
理解是思维的过程的基石,同时也是把握内部联系的思维过程,理解可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

直接理解和知觉融合在一起,无需中介则能迅速实现;间接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进行判断和推理,经过中介实现。

我们认为,在艺术和审美中,是有理解、认识的功能、成分和作用的,与纯艺术相比,由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很强,因而审美理解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它要避免受众在审美理解上的非确定性,而力求受众在理解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

具体来说,审美理解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同层次的,表层理解有助与设计者对设计形象的含义的把握。

比如西方的十字架象征耶稣受难,百合花象征玛利亚的童真,迷途羔羊象征受教的信徒,设计者对题材、典故、符号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更好把握丰富的设计语言。

5审美需要与设计
审美需要是指人在社会或生理方面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使人产生思想和活动的源泉和原动力。

也就是说,审美需要心理是艺术设计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层的心理基础。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是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

将动态发
展的社会需要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功能目标,是艺术设计者的职责所在。

即使设计的在精巧和复杂,如果不能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都不能算作是好的设计。

更深层的看,艺术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设计者本身的审美精神需要,或者可以说,艺术设计的深层动机,源于设计者的审美需要。

在审美需要而产生的设计动机的支配下,设计者定能发挥人类天性之中热爱美、追求美的本质力量,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来。

6审美个性与设计
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区别于他人的较稳定的个别性。

是个人心理的独特的结合。

包括性格、气质、心理进程的特点。

艺术设计的审美个性,是指心理学个性的基础上,并在社会实践过程活动中设计这个人独特的较稳定的审美心理特征的总和。

艺术设计的审美个性如能在整个艺术设计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表现,其设计的作品打上设计者特有的印记,包括他使用的艺术技巧特有的趋向,与众不同的心理定势,独特的感知觉和符号表达形式。

每位设计者都应该有其独特的风格,艺术设计者的个性化设计风格给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消费的可能性。

所以这也是必需的因素。

艺术设计与创作是一门融合艺术和技术的综合学科,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艺术设计审美基础》——顾华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设计美学》——陈望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