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建议
摘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且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总和。以此定义,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性、稀缺性等都较强,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餐饮文化、休闲文化、节庆民俗、地方特色产品、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等五个方面。本文首先对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评析,然后进一步评价其旅游价值,最后就此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价值
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旅游资源按其属性大致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之分。本文主要对成都市旅游资源中民俗文化类旅游资源进行探讨。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民俗文化类旅游资源的讨论并不多,甚至还未达成其概念的共识。邓永进等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巴兆祥则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的综合;陈福义等提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游览,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民族民俗风情资源;学者张春丽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可供开发利用并能使旅游经营者获取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民间民俗风情及其载体。综合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及多种概念说法,本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下的定义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且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总和。以此定义,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性、稀缺性等较强,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餐饮文化、休闲文化、节庆民俗、地方特色产品、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等五个方面。
2、成都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2.1.成都市的餐饮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由于成都历来主要以汉文化为主,加上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交流与沟通,这座城市目前在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婚丧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已较小,但其饮食文化却保留较好,并得以不断发展。成都市具有悠久的餐饮文化,市民喜爱美食,自古即有“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故此餐饮业创新迅速;另外成都餐饮业原料供应丰富,价格相对便宜。成都餐饮文化主要表现为:餐饮品种多样,餐桌文化内涵丰富、餐饮礼仪源远流长、用餐氛围热情洋溢。“吃在中国,味在四川”,而成都即是四川餐饮文化的集中表现地。成都美食可分为川菜、小吃、火锅三大类。“川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品种三千,名菜数百,以味取胜,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的特色可谓盘盘菜品皆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以“巴国布衣”等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对推动川菜的菜品创新和川菜的整体形象视觉包装,在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地提升了成都餐饮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同时,以成都酒文化和茶文化(尤其是茶文化)为代表的“饮”文化的表现也令旅游者大为赞赏。人们常说:“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成都还有句老话:“天上晴日少,眼前茶馆多”;媒体上也有这样的报道:成都人的光阴是浸泡在茶水里的——每年有几万吨茶叶被喝掉,每天有20万余人泡茶馆。以茶具、桌椅和饮茶环境(老树及稀疏而慵懒的阳光、繁忙能干的茶倌、还有一些民间的老手艺如挖耳朵与松骨按摩等)为代表的茶馆文化是成都人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成都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中外旅游者提供了一个体验本地民风、民情、民俗的好地方。目前,成都市已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集中的餐饮文化展示地,如沙西线(沙湾路)西延线)、羊西线美食一条街及府南新区火锅一条街、草堂餐饮娱乐圈(包括琴台路、锦里西路、芳邻路和青华路)、武侯祠大街、双楠美食区、玉林)中华园美食区、科华路)领事馆路美食街、人民南路及南延线休闲餐饮一条街、望平街美食区等。成都餐饮文化的包容性、良好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层出不穷的创新人才,为其餐饮文化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2.2成都市的休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较多,表现方式多样。
休闲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也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文化现象,其解释和理解难度要高于一般的市俗文化。对旅游者来说,休闲文化的审
美属性不强,观赏性不高,重要的是其独具的体验性。而要实现这种休闲体验,则必须在具有价值认同的当地人的带领和引导下才能完成。因此,当地居民将成为这种文化的解说和传播主体。成都市民的休闲活动和行为方式异态纷呈。由于受社会传统习俗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念各有不同,成都市民的休闲行为多种多样,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对棋牌娱乐的偏爱,使麻将和扑克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的主要选择,而这些娱乐活动规则的创新与发展,则又大大提高了这些活动的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成都市民其它一些休闲活动还包括出外就餐、美发美容、室内娱乐和体育健身、洗浴等,其旅游属性和价值与棋牌娱乐大致相似(见表1)。
表1 2012年成都市部分休闲娱乐业法人企业分布表(单位:家)
其次,成都市的休闲空间其表现也十分丰富,这包括室内和室外空间,市区内的休闲空间,还有大量的近郊和远郊休闲空间。成都市区内以室内休闲空间为主。但景观性的室内和室外空间设计及其利用水平较高,大大提高了休闲区的旅游吸引力。但成都市区内的室外公共休闲空间面积较小。公园方面,截至2011年底,成都市内公园有113个,总面积1958公顷; 2011年,成都市各公园游人总量6374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公园集中在五城区内。全市有体育场地5003个,占地面积173215万平方米,城区内为57515平方米,其他区县(市)共115618平方米。其中,体育标准场地3130个,占地面积144115万平方米,非标准场地1873个,占地面积29111万平方米。全市215万个座位以上的超大型体育场1个, 6000个座位以上的甲级体育场1个,最大的高新区体育公园占地约300亩。成都市民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仅为0144平方米,低于国家规定的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172-111平方米。成都市的近郊和远郊以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农家乐”为代表。这种公共休闲空间方式源自宋代,是成都人的创举,其规模和数量目前堪称全国第一。截至2012年5月,全市农家乐分布情况如下(见表2)。
表2 成都市农家乐区域分布表
多元化的富有审美情趣的农家乐自然环境、乡土风味的生态饮食及和谐的人文氛围,将会进一步提高成都休闲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2.3成都市的节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充裕,但缺乏内容形式更新。
成都市的节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节庆活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不突出。加之许多节庆活动目前已发展成为社会公共事件旅游活动的主体,缺乏与民间活动或居民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节庆文化的开发和营销成本较高,节庆内容不太丰富,目前也缺乏追求变化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