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分布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标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等值距)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和延伸方向、弯曲状况、闭合状况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或现象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

1. 等值线图的种类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深)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等PH值线图等,近年来又出现了较为新颖的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地下水(潜水)位线图。等值线图的种类繁多,尤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三种最为重要。

2. 等值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 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② 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值距。

③ 等值线为闭合曲线。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

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的状态。

④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陡崖除外)

⑤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3. 等值线图的共同特征

稀疏→差值小平直----影响因素单一疏密程度密集→差值大等值线弯曲----影响因素复杂

高→低值方向弯曲(凸低为高)→脊、高、多、大、强弯曲方向低→高值方向弯曲(凸高为低)→谷、槽、低、少、小、弱

4.等值线的性质特征

5.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判读等值线图要做到“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如下表(以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为例):

②区域气温差别幅

度大小

④陆地密,海洋疏

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

方 ③分布规律:“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高高低低” 。特点是:“大于大的”

或“小于小的”

等压线

①区域气压差别幅度大小

②判读高、低气压中心位置

①判读近地

面风向: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

来越小 ②分析天气变化 判断风速大小:

密集风速大

稀疏风速小

①高压脊: 高气压中向数值

低处凸出的区域

②低压槽:

低气压中向数值

高处凸出的区域

③垂直方向:“高凸低凹”

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①判读气压场类型: 高气压:中高周低 低气压:周高中低 ②表示气压不在正常

范围。特点是:“大于大

的”或“小于小的”

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这主要是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因为,等高线的数值表示的是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有时又叫降坡线。 (2)判断坡度大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是指山坡的倾斜角度。通常用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来表示。如右图中α角。α角大小的衡量可采用数学三角函数的正切函数进行表示:tan α=

L H =坡宽

坡高=水平距离垂直相对高度

H 表示坡高(即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 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坡度α的大小就可以用等高距与比例尺的关系进行表示。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坡度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凸形坡;等高线高疏低密,为凹形坡。

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大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小

比例尺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

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

例1:下图中各图的等高距相同,则有关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b=c=d B. a>c>d>b C. b>d>c>a D. c>b>a>d

【解析】四幅图图幅面积相等,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图上距离,比例尺越大,则H/L比值越大,坡度越陡。所以四点坡度由大到小顺序为:a >c>d>b。

(3)根据等高线分布形状,判别地形类型

①、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②、判断陆地五大基本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高原:海拔高度大(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4)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的计算:

在等高线图上计算一座山、一个陡崖或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近年来常考查的知识点,一是求最大的相对高度,二是求最小的相对高度,依据数学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是:

(n-1)·d ≤H< (n+1)·d (其中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5)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 0.6H相

(6)陡崖的海拔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海拔高度。但在峭壁陡崖,等高线可以重合。陡崖的海拔高度为:m ≤H< m+d(m为重合处的最大等高线数值,d为等高距)

例2:下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A.40<H<41

B.49<H<50

C. 59<H<60

D. 60<H<61

⑵、图中所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解析】根据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n-1)·d ≤H< (n+1)·d ,可计算出Q点与P 点间的相对高度(H)应为:40≤H<60,结合题干中最大两字,故第一题答案为C。在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上,迎风坡的坡度较缓,背风坡的坡度较陡,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故第二题应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