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四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夕阳xìé___带着紫红的薄纱依偎着黄昏,清风低吟着轻盈的歌儿漫步田野,在樊笼羁绊的生活中,只要你勇敢追求,大自然自由的精灵能助你长出灵动的翅膀。

①xìé②樊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______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______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______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荡漾歇息 B.环绕荡漾栖息

C.环绕飘扬歇息 D.缭绕飘扬栖息

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____________。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_________。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一半轻松,一半明快,_________。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

4.九曲黄河,滚滚东流。观察夕阳下的黄河入海画面,写一段解说文字(图上文字除外),至少用上个成语。(3分)

5.填空。(5分)

①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②同学在你的毕业留言册上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你可以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回赠他,表达你美好祝愿。

③《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④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⑤水皆缥碧,千丈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2分)

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可是女学生却像什么人也没看见,什么也不觉得,她长久地沉入在一种麻木状态的冥想中。

---她望着海,那么惊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欢喜的激动,“呵!呵!”她连着呵呵了两声,脚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动弹了。“第一次看见——多么美呀!”她贪婪地望着微起涟波的平静的大海,忘记了走路。

---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易回忆往事的。她一边哭着,一边陷入到回忆中——她怎么会一个人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地方?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她为什么离开了父母、家乡,流浪在这陌生的地方?她为什么,为什么这么悲伤地痛哭呵?……

以上文字选自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文中的女学生是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记叙了她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折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7.综合性学习。(4分)

(1)在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七年级(1)班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语文味”十足的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下面汉字中的任意一个(2分)

备选汉字:出沙劣碑

【示例】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_______,趣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探究结果: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8.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词的结尾三句历来被人称道,任选一个角度(修辞、写法等)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分)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酒数行①,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②,农桑不足以供应。暴虐如是,能无愠乎?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腊曰:“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③者皆龌龊④邪佞⑤之徒。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⑥之扰,尤所弗堪⑦。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朝廷得报,调习兵食⑧,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此时当已大定,无足虑也。况西北二虏⑨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中原不堪,必生内变。二虏闻之,亦将乘机而入。腹背受敌,虽有伊、吕,不能为之谋也。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皆曰:“善!”

遂部署其众千余人,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云集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⑩百万,四方大震。

(选自《方腊起义》)

注:①行: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②渔:掠夺。③轴:权要的地位。④龌龊:恶浊,不干净。⑤佞:用巧言奉承人,奸伪。⑥花石:指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奇花异石船只的编组。⑦尤所弗堪:特别不能令人忍受。⑧调习兵食:调集训练军队和调拨粮饷。⑨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指辽、西夏。⑩殆:近于。

10.解释下列语句中文言词语的意思。(2分)

(1)徇蕲以东徇:

(2)能无愠乎愠: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方苦于侵渔

12.阅读两段文字,说说陈涉与方腊的起义动员有何不同。(4分)

(三)(8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藤野先生》

13.结合选文内容,探究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②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