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练习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练习
一、填充题: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P45~47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P46~47
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其全部内容的社会规范。

P46
4、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谓国家意志其实是(统治阶级意志),法律的内容实际上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所决定的。

P43,P44
5、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的清理、(编纂)和(汇编)三种。

6、各国对于法的对象效力大致有四种原则,即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综合主义原则。

P62
7、法的终止生效,指法从何时起不再有效。

通常有(命令)终止和(默示)终止两种形式。

8、所谓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

P66~77
9、法律规则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通常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

P69
10、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公民(许可)如何如何,(必为)如何如何以及禁止如何如何。

11、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P75
12、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P78
13、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两个方法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14、《国务院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法》、《红十字会法》属于(社会法)法律部门。

P83~87
15、《合同法》、《继承法》属于(民法)法律部门,《教育法》、《律师法》属于(行政)法律部门。

P83~87
16、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P103
17、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个人))或者(组织(法人))。

P114
18、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P115
19、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P116
20、法律关系客体应当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法律)性和有用性。

P116~117
21、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P119
22、法律责任的种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

P126~127
23、我国现行的刑事制裁为五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P130
24、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P130
25、法的起源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P148
26、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大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P154
27、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P190~192
28、我国的立法程序由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以及公布法律这四个步骤组成。

P196~197
29、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

P199~201
30、与司法比较,执法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单方)性、行为的(主动)性以及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的特点。

P208
31、当代中国执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P210
32、与执法比较,司法具有专属性、(程序)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P212
33、当代中国的司法主体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P213
34、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

P229
35、氏族是完全按(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内部禁止(通婚)的社会组织形式。

P147
36、一般所说的世界五大法系是指中华法系、(欧洲大陆)法系、(阿拉伯)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英美法系。

37、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P150
38、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主要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

P155
3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罗马)法,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大陆)法系。

P155
40、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上,法治应当居于(主导)地位,道德顶多只能起(辅助)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B)
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P45
B.法是由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行为规范。

(法的本质)
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P47
D.法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也只能是人的行为。

P45
2、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
A.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反映了国家的意志。

B.国家意志实际上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D.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

3、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要素的描述是错误的(D)P66~77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后果。

(是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三部分之一)
4、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组成部分的描述是错误的(A)
A.法律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B.假定
C.行为模式D.法律后果
5、下列哪一类属于命令型的行为模式(C)
A.不受……侵犯B.不得……
C.应当……D.禁止……
5、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原则划分种类的描述是错误的(C)P75
A.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B.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

C.政策性原则与实体性原则。

(政策性与公理性)D.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6、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一般分类的描述是错误的(C)P58~59
A.国内和国际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公法和私法D.根本法和普通法
7、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特殊分类的描述是错误的(A)P59
A.国内和国际法B.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C.公法和私法D.衡平法和普通法
8、下列哪一项关于“属人主义”的描述是错误的(C)P62
A.本国人在国内都受本国法律约束。

B.本国人在国外都受本国法律约束。

C.外国人在国内都受本国法律约束。

D.外国人在国外都不受本国法律约束。

9、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空间效力”的描述是错误的(D)P61
A.领土、领空。

B.驻外使馆。

C.在外的飞机、船舶。

D.在外的企业。

10、下列哪项关于我国刑法“法律溯及力”原则的描述是正确的(C)P61
A.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11、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效力等级的描述是错误的(B)P63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C.新法优于旧法D.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12、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与权利的关系”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应有权利是法律的基础。

B.法定权利是法律的基础。

C.应有权利是法定权利的基础。

D.法律是法定权利的基础。

13、下列哪一项关于“权利本位”的描述是错误的(C)P99
A.义务来源于权利。

B.义务是手段,权利是目的。

C.义务决定权利的范围和大小。

D.义务是权利实现的保障。

14、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行为”的描述是错误的(B)P103
A.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B.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C.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D.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

15、下列哪一项关于“行为能力”的描述是错误的(C)
A.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

B.公民丧失行为能力并不意味着丧失权利能力。

C.公民丧失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丧失行为能力。

D.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同时具有行为能力。

16、下列哪项关于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描述是错误的(C)P114
A.中国公民、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B.各种国家机关;各种企事业组织。

C.国家可以作为国际公法关系的主体, 可以成为外贸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但是不能作为国内的法律关系的主体。

D.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17、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C)P116~117(见填空20)
A.客观性。

B.可控性。

C.希缺性。

D.有用性。

18、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责任的种类”的描述是错误的(D)P126~127(见填空22) A.民事法律责任。

B.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

(违宪责任)
19、下列哪一项关于“归责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A)P128~129
A.过错责任原则。

B.责任自负原则。

C.责任相称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

20、下列哪一项关于“行政处罚”的描述是错误的(D)P130
A.警告。

B.罚款。

C.记过。

D.劳动教养。

21、下列哪一项关于“行政处分”的描述是错误的()
A.警告。

B.降级。

C.记过。

D.开除。

22、下列哪一项关于“免责条件”的描述是错误的(C)P132
A.时效免责。

B.自首、立功免责。

C.正当防卫免责。

D.人道主义免责。

23、下列哪一项关于“正当程序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D)P137~140 A.角色的分化。

B.程序外因素的阻隔。

C.直观的公正。

D.对立意见的统一。

24、在原始社会里,下列哪种复仇方式是相对最文明的(A)
A.“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命还命。

”(同态复仇)
B.血族复仇。

C.血亲复仇。

D.被害人近亲属对加害人近亲属实施复仇。

25、下列哪一项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A)P152~153 A.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C.契约自由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6、下列哪项关于我国立法程序的描述是错误的(C)P196~197(见填空28)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草案的修改。

D.法律议案的通过。

27、下列哪项关于我国立法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C)P199~201(见填空29) A.宪法原则。

B.法治原则。

C.合理原则。

D.科学原则。

28、下列哪一项关于“守法的构成要素”的描述是错误的(B)P203~204 A.守法主体。

B.守法客体。

C.守法范围。

D.守法内容。

29、下列哪项关于“执法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C)P208
A.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

B.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C.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

D.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30、下列哪项关于司法原则的的描述是错误的(C)P214~215
A.司法法治原则。

B.司法平等原则。

C.司法效率原则。

D.司法公正原则。

31、下列哪一项关于司法的特点的描述是错误的(C)P212
A.职权的法定性B.程序的法定性
C.司法的主动性D.裁决的权威性
33、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评价标准和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D)P155 A.生产力标准B.人道主义标准
C.现实主义原则D.理想主义原则(历史主义原则)
34、1、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
A.准则。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35、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学家主张(A)P152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所有权社会化。

C.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D.保护垄断。

36、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P58
A.古希腊B.古罗马
C.英国D.美国
37、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A)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法理学练习2
一、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P47)
2、法的清理: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其或存或废或修改的专门活动。

3、法的汇编:是指在法的清理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4、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颁布后对对在此之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P61)
5、法律概念:①书:是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与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纽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P66)②百度百科: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6、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院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P74)
7、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P78)
8、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

(P116)
9、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P189)
10、执法: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果冻。

狭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本书所讲的执法,是狭义上的执法)(P207)
11、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P211)
12、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P203)
13、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P94)
14、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P94)
15、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不赔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与适当补偿的一种责任形式。

16、行政处罚:是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责任主体所实施的惩罚措施。

(P130)
二、简答题:
1、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法有哪些基本特征?(P45~47)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2、世界各国在法的对象效力问题上有哪些原则?我国现在在法的对象效力问题上是什么
原则?(P62~63)
A1:(1)属人原则(以对象的国籍为标准,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和组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

外国人和外国组织在本国境内的活动不受本国法的约束。

)(2)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法律对本国领域内的所有人和组织都具有约束力,不论他们是否
具有本国国籍。

本国人如果不在本国领域内,则不受本国法的约束。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任何人和任何组织,不管他们是否具有本国的国籍,也不管他们是否在本国领域内,只要侵犯了本国的利益,就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

)(4)综合主义原则(以属地原则为主,结合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


A2:我国在法的对象效力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对我国公民的行为的效力。

(2)我国法对对外国公民或无国籍的人的行为的效力。

3、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名称和内容)(P69~70)
(1)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规则在什
么时间、什么空间以及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

(2)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作为、应该作为、不得作为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课以义务的,也可以是授权的。

(3)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结果或法律反应的部分。

4、什么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类型?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具备什么特征?(P116~118)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

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物;人生、人格;智力成果;行为;信息。

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具备:客观性;有用性;可控性;法律性。

5、什么是执法?简述执法的原则和特征(P207~210)
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果冻。

狭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执法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率原则。

执法的特征: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执法活动具有单方性;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

6、用文字或者图表的方式(任意选择一种方式)表达“法律要素”
7、法治与人治的基本区别是什么?(P330~331)
①领导人或者统治者的地位不同。

②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③政治和观念基础不同。

8、什么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有哪些方面?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

无过错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不能由法官或当事人随意扩大适用;其二,适用无过错责任,受害人不须证明加害人的过错,加害人亦不能通过证明自己无过错而免责,但原告应证明损害事实及其因果关系;其三,我国实行的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出现某些法定免责事由时,有关当事人也可全部或部分免除其民事责任。

一、试论述人权的价值和人权的法律保障
1、人权的价值
人权是人须臾不可离之的东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参照点。

1)人权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
2)人权是关于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
3)人权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2、人权的法律保障
没有法律对于人权的确认、宣布和保障,人权要么只能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要么经常面临受到侵害的危险而无法救济。

1)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人权的宪法保障
人权的立法保护
人权的行政保护
人权的司法救济
2)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二、试论述“内发型现代化”与“外源型现代化”的定义、内容、特点
1、定义:所谓“内发型现代化”与“外源型现代化”,是从推动“现代化”的
动力上区分的。

“内发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是内在的,即来自国家和社会内部的需要,其对于本国和本社会而言处于主动状态;而“外源型现代化”基本动力是外在的,即依靠外来力量(往往是外部压力)的推动,其对于本国和本社会而言处于被动状态。

2、内容:“现代化”从经济角度讲是工业化;从政治角度讲是民主化;从社会领域讲是城市化;在思想价值领域则是理性化的互动过程。

因此,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内发型现代化”的国家与“外源型现代化”的国家应该是一样的,至少是大同小异的,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3、特点:“内发型现代化”模式的国家,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根本原因,其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的内部,并伴随着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以平等、自由、人权作为其价值追求。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的国家的现代化往往是以争取国家主权为起点和最初目的,同时,由于外源型的最初动力不是来自社会内部,因此,其现代化并不是呈现的西方的自下而上的社会推进模式,而是政府主导型。

三、什么是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有那些?当代我国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
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划分标准:①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②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当代我国法律体系主要包括:①宪法及宪法相关法;②民法商法;③行政法;
④经济法;⑤社会法;⑥刑法;⑦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四、试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以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法制完备、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权力约束、权利保护、人权保障、社会自治等基本特征。

(1)人民主权。

人民主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

人民主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

没有人民主权,便没有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就一定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其真实的人民主权与其他法治国家和非法治国家相区别。

(2)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社会活动主体都必须服从法律、遵守法律的规定,而不能超越法律;任何权力都必须几首法律的约束,收到法律的制约。

(3)法制完备。

法制完备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而无一遗漏。

凡是应有法律制度调整的,均有恰当的法律制度调整;调整不同领域的法律制度应当相互衔接,有机协调;法律制度在执行、遵守、监督中的任何问题,均能在法律制度中获得解决的途径;法制有一个调节机制,能适当反映客观需要,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正。

法律制度的完备是法治国家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

(4)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

行政具有立法和司法等都不具备的特点。

行政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

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5)司法公正。

司法历来都是以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赢得群众信赖的最基本方面。

再次,司法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6)权力约束。

在权力的约束机制中,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法律制度。

这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任何权力的行使一般都以法律制度作为根据,并以法律制度作为权力行使的标准与模式;二是在制约权力的规范中惟有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做保证的特点。

(7)权利保护。

权利保护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明显特征。

权利的实现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权利受义务的制约;二是权利受权力的制约。

(8)人权保障。

人权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人权的权利范围与保护程度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表现,是不同类型国家的重要差别。

国家由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

人权保障状况是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9)社会自治。

在严格的法治状态之下,国家只管理自己应该管理、也必须管理的事务。

社会要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之中,就必须将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

该由国家管理的事项,国家及其机构必须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否则就是失职,余光的部门或机构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