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的中医辨证思路浅析_战惠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中医药

・12・慢性湿疹的中医辨证思路浅析

战惠娟 冯悦龙*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慢性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难以治疗的皮肤病之一,笔者通过查阅各种相关文献,从对该病的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法则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慢性湿疹 中医辨证 治疗法则

* 通讯作者

属性,而温药属于阳,即在八纲辨证以阴阳为总纲中,“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的主导原则。但“温药”也并非一味的使用辛甘温之品治疗痰证,而应重视“和之”的调和之意。魏荔彤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温药者,补胃阳,燥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强调温药补胃阳燥脾土之功。赵以德说:“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况水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温药有振奋阳气、温煦推动的作用,使肺得通调脾得转输肾得蒸化,则气化功能才调畅。

朱丹溪提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痰是水液停聚而成,水湿停滞又与气机不畅密切相关。气能行水行痰,故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调顺,则痰自化。古人有“治痰通用二陈”之说,二陈汤中的陈皮就体现了“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而且痰作为有形病理产物必会阻碍气机,故由痰而致的疾病必佐以行气之品。黎忠民认为治痰须从理气、化气、补气、降气四个方面着手,也强调了“气机调畅”对于痰证的重要作用。

治痰要治瘀,由于津血同源的观念,必然会出现痰瘀并存之证。上段已论述了治痰先治气,而气血又相互为用,关系密切。气属阳,痰与血同属阴,易于凝固胶结。但曹洪欣认为痰瘀同治并不是单纯的活血化痰,应用痰瘀同治时应注意重在温阳,宜先调气,同时佐以清热药,标本兼顾。痰的胶粘之性,易于阻塞脉络,形成血瘀,而血瘀一旦形成又易致痰的形成,犹如瘿瘤、瘰疬的病因多由气血痰等相搏结而成。况且中医学有“久病致瘀”的理论,更进一步说明痰久生瘀之说。《金匮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的学说也说明,血液运行的不畅会影响水液的运行,久而久之形成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

对于脏腑而言,痰与肺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治本重在脾肾,治标立足于肺。中医基础理论中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亦强调了脾肺在痰证中的标本关系。脾之运化不及,是津液停滞的常见原因。治痰从调理脾胃入手,促进脾气健运,方能从根本杜绝痰的生成。正如明・王伦也提出“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也强调了治痰与治脾肾是密不可分的。

(2014-01-07 收稿)

概述:慢性湿疹属于中医学的“湿疮”的范畴,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临床上发病的部位,病程以及临床特点,可分为“旋耳疮”、“浸淫疮”、“血风疮”、“四弯风”、“肾囊风”、“粟疮”等。属于皮肤病门诊中之常见的、难以治疗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特点是皮损多形损害,对称分布,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时间久易成慢性。而慢性湿疹常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者病情反复发作而成。也有一部分患者开始即表现为慢性湿疹的临床症状。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多为皮损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小腿、手足、外阴、肛门等处,表现为皮肤的肥厚粗糙,触之较硬,色素沉着,皮肤纹理显著,或有明显的苔藓样变。皮肤表面常附有鳞屑,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部分皮损可出现新的水疱或者丘疹。抓后有少量流渍。发于手足部位的常伴有皲裂,自觉疼痛,往往都影响活动。患者自觉瘙痒,呈阵发性,多在饮酒后、食辛辣发物时瘙痒加剧。也有在夜间或精神紧张时瘙痒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可迁延数月甚至更久。

病因病机:湿疹的发病多由禀赋不耐、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物,使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

者感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除此之外,七情内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的情志失调导致肝失疏泄,气郁不畅,郁久化火损伤阴血,不能濡养肌肤,致使肌肤甲错。或者久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血虚不能外达而濡养皮肤而导致肌肤甲错。《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对皮肤病之疮疡病因病机的最早的概括。揭示了本病虽然病位在表,而与五脏却密切相连,对湿疹病因病机的探讨和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肝失疏泄,气血失和,而不能濡养肌肤,而导致肌肤甲错,瘙痒。正如《丹溪心法》中所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在不忽视外因致病的同时,也看到了内因的重要性。如宋《圣济总录》中所阐述的“风热蕴于心经,则神志躁郁,气血鼓做,发于肌肤而为浸淫疮也”。清.邹岳《外科真铨》记载“无故掌心燥痒起皮,甚则枯裂微痛者,名掌心风,由脾胃有热,血燥生风,不能荣养肌肤而成。”初次提出了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同时指出了湿疹是由脾胃二经有热所致,同时还突出了血虚风燥的病因病机。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本病病因有二:

2014年第3期・13・

腠理虚和脏腑有热。又外感风寒湿之邪气,乘虚侵犯肌肤,使毒邪集聚,经络阻滞而发病,而对经久不愈的慢性湿疹,认为“诸久疮者,内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其脏内热,热结肌肉,其热滞留不歇,故疮久不瘥”。由此可见,古医家在不忽视外因的前提下,同时也注重了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综上可以看出,慢性湿疹的病因为禀赋不耐,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腥发之品,脾失健运,生湿蕴热。或者后天失养,情志不畅,五志化火。内外相搏,湿邪浸淫肌肤,而发为湿疮。故此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代医家对慢性湿疹的认识:中医古典文献中“浸淫疮”、“脐疮”、“乳头风”、“肾囊风”、“干癣”、“血风疮”和“湿癣”等病名。《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揭示本病虽病在表,但与五脏病机相连。无风不作痒,风胜则痒剧;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断,淫溃肌肤而生湿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曰“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在“瘑疮候”中有“瘑疮者,由肌腠虚,风湿之气,折于血气,结聚所生。”《素问.举痛论》中提到“百病生于气焉。”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在长久的情志不畅的情况下,致使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而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是湿不能运化。慢性湿疹的患者在长期的时间里,往往由于瘙痒,反反复复的发作的而产生精神压力。使肝气郁结,影响脾胃的运化,久郁化火,灼伤肝阴,郁则燥,燥则痒,痒更胜。清・《医宗金鉴・浸淫疮》:“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认识到该病与肝脾脏腑湿热有关。《诸病源候论》曰:“浸淫疮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淫肌肤,浸淫乃遍体。”此说明了湿疹由于处理不当而发展的全过程。《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中描述奶癣:“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为之乳癣。”初次提到了婴儿湿疹。当代著名中医外科医家赵炳南老先生认为本病的发生是以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内湿为发病的主要因素,湿邪日久化热,所以湿热互结,津液渗出是其矛盾的主要因素。他强调本病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邪气而致。饮食脾所运化,过食辛辣腥发之物,以致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腠理不密,外受湿热之邪,而发为本病。所以内外湿热之邪相互搏结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在临床上,夹风者,则游走不定,瘙痒明显,弥漫散发;湿热化火,则鲜红肿胀流水。朱仁康[1]认为内因是湿疹的主要原因,不外风湿热三者,脾主湿,饮食失宜、脾失健运等导致湿从内生;心主火,心主血脉,凡心烦燥扰、神志不宁,则为心经有火;血热内生,脾湿血热,湿热相结,浸淫肌肤发为疮。综上所述,本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脾失健运,肌肤失养;或因饮食不节,嗜酒或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在外与风、湿、热邪关系密切,其中“湿”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伤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而发为本病。张志礼[2]认为其发病之本在湿,而其标在热,经久不愈者主要是顽湿不化,湿热毒邪蕴久伤阴化燥。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湿疹可分三类:急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如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疹痒;皮损常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可泛发全身;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时轻时重,反复不愈;亚急性湿疹: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亦可见轻度浸润,剧烈瘙痒;慢性湿疹:多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暗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疹、结痂、抓痕,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现代关于湿疹的分类除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湿疹:手部湿疹、乳房湿疹、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钱币状湿疹,各类湿疹表现不一,皮损呈多形性。由此可见,湿疹分期分型多样,发病部位不定,临床表现不一,命名不同,均增加了湿疹的难治性。

湿疹由先天禀赋不足,或湿热内蕴,外受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湿疹病位虽在体表,但与内脏密切相关。内因有素体本虚、心火、脾湿、肝风肝火等,外因则由风、湿、热三邪夹杂所致,内外两因相合,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多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暗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疹、结痂、抓痕,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部分皮损可出现新的水疱或者丘疹。抓后有少量流渍。发于手足部位的常伴有皲裂,自觉疼痛,往往都影响活动。

治疗法则:治疗该病的核心重在调理脾胃,病理因素多为“湿热”,基本的治疗思路分为祛湿解毒、健脾利湿、调和脾胃、养血润肤。但是调和脾胃一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脾位于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并将其吸收和转输到身体的各个脏腑的胜利功能。《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认为湿病归责于脾。若脾气虚弱,运化功能障碍,水湿内生,即“脾生湿”。反过来,湿邪困脾,脾阳不升,致使脾阳不振,则为“湿困脾”。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综上所诉,临床上对脾生湿和湿困脾应该健脾和利湿同治,正所谓“治湿不调脾,非其治也”。

《脾胃论》说:“调饮食者,医中之王道也”,明确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且脾位于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液。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受阻,功能失职,水湿无法运化,就会导致水湿内生。因此,在治疗本病时,首当其冲要注重脾胃的调护。兼以凉血活血软坚,祛风止痒。脾胃功能健运,气血冲和,则本病易瘥。另一方面,脾胃运化失常,湿易生,久聚生热,与体内余火相夹杂,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相合而为病。所以说,这就是慢性湿疹难以治疗的一个因素。对于慢性湿疹的调护也是十分的重要,嘱托患者要清淡饮食,勿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以及海鲜等海物。不要喝浓茶和热咖啡。

参考文献

[1]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编.朱仁康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79:99-101.

[2] 黄英姿.马绍尧教授治疗湿疹经验[J].四川中医,2002,

20(12):2.

(2014-05-08 收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