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进城务工问题的调查报告
——来自泉州市龙门滩镇的实地调查
前言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农民大量涌进城市,武功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我市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进城务工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教育、生产、生活等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种途径,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工作难、人多地少、收入低的一种手段。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由于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流失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提高农民进城务工生活水平,我参加县政府组织的对德化县龙门滩镇关于“新农村建设”寒假实践队对此展开了以“进城务工人员现状调查”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0年2月2日、3日、4日,实践队的10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德化县龙门滩镇苏洋村、东厝,对部分进城务工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开展,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农户35家,随机调查15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50。
近年来,泉州市龙门滩镇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龙门滩镇镇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因受教育不同而待遇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别,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心理压力也较小,同时面对城市比较自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公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对较苦,选择余地也较小,心理压力也较大,很难适应城市。农村贫困问题制约着新农村生活问题的改善,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
二、调查问题分析
(一)农村进城务工问题日益突出,进城务工问题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所从事的工作较为低级,大部分为又苦有累的低层次工作。进城务工的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集中在建筑,力工,服务业等行业,分别占35.9%,27.1%,26.3%,其次为文教卫生,零售业,机械制造,餐饮业等行业,分别占到3.8%,3.3%,1.5%, 0.8%,比例极少,而在公司销售部门、人事行政管理、文秘、通信工程、财会等工作的农民更是极少,特别是在计算机、金融保险、人事行政管理等行业部门工作的农民基本为0。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城市人所不愿从事的又脏又累又苦的最底层次工作;。从工作层次来看,从事操作层(一般职员或工人等)占74.6%,为绝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只占到18.3%,而从事中层以下管理工作的仅占7%,从事高层管理的基本则为0。
二是农民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工作时间较长,但收入却很低。觉得在城市工
作环境很好的占3%,较好的占23%,一般的占46.3%,较差的占22.3%,很差的占5.3%,总体的评价在城市的工作环境不是令人满意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时间较长,每周工作天数平均为6.234天,每天工作小时数平均为10.02小时,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而他们的收入却很低,平均只有509.1元,除去花销开支已所剩无几。
三是农民工在城市面临着遭受歧视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在城市很有遭受歧视的感觉的占7.8%,有一点的占18%,有时有一点的占15.8%,不明显的占6.8%,没有这种感觉的占50.9%,这说明有相当的农民工在给城市打工时承受着城市不公正的压力。
(二)农村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妇女带着孩子外出打工,而孩子大多数处在入学、升学的年龄,急需进入母亲务工所在地的学校就读。但是,大多数公办学校是按户口所在地招生的,他们拒收无本区域户口的学生或需收取高额的入校费、择校费才允许就读,且不负责补办学籍;私立学校入校标准虽低,可收取的费用更多,农民工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失学、辍学的比较多急需迅速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问题。
(三)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上是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我们对城郊结合部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集中地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的租房环境卫生差,配套设施缺,治安管理乱,居住状况令人堪忧。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社会治安问题、农民房违章搭建和乱搭建等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农民工培训
当前,农民工虽多,但具有技术技能的农民工却少,既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又限
制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因此,要加强农民工培训。
首先,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主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其次,政府应建立民工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举办的培训班主要针对两个层次的民工,一是对初次务工人员进行适应性的上岗培训,主要介绍一些常识性知识,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等外来民工较多的场所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二是主要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加大知识技能外溢速度,免费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向民工开放图书馆,为民工自学提供便利。
(二)加强监督,严格检查,规范用工单位的行为
农民工就业市场混乱,大多数没有签订用工合同,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就业纠纷,且难以解决。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为企业服好务的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监督,并严格检查,规范用工单位的行为,确保农民工的权益不受侵害。
(三)完善医疗卫生体制,为低收入者提供医疗保障
一是将卫生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社区倾斜,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二是完善药品流通体制,提供大量的低价药品;三是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服务农民;四是相关能部门在辖区内的大型定点零售药店派驻有从业资格证的医师,方便患者就医,让农民工及低收入患者不因盲目购药而加重病情,贻误诊疗的最佳时机。
(四)完善基础教育体制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并建立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区内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重点学校和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家庭的愿望,确保其子女有更多进入重点学校接受优秀教师授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