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与建议

摘要:水资源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

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环境监测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对水环境做到更加全面

的掌握,同时还能对污染源排放做出更加科学的监控。对水环境的监测结果,是

我国污染治理和环境改善决策的重要根据。本文就主要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监测的

现状,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法,为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

引言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的需求急速增长,为了实现对水资源更加

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并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我国水环境监测部门近年来加大力度,通过完

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确立更加科学的分析标准,让我国水污染防

治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

1.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的崛起带动了水资源相

关产业的发展,在对水资源需求量极大增加的同时,为我国水环境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压力。水污染程度的加重,为我国水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时至今日,我国水资源仍处于匮乏的状态,其原因一部分在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

平衡,东南部水资源相对丰富,而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还有一部分原因在

于我国有些地区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水资源监测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使得一些

地区对于水资源的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再者,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较晚,

发展相对较慢,而且技术不够先进,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些年,我国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环境监测技术,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

让水环境监测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已经可以覆盖到大江、大河、湖泊等水源,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通过对检测区域检测设备更

加科学的部署、对水样更加合理的采集和更加精确的分析,我国已经能够较好地

实现水环境的现代化监测。我国对水环境的监测是以监测技术为核心,通过对不

同水域设置监测站点,运用信息技术监理覆盖全国的水环境监测网络。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超过两百个水资源监测中心,接近三千个遍布全国各地的水资源监

测站点,绝大多数站点都能实现全天候运行,实现对当地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我

国水资源监测网络的重要监测对象是地表水、地下水、废水污水等,通过检测站

点的设立将水域分成不同的监测段,对水域进行采样分析的方式,确定水样成分,进而确定水域的污染情况。

2.我国水环境监测的现存问题

2.1缺乏有效的监测分析手段

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监测机构会使用不同的监测技术,以达到分析不同监

测指标的目的。比如,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等不同指标,在

不同的水域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比重,根据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要采用不同的监测

方法,依据不同的监测标准对其进行监测。民用水和工业用水对其中各指标的要

求就有所不同。我国水环境监测网络虽然已经相对成熟,但在一些水域仍然无法

满足某些物质含量的监测要求。这主要是某些地区的监测机构仍然缺乏有效的监

测手段。一些机构在沿用传统水质监测方法的同时,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监测标准

降低,有些严重的甚至低于我国统一监测标准的最低要求。另外,这些机构通常

没有足够先进的监测设备,只能使用老旧的监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分析。这导致一

些分析指标不够准确,影响了监测效果。

2.2缺乏完善的水环境预警机制

水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要想在较长时间内取得相对稳定、精确

的监测数据,就要对水环境预警机制进行完善。水环境预警体系有利于对水域内

水质各项数据的动态获取,尤其能够为水域内的一些突发情况提供数据依据,以

方便对应措施的采取。然而,确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还需要

足够的数据作为参考,最关键的是,它还需要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以及

预警网络的搭建,这对于一些监测机构来说是难以负担的投入,也就直接导致了

我国一些地方的水环境监测常年处在技术落后的状态。

2.3缺乏精确的评估指标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大河遍布各地,水环境比较复杂。尽管我国已经在加大

力度对水环境监测系统做出完善,仍然有一些地区的监测机构没有得到充分的照顾,使得这些机构不仅没有先进的监测技术,连精确统一的监测指标都不够完善。比如,一些地区有水库、河流、湖泊等不同水域,但具体进行监测工作时,由于

评估指标不够具体,常常会造成监测方法混淆使用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监测的准

确性,甚至使监测失去了意义。

3.改善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的方法

3.1确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鉴于水环境监测技术落后、理念不先进、数据不准确等客观现状,我国相关

监测机构应大力完善监测体系,通过更加完善的监测方法的使用,让更多污染物

囊括在监测对象的范围内。同时,机构要在完善监测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力

度对监测方法进行创新,通过积极研发,得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水域的监

测方法。另外,借助于科技的发展,我国还应提高监测设备的灵敏度,让监测设

备能够对更多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同时,各地还应针对当地的不同情况,构建水

域内的环境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弥补我国当前应急机制缺乏的缺陷。

3.2搭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水环境监测也提供了更加便捷、可靠的方法。监测机构应

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技术,搭建水环境监测质量

和信息管理系统,并让各地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到系统中,并通过特定的

算法,对数据和返回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此,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将变得更

加高效,对水环境中发生的问题也能做出更加迅速的应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

发展,水环境质量管理系统还能在长期的监测中进行学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水

环境问题作出相对准确的预警。

结束语

水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对于水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形成了应急监测

和应对机制,分析、预警、评估和处理手段也变得更加科学。不过,我国还要对

水环境监测方法积极改进,加大创新,积累更加丰富的监测经验,推动我国水环

境监测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锋.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科技,2017,33(02):133-135.

[2]刘颖,刘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3):127-131+151.

[3]张宁红,张涛,黎刚.环境监测现代化支撑——共性技术的提升与突破[J].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