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条件对正、逆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影响图解(精选)
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
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
化剂效率较高
1.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反应A2(g)+ 3B2(g) 2AB3(g)(△Q>0)平衡体系 的是…( D )
V(逆)
V(逆)
0 ⑤增大压强
t
0
⑥减小压强
t
增大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
增大,但
增大程度相同 ,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 减小 ,但 减小程度相同 ,故平衡 不 移动。
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mA(g)+nB(g) pC(g)+qD(g)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1)若m+n==p+q : 增大压强,平衡往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
二、速率-时间图:可用于:
பைடு நூலகம்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
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逆
t1
t2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v逆
t1
t2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1、以mA(g)+nB(g) 为例
qC (g);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
衡v正、v逆变化如图,则△Q_<__0, m+n__>_q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vt图
Chem is try!
例3: 反应 2NO2(g)
N2O4(g)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
【分析】P变化-﹥体积变化-﹥浓度变化 (气体系数之和大的方向,浓度变化更大,即速率变化更大!)
v
V正
V正 ′ V逆′
V逆
t
Chem is try!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
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滴加NaOH溶液
增加C(反应物) 向正方向移动 滴加NaOH溶液
现象
改变因素 移动方向
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减小C(反应物) 向逆方向移动
图像分析: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瞬间增大, 而V逆不变,V正 >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直到
速率-时间关系图:V”正 = V ”逆,最后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例:对如下平衡
A(气) + B (气)
2C (气) + D (固)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2 t3
加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正’ = V逆’
V逆 0
t1 t2 t3
减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hem is try!
[注意] 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
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增大压强,体积 减小,浓度同等程 度增大,颜色变深, 但平衡不移动.
实验目的: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Cr2O72-+H2O
橙色
实验结果及现象:
步骤
滴加3-10滴浓H2SO4
2CrO42-+2H+
黄色
滴加10-20滴 6mol/LNaOH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PPT课件
例题2. 对于 m A (g) + n B (g) 化,则:
p C (g) △H有如图所示的变
①p1与 p2 的关系是
P2 > P 1
C% ;
②m + n 与p的关系是 m + n > p ; ③T1 与 T2的关系是 T2 < T 1 ;
T2 P2 T1 P2
T1 P1
④ △H与 0 的关系是 △H<0
减小反应物浓度 v
V(正)
V`(逆)
V(逆)
0
t1
V`(正) t2 t3
t
7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 减小生成物浓度
V正>V逆化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 减小反应物浓度
V逆>V正
化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注:固态或纯液态物质的浓度是常数,改变固态
或纯液态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不能使平衡
11
二、改变压强是否会影响平衡
实验: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12
•
2NO2 (g) N2O4(g)
•
(红棕色) (无色)
• 思考:加压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
为什么?
• [结论]
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13
• 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 的可逆反应( △n气=0 ),改变压强,化 学平衡不移动。 例如:2HI(g) H2(g)+I2(g) 加压颜色会变吗?
4、 V正与V逆的关系、化学键的角度等
5、注意:体系的总压、密度、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等量不变不一定 是平衡状态,要根据反应的 方程式的系数而定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
P2
t1 t2
P1
P2
m+n___p+q
2. 转化率—时间曲线
【例 2】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 根据图象填空(纵坐标均表示 A 的转化率):
P1
P2
t1 t2
P1 > P2 m+n___p+q
2. 转化率—时间曲线
【例 2】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 根据图象填空(纵坐标均表示 A 的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1. 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例1 】对于反应N2+3H2 2NH3 (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下图,确定t1—t5 各点所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增大N2或H2的浓度 t1______________
减小NH3的浓度 t2______________
增大压强 t3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1. 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例1 】对于反应N2+3H2 2NH3 (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下图,确定t1—t5 各点所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增大N2或H2的浓度 t1______________
减小NH3的浓度 t2______________
t3______________ t4______________ t5______________
升高温度 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压强 减小压强
外界 反应速率变化 (v 条件 -t图像 )
条件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压强 压强 反应前后气体体 积不变的反应 催化 剂 使用催化 剂 减小压强 平衡不移动
外界条件对正、逆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影响图解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g) + VO O2(g) 2 5 2SO3(g) 450 ℃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
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 O2的物质的量浓 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图Ⅱ表示的是 t 1 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 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 乙的压强较高
V2O5 3.(2009· 山东高考)2SO2(g)+O2(g) 2SO3(g)是制备 △ 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 V2O5 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 的时间 D.在 t1、t2 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 c1、c2,则时间 c2-c1 间隔 t1~t2 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v= t2-t1
•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由 v ( 正 ) 、 v ( 逆 ) 的相对 大小决定,不能错误的认为升高温度时,吸热 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速率不变或减小, 恰恰相反,两个方向上的反应速率均增大,只 是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比放热反应增大的 倍数大,这是常出现的错误。类似的情况还有 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 v ( 正 ) 、 v(逆)的变化关系。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6)加入催化剂
(7)体积不变充入氖气
增大
不变
增大
不变
• 答案: 升温 减小SO3浓度
• 1.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 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 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 A.①③⑤ B.②⑤ • C.②③⑤ D.①③④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
(1)浓度—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如 A+B
反应情况如图 1 所示,解该类图像题要注意各物质曲线出现折
点(达到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
化学计量数关系。
(2)全程速率—时间图(如图 2 所示):如 Zn 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解释原因:AB 段(v 渐增),因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 温度渐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BC 段(v 渐小),则主要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 [H+]渐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故分析时要抓住各阶段的主要矛 盾,认真分析。
答案:(1)6H2 (3)依题意
(2)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
H3BO3(aq)+H2O(l) 起始时各
4]-(aq)+H+(aq)
物质浓度
/mol·L-1 平衡时各
0.70
0
0
物质浓度 0.70
2.0×10-5
/mol·L-1
K=[B[OHH3B- 4O][3H] +]
体计量数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或生成等。
(3)先拐先平: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先达到平衡,可能是该反应
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大或使用了催化剂。
(4)定一议二: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一个条件的改变,所以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
先固定一个量,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3.分类解析
积为 2 L)。
(2)因不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无法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因
此平衡常数 K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右移但平衡常数不变。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平衡系列问题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一)在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V正、V逆的变化有两种:V正、V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V正、V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正反应放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二)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说就是:增大浓度,平衡就会向着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浓度,平衡就会向着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就会向着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就会向着压强增大的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就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就会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如对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也适用。
(讲述:“减弱”“改变”不是“消除”,更不能使之“逆转”。
例如,当原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为P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体系压强不会减弱至P甚至小于P,而将介于P~2P之间。
)化学平衡小结——等效平衡问题一、概念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包括“全等等效和相似等效”)。
概念的理解:(1)只要是等效平衡,平衡时同一物质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一定相同(2)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①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比较时都运用“一边倒”倒回到起始的状态.............进行比较。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3张)
A.120℃,4 h C.60℃,4 h
B.80℃,2 h
(5)①C ②乙醇脱水生成了乙醚
D.40℃,3 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_。
【解析】(1)液体混合一般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密度 小的液体中。(2)加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3)该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及 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4)从催化剂重 复利用、产物的污染、原料被碳化角度分析。(5)①从 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升高温度转化率提高,但120℃时
逐渐失去结晶水。
冷却时,_C_o_C__l又2
结合结晶水
(3)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 ①配制样品溶液
实验现象:三支试管都产生分层现象。下层是水溶 液,分别显_橙__、_红__和_蓝__色。 结论与解释:乙酸乙酯_不__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浮于 水面。甲基橙在水和酸中分别呈现_橙__色和_红__色,石 蕊在碱性溶液中呈_蓝__色。
2.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样品准备:用一支 50 mL注射器抽取 30 mL红棕色的NO2气体, 封住注射孔
结论与解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②推压活塞:用力 压缩活塞,使注射 器内气体的体积缩 小到15 mL,观察气 体颜色的变化
气 _深_体_(颜压色缩先变 时)、再变__浅_
(压缩后)
③提拉活塞:用力 提拉活塞,使注射 器内气体体积增大 到40 mL。观察气体 颜色的变化
蓝色
粉红色
加水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
粉红色。
2.温度改变时的变化:
CoCl2 g6H2O噲垐25垐℃垐~52垎℃垐 CoCl2 g2H2O噲垐90垎℃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增大压强
v(正)、v(逆)均增大; 若Δ Vg<0,则v(正)强变, υ (逆)弱变;v(正)>v(逆),平衡 向右移动
减小压强
v(正)、v(逆)均减小; 若Δ Vg<0,则v(正)强变, υ (逆)弱变;v(正) <v(逆),平 衡向左移动
改变压强
v(正)、v(逆)均增大(或减 小); 若Δ Vg=0, 则v(正) =v(逆), 平衡不移动
[例3]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0 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图,则P1 < P2, a+b < c+d (填>、<或=)
先拐先平, P2>P1
P1 →P2 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
则平衡逆向移动,逆向为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
[小结]
看图,分析图像特点→依据图像的拐点→比较
温度或压强的的大小→分析改变条件后,y轴的变
化情况→结合平衡移动原理 →得到相关结论
[练习3]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 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 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 断是( D)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的图像
考试说明要求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 律。
1.反应速率—时间图象 2.反应速率—温度(压强)图象 3. 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象 4. 转化率—温度、压强图象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及平衡移动的图像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和平衡移动方向 V—t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
(填“正”或“逆”)
(3)当温度依次升高到T1、T2、T3时,在反应到达平衡的过程中,正
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增大、不变、减小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例3.反应A(g)+B(g) C(g); △H<0 已达平衡,升高 温度,平衡逆移,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速率
对时间的曲线为( )
(2)看变化趋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放热反应和吸 热反应。
(3)看终点,分清消耗浓度和增加浓度,反应物的消耗浓度 和生成物的增加浓度(或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 质化学计量数之比。
(4)时间—速率图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 “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
例1.在一密闭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 v
N2(g)+3H2(g) 2NH3(g)(正反应放热) 右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
逆 逆
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练习一下! (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
件发生了变化?
(2)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体积分数最
正 正
t0 t1 t2 t3 t4 t5 t6 t
高的是( )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请指出:t1、t2、t3、t4时刻分别改变什么条件?
v
突变
v正
v正
v逆 = v正
渐变
0
v逆
v正
v逆
v逆
t1 ta t2 tb t3 tc t4
td t
【典例 3】 可逆反应aX(g)+bY(g) cZ(g) 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 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 —时间(t)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D)
常见的五类化学平衡图像
5.几种特殊图像 (1)如下图,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 pC(g)+qD(g),M 点前,表示化学反 应从反应物开始,则 v 正>v 逆;M 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 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 情况,即升温,A%增大(C%减小),平衡左移,ΔH___<_____0。
(2)如右图,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 pC(g)+qD(g),L 线上 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左上方(E 点)A%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的 A%,E 点必须朝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 点:v 正 ___>_____v 逆;则右下方(F 点):v 正____<____v 逆。
出判断。
[例 1](2016·四川卷)一定条件下,CH4 与 H2O(g) 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起 始nnHCH2O4=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 的体积分数 φ(CH4)与 Z 和 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A.该反应的焓变 ΔH>0 B.图中 Z 的大小为 a>3>b
CH2CH3(g)催化剂CHCH2(g)+H2(g) (1)已知:
• (1)c、T、p、催化剂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 (2)c、T、p、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平衡正移,则v正>v逆,反之,v正<v逆。
• 2.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
• 特点: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 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压强增大(或温度升高)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 衡正向移动。
丙中________使用催化剂。
a
•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
2.3.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图像专题 化学
学习目标
①掌握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速率-时间(v-t)
曲线; ②掌握不同温度、压强下的浓度(转化率、
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一. v-t (速率—时间) 图像
(1) 改变浓度
v
v'正 v正
v'逆 v逆
t C反应物↑
v
v'逆 v正
v'正 v逆
t C生成物↑
v
v正 v'正
(3) 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 (增大、减少)的反应。
二.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压强(温度)曲线
mA(g)+nB(g) pC(g)+qD(g) ΔH 0 先拐先平数值大
C%
T2
C%
T2
T1
T1>T2
ΔH<0
T1 T1<T2 ΔH>0
0 t1
t2 时间
0 t1 t2 时间
A% 0 t1
T2
T1 t2 时间
(1) 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 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2) 浓度(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计量系数之比 (3) 是否为可逆反应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2.0 1.5 1.0 0.5
0
2A + B
C A B
时间
3C
2.0 1.5 1.0 0.5
0
A + 2B
A B C
时间
C
例1. 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 △H<0, 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
mA(g)+nB(g) pC(g)+qD(g)
第5讲 用图像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
第5讲用图像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方法及思路1.看懂图像:看点:原点、拐点、交点,定量图像中点的数量关系看线:走向、变化趋势,未体现出的关系可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看面:横、纵坐标轴的意义2.联想规律:准确熟练地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作出判断:①“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②“定一议二”原则。
例.对反应aA(g)+bB(g) cC(g) △H ,有A、B两图的实验结果,判断a、b、c的关系和△H的符号。
【解析】A图是不同温度下,产物C的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先达到平衡,∴T2>T1。
“定一议二”原则:将时间定为平衡后的的某一时刻,T1温度下的平衡变为T2温度下的平衡:T1→T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C1% →C2%,C的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已知反应);∴逆反应方向是吸热方向,即正反应方向是放热方向,即△H<0 。
B图是不同压强下,反应物A的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先达到平衡,∴p2>p1。
“定一议二”原则:将时间定为平衡后的的某一时刻,p1压强下的平衡变为p2压强下的平衡:p1→p2,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A1% →A2%,A的分数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方向,即a + b > c。
例1.某可逆反应:3A(g)+B(g)2C(g)在温度分别为t1和t2 ,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得到C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p2>p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p2>p1,逆反应为吸热反应D.p1>p2,逆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BC【解析】温度为t2时,压强p2时先到平衡,所以p2>p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二、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原则方法 (1)看图像:一看轴,即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
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 辅助线,即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 变化、温度变化、转化率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等。
结束
[解析]
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增大压强,v(正)、v(逆)均应
增大。B项中v(逆)减小,D项中v(正)和v(逆)均减小,故B、D项 均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A项错 误;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逆)>v(正),C项 正确。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3.从曲线的变化趋势着手
对于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 由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或压强逐 渐增大,反应速率会逐渐增大,因此图像上出现的是平滑的递增曲 线。
根据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判断速率曲线的 变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1)温度或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 的影响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减小都减小,反映到图像 上,就是v(正)、v(逆)两条曲线的走势大致相同;(2)分析外界条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只能分析达到平衡之后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情况。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4.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及分析
图像
温 升高
降低
t1时刻 度 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
所改变
增大
减小
压
的条件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
强
应
升高
降低
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
增大
减小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
的反应
3.“平台”类v-t图像及分析
图像
分析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t1时使用
t1时v'(正)、v'(逆)均突然 催化剂
增大且v'(正)=v'(逆),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t1时增大
增大X或Y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Z的浓度增大,D错误。
考点二
化学平衡图像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1.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及分析
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a 用催化剂,b 不用)
(T2>T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T2>T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p1>p2,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Y的浓度
思路导引(1)分析体系及反应特点:①恒温恒容体系;②正反应是气体体积
减小的放热反应。
(2)分析图像: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浓度
的大小;25 min 时 c(Y)逐渐增大,c(X)瞬间增大
图中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速率
外界条件的变化。
答案 D
mol
(1- + 3-3 + + )mol
×100%=30%,解得x=0.75,则CO2的转化率为75%,B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
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