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7.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 的定义
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中,超重(BMI>相应年龄、 性别的第85百分位)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 的第95百分位)且合并下述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药
二甲双胍 防计划研究 -中国5中 (DPP)3
物 干
心3年观 察研究2
曲格列酮TRIPOD研究
Fra Baidu bibliotek
预
5
阿卡波糖-
STOPNIDDM研究
罗格列酮DREAM研 究9
吡格列酮
-ACT NOW研 究10
伏格列波糖 VICTORY 2009
2012
甘精胰 岛素ORIGIN 研究11
1.Pan XR, et al.Diabetes Care. 1997 Apr;20(4):537-44. 2.杨文英等.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3):131-4. 3.Knowler WC,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Feb 7;346(6):393-403. 4. Chiasson JL,et al.Lancet. 2002 Jun 15;359(9323):2072-7. 5.Buchanan TA, et al.Diabetes. 2002 Sep;51(9):2796-2803. 6.Lindström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Dec;26(12):3230-6. 7.Kosaka K,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5 Feb;67(2):152-62. 8.Li G, et al.Lancet. 2008 May 24;371(9626):1783-9. 9.DREAM Trial Investigators. Lancet 2006;368:1096-1105. 10.DeFronzo RA, et al.N Engl J Med. 2011 Mar 24;364(12):1104-15. 11.The ORIGIN Trial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12 Jun 11.
浅谈糖尿病中西医治疗
一区血液科裴善婷
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世界各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均在 上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
—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 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人约1.94亿,到2025年将 突破3.33亿;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200%比45%),21世纪DM将在中国、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15.00%
10.00% 5.00%
城市 农村
0.00% 18-44岁
45-59岁
60岁以上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
西医的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所致 ❖ 慢性高血糖可致多系统损害,尤其是引起眼、肾、
2型糖尿病干预研究
生 活 方 式
干 大庆研究1
预
美国糖尿病 预防计划研 究(DPP)3
芬兰糖尿病
预防研究 Toranomon
(DPS)6
研究7
印度糖尿病 预防计划 (IDPP)5
大庆研究 20年随访8
1997
2001
2002
2003
2005
2006
2008
2011
二甲双胍-美
阿卡波糖、 国糖尿病预
神经、心脏及血管损害 ❖ 各种应激因素可导致急性代谢紊乱如DKA和高渗性
昏迷
中医的消渴病
❖ 糖尿病在中国传统医学里称为“消渴”。
❖ 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 要特征
❖ 病变部位在肺、胃、肾
❖ 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
❖ 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 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 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 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 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 平mmol/L*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 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
1)随机血糖
≥11.1
或
2)空腹血糖(FPG)
或
≥7.0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OGTT-2h)血糖
≥11.1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复核
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
1. 1型糖尿病
A.免疫介导性 B.特发性
2. 2型糖尿病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4. 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 √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 √肥胖(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 绝对增多) √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 √中老年 √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
2.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症、 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
3.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GDM
筛查方法
❖ 推荐采用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 后2小时血糖)
❖ 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筛查 空腹血糖,但有漏诊的可能性
❖ 常规筛查暂不推荐HbA1c 检测
❖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注:β细胞功能缺陷致Ins分泌不足,或胰岛素 抵抗
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示意
图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 肥 活动过少 胖 酗酒吸烟 致糖尿病药物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妊娠 内分泌疾病 宫内营养不良 应激
胰岛素抵抗(肌肉、肝)
B细胞分泌缺陷
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
糖耐量减低
T2DM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可改变因素
年龄
糖尿病前期(最重要的危险因 素)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代谢综合征
种族
超重、肥胖、抑郁症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 饮食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活动
史
减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物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成年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1. 年龄≥40岁 2.有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 静坐生活方式 5.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之后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 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达60% ❖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 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 ❖ 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
7.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 的定义
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中,超重(BMI>相应年龄、 性别的第85百分位)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 的第95百分位)且合并下述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药
二甲双胍 防计划研究 -中国5中 (DPP)3
物 干
心3年观 察研究2
曲格列酮TRIPOD研究
Fra Baidu bibliotek
预
5
阿卡波糖-
STOPNIDDM研究
罗格列酮DREAM研 究9
吡格列酮
-ACT NOW研 究10
伏格列波糖 VICTORY 2009
2012
甘精胰 岛素ORIGIN 研究11
1.Pan XR, et al.Diabetes Care. 1997 Apr;20(4):537-44. 2.杨文英等.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3):131-4. 3.Knowler WC,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Feb 7;346(6):393-403. 4. Chiasson JL,et al.Lancet. 2002 Jun 15;359(9323):2072-7. 5.Buchanan TA, et al.Diabetes. 2002 Sep;51(9):2796-2803. 6.Lindström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Dec;26(12):3230-6. 7.Kosaka K,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5 Feb;67(2):152-62. 8.Li G, et al.Lancet. 2008 May 24;371(9626):1783-9. 9.DREAM Trial Investigators. Lancet 2006;368:1096-1105. 10.DeFronzo RA, et al.N Engl J Med. 2011 Mar 24;364(12):1104-15. 11.The ORIGIN Trial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12 Jun 11.
浅谈糖尿病中西医治疗
一区血液科裴善婷
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世界各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均在 上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
—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 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人约1.94亿,到2025年将 突破3.33亿;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200%比45%),21世纪DM将在中国、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15.00%
10.00% 5.00%
城市 农村
0.00% 18-44岁
45-59岁
60岁以上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
西医的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所致 ❖ 慢性高血糖可致多系统损害,尤其是引起眼、肾、
2型糖尿病干预研究
生 活 方 式
干 大庆研究1
预
美国糖尿病 预防计划研 究(DPP)3
芬兰糖尿病
预防研究 Toranomon
(DPS)6
研究7
印度糖尿病 预防计划 (IDPP)5
大庆研究 20年随访8
1997
2001
2002
2003
2005
2006
2008
2011
二甲双胍-美
阿卡波糖、 国糖尿病预
神经、心脏及血管损害 ❖ 各种应激因素可导致急性代谢紊乱如DKA和高渗性
昏迷
中医的消渴病
❖ 糖尿病在中国传统医学里称为“消渴”。
❖ 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 要特征
❖ 病变部位在肺、胃、肾
❖ 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
❖ 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 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 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 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 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 平mmol/L*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 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
1)随机血糖
≥11.1
或
2)空腹血糖(FPG)
或
≥7.0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OGTT-2h)血糖
≥11.1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复核
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
1. 1型糖尿病
A.免疫介导性 B.特发性
2. 2型糖尿病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4. 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 √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 √肥胖(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 绝对增多) √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 √中老年 √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
2.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症、 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
3.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GDM
筛查方法
❖ 推荐采用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 后2小时血糖)
❖ 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筛查 空腹血糖,但有漏诊的可能性
❖ 常规筛查暂不推荐HbA1c 检测
❖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注:β细胞功能缺陷致Ins分泌不足,或胰岛素 抵抗
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示意
图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 肥 活动过少 胖 酗酒吸烟 致糖尿病药物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妊娠 内分泌疾病 宫内营养不良 应激
胰岛素抵抗(肌肉、肝)
B细胞分泌缺陷
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
糖耐量减低
T2DM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可改变因素
年龄
糖尿病前期(最重要的危险因 素)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代谢综合征
种族
超重、肥胖、抑郁症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 饮食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活动
史
减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物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成年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1. 年龄≥40岁 2.有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 静坐生活方式 5.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之后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 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达60% ❖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 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 ❖ 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