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血型(ABO型)检验PPT课件

人体血型(ABO型)检验PPT课件

-
21
实验步骤
取干净载玻片
滴加定型剂
取血
消毒
取血
观察
记录结果
消毒 消毒
-
22

② 抗- A
抗B 23
③用70-75%的酒精消毒取血部位
消毒取血部位
-
24
④ 用针扎一下消毒部位,使血冒出, 立即滴一滴血液在抗A或B上。
抗A
-
抗B
25
⑤ 再用70-75%的酒精擦洗消毒刚用针扎的
部位,然后再取一滴血液于抗B或A上。
-
4
血型 A B AB O
可能基因型 IAIA或IAIO
IBIB或IBIO
IAIB
IOIO
-
5
材料
采集管、载玻片、脱脂棉、针、冰箱、 受检者血液 。
-
6
试剂
-
7
实验说明
1.人体的血液是怎样产生的 2.血液有哪些功能 3.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 4.造血需要哪些原料 5.血型 6.父母的血型与子女的血型关系 7.输血 8.血型与性格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 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 被致敏后产生抗Rh的抗体。
献血前应注意休息,使身体和情绪逐步稳定;不要饱 食或空腹献血;不要吸烟饮酒;不要大量进食油腻食 物;禁服任何药物;否则会破坏血液质量造成不良后 果。
-
19
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吗?
-
9
血液有哪些功能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人工制造血 液来代替人类自身血液的生理功能。人们之所以把血 液看作为生命的象征,就是在于血液对于维持人体生 命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ABO血型系统 ppt课件

ABO血型系统  ppt课件
试验可以检测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
PPT课件
56
Rh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性质
少数抗D血清含有IgM抗体,一般总伴有 IgG抗体(如本身浓度很高),能凝集盐 水悬浮的Rh阳性红细胞。
IgA性质的抗D十分罕见,并且只是混含 在IgG抗体的血清中。
PPT课件
57
Rh抗体的产生
非免疫的Rh抗体极为罕见,主要通过输血或 妊娠免疫产生
抗人球蛋白
间接Coombs试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PPT课件
55
Rh血型系统的抗体
Rh血型抗体主要通过免疫途径产生,如妊娠输血等
Rh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性质 大部分Rh抗体属IgG,与盐水悬浮的Rh阳性红细胞
(—D—细胞例外)不起凝集反应 (致敏作用); 改变方法或试验条件:如用酶试验或间接抗球蛋白
不完全弱D
增强D
PPT课件
29
弱D(Du)
Du红细胞:红细胞上与普通D抗原无性质区别, 只是数量上很少,抗原表达弱的红细胞
Weak D的抗原性比正常的D弱得多,它不 能与所有抗D血清起反应,与D细胞相比, 它只能结合7—25%的抗D。
PPT课件
30
D抗原的种类:
根据D抗原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及抗原性不同, 将D抗原分为如下几种
回顾 ABO血原
血型前体物质是合成H抗原的前体;
主要有两种前体物质:Ⅰ、Ⅱ,前者主 要在分泌液中,后者主要存在于红细胞 上(性质不同);
一般认为,H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只作 用于红细胞膜上的前体物质,形成H抗原
H抗原是ABO抗原的前体;
PPT课件
2
小结
-D- 只有D抗原,缺乏C、c、E、e抗原。 其D抗原活性强,能与不完全抗D抗体在 盐水中反应

实验ABO血型鉴定ppt课件

实验ABO血型鉴定ppt课件
剂量、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 2.解释“交叉配血试验”及其结果 3.简述输血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皮肤与采血针 2. 标准抗AB血清不能混淆 平稳移动玻片 3.使用牙签时不可混用 4.凝集现象肉眼分辨不清时用低倍镜辨别
六、实验记录
1.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实验用品
标准抗A 和抗B血清、玻片、 蜡笔、消毒液、牙签、 棉签、 采血针、显微镜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4.观察反应
静置10—15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 凝集现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结果判断
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标准抗A血清 标准抗B血清
A型 B型 AB 型 O型

课件.ABO血型系统

课件.ABO血型系统

关于ABO基因,先后有两种学说,即“两对独 立的等位基因”和“三复等位基因”学说,现 在一般都接受后者。这一学说于1924年由 Betnstien提出,他认为在决定ABO血型遗传的 基因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
A、B基因对于O基因而言为显性基因。
父母双方如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 则可组成6个基因型, OO、AA、AO、 BB、BO、AB;因为O为隐性基因,所 以只有四种表型,A、B、O、AB。
红细胞血型概述
安全输血过程中突破三个障碍
保证输血安全的血型试验;
病人耐受的输血设备 使输血成为一种实用疗法的抗凝剂
红细胞血型概述
红细胞血型的发展研究
1901年到1950年,使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发现和检测各 种血型抗原,阐明它们的遗传特点:



Rh血型系统 Levine和Stetson(1939年)、 Landsteiner和Wiener(1940年) Lutheran血型系统 Callender等(1945年) Kell血型系统 Coombs等(1946年) Lewis血型系统 Mourant (1946年) Duffy血型系统 Cutbush等(1950年) Kidd血型系统 Allen等(1951年) MN血型和P血型系统 Levine(1987年)

O基因由于261位碱基缺失和第349位碱
基缺失导致框架密码位移,终止密码提 前出现,合成无酶活性短肽。
H物质:生成ABO血型抗原的基础 物质;
由H基因编码产生α2-L-岩藻糖基转移酶,
将岩藻糖基转移到前体上形成H抗原。
H抗原是A和B抗原的前体物质
血型前体物质
由单糖顺序连接形成糖链,根据其非还原末端
在输血工作中有重要意义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 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其多为IgG抗体。 ❖ 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 ❖ 目的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确保安全用血,有
效用血。因为多为IgG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 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酶、抗人球蛋 白、poly等)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 “同型血” 是指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相同,其它 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或者只用 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检查不出ABO血型系统之外的不 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 输血反应的发生。
的形式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和组织液中,如血清、精液、
胃液、卵巢肿液、羊水、汗液、尿液、泪液、胆汁、
乳汁和腹水中,但脑脊液中没有。这些可溶性抗原被
称为“血型物质”,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
❖ 凡体液中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约占人群总数的80%, 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占20%。
返回
血型物质的意义
❖ ①测定唾液中血型物质辅助鉴定血型。 ❖ ②血型物质可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
■(7)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 某些白血病
病人ABO血型抗原可受到抑制,检出困难。
■(8)红细胞多凝集现象 红细胞因遗传或
获得性的表面异常,发生多凝集现象。
■(9)获得性类B 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
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活性。
返回
正反 定型 不一 致的 原因
■(10)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 影响抗体效价,造成反定型困难。
❖ 没有H、A、B抗原,定型时易被误定为O 型。
返回
孟买血型
❖ 孟买血型血清中含有抗H、抗A、抗B 抗体,不管输血给O型人还是接受O型人的 血,均会与含H抗原的O型红细胞发生溶血 性输血反应。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器官移植配型
ABO血型系统是输血前的重要检测项目, 通过鉴定血型,可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引 发的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在器官移植中,供受体的ABO血型匹配是 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ABO 血型系统检测可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
遗传学研究
ABO血型系统检测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化学发光法
利用化学发光原理,通过 检测抗原抗体反应后的光 信号强度,确定血型。
ABO血型分型的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输血安全
通过ABO血型分型,确保输 血时血型匹配,避免因血型不
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器官移植
供体和受体之间的ABO血型 匹配程度影响移植成功率及排
斥反应的发生率。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与母子 ABO血型不合有关,通过 ABO血型分型可早期发现并
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父母 和子女的ABO血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亲生关系。
虽然ABO血型系统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唯一依据,但可以 作为其他遗传标记的有力补充,提高亲子鉴定的准确性。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有关,例如某些肿瘤、糖尿病等。 通过对ABO血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
血型与心血管疾病
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 关注。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患动脉粥 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而O 型血的人相对较低。
ABO血型系统的进化和起源研究
起源与进化
ABO血型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随着人类的进化,ABO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和分布在不 同人群中发生了变化。

《临床检验基础技术》课件——ABO血型基础理论与鉴定

《临床检验基础技术》课件——ABO血型基础理论与鉴定

三、卡式法血型鉴定
卡的结构:
凝胶微柱:试管上端(反应池)、柱体(分离池) 过滤介质:颗粒直径26-103 nm的葡聚糖100凝胶,凝胶间缝 隙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 缓 冲 液:LISS(加或不加抗血清)
三、卡式法血型鉴定
卡式法方法:
正定:将待测红细胞悬液加在凝胶上部反应,离心后观察 反定:将待测血清和标准红细胞加在凝胶上部反应,离心后 观察 阳性:凝集的红细胞,被阻挡在小柱中凝胶的上部或中央 阴性:游离的红细胞,被挤过装有过滤介质的小柱,而到达 小柱的底部
血型物质
ABH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上,但 也可出现在除脑脊液外的分泌液中, 唾液中最丰富,称为血型物质。意 义在于: 1. 在红细胞抗原弱表达个体中确定 ABO血型; 2. 检测唾液、羊水中的血型物质, 辅助鉴定血型和预测胎儿血型; 3. 能中和天然抗体(IgM),有助于 鉴别抗体性质。
ABO血型遗传
1min
二、试管法血型鉴定
正定型结果判定: 试管法:轻轻摇动(或捻动)试管,使沉于管底 的RBC浮起,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凝块,轻弹管底,凝块无 散开,为凝集(+);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 底,RBC浮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 (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 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三、卡式法血型鉴定
检测原理: 正定型原理:在事先包被好抗A与抗B的 凝胶介质中,加入待测的红细胞悬液,抗 原与抗体结合,经低速离心,未与抗体结 合的红细胞沉于凝胶底部,而已经结合的 凝集的红细胞,位于凝胶上部或悬浮与凝 胶中。 反定型原理:采用中性微柱凝胶,加入待 测的血清与标准红细胞悬液,其余同正定 型。

ABO血型系统-医学课件

ABO血型系统-医学课件

abo血型系统-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abo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abo血型系统的遗传和分型•abo血型系统与输血•abo血型系统与妊娠目•abo血型系统与其他医学领域录01abo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ABO血型是指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成分的不同,将人类的血液类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与输血、器官移植、生产免疫等医学实践密切相关。

abo血型的定义ABO血型系统由三个基因位点组成,分别是A、B和O。

A型血是指红细胞表面具有A抗原,而血清中没有抗B抗体;B型血是指红细胞表面具有B抗原,而血清中没有抗A抗体;AB型血是指红细胞表面同时具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抗体;O型血是指红细胞表面没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同时具有抗A和抗B抗体。

abo血型系统的组成和特征abo血型系统的医学意义ABO血型系统的医学意义主要体现在输血、器官移植、生产免疫等方面。

在器官移植方面,ABO血型不匹配的器官移植会引发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配型。

在输血方面,必须保证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匹配,否则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

在生产免疫方面,ABO血型不合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

02abo血型系统的遗传和分型ABO血型系统的遗传基础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复合基因座,包含A、B和O三个等位基因。

abo血型的遗传基础染色体基础复合基因座包括一个编码血型抗原的基因,一个编码血型糖转移酶的基因,以及一个编码转录因子和剪接因子的基因。

基因座结构ABO血型系统的遗传遵循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规律,每个等位基因都可以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遗传规律abo血型的分型方法和标准传统分型方法传统上,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来分型的,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可以更准确、快速地检测血型抗原基因。

ABO血型系统-医学课件

ABO血型系统-医学课件

abo血型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ABO血型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00年,由卡尔·兰德斯泰纳发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每个人的血型,更加准确和便捷。
ABO血型系统的分类最初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反应来确定的。
ABO血型系统的研究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abo血型系统的分布和遗传特点
MN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等其他血型系统与 ABO 血型系统无直接关联
除 ABO 血型外,人类还有多种其他血型系统,例如 MN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等,它们与 ABO 血型系统相互独立
abo血型与其他血型系统的关系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03
A型血的人具有A抗原,而其他血型的人则没有。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婴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贫血、水肿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合,导致胎儿的红细胞被母亲免疫系统攻击。
病因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严重时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
abo血型系统与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系统与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关系
2023
abo血型系统-医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abo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分类和分布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abo血型系统与临床医学abo血型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abo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
01
1
abo血型的定义
2
3
ABO血型是指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划分的血型系统。
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由ABO、Hh、Sese三个分离位点的基因所控制
ABO基因:
①ABO基因位于9q34,基因座上有A、B、O,
A、B基因对于O基因是显性基因。 ②父母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
③有6个基因型,4种表现型
AB O
2020年10月2日
2
ABO血型的遗传
表现型: 基因型:

AABOAB
AABAOOA或BOABOAB
2
A
B
2
A
B
2
A、 B A、 B
室温15-30min
Anti-A
Anti-B Anti-A、B
2020年10月2日
18
【结果判断(result)】
A型血 B型血 AB型血
O型血
2020年10月2日
19
2. 试管法:
2020年10月2日
16
【方法(method)】
现在一般用盐水凝集法检测
盐水凝集法(玻片法、试管法)
微柱凝胶试验: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 合,经低速离心,凝集的红细胞悬浮在凝胶中,而未和抗 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
2020年10月2日
17
1. 玻片法: (正定型)
A
B
A、 B
IgM
IgG
与RBC反应的最适温度
4~25℃
37℃
被血型物质中和

不能
通过胎盘
不能

在盐水中与相应RBC产生凝集 能
不能
3.抗A、B抗体:O型人血清中;与A型或B型RBC都能凝集。
2020年10月2日
11
(五)ABO系统的亚型
亚型:是指属于同一血型Ag,但Ag结构和性能或Ag位点 数

ABO血型系统遗传分析PPT课件

ABO血型系统遗传分析PPT课件
顺反子:为一种多肽链编码的核苷酸序列,是一个功能单位。 经进一步研究证明,突变子和重组子均为一核苷酸对。 顺反子学说否定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因而也否定了基因是决
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突变和重组的最小单位等概念,从基因的 产物来看,基因概念经历了从性状——酶——多肽链的发展过程。
9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hhBo X HHAA
HhAB
26
ABO血型系统遗传方式
特例: 临床中发现有一位病人在验血中确 定为B血型,在接受O型血的输血后,引起凝 血反应。 在对供血者血液重新检测时发现,其血细胞 在与抗A血清反应时,初时无反应,2个小时 后呈凝集反应。所以确定供血者为A型,而不 是O型。
27
ABO血型系统遗传分析
功能性基因(functional gene):基因家族中,仍然 为蛋白质或RNA编码的家族成员称。
假基因(Pseudo gene):基因家族中已不为蛋白质或 RNA编码的家族成员 。
14
第二节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
复等位基因: 一个群体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基 因座上存在着2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就是复等位基 因(multiple gene)。
7.新的发现——断裂基因,重叠基因,跳跃基因 比较DNA序列和成熟mRNA——内含子和外显子
4
①基因是实体,它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 ②基因是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 序列; ③基因是遗传信息传递和性状分化发育的依据 ④基因是可分的
按原初功能(基因的产物)基因可分为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结构基因+调节基因) 无翻译产物的基因(如rDNA ,tDNA ,SnDNA ) 不转录的DNA区段(如启动子,操纵基因等)

临床输血检验之ABO血型基础理论护理课件

临床输血检验之ABO血型基础理论护理课件
微柱凝胶技术利用凝胶介质将凝集红细胞和游离抗体进行分离,通过观察红细胞在凝胶中的分布情况来判断血型。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度高,且易于自动化操作,适用于大规模血液筛查和血型鉴定。但成本相对较高。
03
ABO血型定在床血的用
ABO血型鉴定的必要性
01
02
03
确保血液安全
通过ABO血型鉴定,可以 避免因血型不匹配导致的 输血反应,确保血液安全。
06
ABO血型分型的理用
ABO血型分型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预防溶血病、提高护理安全性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 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 血型不合。
在新生儿护理中,对新生儿进行ABO血型分型检测,可以预防溶血病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 性。
ABO血型的遗传特性
ABO血型遗传是由一 对等位基因所决定的, 分别用A、B和O表示。
每个人的血型遗传是 由父母双方的血型基 因共同决定的。
A和B基因是显性基 因,O基因是隐性基 因。
ABO血型与临床输血的关系
ABO血型是临床输血检验中的 重要指标,也是输血前必须进行
的重要检测项目。
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可能导致严 重的免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ABO血型与临床输血的关系密 切,必须严格匹配血型才能进行
输血。
02
ABO血型定
盐水介质法
总结词
盐水介质法是一种经典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观察红细胞在盐水中的凝集情况 来判断血型。
详细描述
盐水介质法利用了红细胞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将待测血液与已知抗 体混合,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来判断血型。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准 确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非特异性凝集等因素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Ab的功能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晚期, 但成人后,效价随年龄增长而逐渐↓。 问:新生儿血型怎样来定? 免疫抗体:通过输注异型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
26
2.天然Ab与免疫Ab的区别
天然Ab 免疫Ab
抗原刺激
免疫球蛋白类别 与RBC反应的最适温度 被血型物质中和 通过胎盘
无可查觉
IgM 4~25℃ 能 不能 IgG
26
2.分 泌 型:
血型物质:组织细胞也能合成分泌可溶性的ABH抗 原 →存在于许多体液中。 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CSF中无。
⑴分 泌 型:体液中含有这种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 →80%人
受控基因是Sese、SeSe
26
⑶血型物质的作用:
①辅助鉴定血型
②有助于查“免疫性Ab” ③预测胎儿ABO血型:羊水
26
(六)ABO血型鉴定(ABO blood typing)
【原理(principle)】
正定型:用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检查红细胞的
抗原 反定型: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抗体 基础:ABO抗体是规则抗体。
26
26
【试剂(reagent)】
1.标准抗A、抗B、抗AB血清制备 从正常人血液中分离血清:采血—分离血清—灭活补体—效 价滴定—亲和力实验—特异性测定—抗血清的防腐和染 色—分装保存
1 A 1 B
1.
1 AB
标准抗血清
1 B
2. 2%洗涤RBC悬液
1 AB
加RBC
1 A
室温5min后 (1000-2000)rpm ×( 1-2)min
1 A
1 B
1 AB
1 A
1 B
1 AB
轻轻摇动,打散观察
26

+
++
+++
++++
ABO标准血清效价滴定试管内凝集程度
++++ +++
++
+
±

串钱状假凝集
26
【ABO血型的临床意义】
1.输血 2.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3.器官移植 4.其他用途:亲缘鉴定、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等 的鉴定及相关疾病的调查等
③亲和力:血清0.05ml + 10%RBC0.1ml→15S内 出现凝集,3min凝块≥1mm2 。 ④冷凝集素:冷凝集素效价<1:4 。 2.标准RBC、洗涤RBC:
26
【方法(method)】
现在一般用盐水凝集法检测 盐水凝集法(玻片法、试管法) 微柱凝胶试验: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
26
(三) ABO抗原的生化合成
h基因
RBC膜上含4个
糖的低聚糖链
Oh型(孟买型) H物质
A抗原
O基因
RBC膜上含4个 糖的低聚糖链
H基因
转移酶
A基因
H物质
基转移酶
B基因
Base Structure(e.g Glycoprotein) N-乙酰半乳糖胺
基转移酶
B抗原
N-acetyl Glucosamine

37℃ 不能 能
在盐水中与相应RBC产生凝集

不能
3.抗A、B抗体:O型人血清中;与A型或B型RBC都能凝集。
26
(五)ABO系统的亚型
亚型:是指属于同一血型Ag,但Ag结构和性能或Ag位点数 有一定差异所引起的变化。 A亚型:最多见有A1 、A2等,我国人中A2和A2B型在A与AB型中所占比例<1%。 A2的抗原性弱,正定型时很可能误认为O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时,首先怀 疑是不是亚型,那么怎样区别亚型呢?用抗A血清测定A型红细胞时,A1和 A2亚型均与之凝集,如用抗A1血清,则A1红细胞可以与之反应,而A2红细 胞则不能与之反应。
第二节
血型(bl态性, 是产生抗原抗体的遗传性状。 血型系统: 能产生用血清学或免疫学方法检出的
O
化学上相关抗原的一系列等位基因及
其修饰基因。
26
一.ABO血型系统 (一) ABO血型的遗传基础
基因型:从双亲染色体上所遗传下来的基因。 表型:即血型本身,所观察到的遗传基因。 由ABO、Hh、Sese三个分离位点的基因所控制
经低速离心,凝集的红细胞悬浮在凝胶中,而未和抗体结
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
26
1. 玻片法: (正定型)
A B A、B
2
A B A、B A B A、B
2
2
Anti-A
Anti-B
Anti-A、B
室温15-30min
26
【结果判断(result)】
A型血
B型血
AB型血
O型血
26
2. 试管法:
[试剂]
(monoclonal antibody, mAb):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即可得到ABO血型特异性单克隆血清。优点:①只含所需 的特异性抗体;②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③节约大量人血 液材料。
26
ABO标准血清的要求 ①特异性:不含意外Ab,没有非特异性凝集。 ②效 价:抗A:1:128以上; 抗B:1:64以上。
26
(四) ABO系统抗体: 1.抗A 、抗B抗体:主要是IgM 天然抗体:机体没有经过可察觉的Ag刺激就在体 内存在的Ab.人血清中存在的Ab能天然地与 产生:人在出生前尚未产生Ab , 其自身RBC所缺乏的A、B抗原相对应→血型定型 的依据。 生后几个月才开始形成自已的Ab, 5-6岁时达高峰,
D-半乳糖
B A
D-Galactose
N-乙酰葡萄糖胺
N-acetyl Galactosamine
L-岩藻糖
L-Fucose
26
1.ABO抗原的发生:
(1)5~6周胎儿RBC可测出ABH抗原,妊娠期间浓度增 长不快。 →出生时还未发育完全。
(2)新生儿A、B抗原位点较成人少(25%-50%)。
(3)一般出生后18个月时才充分表现出抗原性。
ABO基因:
①ABO基因位于9q34,基因座上有A、B、O,
A、B基因对于O基因是显性基因。
AB O
26
ABO血型的遗传 父
表现型: 基因型:

AB O B A
BO OO AB BB BB 或BO AO AA
O AB B A A
BO OO AB BB AA 或AO AO AA
O AB、A( AO )、 B(BO) A 、 B 或 AB 子女表型(基因型): B或OA( BO 、 BB 或 OO ) 或O(AO 或 AA ) 或O ( ( OO ( ) OO ) AB、AA 或BB)
26
基因型
表型
RBC上抗原
血清中抗体
血型
AO、AA BO、BB AB OO
A B AB O
A B AB —
抗B 抗A — 抗A、抗B、抗 AB
A B AB O
O RBC
26
(二) ABO血型表型的频率
不同人种,不同区域ABO血型表型的 频率有差异 问: B基因在亚洲频率最高,是不是就意 味着亚洲人当中B型血的人在亚洲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