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绝望后的信念《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艺术特色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3 卷第 2 期 2007 年 3 月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I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 So iaI S ien es)
VoI. 23,No. 2 Mar. 2007
悲观绝望后的信念
———贝多芬《 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艺术特色分析
音乐作品分析就是采用一种世人公认的音乐 理论来分析和了解作品的表现内容、曲式结构形 式、写作技法,评价它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特征等, 从而借鉴某种创作技法或因素。一个优秀的作品 在使用同一种音乐理论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侧 重点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尤其在分 析曲式结构形式时,但音乐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 和作曲家的音乐思维是不会相异的,而恰恰这一 点在分析贝多芬的作品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贝多 芬的作品在分析中向来颇为受人关注,分析他的 作品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从中可 能获得的价值和所具有的意义。他的音乐属于西 方古典主义范畴,在分析过程中基本上采用传统 音乐理论( 一种从传统音乐特征中归纳、总结出 的理 论 类 型,传 统 音 乐 中 当 然 包 括 古 典 主 义 音 乐)。用传 统 理 论 分 析 贝 多 芬 音 乐 时,或 许 会 出
任力志
( 西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第五交响曲》(“ 命运”)是贝多芬创作的最具天才特点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仍然采用古典
奏鸣曲式写成。该乐章显露出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两个显著特征———乐汇化音乐语言( 或者采用主题动机手
法写作)和提高结束部的来自百度文库用,从而在曲式安排中扩大了音乐作品的技术和篇幅容量。
First Movement of the Fifth Symphony
REN Li-zhi
( School of Music,Northwest Normal Uniu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Fifth Symhhony is one of Beethoven’s most taIented masterpie es,the first movement of whi h is in a Iassi aI musi form of Sonata,refIe ting two main features in artisti reation,nameIy,minimum-stru tured musi aI expression and reinfor ement of the ending se tion by enIarging its Iength when organizing musi aI frameworks. Key words:Sonata;motive of subje t;minimum stru ture
主部主题以震撼人心的“ 命运”动机直截了当地 展示出来,这种由乐汇发展而成的作品是贝多芬 有些作品的显著特征:
直接由主题动机的上行模进展开,通过非严格模 进和倒影、倒影逆行、变形、缩减等手法发展而成, 最后转至其关系大小调的重属调导七和声,并解 决到属和声上:
…… 接着并置了一个类似乐段性质的非严格乐汇
在这里,两种力量的较量不仅未削弱,反而更 加剧烈,形成作品的第二个高潮,作曲家采用同音 反复手法:
最后以属到主的强反复进行而作为第一乐章 的结束:
这里“ 命运”主题动机的变体,仿佛是黑暗势 力过于强大,最后暂时取得了领先。然后,斗争并 未真正结束,英雄在这场残酷的厮杀中,锻炼了自 己的意志,增长了斗争的经验,但要取得最终的胜 利,尚有一段艰苦漫长的道路要走。这也许就是 作曲家在该作品中所作的思考,也许是他告诉我 们的哲理。
感而略有沉思性格的悠长曲调,仿佛是对命运的 冷静思考:
— 106 —
把结束部的作用大大提高,篇幅扩大,使之成 为第二展开部,这就是贝多芬许多大型作品的又 一显著特点。
该作品基于呈示部里的结束部,进行扩展,使 得篇幅增大,更具有展开部里所表现的强烈的戏 剧性和矛盾冲突性。作曲家采用连续的同音反复 手法和音型走句段落,尤为如此:
一、曲式结构的分析
美国音乐家保罗·亨利·朗格曾这样说道贝 多芬:“ ……他知道他自己有无坚不摧的创造力, 他随心所欲地创造形式,是他的创作充满他的精 神。于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诞生了,这种音乐是力
【 收稿日期】2006-12-04 【 作者简介】任力志(1973 - ),男,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 104 —
量和完美的化身……”[1] 这种独特的、充满思想和美的音乐作品中最
优秀的代表,无疑当推他的《 第五交响曲》(“ 命 运”),它是《 第三交响曲》(“ 英雄”)中英雄形象 懂得进一步发展和延续。曲中,戏剧性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高度,种种情绪的并置,矛盾的尖锐化都 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诚然,命运对贝多芬的确是不公平的,强加于
他身上的苦难与坎坷实在太多了,太沉了———没 有阳光的童年、生活的困苦、父亲的愚昧、母亲的 早逝、耳聋的打击,婚恋的破灭等等。然而,他信 仰“ 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希望充满人性 化的理想社会能早日实现,他所说的“ 命运”,其 实是指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第一乐章仍然由典型的奏鸣曲式,有活力的 快板写成。呈示部图式分析如下:
最后,在形式的安排上,扩大结束部的容量, 使得结束部成为第二展开部。显然,这样做更有 利于表现音乐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其实,展开 部也是最能显示作曲家写作才华的地方,贝多芬 最鲜明的创作个性和人格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 的体现。
该作品不仅音乐语言非常新颖,而且思想内 容极其深刻,恩格斯给其妹写的信中的一段话这 样说道:“ 昨天晚上听到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 乐,要是你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就可 以说一生没听到过什么好音乐。”[4]
年,卷(期):
2007,23(2)
参考文献(4条) 1.刘璞 音乐大师与世界名著 1989 2.杨儒怀 音乐创作与作品分析 1988 3.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 2001 4.沈旋;夏楠 古典音乐欣赏50讲 199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sjyxyxb-shkxb200702027.aspx
现某些无法解释的音乐现象,这并非说这种理论 业已落伍,而是我们对传统理论的建树还没有达 到足够的完善,毕竟人对认识的事物是有过程的。 采用一个成熟的音乐理论在分析作品时是很少出 现令人迷惑、模棱两可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极 多地研究、分析音乐作品,寻找新的音乐特征和现 象,进行合理总结、归纳,不断地完善理论。这样 才能在分析中做到游刃有余。下面内容就是采用 传统的音乐理论对贝多芬《 第五交响乐》第一乐 章所做的分析。
连接部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承接主部主 题部分、转调部分以及属准备部分、该作的连接部
如果说命运主题是聚然爆发的晴天霹雳,那 么连接部则表现了大地生灵的反响。“ 非但久久 不能平静,而且迎来了愈来愈烈的狂风暴雨。”[2] 音乐充满了动力性的冲击,鲜明的力度对比,紧张 尖锐的 和 声。接 下 来 副 部 主 题 就 是 作 者 对“ 命 运”的态 度。 简 短 四 小 节 的 圆 号 过 渡 句,整 个 副 部建立在命运主题的关系大调上:
二、艺术特色评价 首先,在内容上贝多芬首次拓展作品表现题 材,开始表现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英雄人物及其 事迹等,这在音乐创作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该
作品原是写给拿破仑以表彰其英雄行为的,后因 为拿破仑称帝而愤然改之。
其次,在音乐语言上贝多芬多用乐汇的陈述 结构形式,即动机式写法,给作品以独特的音响效 果而称著于世。据说,该作品一上演,它那独特的 语言风格竟然吓跑了一个当地有名望的贵妇 人[4]。
然后作者 采 用 连 句 结 构 形 式,运 用 重 复、模 近、缩减、裁截等手法,表现了柔和温暖的英雄性 格———英雄不 仅 尚 武,而 且 有 着 美 好 的 内 心 世 界[3]:
— 105 —
副部主题所表现出的和平美好是短暂的,结束部 呈现的躁动不安和紧张气氛再次出现,很明显,和 平已不复存在。英雄在于命运搏斗的过程中,显 示了其乐观、真理的一面:
严酷的斗争真正拉开了帏幕,双方的对抗达 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然而命运的严酷再次狂暴的袭来:
古典音乐 中,呈 示 部 的 反 复 是 典 型 不 过 的。 展开部的图式如下所示:
接着音乐的力度突然由 ff 变为 pp,管乐与弦 乐 交 替 出 现,缓 缓 而 来,仿 佛 双 方 斗 争 之 后 的 对 峙,又似乎是疲惫中的喘息:
【 参考文献】
[l]沈旋,夏楠. 古典音乐欣赏 50 讲[ M]. 上海:上海音乐 出版社,l999.
[2]( 法)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 M]. 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200l.
[3]杨儒怀. 音乐创作与作品分析[ M]. 北京:人民音乐 出版社,l988.
[4]刘璞. 音乐大师与世界名著[ M].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l989.
【 关 键 词】奏鸣曲式;主题动机;乐汇
【 中图分类号】J60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2-707X(2007)02-0108-03
The Faith after Pessimism and Despair ———An AnaIysis of Musi Framework and Artisti Feature of the
以上就是对贝多芬《 第五交响乐》第一乐章 的完整诠释。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里的图式、陈 述结构形式、作曲手法、调性、配器等因素的分析 以及该作品艺术特色的评价,明了了作品所表现 的内容和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清楚地看出它的曲 式结构和音乐发展脉络,同时也点明了它的美学 意义和艺术特色。这些素质在分析音乐作品时是 我们必须具备的,同时还得有独创精神,敢于定义 新的陈述结构形式和评述新的音乐现象。也只有 彻底地解析音乐,才能理解音乐作品,做到传承和 发扬,这对于一个音乐理论工作者或作曲者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模进和乐汇反复的材料写成( 以下谱例有些源自 一个声部,有些源自几个):
虽然这三短一长节奏型下的下行模进乐汇, 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主部主题的引子,有人把它 划在主题中,从它们的关系中不难看出该音型所 具有的提示、引出主题的作用。引子威严冷峻,落 在很不安定的上中音上,仿佛是提出了一个很尖 锐的问题:怎么解决?这就是贝多芬对各种社会 问题所作的沉重思考。命运主题代表社会意义无 非就是各阶层、阶级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前进道 路上的重要障碍、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突然,“ 命运敲门”主题又闯了进来,惨烈的 格斗再次爆发,达到音乐的第一个高潮:
展开部的开端是以法国号吹奏“ 命运”主题 的变形开始的:
再现部图式如下所示:
再现部在先了主题主部、连接部和副部,只不 过省略了主部主题里的动机音型,同时副部调性 也回归到了主部主题相对应的同主音大小调,即 C 大调上。
主部主题刚出现不久,双簧管演奏了一段伤
[ 责任编辑:马争朝]
— l07 —
悲观绝望后的信念——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
曲式结构和艺术特色分析
作者:
任力志, REN Li-zhi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