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胶袋基本知识及检验规范
常用的食品包装胶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
还有一种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这类薄膜及由该薄膜做的塑料袋均不宜用来盛装食品。
胶袋的原料:
聚乙烯(Polyethylene,PE)
简称PE。
是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聚乙烯是世界上公认的接触食品最佳材料。
无毒、无味、无臭,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聚乙烯薄膜,轻盈透明,具有防潮、抗氧、耐酸、耐碱、气密性一般,热封性优异等性能。
是塑料包装印刷用量最多、最重要的材料。
PVC--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简称PVC,分子式为(CH2—CH2)n,是乙烯基聚合物中最主要的一类,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
Shrinkfilm--收缩薄膜
收缩薄膜(Shrinkfilm),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被拉伸定向,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热空气处理或红外线照射便会收缩的热塑性塑料薄膜。
热处理后,薄膜就紧裹在被包装物上,收缩力在冷却阶段达到最大值,并能长期保存。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简称LDPE是各国塑料包装印刷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品种。
比重为0.92~0.93,能浮于水。
结晶度低(60%),在压力1000~3000kg/C㎡进行本体聚合,故又称高压聚乙烯。
在23摄氏度时,密度在0.92左右。
适用于食品包装、纤维制品包装、日化用品包装。
[1]
HDPE--高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简称HDPE。
用低压聚合而成,故又称低压聚乙烯。
呈乳白色,表面光泽较差。
加工薄膜可用吹塑法和T模挤出工艺。
耐热耐蒸煮,耐寒耐冷冻,防潮、防气、隔绝性能好,并不易破损,强度为LDPE的二倍。
极易开口。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双轴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也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英文缩写代码BOPP,其特点为拉伸分子定向,机械强度、对折强度、气密度、防潮阻隔性优于普通塑料薄膜。
以单位面积和玻璃纸相比,
单价低于玻璃纸。
由于这种薄膜透明度极好,里印后再现色彩格外光亮美观,是塑料复合软包装的重要基材。
胶袋的毒性鉴别
聚乙烯薄膜(无毒性)
薄膜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几层叠起来观察尤其明显),摸起来较润滑,好像表面上涂有蜡层,用力抖动,声音发脆,遇火易燃,火焰黄色,燃烧时有粘液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
如:PE 聚氯乙烯薄膜(一般有毒性)
如不加色素,为透明状,摸起来其表面有些发粘,用力抖动,声音低沉,遇火不易燃烧,离火焰即熄,火焰呈绿色。
如:PVC
胶袋的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胶袋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胶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胶袋。
塑料胶袋必须明码标价,并另行收款。
通知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胶袋含在商品总价内收取。
同时相关部门将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胶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胶袋的市场环境。
胶袋的发展方向:
恶臭的粪便能变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吗?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真切切地被一群大学刚毕业的美国年轻创业者们实现了的。
这个设想听上去难以置信,但细细研究之后,却让人不得不钦佩它创意的绝妙之处。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用微生物消化有机肥料中的碳,把它转变为塑料胶袋的原料。
这种原料制成的塑料产品被丢弃之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降解。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还能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塑料制品对石油的依赖性。
这种塑料制品不仅能在被丢弃之后在垃圾场降解,植入人体后也可以被降解,而且无毒副作用,也不会产生发炎等排斥现象,这就使得这种塑料在生物医疗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比如可以制成可吸收医用缝合线,以及免拆除的临时支架或导管等。
这种PHA制成的塑料,降解时间平均为一年半。
若是放在货架上或柜橱里,可以储存更长时间。
但若是把它们丢到垃圾填埋地、混合肥料堆甚至是海洋里,便会很快降解,且不留任何有害物质。
据统计,在北太平洋海域中就漂浮着一亿吨不可降解的塑料,危害着海洋生物,破坏了食物链。
应用这一新科技,便有望大大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损害。
传统的粪便处理方式主要是焚化或化学处理,这些方法成本高,并会将有机碳元素转化为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加重温室效应。
传统的塑料从石油中提炼而来,把有限的石油转化为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危害环境。
而这一创新科技一箭双雕,巧妙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转化,“变粪为宝”,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虽然现在这家公司还处于起步试行阶段,每天仅可以处理几吨的粪便淤泥,只产生几十公斤的塑料原料,但该公司已经获得鼓励在水资源领域进行创新的“狩猎女神项目”、2010年“水资源创新领导”等奖项,并获得了一定的投资。
人们有理由希望这项技术可以被广泛采纳和使用,也希望这样对环境友好的商业创意层出不穷,证明环保与效益并不一定背道而驰。
通过智慧地创新,环保与效益也可以完美统一。
胶袋的危害:
胶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胶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
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胶袋的种类:
1、高压聚乙烯胶袋
2、低压聚乙烯胶袋
3、聚丙烯塑袋
4、聚氯乙烯胶袋
5、复合胶袋胶袋的种类:1、胶袋材料: HDPE胶袋,LDPE胶袋,EVA胶袋,CPE胶袋,PPE胶袋,OPP 胶袋,PP胶袋,PVC胶袋等.2、在深圳比较专业的胶袋厂有深圳奇力辉胶袋厂,有十多年的生产经验,可提供设计,制版,生产一条龙服务.
关于晶点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关于晶点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晶点是胶袋工业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
对透明胶袋来说,晶点明显影响透明胶袋的外观。
对要求印刷品质较高的胶袋来说,晶点是造成印刷“白点”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大面积的胶袋印刷,晶点所造成的“白点”废次品,是胶袋工业生产工艺上一项较大比例的损耗。
因此,控制晶点的产生,消除晶点的成因,是提高胶袋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工艺环节。
(一) 什么是“晶点”
晶点实际上是“过度聚合物”,即:“晶点”部位聚合物的分子量要高于周围同种聚合物的分子量。
由于分子量高,因此,晶点部位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
在熔化时,熔体具有较高的粘度。
晶点部位聚合物在吹膜时,不能与周围的同种聚合物相互均匀分散、混合,并在熔体吹成薄膜后,先于周围的同种聚合物凝固。
因此,形成“箭头状”或“球状”过度聚合物的凝固体,习惯上被称为“晶点”。
(二) 晶点产生的原因
聚合物之所以产生晶点,是因为
(1) 聚合物中有残留的催化剂。
(2) 聚合物熔体粘滞于生产设备(包括聚合设备及吹膜设备)钢铁表面,在高温下,残留的催化剂对聚合物继续进行催化聚合作用,因此形成过度聚合物。
(3)
聚合物中所含的氧,也会使聚合物熔体产生晶点(加入一定数量的抗氧剂,有防止氧对晶点的产生作用)。
晶点来自两个方面:由聚合工艺所造成的晶点。
不同的聚合设备及工艺,对晶点的生成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些名厂原料,因生产技术高,聚合物中残留的催化剂含量低,设备结构好,因此,原料本身所含的晶点少。
但
一些品质较差的原料,因生产技术及设备问题,造成原料本身所含的晶点多。
(2)
由吹膜工艺所造成的晶点。
例如:好的吹膜设备所吹制的薄膜,晶点少。
差的吹膜设备所吹制的薄膜,晶点多。
(三) 减少或基本消除晶点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薄膜吹制工艺中消除晶点,主要有两个途径:
(1)提高加工设备的滤网细度(例如:将滤网改为120目,甚或150目-用于超薄膜吹制)。
(2)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钢铁表面润滑剂,使被加工的聚合物熔体不能粘滞于吹膜设备表面。
从生产工艺上来说,虽使用较细的滤网可滤除大部份聚合物中的原生晶点,同时亦可滤除吹膜设备螺杆及炮筒部位因聚合物粘滞于钢铁表面所造成的晶点,但问题是设备背压因此提高,对某些陈旧吹膜设备来说,难以做到。
因此,依靠勤换滤网,也能对控制晶点提供帮助。
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最有效的晶点控制手段是采用高性能的氟工艺助剂。
高性能氟工艺助剂,由于它的聚合物分子具有高极性的特点,使它能从烯烃类聚合物(例如:PE,PP)
熔体中迅速逸出,并粘附于设备的钢铁表面,从而消除了聚合物熔体在设备钢铁表面的粘滞层。
因此,聚合物熔体能持续匀速地被推动前进,消除了粘滞于钢铁表面的聚合物熔体过长时间受热的现象,防止了残留的催化剂对聚合物的持续聚合,最终防止了在薄膜吹塑加工工艺中所产生的晶点。
另一方面,由于氟工艺助剂也能粘附于滤网表面,使聚合物熔体流经滤网的阻力下降。
因此,氟工艺助剂的使用,为采用较细的滤网提供了工艺条件。
而较细滤网的采用,对滤除由聚合物生产时所产生的原生晶点,是重要的工艺措施。
本公司所生产的流动改性剂母料PPAM-01,经过多家生产厂家使用证明,对控制及消除聚烯烃吹膜所产生的晶点,有良好的效能。
使用72小时后,吹膜设备中的残留过度聚合物一般均被清除。
所吹制的薄膜,基本上已无由吹膜设备而造成的大颗粒晶点。
即使有晶点,数量也大为减少,而且直径也小。
因此,胶袋更为美观。
同时,由晶点所造成的印刷“白点”基本消除,使由晶点而造成的胶袋废次品大幅度下降。
所节省的废次品成本,足以抵销因使用该助剂而增加的附加用料成本。
胶袋“起白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对服装包装用胶袋,“起白粉”问题严重影响与买价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起白粉”问题始终困扰几乎所有生产服装袋的胶袋厂。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容易解决的。
(一)胶袋“起白粉”是甚么化学物质?对胶袋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只有知道“白粉”是甚么化学物质,并追究它从哪里来,才能有效地找到解决胶袋“起白粉”问题的方法。
“白粉”—的化学成份是“硬脂酸锌”。
英文名称:Zinc
Stearate。
由于是锌盐,具有很高的白度及一定的“遮色力”,其白度近似白色颜料。
因此,当它沾在深色服装表面,就显得很白。
又因为它是脂肪酸盐,有滑腻而黏的表面物理特性,使服装被沾污后,很难清除,除非将服装重新洗涤,否则是几乎擦不掉的。
胶袋表面“起白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刷和封口。
如上所述,由于硬脂酸锌有滑腻而黏的表面物理特性,因此,也会积聚于印刷设备橡胶辊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粘结物—硬脂酸锌积聚体。
硬脂酸锌积聚体经常会从胶辊表面脱落,粘在薄膜表面,造成较大面积的印刷“白点”,产生印刷废品。
此外,如粘于胶袋表面的硬脂酸锌积聚体正恰位于封口线部位,则会形成封口不良,产生废品。
(二)为甚么塑料原料中含有硬脂酸锌?
聚乙烯合成时,必需使用催化剂,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少量催化剂残留于胶粒中。
硬脂酸锌被作为残留催化剂的“中和”剂,添加于聚乙烯胶粒。
但实际上,所需的加入量很小。
PE胶粒中所含的少量用于中和残留催化剂的硬脂酸锌,并不会造成在胶袋表面“起白粉”。
问题出在许多PE胶粒生产厂将硬脂酸锌作为开口/爽滑剂,或作为改善熔体流动性的加工助剂,以较高的比例加入PE胶粒。
因此,造成在吹膜时,硬脂酸锌从PE
熔体中大量逸出于薄膜表面。
薄膜表面的大量硬脂酸锌,即是造成胶袋“起白粉”的原因。
(三)胶袋“起白粉”的解决方法
改变选用PE原料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胶袋“起白粉”的方法。
PE胶粒中含有较大量的硬脂酸锌,在某些场合下,并非不妥。
例如:生产重包装用胶袋、一般品质的,并不用于服装包装的胶袋等。
但如生产要求较高透明度的胶袋、要求精细铜版印刷的胶袋、用于包装服装的胶袋,PE 原料中的硬脂酸锌含量必需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因此,采用不含开口剂及爽滑剂的纯PE原料是解决胶袋“起白粉”的重要措施技术。
因为纯PE原料中所含的硬脂酸锌比例很低。
产品分类:
①按类型分:PE骨袋(又名由任袋、夹链袋)、PE平口袋、拉链袋、PE四方袋、气球袋、串绳袋等。
②按材料分:PE袋、PP袋、OPP袋、PVC袋等。
③按外观分:光身袋、印刷袋等。
④按颜色及透明度分:全透明、有色透明、非透明等。
胶袋检验标准
目视:
产品在距离40w日光灯下60cm到120cm范围内,目视距离20cm至40cm范围内、对特别部分可在60cm处、目光与水平夹角45°±15°进行目视检查,判定时间为3秒。
必要时,必须配合限度样品(用于弥补标准的不足或使用标准不便时辅助检验)进行检验。
试验:
印刷掉色与否;静电性能、封合性能、开口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骨口开合(5次)是否顺畅、有无错位、松紧是否合适。
检验项目和不良判定
①严重缺点(CR):产品(材料)根本不能使用、达不到产品设计要求或影响人的生命及安全。
②主要缺点(MA):产品(材料)外观差、使用的性能显著降低或不能达到期望的目的。
③次要缺点(MI):产品(材料)外观不良,但只影响视觉,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
[本公司的厚、长、宽公差标准]
●骨袋:厚度公差为±0.002mm,长宽公差为﹢5/﹣2mm。
●平口袋:厚度公差为±0.003mm,长宽公差为﹢3/﹣0mm。
●四方袋:高度公差为1cm。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特殊要求为准。
[本公司的孔位偏差标准]
●骨袋:与样板的位置偏差在5mm以内。
●平口袋:与样板的位置偏差在5mm以内;手工打孔在10mm以内。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特殊要求为准。
[本公司的印刷内容位置偏差标准]
●骨袋:与样板或客户要求的位置上下偏差在5mm以内。
●平口袋:与样板或客户要求的位置左右偏差在5mm以内;上下偏差在2mm以内。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特殊要求为准。
[抗静电剂的比例]
抗静电剂在原料中的比例一般为:夏季(或气温较高时)为2.5%,冬季(或气温较低时)为3%。
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如对抗静电效果的要求程度、加工条件等)适当调整。
[其它性能标准]
拉伸强度:PE袋≥10MPA;PP袋≥120MPA(纵向)/200MPA(横向)。
断裂伸长率:PE袋≤150%; PP袋≤180%
热收缩率: PP袋≤5(纵向)/4(横向)
封边强度: PE袋≥20N;PP袋≥20N
此部分性能仅为客户要求时用于检验的标准。
[品质检验方法及抽样标准]
品检员在首件及巡检时对制程中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检验时必须依此标准执行:
1.出筒工序
①首件检验:
先查看卷料颜色是否与样板相符、透明度是否良好、有无起粒、疤点、疤线,有红边要求的是否加红边、印刷料要进行附着边测试(见下一部分);然后在正在运行的卷料上测量其厚度和宽度(若是骨袋,即切成成品后的长度:包括全长、内长/骨下长、骨上长)是否与规格相符,至少必须测量3米才可以进行判定,以免机台还没调试稳定就下判定,导致切出的袋子长短不一(大小袋)、厚度不均匀等不良现象;在料宽与厚度判定OK后,用手测试锁骨松紧/开口性能,查看割边有无锯齿状、膜料有无折皱、污渍、黑点、磨花、划伤、线条等外观不良、查看收料松紧是否合适。
若以上项目有不良,马上知会操作人员处理,在以上项目都判定OK后,通知操作员可以正常生产,然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②巡检:在正在运行的卷料上每隔40公分左右测量1次厚度及卷料的宽度(若是骨袋,即切成成品后的长度:包括全长、内长/骨下长、骨上长),共测5次;同时在此过程中测试锁骨松紧/开口性能,查看膜料有无起粒、疤点、疤线、折皱、污渍、黑点、磨花、划伤、线条等外观不良、割边有无锯齿状,最后查看收料松紧是否合适。
若有前述不良,用笔在膜料上作好显眼标记,以方便切袋员工在切袋过程中自检时易于发现和挑出,同时知会操作员调机改善。
每台机每次巡检(每1.5小时至少巡检一次)完后,在《巡检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2.印刷工序
①首件检验:首先查看印刷所用的材料规格(结合卷料料头的标识和测量卷料的厚度与宽度两者综合判断)是否与生产单相符,若不符,马上查明原因:是印刷员工拿错卷膜还是出筒员工写错标识。
若是印刷员工拿错膜料,马上更换;若是出筒员工写错标识,对此前4小时内出筒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标识检查),标识错误的进行更正。
然后查看印刷内容、位置、颜色、相邻两个印刷内容的长度是否与生产单、样板相符,若不符,马上查明原因,予以更正。
接着进行附着力测试(见下一部分),附着力测试若不OK,马上知会操作员,重新换料印刷(需重新进行首件检验),不合格已印刷卷料割下报废,对此前4小时内出筒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测试),不合格未印刷卷料重新进行电晕处理。
附着力测试OK后查看印刷内容套位是否准确。
若不准确,要求操作员重新调机直至套位准确。
最后检查印刷的效果和外观:非印刷部位有无污染,印刷内容有无模糊(或不清晰、色淡)、飞油、油污、露白、重影、积墨、内容残缺、花点或网点,起毛、毛丝等不良。
若以上项目有不良,马上知会操作员割下报废或作好标记,以方便切袋员工在切袋过程中自检时易于发现、能及时处理。
在以上项目都判定OK后,通知操作员可以正常生产,然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②巡检:首先进行印刷内容的附着力测试(见下一部分),附着力测试若不OK,马上知会操作员,重新换料印刷(需重新进行首件检验)并对此前此款印刷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测试),不合格印刷半成品报废处理,不合格物料重新进行电晕处理。
附着力测试OK后要求操作员停机查看以下项目:套位是否准确、非印刷部位有无污染,印刷内容颜色是否相符、有无模糊(或不清晰、色淡)、飞油、油污、露白、重影、积墨、内容残缺、花点或网点,起毛、毛丝等不良。
对这些项目的检查必须在卷料长度的0.5米以上。
若有前述不良,用笔在膜料上作好显眼标记(以方便切袋员工在切袋过程中自检时易于发现和挑出),同时知会印刷操作员改善。
每台机每次巡检
(每1.5小时至少巡检一次)完后,在《巡检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3.切袋及手工工序
①首件检验:先查看切袋所用的材料规格(结合卷料料头的标识和测量卷料的厚度与宽度两者综合判断)是否与生产单相符,若不符,马上查明原因:是切袋员工拿错卷膜还是上工序员工写错标识。
若是切袋员工拿错膜料,马上更换;若是上工序员工写错标识,对此前4小时内上工序相关作业员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追溯检验(对每一卷料都进行标识检查),标识错误的进行更正。
接着对切出的胶袋的尺寸规格进行测量(每次5PCS),不OK则要求操作员重新调尺寸。
然后进行封合性能和锁骨性能试验并检查切口是否对称和整齐、封口是否对称、产品外观有无变形或异形。
确定胶袋的封合性能是否良好,不OK则要求操作员重新调温。
若锁骨性能不良的提醒切袋操作员注意,后续可能还会出现此类不良。
若有切口、封口不良或变形要求作业员调机改善。
最后对胶袋的外观(每次10PCS)进行检查:有无起粒、疤点、疤线、黑点、油污、皱折、磨花、划伤、线条、毛边、印刷不良。
若以上项目有不良,马上知会操作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理。
同时检查包装所用材料和方式是否正确,小包装的效果(有无不平整、不美观、不结实)和外观(有无油污或脏污)是否良好。
在以上项目都判定OK或处理方法落实后,通知操作员可以正常生产,然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②巡检:首先对1.5小时内切出的产品随机抽样300PCS(一般为3小包)进行尺寸规格(在300PCS 中抽检5PCS)、封合性能(在300PCS中试验2PCS)、锁骨性能(在300PCS中抽检5PCS)检查。
然后对抽样的300PCS的切口封口形状、印刷效果、外观有无起粒、疤点、疤线、黑点、脏污、油污、皱折、磨花、破损、划伤、线条、毛边、有无混装进行全数检验。
最后对此三包产品进行点数,以防短装,多装,不够补足,多装取出,并提醒员工注意。
以上步骤若有不良,对1.5小时内生产的产品进行追溯(全检),并知会领班要求切袋作业员进行相应的改善处理。
每台机每次巡检(每1.5小时至少巡检一次)完后,在《巡检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胶纸试验(附着力测试)]
1.出筒检验或出筒半成品检验:每1.5小时从筒卷料上挖下一块胶膜,然后用油墨均匀涂在胶膜上,风干,铺平后粘上胶粘带,然后依三部分的②③④步进行判定。
2.印刷检验,将胶粘带迅速按在卷料的印刷内容上,然后将胶纸与印刷面拉开,重复3次。
若胶粘带上粘有印墨,则此印刷面印刷附着力不合格。
3.印刷半成品或成品检验:
①从印刷袋中随机抽取3pcs样品、铺平后粘上胶粘带。
②手指并拢摩胶粘带4次,使胶粘带与印刷袋充分粘连,然后将胶纸与印刷面拉开,每袋重复3次。
③印刷面不掉墨,此印刷面印刷附着力合格。
④印刷面掉墨,此印刷面印刷附着力不合格。
[封合性能试验]
为检验时用双手捏住封口线两侧,两手一起用力向外拉,逐渐加大力度,若封口线裂开,则此批产品不合格;若其它部位先破裂(比如用手捏的地方),而封口线不破裂,则此批产品合格。
平袋也可先充足气,合住袋口,用手在袋外施加压力,若其它部位先破裂,而封口线不破裂,则此批产品合格。
若封口线破裂,则此批产品不合格。
进料检验、成品检验和出货检验时每批试验3pcs;首件检验时每次试验直到OK为止;巡检时每1.5小时试验2p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