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金融监管学_金融监管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监管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实践性研究。金融监管理念与方法 成为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理论包括:功能监 管理论、激励监管理论、资本监管理论、市场纪律监管 理论。 4、整个金融监管的研究日益深入,带给如下启示:金融监 管理论脱胎于经济干预理论,但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愈 加明显的独立性与超前性;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具有阶段 性与多变性特征,其与特定时期的经济金融发展需求息 息相关;金融监管理论的可操作性成为今后理论研究的 要求。
二、简要评述
“大危机”在摧毁“看不见的手”神话的同时,催生 了金融监管理论。实行金融监管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 研究命题,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严格、广泛的金融监管 提供了有力的注解。然而,就研究方法及思路而言,该 时期的理论存在以下局限性:(1)金融监管研究的独立 性不强。理论从各个角度揭示了市场失灵的原因,提出 了监管的必要性。这些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整体,对 于金融体系的研究大多采用经济理论的简单移植,金融 体系自身的特点未得到全面考虑,相应地,监管更多程 度上指的也是广义政府监管。直到后期金融脆弱的监管 理论的出现,研究视角才渐渐聚焦金融。(2)金融监管 必要性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危机色彩。无论是公共利益的 监管理论还是金融脆弱的监管理论,都是从危机角度研 究监管,而不是从金融体系研究金融监管,难免会产生 “以特殊代常规”,更重要的是监管本身被忽视了。
5、金融发展趋使金融监管呈现出的趋势:金融监管理论的 研究将更加重视从金融体系自身入手,从内部约束着力; 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宗由“金融危机预防”转向全面 “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内容将进一步 拓展至两个领域:世界范围内的联合与协调监管,发展 中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选择。
思
考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题
1、简述金融监管必要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集团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俘获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4、简述金融监管理论的变迁规律。 5、试论金融监管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关于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理论的形成起源于金融监管必要性 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视角:市场不完全性和金 融体系的脆弱性。由此形成两大理论体系:公共 利益的监管理论和金融脆弱的监管理论。
(一)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
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以市场失灵和福利 经济学为基础,指出管制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 反应,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市场失灵主要表现 为外部效应(Externality)、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不完全竞争或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等,监管是一 种公共产品,能够降低或消除市场失灵的手段。 相应地,形成了负外部性监管理论、公共产品 监管理论、信息不对称监管理论和自然垄断监 管理论。
第二节 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经 济陷入混乱和萧条,接连不断的经济金融危机向 自由经济发起了猛烈攻击,理论界开始认识到, “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能不过是一个神话。经济 的内在不稳定性被察觉,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逐 步占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政府监管成为经济运 行的伴生现象。金融领域的监管成为关注焦点之 一,以强调金融监管为基石的理论不断涌现,金 融监管理论逐步形成 。
二、简要评述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前未形成真正意 义上的金融监管理论,关于金融监管的研究较为 狭隘,讨论焦点在于是推行“自由”还是实行 “监管”,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信用和防止银行 挤提两方面。另外,研究方法单一,仅仅通过逻 辑推理说明“自由”与“监管”孰优孰劣,缺乏 令人信服的论据。当然,这种状况与当时自由资 本主义处于鼎盛时期和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坚持 “看不见的手”的信条不无关系。随着经济金融 的发展,市场的不完全性愈加凸现。
(二)强调对金融脆弱监管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相伴而生,形成了“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一种 表现形式”的思维定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金 融危机开始呈现出独立性,有些金融危机甚至完 全脱离实体经济。为此,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开始吸引金融监管研究的视线,形成了金融监管 理论的另一分支——金融脆弱的监管理论 金融不稳定假说 银行挤提理论(D-D模型)
(3)研究思路呈现“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 融合的趋势。与以往理论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 研究不再强调“市场”与“政府”孰优孰劣,而 是试图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寻求市场与政府合作 下的金融体系协调发展。这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预示着未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的方向;(4)研 究方法与工具更加规范化。与传统理论的逻辑推 理、文字叙述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更多地 运用了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定量化标准工 具,使得金融监管理论研究的结论更具可验证性 与说服力。
一、关于信用管理的主要监管理论内容
金融监管理论最早散见于金融问题的争论, 表现在两个方面:货币发行管理和“最后贷款人” 制度的建立。
(一)货币发行的管理 Adam Smith(1776)的“真实票据”理 论认为,只要银行贷款用于生产流通的短期商业 票据,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或紧缩,“看不见的 手”能够发挥作用,银行应该自由竞争,没有必 要施加约束。Sandon (1802)在《纸币信用》 中进行了反驳,强调实施货币信用管制有必要。 指出,真实票据原则并不能保证银行有足够的流 动性或货币供给弹性,从而避免银行遭到挤提。 因此,以真实票据原则发行银行券存在发行过度 的危险,应该受到集中监管。 这两种思路后来分别被“银行学派”和“通 货学派”继承和发展,并在1825-1865年展开了 激烈争论。这场争论的最后,“通货学派”取得 了胜利,中央银行开始建立。
第五节 金融监管理论的展望
一、金融监管理论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监管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愈加独立 (二)金融监管理论发展与经济金融发展需求息息 相关 (三)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遵循着从理论到实践的 发展路径
结合现阶段世界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对未来 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做如下展望 (一)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将重视从金融体系内部约 束着力 (二)金融监管理论将由金融危机预防转向金融安 全维护 (三)金融监管理论将拓展协调监管与国际合作
二、简要评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研究进入了全 面发展阶段,呈现出如下特点:(1)理论研究 与经济变迁的关联度更加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 前的理论更多的是事后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 代以前的理论,大都含有“危机恐惧”意味。与 之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理论,更 多关注未来全球化时代下的金融体系保障问题, 是一种极大的超越;(2)理论性质逐渐由“纯 理论”向“操作性理论”变迁。先前理论大都倾 向于理论研讨,所述观点更多的是一种学术思想, 与实践操作之间上存有很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 以后的理论更多地是搜寻一种操作性强的理念, 甚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监管方法,理论的指导意 义明显提升。
一、关于规则引导的金融监管理论
(一)功能监管理论 (二)激励监管理论 (三)资本监管理论 1、基于存款保险的期权定价资本监管模型 2、基于银行特权价值的资本监管博弈模型 3、基于委托代理的监管者声誉博弈理论模型 (四)市场纪律监管理论 1、市场纪律对改善金融监管效率的理论 2、运用市场纪律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三章
金融监管理论
第一节 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
16世纪后半期,随着西欧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货币需求与日俱增,大量金银源源不断流入西欧, 部分解决了货币流通的需要。同时,对于新的融 资工具需求愈加迫切,近代货币信用制度应运而 生,集中表现在商业银行的兴起,信用工具的快 速推广,清算制度与中央银行的建立。18世纪初, 频繁经济危机的爆发,打破了对自由经济“看不 见的手”的狂热膜拜,监管概念走进经济视线。 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起因于证券过度投机,如 1711年英国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为了规范 证券市场,英国议会先后于1720年通过了《泡沫 法案》,1733年颁布了《禁止无耻买卖股票恶习 条例》,从发行主体与交易主体两方面对证券市 场进行监管。随之,对于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 论悄然而至 。
一、注重效用的金融监管理论
(一)集团利益理论 (二)金融监管失灵理论 1、管制供求理论 2、管制寻租理论 3、监管俘获理论 4、社会选择理论 (三)金融管制的辩证法理论
二、简要评述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日渐成熟, 金融监管的效用成为研究的重点,大大拓展了金融监管 理论的视线。金融监管的有效程度是关系金融监管实施 与否的重要问题,监管失灵理论站在集团利益理论基础 上揭示出,监管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远远大于对公 共利益的维护,使得政府管制形式的金融监管存在低效 率,甚至有碍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快速。因此,有必要寻 找一种真正能够保障金融体系发展的有效监管模式。研 究视角与思路更加战略化。管制辩证法理论突破了常规 范式,使得金融监管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阶段性的枝节分 析,更具动态性与发展性。当然,该时期理论也存在局 限性,在提出监管失灵的同时,并未就如何解决提出具 体方案措施。
本章小结
1、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散见于金融问题的 争论,表现在两个方面:货币发行的管理与“最后贷款 人”制度的建立,对于金融领域其他问题很少论及。20 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催生了金融监管理论。实行金 融监管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命题。具体形成了两大 理论体系: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和金融脆弱监管理论。 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严格、广泛的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 的注解,也存在研究的独立性不强的色彩。 2、20世纪70年代以后,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出层次化的发展 特征,相应地,金融监管的研究开始由“危机防范”轨 道转移至“运作效率”轨道,金融监管主要理论有:集 团利益理论、金融监管失灵理论和金融管制的辩证法理 论。研究视角与思路更加战略化,尤其是管制辩证法理 论,突破了研究的常规范式,使金融监管理论更具动态 性与发展性。
(二)最后贷款人制度 最后贷款人本质上算不上金融监管,但为中 央银行监管奠定了基础. Hayek的“自由银行制度”理论,认为存款 保险和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不必要,主张取消中央 银行。“自由银行制度学派”的理论依据,是私 人银行可以通过“选择性条款”、“分支银行” 和“指数化存款”等方式降低和分散风险,这些 方式都必须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条件下才能实 现。但是,“选择性条款”忽略了“逆向选择” 问题,“分支银行”也因信息的不完备而不能完 全分散风险,至于“指数化存款”,因为用于编 制指数的组合商品之间,相对价格变化的风险不 可避免,也不能消除社会公众因通货膨胀挤提银 行的风险。
第四节 规则引导的金融监管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资本自由化、金融创 新化和机构集聚化为序曲的金融全球化乐章奏响。 金融全球化在推动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也 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播范围与破坏力度,收益与 风险的较量成为这一时期世界各国金融当局面临 的普遍问题。相应地,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 金融稳健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如果说 先前理论更多从理论层面进行金融监管探究,那 么,这一时期的理论更注重金融监管的实践性研 究。具体而言,主要致力于金融监管理念与方法 的探索。
第三节 注重效用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呈现出层次 化发展特征,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 “看的见的手”开始遭到质疑。随着西方经济的 日益膨胀,金融发展向纵深领域延伸,金融创新 的需求日益强大,因此,先前倡导的金融管制似 乎成为时下的绊脚石。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崛 起,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与发达国家不同, 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资金瓶颈”,对于资本 的极度渴求使得金融自由化需求在发展中国家十 分迫切。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统的金融 监管理论遭到抨击,金融监管的研究开始由“危 机防范”转移至“运作效率”轨道,注重效用的 金融监管理论成为研究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