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可编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可编辑)

精选资料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导读高考的确是个独具中国特色的词汇从邓小平拍案恢复高考的年开始大学之门成为很多青年命运的分水岭。

我国的高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逐步出台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拉开帷幕。

评论一、中国高考:承担太多关注、期待和背负高考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就表面现象或一般作用而言高考不过是普通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一种手段。

然而高考与升学、就业紧密联系对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具有强大的指挥棒作用同时高考已经涉及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整个中国教育的兴衰成败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教育牵扯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它不仅仅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中国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事业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惠民工程、民生事业。

从外延看高考改革涉及到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就业从国家民族到个人家庭利益从内涵看高考改革涉及指导思想、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考试次数、录取手段、选拔标准等方面。

因此我国的高考的社会本质不是单纯的大学招生考试也从来都不

单纯是教育内部的事情而首先是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这也是建国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教育领域的高考都成为社会转型的突破口的重要原因。

毫不讳言我国的高考承载了太多关注、期待和背负。

全国高考二、公平还是效率:尚未停止的争论既公平客观又不导致片面应试这是一个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

高考中的公平是指基于考试成绩的公平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效率是指综合各方面因素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

与在许多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所不同在考试选才方面通常的情况是选拔性考试最初虽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长期实行之后往往会演变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在有关高考改革的争论中效率派认为中国已到了一个不必刻意追求公平而应注重效率的时候高考制度应彻底改革。

综合考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来选拔大学新生应该说最能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就最符合效率原则。

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却容易损害公平原则。

公平派认为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灵魂和根本多元录取要注意保证录取的公平和公正避免金钱和权力对招生录取的干扰。

然而由于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片面应试现象蔓延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没有欢乐的童年。

广大民众要求公平的现实期待与部分学者追求效率的理想形成对冲的两股力量。

这一争论还在持续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毫无疑问的进入大众化阶段。

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峰值的万从此之后人数迅速下滑。

而且这个趋势将一直延续到年。

与此相反的是一路高扬的高校入学率从年录取率到最近的甚至有人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年中国的高考录取率将达到。

报名的少了录取的多了曾经高不可攀的大学门槛变得越来越低。

高考进入大众化时代但依然是大多数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大推手。

未来在高校成为公平助推器的前提下应让高校保持多一些魅力让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源泉。

全国高考历年录取人数(图)三、招考分离高考大众化时代的改革破题?!高考大众化时代的背景下继续把高考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作为改革的关键内容以更宽广的眼界和更长远的目标大胆先行先试在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考试次数、录取手段、选拔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改变一把高考尺子一次测量一群人的状况改用多把尺子多次评价一批人。

正如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提出了改革破题的方向即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作为决定考生命运的最终去向和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招生模式比考试模式更加重要。

真正的啃硬骨头不是高考科目改革而是录取制度改革。

中国高考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考试部门按学生高考成绩、志愿投来的档案进行录取这造成中学教学围绕考试转、大学招生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考试成了指挥棒和中心。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

关键在于还原相关主体相对独立的身份构建政府、高校、考试机构之间的新型关系具体政策内涵包括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高校依法自主招生和社会参与监督从而使得多方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形成多方协同、多强联动的格局。

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这将成为未来改革中的攻坚战。

一、恢复高考邓小平出复出后主持了高考的恢复工作。

年月日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当年月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年高等学生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等条件的工

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招生办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分为理工和文史两类)、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

《意见》出台标志着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月日《人民日报》发表《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阐述了高校招生工作拨乱反正的巨大意义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

月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也开始恢复。

由于当时准备时间短暂年的高考工作安排在第四季度进行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命题招生。

在考试科目方面年理工类考语文、政治、数学、理化等四科文史类考语文、政治、数学、史地四科。

当年高考共有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万人,后增加万人,共录取万人,录取率(:l)。

详细二、异地高考艰难破冰年月国家教改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首次列入试点山东、湖南、重庆首批试点。

年中国异地高考艰难破冰共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个省份启动实施了这项政策。

年异地高考实施地区继续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