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潜在失效后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失效后分析报告

1.目的

通过分析、预测设计、系统中潜在的失效,研究失效的原因及其后果,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的失效,从而提高产品、过程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设计的某型火箭发射器VR实体仿真训练系统

4.工作程序

4.1 设计项目的开发实施

4.1.1 项目实施的时机

4.1.1.1 按计划进行实施。

4.1.1.2 在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在技术零件图纸设计之前进行DFMEA活动:

① 开发新产品/产品更改;

② 产品应用的环境发生变化;

③ 材料或零部件发生变化。

4.1.2 DFMEA(设计失效后果分析)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①在DFMEA(设计FMEA(失效模式影响分析))活动实施前,应制定出《DFMEA 潜在失效后果严重程度(S)评价标准》、《DFMEA潜在失效模式发生概率(O)评价标准》、《DFMEA潜在失效模式发现难度(D)评价标准》。

在产品有了改进或产品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根据需要适时修订以上标准。

4.1.3 DFMEA实施的步骤

① 定义产品。

由产品研发部编写《产品标准》,确定产品的要求,包括产品的功能、用途、性能、使用条件等。

② 划分功能块。

DFMEA按产品的功能,将产品逐级分解,直到最基本的零件、构件。

一般根据分析目的,可仅将产品分解到某一水平。根据分解结果绘制出产品功能逻辑框。

分解时应注意分析的范围和分析的级别。对故障出现频率低、影响小的零部件以及有使用经验表明效果好的零部件不必进行FMEA分析;DFMEA分析的重点是新的零部件或对性能影响大的零部件。

③ 列举各功能块所有失效模式、起因和潜在失效后果。

失效模式应与该功能块所在级别相适应。

在最低的分析级上,列出该级各单元(单元指:元件、部件或系统)所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失效模式,以及每种失效模式发生的起因、对应的潜在失效后果。在一个更高功能级上考虑潜在失效后果时,前述失效后果又被解释为一个失效模式。连续迭代直至系统最高功能级上的失效后果。

④ 进行风险分析。

按失效影响的严重程度(严重度S)、发生的频繁程度(频度O)、发现的难易程度(发现难度D)估计风险顺序数。

严重度S、频度O、发现难度D均利用数字1到10来判断其程度高低(参见《DFMEA潜在失效后果严重程度(S)评价标准》、《DFMEA潜在失效模式发生概率(O)评价标准》、《DFMEA潜在失效模式发现难度(D)评价标准》)。

各项数字的连乘积称为风险顺序数RPN。

RPN=S×O×D

风险顺序数RPN越高,表示风险越大。

⑤ 制定控制措施。

对风险顺序数RPN≥100或严重程度S≥8的项目,DFMEA 应制定出控制措施。

⑥ 控制措施的跟踪管理。

DFMEA 对DFMEA分析中提出的控制措施进行跟踪并对其效果进行评审。

评审认为效果不理想时,应制定新的控制措施。评审认为有效的方法,DFMEA 应将它们纳入到文件中。

以“潜在失效后分析报告(DFMEA)”的形式汇总分析和实施的结果,并将结果上报。

11 潜在失效模式。

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符合功能的失效形式,,是对具体特性不符合要求的描述,它可能是引发程序失效的起因,也可能是下一级程序失效的后果。

12 潜在失效后果。

程序失效模式对顾客感受的功能的影响。当评价潜在失效后果时,应依据顾客可能注意到的或经历的情况来描述失效的后果。对最终用户来说失效的后果应一律用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来描述。

13 严重度Severity(S)。

在潜在的失效模式对顾客的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严重度仅适用于失效的后果。评价指标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依次递增。评价准则见表1.

14 级别。

本栏目可用于对零件、子系统或系统产品的特性进行分级(如关键、主要、重要、重点等)。分级可参考表1进行。

每一个在DFMEA中有“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标识的项目都应在过程FMEA中有特殊的过程控制措施。

表1 产品特性重要性分级定义

15 潜在失效的起因/机理。

失效是怎样发生的,并依据易于纠正或控制的方式来描述。针对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尽可能在广深的范围内列出所有能想象到的失效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16 发生频度(O)——发生概率。

具体的失效起因发生的频率。频度的分级重在其含义而不是具体的数值。评价指标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依次递增。评价准则见表2

19 风险顺序数(RPN)。

风险顺序数是严重度(S)、频度(O)、发现难度(D)的乘积:

RPN=S×O×D

RPN是对设计风险的度量,用于对设计中那些令人担心的事项进行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