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安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
青少年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户外安全、饮食安全、社会安全和心理健康与人身安全五个方面。
下面,我们分别展开叙述。
一、消防安全
青少年暑期在家的时间较长,消防安全有期需要注意。
1、安全用电、用气,即使关闭电器电源,睡觉前检查燃气阀门是否关闭,炭火是否熄灭,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发现房间里有很浓的燃气味,先用湿毛巾捂住鼻、口,然后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并打开门窗,不要开关室内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以免发生火灾和爆炸。
2、学习预防家庭火灾的常识,掌握电线电器起火、油锅起火、液化气起火等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家里发生火灾时,如果有浓烟,应尽可能俯身或爬行出门,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开门时用衣物或毛巾将手包住,以免烧热的门把烫手。
火灾发生时有烟出现,如火仍小,则尽力扑灭。
用毛毯或厚窗帘盖住火苗,隔绝其氧气供应,或者用沙土、水或灭火器。
▲用电造成火灾▲
如果可能是由于错误用电引起火灾,不能用水,先切断电源,最好是切断总开关,煤气管也要关掉,同样关闭总管道最好。
如是电视机或计算机起火,不能用水,即使已经关闭了电源,残留的大量电荷也会给你重重一击(甚至致命)。
冰水可能造成显像管爆炸,所以应使用窒息方式灭火。
从电器的后面行动最安全,因为显像管有爆炸危险。
电器起火时,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ABC/BC都行)、二氧化碳灭火器、环保水基灭火器,不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用水去扑灭,电器内的元件被烧的很烫,用
水的话可能爆炸,或者触电发生危险。
【案例】
据调查,在此次大火中,热得快引发起火后,该寝室的女生曾用水灭火,导致火势加大。
▲油锅起火▲
油锅着火可采用灭火器或下列两种方法灭火:
①窒息法:迅速用锅盖或能遮住锅的大块湿布、湿麻袋,从人体处朝前倾斜着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着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便会因缺氧而立即熄灭。
“锅盖灭火”方法简便易行,而且锅里的油不会被污染,人体也不会被火烧伤;
②冷却法:如果厨房里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品的温度差,使锅里燃烧着的油品温度迅速下降,当油品达不到自燃点时,火就自动熄灭了。
倘使先来个釜底抽薪,把着火油锅下的柴草撤掉弄熄,或把煤气、液化气阀门关掉,尔后再灭火,效果会更好;
必须格外注意的是,若油锅一旦起火,千万不要用水往锅里浇,因为冷水遇到高温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很容易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
油
锅起火,不应强行去端锅,因为这样做容易把锅弄翻,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液化气起火▲
应立即关闭液化石油气瓶上的角阀,切断漏气的气源,气瓶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二、户外安全
因为暑期青少年空余时间丰富,因此有很多出行的机会,在户外,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1、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法规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与机动车抢道
(7)不骑快车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最好不要骑车。
2、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避免慌忙上车搭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面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3、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时,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防止出现踩踏事故。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或顺着人流走,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如果鞋子被踩掉,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以免被人流挤倒。
被人流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中新网7月25日电据外电报道,24日在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发生的踩踏事故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9人,另有至少340人受伤。
据悉,惨剧发生于当地时间24日下午5时,人群在音乐节活动现场附近的地下通道里发生拥堵,造成恐慌性踩踏事件。
4、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尽可能结伴而行,并告诉父母目的地、回家时间和出行同伴。
不乘坐超员车辆、非法营运车辆、无牌证车辆,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注意】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致残。
交通事故在青少年发生意外伤害死亡中占首位原因。
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
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险人群为5~9岁儿童;在驾车事故中,危险人群是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
查阅公安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档案可以发现,儿童期交通事故的责任方多半是受害儿童,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车祸在交通事故中占大多数。
例如低龄孩子穿越马路时没有成年人带领,不走人行横道,骑自行车技术不熟练或逆行,在公路旁玩耍,红灯亮时横过马路,骑自行车带人,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12岁以下儿童骑自行车上马路,骑车下坡不减速、猛拐等等。
5、未成年人遇到抢劫等侵害时,要依靠智慧,应以保护自身生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不要过多地顾及财物。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关键时应大声呼救,及时报警。
6、不要到河流、湖泊、水库、沟渠等水边玩耍,以防溺水。
7、不要在滑雪、滑冰时追逐打闹,身上不要带钥匙、小刀、手机等硬器,以免摔倒硌伤自己。
8、不受坏人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三、饮食安全
在暑期,因为时间安排自由,很多青少年在饮食问题上会出现不规律、不卫生的状况,这往往容易引发饮食安全的问题。
1、假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
【当心!】暴饮暴食的危害
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功能不稳定,扰乱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让人产生情绪亢奋,精神紧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暴饮暴食加重附属消化器官负担。
如肝脏如同一个庞大的生化加工厂,肝细胞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和合成,包括酒精的代谢,经胆管排泌进入胆囊储存,需要时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胰腺内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外分泌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消化碳水化合物,胰脂肪酶消化脂肪,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暴饮暴食除了上述的危害之外,还会对人的谨慎面貌及心情产生影响。
由于暴饮暴食出先头晕脑胀,精神不集中,胸闷气急,精神恍惚等等,大大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及人际交往。
2、注意食品卫生,尽量在正规市场、超市购买食品,留意卫生、工商等权威部门发布的食品卫生安全提示,不食用没有生产日期标识、没有食用标识以及过期变质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4、存放食品的容器要清洁无毒,食品特别是熟食要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并要防止老鼠、蚊蝇、蟑螂等污染食品,避免化学药品与食物混放。
四、社会安全
我们处在一个时时与人打交道的社会中,这种交往是存在着危险的。
因此,在与人,特别是陌生人,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1、独自在家时,要关好门窗、锁好房门,防止盗贼潜入。
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打报警电话。
2、未成年人不进入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室、录像厅和网吧。
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不与网友讨论不健康的话题,慎重会见网友。
【案例】
3、不赌博,不吸食毒品,不看不健康的出版物;未成年人不吸烟,不饮酒。
4、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拨打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电话,并保护好现场和物证。
五、心理健康与人身安全教育
1、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
(1)健康的心理与自身安全密切相关
【案例】
北京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总是班上第一的女孩,因为初一的期中考试数学考了不及格而一时想不开,走上了绝路。
这个悲剧告诫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
上述案例中的学生,身体是健康的,心理上却患了疾病,不敢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导致她产生了悲观绝望的情绪。
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体的精神支柱。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序的生活、安定的环境,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前提。
既要适度安排学习时间和分量,同时要适当安排
文娱和体育活动,使青少年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张有弛,有交替有更新,从而保证其身心都得到发展。
2、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估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也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培养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事事如意、次次成功是不可能的,要扫除对困难的恐惧,不要把困难看的很可怕,不要把自己看的很无能。
如果敢于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把,就会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