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授课单位:
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汽车维修能力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汽车维修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各系统的功能、结构、使用特性等知识,培养学生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专业能力,而“汽车维修能力”又是本课程的核心能力,同时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大量先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学习项目的设置更好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并运用实施,也使学生掌握汽车各系统之间关系,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具有整体意识,同时更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修课程为: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电器、汽车传感器
后续课程为:毕业实践
1.2课程设计理念
例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全面发展等。
1.3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汽车维修质量工作岗位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要通过汽车维修企业的调研,掌握企业中主要的维修项目和汽车上出现概率比较高的故障现象,以此作为设计教学项目的载体,保证我们设计的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我们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按照《汽车维修技术》学习领域的要求进行项目设计。以汽车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利用我校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学习工作任务,学习工作任务以“检修任务”作为载体。学习项目和学习工作任务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序方法。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客户的要求,熟练掌握车辆维修服务的基本流程,
利用各种手段获取需要的信息,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合理计划工作步骤并执行服务,能够正确使用各种诊断仪器进行测量检查,掌握诊断方法和策略,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故障分析,具有团队工作意识能够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能够为顾客提供各种咨询服务,解决汽车各种实际问题。
课程教学内容与能力的针对性见下表: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学习项目的选取主要以汽车维修技师和服务顾问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国内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资格标准为依据。选取企业中典型的维修项目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服务经理和技术总监共同探讨,对典型的项目进行教学化处理。
与同类传统课程相比较保证不丢知识点和技能点,更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融汇了汽车维修技师和服务顾问两个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服务流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以项目为切入点,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汽车维修所需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掌握企业的基本工作流程、客户服务标准、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等多种必备的职业能力。
《汽车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当今汽车的发展趋势,主要依据现代轿车维修的具体情况,以汽车维修项目为载体,设计了7个教学项目。在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体系,侧重以常见车系的汽车维修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有些教学项目可以安排在企业实施,使学生能够体验真实工作岗位环境。
《汽车维修技术》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时分配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其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4.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注重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着眼于职业能力的提高。在面向岗位群的方向模块教学设置上,注重立足于汽车学科,找准汽车与相关专业工作模块方向的结合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方向课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汽车仿真软件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
的。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三门课合并为一门课,实现了一体化。注意知识的链接,一方面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延伸性,另一方面则注重该课程的服务性和目的性。
4.3考核采用理论考核加实践考核的方法
理论考核的试题由企业维修技师和学校专业老师共同讨论确定题目内容,要求每一个题目是一个情景主题(故障案例),主题下的每一个问题是根据解决此故障所要做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来提问的。在整个实践考核过程中除了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外,还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工作思路、安全环保意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个人的职业素质。
(1)项目考核和课程考核相结合,项目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该项目的能力要求出题考核,课程考核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由企业技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考核。
(2)笔试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调整考试结构,从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测试,并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评价。
(3)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
(4)考核内容的选取坚持与企业岗位能力相统一,要求每一次考评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企业的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并注重学生的考核过程,这样即测试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该项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符合度。
总成绩=期末考核成绩60%+过程性考核成绩40%
5.课程实施条件
5.1对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汽车维修技能和实践经验,具有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对汽车结构比较熟悉,能够熟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量具、工具和汽车检测设备,掌握汽车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及汽车维护作业规范,责任心强,能够把汽车维修案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主讲教师要具有双师教师资格,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5.2对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主要主要讲授汽车维修方法。通过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修理的基本